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卷及解析无水印.pdf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卷及解析无水印.pdf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卷及解析无水印.pdf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卷及解析无水印.pdf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卷及解析无水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试卷理科综合试卷 2015.5 本试卷共 16 页,共 30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20 分) 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细胞的活动过程中,遗传信息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2人体的CFTR蛋白是细胞膜上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若CFTR基因突变,则会导致氯 离子在细胞中累积,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水分出细胞发生障碍,使患者易出现 呼吸道感染。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CFTR蛋白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过程,需依赖ATP水解供能 BCFTR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表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将正常CFTR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该细胞即恢复正常功能 D此事实可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百合叶肉细胞内 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 的是( ) A图中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 2 CO CPEP、RuBP均能与 2 CO结合 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 4根据 2007 年美国新能源法案,到 2020 年美国生物乙醇产量将达到 11 1.36 10 L,按此推 算玉米种植面积要增加 102 1.52 10 m,将占用大面积草地、森林等土地。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 的是( ) A可能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化,物种丰富度减少 B当地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途径不会发生改变 C利用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作为能源,可部分替代化石燃料 D若合理规划能源植物的种植,有利于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相同 B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失水或吸水 C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D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色素含量越大扩散速率越慢 6食品添加剂关系到大家健康,下列物质中的添加剂作用不正确 的是( ) A B C D 防治高血压 防治缺铁性贫血 做甜味剂 做防腐剂 7下列处理方法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 A工业上用水吸收 2 NO生产硝酸: 223 3NOH O2HNONO B用氨水除去工业原料氯化铵中的氯化铁杂质: 3 3 Fe3OHFe OH C用熟石灰处理泄漏的液氯: 222 2 2Ca OH2ClCaClCa ClO2H O D用明矾除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3 2 3 Al3H OAl OH3H体胶 8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乙二醇用于汽车防冻液 B麦芽糖在水解前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不同 D 2 H NCHCOOH的缩聚产物中含结构 NHC O 9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A卤素单质 2 Cl、 2 Br、 2 I的氧化性强弱 B气态氢化物 3 NH、 2 H O、HF的稳定性 C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D1mol Na、Mg、Al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 10右图为Pt电极的氢氧然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2 H SO为电解质溶液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A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流向b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 H2e2H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 24 (H SO )c增大 D若将 2 H改为等物质的量 4 CH, 2 O的用量增多 11用氯气制取并获得碘单质,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A用甲制取少量氯气 B用乙氧化溶液中的碘离子 C用丙提取置换出来的碘 D用丁过滤 2 I的 4 CCl溶液得碘单质 12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及现象 能量关系 A 将“ 2 NO球”置于热水中,红棕 色加深 242 N O (g)2NO (g) H0 B NaOH(aq)与HCl(aq)混合, 溶 液温度升高 C 钠投入水中,熔化成小球 D 微热含酚酞的 2 Na CO溶液, 红色加深 2 323 CO (aq)H O(l)HCO (aq)OH (aq) H0 13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A 27127 13012 AlnMgX B 2424 1112 NaMgX C 9412 426 BeHeCX D 239239 9293 UNpX 14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为45。