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 崇利制钢有限公司班组长培训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针对的人员是公司的班组 长。讲得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基 本不牵涉太多太深的电气专业知识 。 目的主要是使大家对电气的危害、 预防有个大致的印象,进而做好本 岗位的电气安全工作。 2018/12/292018/12/29 2 2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 本次主要讲以下3方面的内容: 1、电气基本知识 2、触电及救护知识 3、如何预防或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 电作为一种能源,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是人类不 可缺少的伙伴。但是历史也血迹斑斑地证明了电是一匹难 以驯服的野马,当你还没有驯服这匹野马的时候,在生活 或工作中就会出现触电、电击、烧伤、火灾以及呼吸窒息 、生命垂危、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 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与技能 ,不仅是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而且也是每个人应该 做到的。只有这样,电气系统才能正常的运行,我们才能 在工作、生活当中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让电为人类 更好地服务。 人类在生活实践当中,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用电安全的规 则和方法,并且形成了安全用电保证体系。人们只要按照 这个体系中的规则及方法去工作,去处理电的故障,那么 电气系统及工作人员就会安然无恙。但是由于诸多的原因 ,往往会在其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上出现漏洞,乃至发生 不同程度的电气事故。因此,安全用电已成为电气工程中 一项首当其冲的要求。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 电气安全技术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极为重要 的实用技术,随着工业技术和家用电器的迅猛发 展,电气系统已深入到国民和人民生活的每个角 落,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技术,一 方面是保证个人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保 证电气系统、电气设备、电气线路以及涉及到的 环境、建筑物、各种设施的安全,这在国民经济 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是我 们每个人都不容忽视的。 但是,由于用电安全技术普及不够,近些年来 国内的电气安全事故还比较多。通过总结这些事 故的教训说明,很多人不具有安全用电的基本常 识。所以专门进行一次电气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 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电气基础知识 几个概念: 1、电压(Voltage):也叫电动势、电位差,是衡量 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动势不同所产生的能 量差的物理量。在工程中一般称作电压,在物理 学术研究常用电位差 。理解可以用“水压 ”的概念 。它的国际标准单位是伏特(V)。 2、电流(Current):是指电荷在媒介中的运动。或 者说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国 际标准单位是安培(A)。1A表示1秒通过1库仑 的电荷。 电气基础知识 3、电阻(Resistance)物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国际标准单位是欧姆()。根据电阻的大小把 物体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这在后面还 要讲到) 4、电路(Circuit)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它是 由各种元件组成的。一般分为四种: 电源:即发电设备,其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 换为电能。如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发电 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 阳能转换为电能;等等。 负载:即用电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其它形 式的能量。如电动机刚好和发电机相反,是把电 能转换为机械能;电炉是把电能转换为热能;灯 泡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等等。 电气基础知识 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在电路中起控制和保 护作用。如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 电器等等。 导线:由导体材料制成,其作用就是把电源 、负载和控制电器等连接成一个电路,并 将电源的能量传输给负载。 电路的作用是产生、分配、传输和使用电能 。 图1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实际电路,图2是它的 原理图,图3是电源接通的状态。 电气基础知识 图图1 1 电气基础知识 图2 电气基础知识 图图3 3 电气基础知识 几个关系: 1、欧姆定律:是反映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 元件的电流与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定律,是电 工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表达式为I=U/R表示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导体两端 的电压除以导体的电阻。 有此公式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U=IR, R=U/I。 2、电功率:P=UI表示做的电功率为该导体端电 压乘以通过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同样可以得到P=I2R=U2/R 电气基础知识 3、电能:W=Pt表示功率乘以时间 4、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着时间做周 期性变化的电动势(电压或电流)也就是 说交流电是交变电动势、交变电压和交变 电流的总称。交流电可以分为正弦交流电 和非正弦交流电两大类。 分别如图4和图5。 电气基础知识 图4 图5 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压或电流 电气基础知识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特征和三要素: 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任意时刻的数值称为瞬 时值,瞬时值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三要素为最大值、频率、初相角。 (1)最大值:瞬时值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值,也叫 峰值或振幅。 (2)周期:交流电每重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周期,用T来表示,它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秒(s) 。