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息文献资源与检索SCI—基础部分.ppt_第1页
化学化工息文献资源与检索SCI—基础部分.ppt_第2页
化学化工息文献资源与检索SCI—基础部分.ppt_第3页
化学化工息文献资源与检索SCI—基础部分.ppt_第4页
化学化工息文献资源与检索SCI—基础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化工信息资源与检索 (基础部分) 陈晓岚 o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但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却各持己见, 众说 纷纭。 o 哲学家认为: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依据 数学家认为:信息是一种概率 物理学家认为:信息是“熵” 通信学认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 o 图书信息领域的专家认为:信息是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 传播、记录、出版及发行的观念、事实及论著。(All ideas, facts and imaginative works of the mind which have been communicated, recorded, published, and/or distributed formally or informally in any format.) 经典工具书对信息的定义: o我国辞海对信息的释义是:音讯、消息 ;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o美国韦氏字典对信息释义为:接受由他 人传来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他们通过调研和学 习获得的;从特定的事件或状况下,如消息、新 闻、通知中获得的知识;用来传播的事实和数据 。 o时至今日,信息呈现多样的类型 o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广播、电视、电 话通话、语音、音乐、影视、数据库等等。 o信息量与日俱增,如世界收藏量最大的信息 资源中心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信息的结构由下图表示 o信息的特点 o信息具有时效性 o传递性 o可扩散性 o可扩充性 o可替代性 o共享性 o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发出、收到 、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也包括信息本身更 新的速度。时效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如果信息 传递很慢,那么再有用的信息常常也会失去其应 有的价值。 o可扩散性: 信息的传递性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 性, 它指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信息网 络的发展更促进了信息的扩散。 o可扩充性: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获取是不断增长的, 因此信息资源的扩充与积累也是无限的。人们对信息处 理能力越强, 信息扩充得就越快。 o可替代性:信息的物质形态是可以互相转移变换的。 o共享性:信息可共享,在信息的扩散和用户分享信息 的过程中,信息载体本身的信息量并不因此过程而减少 ,各用户分享的信息份额不因分享的人的多少而受影响 。 社会的进步赋予信息更丰厚的内涵,信息的膨胀与人 们对其需求的急速增长,使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一 大支柱,成为一种与能源、材料并存的重要战略资源。 o知识:是人类对信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 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人 们对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 性的认识深化,便形成了知识。知识是信息内容 的组成部分。 o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信息学作为一门学科,将文献信息及其活动规律 作为其研究对象,本课程讨论的文献检索是它的一个 重要方面。 o文献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着知识的积累、 传播与创造 o文献积累着知识,保存着人类文化遗产,它汇集人类创造 的精神财富,是知识的宝库。它教育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开阔 视野,启迪思路,了解过去,预测未来。 o它是人们接受终生教育,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 智力资源。 o文献在时间上的传递,实现着世代人之间的科学、文化的 继承和发展; o文献在空间上的传播,促进着同代人之间的信息、文化、 技术的交流和沟通,推进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加速知识的创 造,推动社会的发展。文献是一种智力资源和创造力。 o现代科技文献的特征数量巨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信息、科技知识量每四年翻一番 ,科技文献急剧增长。据估计,科技文献量的增长是科技成 果量增长的四倍。 o当今世界每年图书的出版不下百万种,其中约有1/4为科 技书籍。仅美国一年就有20多万种新书问世,还有80多万 种图书的修订再版。当前正在出版的期刊约6.5万种,其中 科技学术刊占4.5万种。 o近年来我国的文献量也迅速膨胀。我国有500多家出版 社和期刊社,每年出版科技期刊5000多种,占期刊总出版 量的60以上。 按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划分有: o事实型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 o分析信息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o客观信息 (objective information) o主观信息 (subject information)。 按文献的媒体形式划分有: o书本型资料(book type),也称印刷型; o非书资料(non-book type) 。 按对文献信息内容加工的深浅不同,可将文献划分成三个 结构层次。 