下列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2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 B这列波的周期为2s C这时4mx 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D此时4mx 处质点的速度为 0 16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则这两颗卫星相比 A卫星A的线速度较大 B卫星A的周期较大 C卫星A的角速度较大 D卫星A的加速度较大 17 如图所示, 在MNQP中有一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 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a、 b、c以不同的速率从O点沿垂直于PQ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实线是它们的轨迹。已 知O是PQ的中点,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a带负电,粒子b、c带正电 B射入磁场时粒子a的速率最小 C射出磁场时粒子b的动能最小 D粒子c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地球 B A c b a QO P NM 18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 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 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x 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1 t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1 S和 2 S的面积相等 B 2 t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1 S和 2 S的面积相等 C 1 t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1 S和 2 S的面积不相等 D 2 t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 1 S和 2 S的面积不相等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电磁阻尼”实验: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下端 悬挂一个磁铁,将磁铁托起到某一高度后放开,磁铁能上下振动较长时间 才停下来;如果在磁铁下方放一个固定的铝质圆环,使磁极上下振动时穿 过它,磁铁就会很快地停下来。某同学另找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安装好 器材,经反复实验后发现:磁铁下方放置圆环,并没有对磁铁的振动产生 影响,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其原因可能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太小 B磁铁的质量太小 C磁铁的磁性太强 D圆环的材料与老师用的不同 2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 人身体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 物体的几何线度为l,当l改变时,其它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 度律,它是由量纲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 2 Sl,所以身高变为1.5倍, 所用的布料变为 2 1.52.25倍。 以跳蚤为例: 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mm, 质量为0.2g, 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m。 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 3 El(l为几何线度) ,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 身长变为2m,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 A0.3m B3m C30mD300m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80 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1 小题,共小题,共 180 分。分。 21 (18 分) 某同学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0 V,将该溶液滴一滴到水面上,稳定后形成油膜的面积 为S。已知5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则油酸分子直径大小的表达式 为d 。 该同学做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 。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C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D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描绘一个标有“3V 0 . 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现 有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 、电压表(03V,内阻约3k) 、开关和导线若 干。其它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0 250mA,内阻约5) B电流表(0 0.6A,内阻约0.2) C滑动变阻器(010) D滑动变阻器(050) 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便于操作,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 用 。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图乙是实验器材的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补充完成图乙中实 物间的连线。