频率:一秒钟内重复的次数。用字母f来表示, 它的国际标准单位为赫兹(Hz)。从上面两个概 念可以看出周期和频率之间互为倒数,即T=1/f 或f=1/T 。只要知道一个数值就可以推出另一个 。 角频率为=2f。 电气基础知识 (3)初相角:时间t=0时的相位角定义为初 相角。与时间起点的选择有关。 有效值:把热效应相等的直流电流(电压或 电动势)定义为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对于 正弦交流电而言有以下的关系: I=Im/2=0.707Im U=Um/2=0.707Um 5、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和有效值相同, 但是相位差120度的正弦交流电组成的供电 系统。 触电及救护知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 但如果使用不当,小则损坏机器设备,大则危及人身安全。因为当人 们一不小心碰到电,电流就能立即通过人体,使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 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一)电击 所谓电击就是指当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使其受到伤害。如电流作 用于人体中枢神经,使心脑和呼吸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人体发 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电流也可能使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循 环系统活动大大减弱而造成假死。如救护不及时,则会造成死亡。电 击是人体触电较危险的情况。 (二)电伤 所谓电伤就是指人体外器官受到电流的伤害。如电弧造成的灼伤;电 的烙印; 由电流的化学效应而造成的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辐射作 用等。电伤是人体触电事故较为轻微的一种情况。 触电及救护知识 二、影响人体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1、电流大小的影响 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人体触电的伤害程度。不同的电流会 引起人体不同的反应。根据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习惯上将 触电电流分为感知电流、反应电流、摆脱电流和心室纤颤 电流。 感知电流:在一定频率下,通过人体引起有感觉的最小电流 (有效值)称为该频率下的感知电流。成年男子的感知电 流为1.1mA,女子为0.7mA。 摆脱电流:在一定频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 大电流为该频率下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的摆脱电流为 9mA,女子为6mA。 心室纤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 流称为心室纤颤电流。也是致命电流。 触电及救护知识 2 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产生的热伤害、化学伤害及人体触电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产生的热伤害、化学伤害及 生理伤害愈严重。一般情况下,工频电流生理伤害愈严重。一般情况下,工频电流151520mA20mA以下及直流以下及直流 电流电流50mA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触电时间很长,即使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触电时间很长,即使 工频电流小到工频电流小到8 810mA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也可能使人致命。 3 3、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电流流经途径的影响 电流流过人体途径,也是影响人体触电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电流流过人体途径,也是影响人体触电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之一。当电流通过人体心脏、脊椎或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之一。当电流通过人体心脏、脊椎或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 最大。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引起心室颤动,甚至使心脏停止跳最大。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引起心室颤动,甚至使心脏停止跳 动。电流通过背脊椎或中枢神经,会引起生理机能失调,造成动。电流通过背脊椎或中枢神经,会引起生理机能失调,造成 窒息致死。电流通过脊髓,可能导致截瘫。电流通过人体头部窒息致死。电流通过脊髓,可能导致截瘫。电流通过人体头部 ,会造成昏迷等。,会造成昏迷等。 触电及救护知识 触电及救护知识 4、人体电阻的影响 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电阻 成反比。因此,人体电阻是影响人体触电后果的 另一因素。人体电阻由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构成 。表面电阻即人体皮肤电阻,对人体电阻起主要 作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电阻一般在1000 3000范围。 人体皮肤电阻与皮肤状态有关,随条件不同在很 大范围内变化。如皮肤在干燥、洁净、无破损的 情况下,可高达几十千欧,而潮湿的皮肤,其电 阻可能在1000以下。同时,人体电阻还与皮肤 的粗糙程度有关。 触电及救护知识 5、电流频率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人体触电的危害程度与触电电流频 率有关。一般地来说,频率在25300Hz的电流 对人体触电的伤害程度最为严重。低于或高于此 频率段的电流对人体触电的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如在高频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更大的电流作用 。目前,医疗上采用20KHz以上的高频电流对人 体进行治疗。 6、人体状况的影响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与性别、年龄、身体及精 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女性比男性对 电流敏感;小孩比大人敏感。 触电及救护知识 三、触电的方式 人体触电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单线触 电、两线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 、人体接近高压触电、人体在停电设备上 工作时突然来电的触电等。 (一)单相触电 如果人站在大地上,当人体接触到一根带 电导线时,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而构成回 路,这种触电方式通常被称为单线触电, 也称为单相触电。这种触电的危害程度取 决于三相电网中的中性点是否接地。 触电及救护知识 (二)两相触电 如果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分别接触一个电源的 两根不同电位的裸露导线,电线上的电流就会通 过人体从一根电流导线到另一根电线形成回路, 使人触电,这种触电方式通常称被为两线触电, 也称为两相触电。此时,人体处于线电压的作用 下,所以,两相触电比单线触电危险性更大。 (三)跨步电压 当人体在具有电位分布的区域内行走时,人的 两脚(一般相距以08m计算)分别处于不同电位 点,使两脚间承受电位差的作用,这一电压称为 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电位分布区域内的 位置有关,在越靠近接地体处,跨步电压越大, 触电危险性也越大。 