o一次文献 o二次文献 o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处于原始形式 中的文献,包括第一次书写的、第一次报道的或 第一次出版的文献。 一次文献通常是以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工作 经验 和实践体会为原始依据而形成的,这类 文献 中包含有大量的最新信息。 一次文献也称第一手资料,它包括阅读 性图书 、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 文、专利说明书 和学位论文等等。 一次文献信息内容比较具体、丰富,具有新颖 性、创造性、系统性等特点。 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 ) 是对一次文献和二 次文献进行汇集、综合、分析 、详述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 它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年鉴 、名录、指南等参考工具书。 综述性、评论 性文献都属三次 文献范畴。 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 次文献的加工反映了文献的集 中和有序化过程,而用户对 原 始文献的索求则往往是一个逆 向的过程。 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是通过 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提炼和浓缩 而 形成的。它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信息 转变 成有序的、便于管理的系统。 以一定的序列组织 起来,成为查 找 一次文献的工具。 二次文献也称二手资料,它包括目录 、题录 、文摘和索引等检索工具, 可对一次文献进行报道和线索指引 。 二次文献具有浓缩 性、汇集性、有 序性等特点。 科技图书 科技图书 科技图书(Sci-Tech book)一般分为两大类:阅 读类图书(reading book)和 参考类图书(reference book),前者有教科书(text book)、专著(monograph) 和论文集(anthology)等, 后者是参考工具书 (reference book),它们是 三次文献中提到的那些百 科全书(encyclopedia)、手 册(handbook)、年鉴 (annualbook)等。 科技图书 内容比较成熟、全面、 可靠、系统,它是对已有研究成果、 生产技术和经验 或某一知识体系的 论述或概括。科技图书 的基本素材 来自期刊论文、会议论 文、研究报 告、学位论文等一次文献,其中包括 作者本人的研究、见地。 科技图书 是一种重要的科技读物 ,它提供综合性科学知识,在教育和 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作用显著。科技图 书能使读者较全面学习某一学科专 业知识,系统地了解某一特定科技 领域的发展和现状,它既可供阅读 ,也可用作经常性的参考工具。 科技图书 的出版周期较长 ,信 息传递较 慢,这是它的一大遗憾。 为获 得最新研究信息,科技人员首 选的出版物是科技期刊。 o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资源共享(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是当今社会 的一个热点问题。 o为了分享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研究成果, 人们必须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从取之不尽的信 息源中去识别和获取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这 个过程就是检索(searching)。 o信息的检索、利用和创造是一个循环和增值的过程,人们通过 工具检索获得信息,经过处理筛选出需要的部分,在利用信息的过 程中又创出新的信息 o新的信息经过核准后又补充到检索工具中,再提供给人们使用 ,信息在这个循环的处理过程中不断得到扩充,它的增长是没有穷 尽的 信息检索定义 o存贮(information storing): 将信息按一 定的方式有序的组织起来。 o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根据用户特 定的需求将相关信息准确的提取出来。 o信息存取 (information access): 如果检索 的对象是文献信息,那么就属于文献检索。 o信 息检 索过 程示 意图 中国图书馆图书图书馆图书 分类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 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以下是该分类法的主类目表 。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T: 工业业技术术 A 马列主义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 育 H 语言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 学 P 天文学,地球科 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 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 业工程 TE 石油 TF 冶金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 子技术,电 讯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化学工程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馆 分类类法 美国国会图书馆 分类法可以在以下网络址上查到它的类目设置 等内容: /catdir/cpso/lcco/lcco.html 它的主类目表如下: o1.两种检索手段 检索从技术手段上分有:手工检索(手检)和计算机检索(机检 ) o o手工检索: 手工检索(manual retrieval)是印刷型或书本型 检索(paper-based retrieval) , o手检的技术要求不高,以 人的劳动为主,由人来翻阅, 由人来进行比较、选择 。 o手检工具能提供的检索点 十分有限,耗时多。 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computer -based retrieval)技术含量 高,它通过数据库系统来实 现的。 检索速度快, 机检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 施,信息资源比较贵。 