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 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3.0V、 内阻为5.0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 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及小灯泡消耗的功率P也随 之变化。下列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 2 PU关系的是 。 22 (16 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轨道下端与水平面相切,BC、分别为半圆形轨道的最 低点和最高点。 小滑块 (可视为质点) 沿水平向左滑动, 经过A点时的速度6.0m/s A v 。 已知半圆形轨道光滑,半径0.40mR ,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AB、 两点间的距离1.10ml 。取重力加速度 2 10m/sg 。求: 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B v; 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 C v; 滑块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地点与B点间的距离x。 23 (18 分) 如图甲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一段斜的光滑直轨道MO和一段水平的 粗糙直轨道ON连接而成,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 滑块A从轨道MO上相对于水平轨 道高0.20m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进入水平轨道时无机械能损失。 滑块B置于水平轨 道上 1 0.40mx 处。 AB、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斥力F与AB、间距离s的关系如 图乙所示。当滑块A运动到 2 0.20mx 处时,滑块B恰好开始运动;滑块A向右运动一 段距离后速度减为零, 此时滑块B的速度0.07m/s B v ; 之后滑块A沿x轴负方向运动, 其最大速度0.14m/s A v 。 已知滑块AB、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1.0kgm,它们 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 2 10m/sg 。求: 滑块A从轨道MO滑下,到达O点时速度的大小v;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B的最大速度 max v。 24 (20 分) 如图甲所示,M、N是真空中两个电荷量均为Q的固定点电荷,M、N间的距 离为a;沿MN 连线的中垂线建立坐标轴,P是x轴上的点,30OPM 。已知 静电力常量为k。 a求P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b在图乙中定性画出场强E随x变化的图像(取向右为场强E的正方向) 。 如图丙所示,一个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圆环固定在真空中,环心为 OMN,是其中轴线。现让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从MN上的P点由 静止释放,P、Q间的距离为d。不计粒子重力。试证明:当dR时,带电粒子 做简谐运动。 25 (17 分) 用于合成树酯的四溴双酚 F、药物透过性材料高分子化合物 PCL 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O | RCR O | ROCR 过氧化物 (R, R 代表烃基) W 中R是。 A 的结构简式是。 A 生成 B 和 3 CH COOH的反应类型是 。 DX过程中所引入的官能团分别是。 E 的分子式是 610 C H O,E与 2 H反应可生成 X。H的结构简式是 。 有机物Y的苯环上只有 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由 B 生成 Y 的反应方程式是。 由 Y 生成四溴双酚 F 的反应方程式是。 在相同条件下,由 B 转化成四溴双酚 F 的过程中有副产物生成,该副产物是四溴 双酚 F 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可能是 。 高分子化合物PCL的结构简式是。 26 (13 分)某同学用Zn和稀 2 H SO制取氢气,并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制 2 H时,用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原因是 已知: 2 1 Zn(s)O (g)ZnO(s) 2 332kJ / molH 2442 Zn O ( s )H S O ( a q )Zn S O ( a q )H O (1) 112kJ / molH 222 1 H (g)O (g)H O(1) 2 286kJ / molH 则Zn与稀 2 H SO反应生成 2 1mol H时的反应热H kJ / mol 该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 1 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 1 分钟内 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1 分钟水滴数(断开K) 34 59 86 117 102 1 分钟水滴数(闭合K) 58 81 112 139 78 分析反应过程中的水滴数,请回答: 由水滴数5834、8159,说明在反应初期,闭合K时比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 (填“快”或“慢”) ,主要原因是 由水滴数10278, 说明在反应后期, 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快于闭合K时的反应速率, 主要原因是 从能量转换形式不同的角度,分析水滴数8681、117112的主要原因是 27 (14 分)辉铜矿(主要成分为 2 Cu S)经火法冶炼,可制得Cu和 2 H SO,流程如下图所 示: 2 Cu S中Cu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中,电解法精炼粗铜(含少量Ag、Fe) , 4 C u S O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粗铜应与直流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相连 铜在阴极析出,铁以离子形式留在电解质溶液里的原因是 中,烟气(主要含 2 SO、 2 CO)在较高温度时,经下图所示方法脱除 2 SO,并制得 2 H SO 在阴极放电的物质是 在阳极生成 3 SO的电极反应式是 检测烟气中 2 SO脱除率的步骤如下: i将一定量的净化气(不含 3 SO)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再加入足量溴水 ii加入浓盐酸,加热溶液至无色无气泡,再加入足量 2 BaCl溶液 iii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 中溴水的主要作用 若沉淀的质量越大,说明 2 SO的脱除率越 (填“高”或“低”) 28 (14 分)某学生探究AgCl、 2 Ag S沉淀转化的原因。 