触电及救护知识 四、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重的 后果。因此掌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减少触电事故 的发生是有好处的。根据对己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 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 1、季节性 一般来说,每年的6月至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就全国 范围内,该季节是炎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湿润,使人 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险性及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 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因此 。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 触电及救护知识 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由于移动式设备经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 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 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漏电 故障。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 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 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 绝缘强度均较差,较容易出现故障,容易发生直 接或间接触电。 5、农村用电触电事故多 由于农村用电设备较为简陋,技术和管理水平 低,而且目前一般农村用电工作环境较恶劣,因 此触电事故较多。 触电及救护知识 6、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到处都在开发建 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高低不 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 事故隐患较多。 7、中青年人和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 目前在电业行业工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别是 一些主要操作者,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技 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非电工人员由于缺 乏必要的电气安全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 生触电事故。 8、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 由于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 电气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 楚所致。 了解和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防止事故的 发生,做好用电安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触电及救护知识 五、触电急救与预防 (一)触电急救 发现了人身触电事故,发现者一定不 要惊慌失措,要动作迅速,救护得当。首先要迅 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其次,立即就地进行现场 救护,同时找医生救护。 1、脱离电源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愈长,对生命 的威胁愈大。所以,触电急救是首先要使触电者 迅速脱离电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下几种 方法。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脱离低压电源的常用方法可用“拉”、“切”、“挑” 、“拽”和“垫”五个字来概括: 触电及救护知识 “拉”是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熔断器。 “切”是指用带有绝缘柄或干燥木柄切断电源。切断时应注意 防止带电导线断落碰触周围人体。对多芯绞合导线也应分 相切断,以防短路伤害人。 “挑”是指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 干燥木棍或竹竿等挑开导线,使之脱离开电源。 “拽”是救护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衣服、围巾、帽子 等绝缘物拖拽触电人,使他脱离开电源导线。 “垫”是指如果触电人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绕在身上 ,这时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垫塞进触电人 身下使其与大地绝缘,隔断电源的通路,然后再采取其他 办法把电源线路切断。 触电及救护知识 在使触电人脱离开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 工具。 (2)在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 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及鞋。 (3)在拉拽触电人脱离开电源线路的过程中,救护人 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做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人在高处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触电人 在解脱电源时从高处坠落摔伤或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在切断电源时会同时使照 明失电,应考虑切断后的临时照明,如应急灯等 ,以利于救护。 触电及救护知识 2、对症抢救的原则 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 移到通风处,并将其仰卧,迅速鉴定触电者是否 有心跳、呼吸。 (1)若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到全身无力、四肢 发麻、心悸、出冷汗、恶心,或一度昏迷,但未 失去知觉,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的地方舒适地躺下休息,让其慢慢地恢复正常。 要时刻注意保温和观察。若发现呼吸与心跳不规 则,应立刻设法抢救。 (2)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应用口对口人工 呼吸法抢救。 触电及救护知识 (3)若触电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应用胸外心脏挤 压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4)若触电者呼吸、心脏均己停止跳动,需同时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与口对 口人工呼吸法抢救 。 (5)千万不要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或拼命摇动触电 者,也不要用木板石来压, 以及强行挟触电者 ,以使触电者的情况更加恶化。 