步骤 现象 将NaCl与 3 AgNO溶液混合 产生白色沉淀 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 2 Na S溶液 沉淀变为黑色 滤出黑色沉淀,加入NaCl溶液 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1)中的白色沉淀是 。 (2)中能说明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是 ,沉淀转化的主要原因 是 。 (3)滤出步骤中乳白色沉淀,推测含有AgCl。用浓 3 HNO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部分沉淀未溶解,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 Y。 i向 X 中滴加 3 2 Ba 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向 Y 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由 i 判断,滤液 X 中被检出的离子是。 由 i、ii 可确认步骤中乳白色沉淀含有AgCl和另一种沉淀 。 (4)该学生通过如下对照实验(夹持装置已略) ,确认了步骤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 因:在NaCl存在下,氧气将中黑色沉淀氧化。 现象 B: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沉淀 C: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A 中产生的气体是。 C 中盛放的物质 W 是。 该同学认为 B 中产生沉淀的反应如下(请补充完整) : 2 2Ag S 2 2H O4AgCl4NaOH B 中NaCl的作用是。 29 (18 分) 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 可能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科研工作者培育 了用于筛选出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转基因酵母。 (1) 人体中雌激素 (小分子) 可以通过 (方式) 进入细胞中, 与 结 合形成复合物, 此复合物进一步与雌激素相关因子结合形成复合体, 在 中, 调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 DNA 上某些基因的转录。 (2)GAL4 蛋白有A、B 两部分结构。当A、B 在空间上接近后,可调节半乳糖苷 酶基因表达,使细胞产生半乳糖苷酶。利用有关基因分别构建质粒 1、2、3,从而 获得甲乙两种转基因酵母,如图 1 所示。 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处理成功导入相应基因的两类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a.酵母细胞产生半乳糖苷酶依赖于 GAL4 蛋白的,从而反映出雌激素诱导了 结合,其中 结合能力较强。 b.此实验的目的是。 利用甲状腺激素、 雄性激素两种激素处理甲酵母细胞, 测定并计算其相对于雌激素诱 导的半乳糖苷酶活性最高值的百分比(相对酶活性) ,实验结果如图 3 所示。 图 3 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雌激素相比,甲状腺激素、雄性激素两种激素诱导细胞 产生半乳糖苷酶的能力 ,表明甲酵母细胞对 的诱导反应较为灵敏。 (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甲酵母可适用于环境中 类似物的筛选。 30 (16 分)家蚕为二倍体动物。野生型家蚕蚕蛾体色一般为白色,研究发现甲品系的蚕蛾 体色雄性均为黑色,雌性均为白色。蚕蛾的该种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将甲 品系纯合家蚕与乙品系纯合家蚕杂交,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杂交结果_,表明控制蚕蛾此种体色的基因位于_染 色体上。甲品系雌蛾与雄蛾的基因型_,表现型不同,由此推测,此种 体色除受相应基因控制外,还受_影响。 (2)欲进一步确定 A、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家蚕是中还有若干其它品系,其突变性状由一对基因(非 A、a 基因)决定。将这些 其它品系雌性蚕蛾与甲品系雄性蚕蛾为亲本进行杂交得 1 F(亲本两性个体所具有的被观 察性状均为相对性状且均为纯合) 。相关信息见下表。 其它品系及对雌性亲本的选择 1 F雌蚕进行的 杂交实验 后代性状 类型 突变性状与 相应基因 所在染色体 亲本雌性纯合 个体体色及 突变性状 白色、 显性 白色、 隐性 黑色、 显性 黑色、 隐性 品系丙 显性、4 号 白色、显性 1 F黑色、隐性 62 71 63 68 品系丁 隐性、8 号 白色、隐性 1 F雌雄互交 283 87 100 31 品系戊 显性、9 号 白色、显性 1 F黑色、隐性 77 67 80 79 品系巳 隐性、10 号 白色、隐性 1 F雌雄互交 130 46 57 16 表中数据记录的是后代中_(雌、雄)性家蚕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数目。 上述结果推测,A、a 所在染色体与 4、8、9、10 号染色体的关系是_。 对除 4、8、9、10 号染色体外的其它染色体进行分子水平检测。来自不同品系的同一 号染色体 DNA 的特异片段不同,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区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杂交 二 1 F雌性蚕蛾与甲品系雄性蚕蛾杂交后代黑色蚕蛾个体中的染色体来源。 其中 14 和 17 号染色体 DNA 的特异片段分离结果如下。 杂交后代中黑色蚕蛾的黑色基因所在染色体来自_品系, 其它成对的染色体可 以两条均来自甲品系,也可以一条来自甲品系,一条来自乙品系。因基因_ 行为存在平行关系,故由上述结果可推测 A、a 基因在_号染色体上。 分子水平的基因定位方法较通过观察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的基因定位方法更加精准, 原因是后者_。 31 (16 分) 科研人员对某种癌细胞NB4 细胞的代谢特点进行了研究。 (1)将无氧呼吸抑制剂加入 NB4 细胞培养液中,结果如下。 不加入抑制剂 加入一定浓度的抑制剂 细胞增殖抑制率 0 0.81 据结果可推测,NB4 细胞以_(呼吸方式)为主。 若 NB4 细胞只采用上述呼吸方式,则其葡萄糖消耗量与最终产物_生成量 之比应为_。 (2)miR-122 是抑制呼吸酶 P 基因翻译过程的 RNA。利用 miR-122 合成抑制剂处理 NB4 细胞抑制其合成 miR-122,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细胞中 miR-122 含量越少,细胞增殖活性_。根据此结果推测, 与正常细胞相比,NB4 细胞中 miR-122 合成量_,导致呼吸酶 P 基因表达程 度_。 (3) 综上所述, NB4 细胞与人体中大多数细胞采用的呼吸方式_ (相同/不同) , NB4 细胞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 ATP 的效率变_, 同时, NB4 细胞增殖迅速, 其对葡萄糖需求量变_。 细 胞 增 殖 活 性 NB4+miR-122合成抑制剂 NB4 0 0.2 0.4 0.6 0.8 1 2015 年朝阳二模理综试卷答案及解析年朝阳二模理综试卷答案及解析 1 【答案】D 【解析】 细胞有丝分裂时,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 错误。 细胞生长过程中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B 错误。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分化过程中, 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均会发生改变 但遗传物质不变,C 错误。 细胞癌变是由于细胞中原癌基因或是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 正确。 2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信息“CFTR蛋白是细胞膜上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 ,而主动运输一定需要 ATP 供 能。A 正确。 CFTR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相符,B 正确。 正常CFTR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后,有可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有可能不会恢复正 常功能,C 错误。 从题干得知,基因控制了CFTR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正确。 3 【答案】A 【解析】 由图知, B 物质进入了线粒体后, 被氧化分解成了 CO2, 而能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的底物, 只能是丙酮酸,不能是葡萄糖。A 错误。 由图知,指向 CO2的箭头,有来自线粒体的,也有来自细胞质基质的,所以线粒体与细胞 质基质均能产生 CO2。B 正确。 由图知,细胞内的 CO2能与 RuBP 结合形成 PGA,来自于细胞外的 CO2能与 PEP 结合形成 OAA。C 正确。 由图知,苹果酸晚间会进入液泡的细胞液中,所以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D 正确。 4 【答案】B 【解析】 若占用大面积草地、森林等土地,单一的种植玉米,则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物 种丰富度减少。A 正确。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途径是食物链或食物网。若占用大面积草地、森林等土地,单 一的种植玉米,会使当地物种丰富度减少,食物链与食物网必会受到影响。B 错误。 玉米发酵产生的乙醇也可作为能源物质,可部分替代化石燃料,C 正确。 若合理规划能源植物的种植,有利于优化农田生态环境,D 正确。 5 【答案】D 【解析】 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均是由于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原理相同,A 正确。 看到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的静态图, 并不知道, 它是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还是质壁 分离的复原过程或者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可能正在失水或吸水, 也可能没有净的吸水和失水。 B 正确。 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色素含量越大,出现条带越宽,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小,扩 散速率越慢。D 错误。 6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化学与生活 A 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B 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C 白砂糖为蔗糖,可做甜味剂; D 亚硝酸钠为食品防腐剂。 7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 2 NO与水反应, 223 3NOH O2HNONO; B 氨水与氯化铁反应, 3 3234 3NH H OFeFe(OH)3NH+ ; C 熟石灰与液氯反应, 22222 2Ca(OH)2ClCaClCa(ClO)2H O=+; D 明矾净水的原理, 3 2 Al3H OAl(OH) () 3H+胶体 + 。 8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有机物基础 A 乙二醇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且其中含有氢键,降低防冻液的凝固点; B 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 1-氯丙烷和 2-氯丙烷消去后的产物均为丙烯; D 2 H NCHCOOH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中含有酰胺键CONH。 9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A 非金属单质额氧化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C 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D 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主要看单质的失电子能力,而不是多少。 10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的是原电池原理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酸性氢氧燃料电池, 氢气在负极 (a) 失电子, 2 H2e2H ,e沿导线由 ab, 因生成了水,是硫酸的浓度降低;1mol 的氢气消耗 0.5mol 的氧气,1mol 甲烷消耗 2mol 氧 气。 