抢救过程要不停地进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 能停止抢救。当抢救者出现面色好转、嘴唇逐渐 红润、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复正常,即 为抢救有效的特征。 触电及救护知识 3、人工呼吸法 在做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 检查触电者口腔内有无异物,呼吸道是否 堵塞,特别要注意清理喉头部分有无痰堵 塞。其次,要解开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 衣裤,且维持好现场秩序。主要方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不仅方法简单易学 且效果最好,较为容易掌握。 触电及救护知识 图6 图7 身体仰卧,头部后仰 捏鼻掰嘴准备进行 触电及救护知识 图8 图9 紧贴吹气 放松换气 触电及救护知识 1)将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一般应用 一手托在其颈后,使其鼻孔朝上,以利于呼吸道 畅通,但头下不得垫枕头,同时将其衣扣解开(见 图6)。 2)救护人在触电者头部的侧面,用一只手捏紧其 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开其嘴巴:准备 向鼻孔吸气,即口对鼻(见图7)。 3)救护人深吸一口气,紧贴掰开的嘴巴向内吹气 ,也可搁一层纱布。吹气时要用力并使其胸部膨 胀,一般应每5秒钟吹一次,吹2秒钟,放松3秒 钟。对儿童可小口砍气。向鼻吹气与向口吹气相 同(见图8)。 4)吹气后应立即离开其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 鼻孔或嘴巴,让其自动呼气,约3分钟(见图9)。 触电及救护知识 5)在实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当发现触电者胃 部充气膨胀,应用手按住其腹部,并同时进行吹 气和换气。 (2)胸外心脏挤压术 胸外心脏挤压术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使心脏 恢复跳动的急救方法,是每一个电气工作人员应 该掌握的。 1)首先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解开领 扣衣扣,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其鼻孔或由另 外一人用手托在触电者的颈后,或将其头部放在 木板端部,在其胸后垫以软物。 2)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的两侧 ,两手相叠,下面手掌的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 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见10)。 触电及救护知识 图10 正确压点、叠手方式 触电及救护知识 3)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对位要适中不得太猛, 对成人应压陷34cm,频率每分钟60次;对16 岁以下儿童,一般应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比成 人稍轻一点,压陷12cm,频率每分钟100次 为宜。这样可使压处促到心脏里面的血液(见图 11)。 4)挤压后掌根应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 复原,血液又回到心脏,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压 迫点,只是不向下用力而已。(见图12) 5)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 同时,必须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因为正 常的心脏跳动和呼吸是相互联系且同时进行的, 没有心跳,呼吸也要停止,而呼吸停止,心脏也 不会跳动。 触电及救护知识 图11 向下挤压 图12 迅速放松 注意: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术时,切不可草率行事, 必须认真坚持,直到触电者苏醒或其他救护人员、医 生赶到。 触电及救护知识 (二)触电预防 1、不要带电操作 电工应尽量不进行带电操作。特别是 在危险的场所应禁止带电作业。若必须带电操作,应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有专人监护及采取相应的绝缘措施等 。 2、对电气设备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可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等安全措施,但绝不允许 在同一电力系统中一部分设备采取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 备采取保护接地。 3、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发现设 备缺陷,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安全检查一般应 每季度进行一次。特别要加强雨季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检查 。各种电器,尤其是移动式电器应建立经常的与定期的检 查制度,若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加以处理。 触电及救护知识 4、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 全操作而制定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工种、不同操作项目 ,制订的各项不同安全操作规程。如变电所值班安全规 程、内外线维护停电检修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维 修安全操作规程、电工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另外,在停电检修电气设备是必须悬挂“有人工作,不准 合闸!”的警示牌。电工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制度。 5、建立电气安全资料 电气安全资料是做好电气安全工 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应注意收集和保存。为了工作和检查 的方便,应建立高压系统图、低压布线图、架空线路及电 缆布置和建立电气设备安全档案(包括生产厂家、设备规 格、型号、容量、安装试验记录等),以便于查对。 6、加强电气安全教育 加强电气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 电气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 是对一般职工和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的途径之一。 触电及救护知识 除了触电事故,我公司发生的大部分是弧光烧伤事 故,简单总结两例如下: 2005年8月14日凌晨2:00左右,1#高炉槽下配电 室焦4电器开关损坏,两名电工前去维修,因开关 不能单独停电,电工与操作工协商带电更换,电 工将三根线拆除后,握在手指中间,后一根线突 然接地,产生电弧光,将电工双臂及面部烧伤。 2007年3月21日9点40分左右,轧钢车间电工从加 热炉电磁站接一台3KW轴流风机,(风机和电缆 线都是新的)接好后,一名电工去试送电,想看 一下风机转向是否正确,就在该电工送20A开关 的同时,在20A开关下方有一300A空气开关进线 端突然短路放炮,弧光把该电工右手和脸部烧伤 。 触电及救护知识 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工安全意识不强,更换电器开关时,违 章带电操作 ; 2、电工带电操作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分合开关没有仔细检查开关上下左右的设 备情况;没有采取隔离措施; 4、操作姿势不正确。