11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化学实验基础的相关知识 D 电解食盐水,在阳极可收集少量的氯气; B 氯气可氧化溶液中的I,生成碘单质;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且碘的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D 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应利用沸点不同进行蒸馏。 12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A 为放热反应,升温平平衡逆向移动, 2 NO的量减少,颜色变浅; B 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C 钠与水反应放热,依次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 微热含酚酞的 2 Na CO溶液,颜色加深,OH的浓度增大,平衡正移,水解为吸热过程 0H。 13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选项 C 正确 14 【答案】A 【解析】 光 从 玻 璃 进 入 空 气 可 能 发 生 全 反 射 , 根 据 全 反 射 临 界 角 公 式 1 s i n C n 可 知 , 2 sinsin45 3 C ,临界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发生全反射,所以选项 A 正确。 15 【答案】B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振幅为2cm,所以选项 A 错误;根据v T 可知周期为2s,所以选项 B 对; 4mx 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向y轴的负半轴运动,所以选项 CD 错误。 16 【答案】B 【解析】 根据 2 2 2 4Mmmv Gmrmrma rrT 可知 GM v r 、 3 GM r 、 3 4r T GM 、 2 GM a r 可知选项 B 正确。 17 【答案】D 【解析】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粒子带正电、bc、粒子带负电,所以选项 A 错误;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 mv Bvq r ,可知 Bqr v m ,可知b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c的速 度最小、动能最小,所以选项 BC 错误; 根据 2 4mr Bvq T 和 Bqr v m 可知, 2 m T Bq ,即各个粒子的周期一样,所以比较磁场中运 动的时间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圆心角大小即可,所以选项 D 正确。 18 【答案】A 【解析】 通过题意可知,图像的 1 t是最高点, 面积 1 S表示的是从最低点运动到水平直径最左端位置的 过程中通过的水平位移,其大小等于轨道半径; 2 S表示的是从水平直径最左端位置运动到 最高点的过程中通过的水平位移,其大小也等于轨道半径。所以选项 A 正确。 19 【答案】D 【解析】 圆环没有对磁铁的振动产生影响, 是由于没有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因此只可能是圆环材质不 是金属,故选项 D 正确。 20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知 3 Ekl,跳蚤上升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 32 3 Eklmghg l h,可得 2 kg h。 由于跳蚤变大,而g、不变,所以高度h不变,所以选项 A 正确。 21 0 500 V S AC 电流表选 A,滑动变阻器选 C 如下图所示 0.38 A 22 对小滑块从A到B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2 1 2 BA mvmvmgl 解得5m/s B v 对小滑块从B到C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2 1 2 2 B mvmvmgR 解得3m/s C v 小滑块从C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2 1 2 2 C v tx gtR 解得1.2mx 23 对滑块A由动能定理 2 1 0 2 mghmv 代入数据解得2m/sv 根据图像可知,A、B间相互作用力1025Fs, 当滑块B恰好开始运动时,A、B间相距为 012 0.2msxx 此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1 10255NFs 对滑块B, 1 Fmg 解得 1 0.5 F mg 从A速度减为零到反向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B mvmvmv 解得0.21m/s B v 24 a如下图所示,M、N点的两个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1 E、 2 E 1 2 kQ E a , 2 2 kQ E a , 2 = 3 kQ E a 合 ,方向水平向右 b如下图所示 Ox E 如图所示,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 将圆环分成无穷多个小段,则每一小段可以看成点电荷。由对称性可知,圆环对q的作 用力为“每一小段圆环对q的作用力沿x方向分力”的总和。 设每一小段圆环的电荷量为Q,QQ ,当q运动到任意位置,0x点时,对圆环 上任一小段A有APO,则: q点所受合力 22 2 cos k QqkQqx F R ABR , 由于xdR,则 3 kQq Fx R , 即带电粒子q所受合外力与位移x成正比,总指向平衡位置,因此该粒子做简谐振动。 25 【答案】 (1)甲基 (2) (3)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氯原子、羟基 (5) (6) (7) 【解析】 (1)(2)(3)本题考查基团名称。由题中信息可知,A 为一种酯。在酸性条件下 A 与水作用生成 醋酸,因而 A 为一种醋酸酯。结合 W 结构,A 应为醋酸苯酚酯。故 W 中 R 为甲基,A 在 水中发生的是酯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B 为苯酚。 (4)由 B 为苯酚可以推知,X 为环己醇。而 D 为环己烷,故 D-X 是先光照卤代后水解得醇, 引入的官能团依次是氯原子、羟基。 (5)由 E 能与过氧化物反应知,E 中含有羰基。结合由其分子式推出其不饱和度为 2,故 E 应是环己酮,H 则是其被过氧化物作用得到的酯。 (6)本题考查酚醛树脂合成的相关反应。由 B 到 Y 到四溴双酚 F 的过程可知,Y 中不含溴, 因此 Y 应为两分子苯酚与一分子甲醛缩合所得产物。结合题中 Y 苯环上只有 2 种不同化学 环 境 氢 原 子 的 信 息 , 可 知 两 分 子 苯 酚 均 以 其 对 位 与 甲 醛 缩 合 。 因 而 Y 为 。而在溴水中发生溴代的位置应是羟基的 邻 对 位 ( 对 位 已 经 无 氢 无 法 溴 代 ), 故 四 溴 双 酚F结 构 应 为 。而该条件下会生成的四溴双酚异构体,应是 两个苯酚均以邻位氢与甲醛作用,或分别用一个邻位氢和一个对位氢与甲醛作用得到的 Y 的异构体再溴化的产物。 (7)注意到 H 是 6-羟基己酸的内酯,因此 PCL 应为 6-羟基己酸缩聚得到的聚酯。 26 【答案】 (1)Zn + 2H+= Zn2+ + H2 (2)浓H2SO4和金属单质反应,不生成H2,而是生成SO2 (3)-158 (4)快 闭合 K 时,A 中会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断开 K 在闭合 K 之前,相对应的反应物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大。 反应过程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温度升高;闭合 K,形成原电池,化学能主要 转化为电能,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更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硫酸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盖斯定律。 (1)Zn 和稀 H2SO4反应的过程是 Zn 和溶液中的 H+反应,置换出 H2。 (2)浓 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金属单质反应,不生成 H2,而是生成 SO2。 (3)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可得 H = -158 kJ mol-1 (4) A 中产生的 H2进入 B 中将 B 中的水压人 C 中, 则水滴数越大, 说明产生 H2量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闭合 K 时,A 中会形成原电池,因此反应初期会出现闭合 K 比断开 K 时反 应速率快。 反应后期, 稀 H2SO4浓度已经很小, 这时反应物浓度称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由于断开 K 在闭合 K 之前,所以相对应的反应物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大。 K 断开时,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温度升高;闭合 K,形成原电池,化学能主 要转化为电能, 后一分钟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的程度超过前一分钟形成原电池对反应速 率的加快程度。 27 【答案】 (1)+1 (2)正极 Cu2+氧化性大于 2 Fe (3)O2 2-4e-=2SO3+O2 (4) 2 2324 BrSOH O2BrSO2H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原理,SO2的性质等 (1)Cu2S 中 S 为-2 价,Cu 为+1 价。 (2)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 Cu2+比溶液中其他阳离子氧化性更强,浓度更大,在阴极放电,析出铜单质。 (3)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图中所示过程,烟气中O2 发生还原反应。 根据图中所示过程,放电生成SO3,同时生成O2。 (4)溴水将溶液中的氧化成,注意溶液为碱性,OH-为反应物。 沉淀量越大,说明净化气中硫元素质量越大,说明SO2脱除率越低。 28 【答案】 (1)AgCl (2) 2 2 2AgCl+SAg S+2Cl ;Ag2S 比 AgCl 溶解性差。 (3) 2 4 SO S (4)O2Ag2S 悬浊液 222 2Ag S+4NaCl+O +2H O4AgCl+2S+4NaOH 结合 Ag2S 被氧化后生成的 Ag+,促使中平衡右移,使氧化进行得更完全。 【解析】 (1)考察课内反应,AgNO3与 NaCl 混合生成 AgCl 沉淀。 (2)考察沉淀转化过程,和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淀转化。 (3)i 实验证实滤液 X 中存在 2 4 SO ,ii 实验证实白色沉淀 Y 中存在 Ag+。考虑浓硝酸溶解乳 白色沉淀时产生红棕色气体 (NO2) , 可知 2 4 SO 是被硝酸氧化得到的产物。 结合乳白色特征, 另一种沉淀应为 S。 (4)考察氧气制法。中应无 NaCl,故为 Ag2S 的悬浊液。由于氧化剂为氧气,氧化产 物为 S,故在反应物中补充 NaCl 即可配平。 (注意:如果在(3)中未能确定另一种沉淀成分, 观察本题所给的部分方程式,由 Ag 质量守恒可以确定 AgCl 之外另一种沉淀不含 Ag,即可 确定另一种沉淀为 S)考虑到这一反应是氧化还原(氧气氧化-2 价硫)和沉淀溶解平衡同 时进行,可以确定 NaCl 的作用主要是结合 Ag2S 溶解出的 Ag+,促使反应更加完全。 29 【答案】 (1)自由扩散 雌激素受体 细胞核 (2) a.空间结构 雌激素-受体复合物与雌激素相关因子 G 或 S 雌激素-受体复合物与雌激素相关因子 G b.探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诱导下,雌激素相关因子 G 和 S 与雌激素-受体复合物结 合的能力。 较弱 雌激素 (3)雌激素 【解析】 (1)雌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固醇) ,属于脂溶性物质,且是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 进入细胞,在细胞内会与雌激素的受体结合。由于形成的复合体是在调节染色体 DNA 上某些基因的转录过程,所以场所一定是在细胞核内。 (2) a.从题中信息,可以归纳如下: 所以酵母细胞产生 -半乳糖苷酶依赖于 GAL4 蛋白的空间结构。 GAL4-A、GAL4-B 接 近 GAL4 蛋白 -半乳糖苷酶基因 -半乳糖苷酶 调 节 表 达 而从图 1 中,可以看出,GAL4-A、GAL4-B 的接近依赖于雌激素-受体复合体与雌 激素相关因子 G 或 S 的结合(提示信息:两者在空间结构上存在互补的构象) 。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雌激素浓度大于 1.0 10-11后,甲酵母(含质粒 1 和 2,可以产生 雌激素相关因子 G)的 -半乳糖苷酶活性开始逐渐大于乙酵母(含质粒 1 和 3,可以产 生雌激素相关因子 S) ,由此可见相对于雌激素相关因子 S,雌激素相关因子 G 与雌激 素-受体复合体的结合能力更强。 b.从图 2 中,可以找到自变量为雌激素浓度、雌激素相关因子 G 和 S,因变量为 半乳 糖苷酶活性, 所以本实验通过检测 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情况, 从而反映出雌激素 相关因子 G 和 S 与雌激素-受体复合物结合的能力。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雄性激素存在的条件下,-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都低于 10%,也就说明这两种激素诱导细胞 -半乳糖苷酶的能力比雌激素弱很多。 (3)由于甲酵母对雌激素的诱导反应比较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