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事故的原因很多,实践证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配合 不当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没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就 难以保证;没有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也只能是空洞条文。 因此必须同时重视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做好 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1、电气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人们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 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制度及其他规章制度都与安全有 直接的关系。根据不同工种,应建立各种安全操作规程。 如变电室值班安全操作规程、内外线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 程、电气设备维修安全操组规程等等。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2)配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应当根据本部门电气设备的构成和状态,根据本部 门电气专业人员的组成和素质,以及根据本部门 的用电特点和操作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并确定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式。 所有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业的电气 专业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 (3)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1) 工作票制度,(2) 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 护制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1工作票制度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其方式有下列三种 3.1.1第一种工作票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高压 室内的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采取安全措施 的。 3.1.2第二种工作票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在控制盘和 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上工作;在二次接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 高压设备停电的工作;在转动的发电机、同期调相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 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作;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 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 3.1.3口头或电话命令 用于第一和第二种工作票以外的其他工作。 3.2工作许可制度 3.3工作监护制度 3.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4)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 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 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后,方能开始工作。上 述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实施,无值班员的电 气设备,由断开电源的人员执行,并应有 监护人在场。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为了搞好安全用电,必须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直接 触及带电体。绝缘、遮拦和阻挡物、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安全电压 和安全电源、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1、绝缘: 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 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9.m以上。陶瓷、玻璃、云母、橡胶、木 材、塑料、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绝缘物在强电场的作用下 被破坏,丧失绝缘性能叫做电击穿。气体绝缘击穿后能自行恢复绝缘 性能,固体就不能恢复。 固体绝缘还有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等。绝缘物除了因为击穿破坏外, 腐蚀性气体、蒸汽、粉尘、机械损伤都会降低其绝缘性能或导致破坏 。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2、遮拦和阻挡物: 采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采用遮挡物 进行保护时,对于设置的障碍必须防止这样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身 体无意识地接近带电部分,二是在正常工作时无意识地触及运行中的 带电设备。 遮拦和阻挡物在技术上必须遵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设置。电器的可动部 分一般不能绝缘,而需要屏护。开光电器的屏护装置除了作为防止触 电的措施外,还是防止电弧伤人、防止电弧短路的重要措施。 屏护装置有永久性的,如配电装置的遮拦、开关的罩盖等,也有临时性 的,如检修时设的临时屏护。有固定屏护装置,如母线的护网,也有 移动式的。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板状屏护或网眼屏护,网眼不应 大于2020mm4040mm。固定栅栏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7m。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 将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以及带电体与带电体之 间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是防止直接触电和电气事故 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称电气安全距离,简称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作用 1)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造成触电事故。 2)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事 故。 3)防止火灾爆炸及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 4)保证操作和维护方便。 电气安全距离的大小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 有关。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n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 全距离 电压电压 等级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0.35 20-350.60 440.90 60-1101.5 1542.0 2203.0 3304.0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压电压 等级级(KV)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0.7 20-351.0 441.2 60-1101.5 1542.0 2203.0 3304.0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n4、漏电保护装置 n低压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接地,由于相 间短路产生很大的电流,所以可以用熔断器、断 路器等开关设备来自动切断电源。但是接地故障 就不能用熔断器和断路器来自动切除,或者说其 灵敏度满足不了要求。人们利用电气线路或电气 设备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剩余电流, 从而利用这种剩余电流来切断故障线路或电气设 备电源而保护电器。即为通常所说的漏电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n分类按照原理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普遍应 用的是电流型,原理如图13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图13 剩余 电 流 检 测 元 件 放 大 元 件 比 较 元 件 执 行 元 件 开关 跳 闸 试验元件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数值选择:手握式用 电设备为15mA,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为6- 10 mA,,建筑施工工地15-30 mA,,家 用电器30 mA,成套开关柜、配电盘100 mA以上,防止电气火灾300 mA。 用于直接接触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要求小于 0.1秒。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5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源: (1)允许电流 为了确定安全电压,必须首先确定人体允许电流。 一般情况下,把作用人体不致于引起伤害的电流或者说把人能够自己 摆脱的电流称为允许电流。经研究得出,交流(5060Hz)为10mA ;直流为50mA。但当线路上装有防止短路的瞬间保护时,人体允许 电流可按30mA考虑。 (2)安全电压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通常是比较恒定的,而影 响电流变化的因素很多,所以,确定对人体的安全条件是用安全电压 而不是安全电流。安全电压是指在各种不同条件环境条件下,人体在 接触到带电体后,人体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等不发生任何损伤 的电压。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n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的电压系列。其供电要求 实行输出与输入电路的隔离,与其他电气系统的隔离。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 值,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导体间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 (50500Hz)有效值50V。 n 人们可根据场所特点,采用我国安全电压标准规定的交流电安全电压等级 : n 1、42V(空载上限小于等于50V)可供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的手持式电 动工具等场合下使用; n 2、36V(空载上限小于等于43V),可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的 行灯等场合下使用: n 3、24V、12V、6V(空载上限分别小于或等于29V、15V、8V)三档可供 某些人体可能偶然触及的带电体的设备选用。在大型锅炉内工作、金属容器 内工作或者在发器内工作,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一定要使用12V或6V低压行灯 。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 其电路必须与大地绝缘。 n 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而确定的。国际电工 委员会按允许电流30mA和人体中的电阻值1700来计算触电电压的限定值 ,即安全电压的上限值是50V(50500H2交流电有效值)。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安全电压的选用 各等级的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场所、操作人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 方式和线路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选用。目前我国采用的安全电压以 36V和12V两个等级比较多。一般生产场地局部照明采用36V;潮 湿、易导电的地沟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行灯采用12V电压。安全电 压的选用见下表。 安全电压 (V) 用 途 42 手提式照明灯、无特殊安全措施、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 用的手动式电动 工具等 36 矿井、易导电 、多粉尘、生产场 所及变电 站等多接地 场所使用的灯 24 比较危险的场所、工作场地狭窄、温热场 所、工作人 员可能偶然接触的带电 体 12 6 如何预防和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最基本措施。这需要了解 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有三种: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I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 漏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T表 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如图14: T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设备外漏导电部分的接地与电源 系统的接地电气上无关的系统,前后两个T分别表示配电网中性点和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如图15: TN系统是应用最广的配电及防护方式。是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负 载设备的外漏导电部分通过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即采取接零 措施的系统,T和N分别表示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接零,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零。TN系统 又分三种,分别是TNS系统,如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