清华大学图书馆公共检索目录 o其网址是: /NEW/home4frame.htm 美国国会图书馆联机目录 o其网址是: / OCLC联机目录 o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是一个世界图书馆合作网络,它的数 据库汇集了全球数以千计图书馆的4000万条 馆藏书目数据。其网址是: CALIS中国高校图书馆的联合目录 o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 系统管理中心)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园地, 是中国 高校图书馆的联合目录。其网址是: 30/opac/muci。 o北京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服务系统APTLIN,是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个学术性图书馆合作的联合目录。 以上这些联机公共目录的网址都可以从通过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主 页获得。清华大学图书馆主页地址: 。 中国国家图书馆 o /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 流与合作。目前,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建立并 保持着书刊交换关系。通过设在馆内的ISSN中国国家中心,使中国连续出版物的书目 信息参加世界范围内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富丰,品类齐全。截止1998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160万册( 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中国国家图书馆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是全国书目中心。它成 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 和文献资源。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良好的文献资源服务。 大型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较早启动,现已制定了国家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规划( 1997-2000),正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数据加工等方面开展攻关。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o/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The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有120余个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和大学文献情报机构组成。中心拥有各类 文献560余万册(件),期刊2180万册,其他各类文献共1342万余册(件),其中科技报告80万 册件,每年入藏中外期刊5000余种,图书资料近万册。它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期 刊、图书、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等的收藏较系统、丰富,有特色。文献收藏形成以自然科学、基础 学科和高新技术文献为主的特色和优势。 它是目前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图书馆和自然科学情报中心。它的任务包括根 据全院的科研方向、任务,收集、整理、存储、开发和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组织建立院内文献检 索系统,致力于全院情报系统的整体化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文献加工与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自动 化与共享网络建设;组织开展 情报调研,提供情报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o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简称ISTIC),原称“中国科技情 报所“(中情所)。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直属的国家级 综合性科技信息机构。从事科技文献收藏与服务、数据库建设、信息 分析研究、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它的馆藏以工程技术 、管理科学、高技术文献为重点,收藏国外科技资料106万册,国外 科技期刊1.66万/182万种/册,国内、外光盘154种,以及各种媒体 的资料、文献,包括较多中外文会议文献,平均年收集有1000个会议 的文献资料,还有美国政府四大报告。同时,该所已开发数据库8个, 提供软盘、磁带、光盘、联机等检索。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o / 该中心重点收藏综合性、通用型国防科技资料和系列出版物。中心的 科技图书馆共收藏中、外文文献240万份,主要是综合性、通用性的国防科 技文献。对外提供检索、借阅、复制、专利查新和代理等项服务。它有全 套美国公开发表的AD,NASA,IAA,AIAA报告以及军用标准,还有国 际科技会议文献及十万多种中国国防科技报告与国家军用标准。生产各类 国防科技信息数据库,包括文献型数据库和事实型数据库。已建设的文献 型数据库有馆藏库、联合文献库、期刊库、中国军转民库等。作为覆盖全 国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 配备了完善的网络设备和先进的信息处理 系统。常年提供几十种数千万篇数据库的联机检索服务和十几种多媒体光 盘数据库的检索服务,并承担网络互联、软件开发、用户培训、代理查询等 业务。 北京文献服务处(Beijing Document Service,简称BDS),是该 中心与北京市科协联合组建的机构,提供联机检索服务。它自行开发20多 种全文数据库,包括2000万篇文献。 中国标准情报中心 o/homepage/gov/zgbzqbzx.htm 中国标准情报中心即中国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它是专门从事标准信 息的收集、加工、研究和服务的国家级信息机构,是我国六大科技信息中心 之一。中国标准情报中心集中收藏国内外标准文献与计量文献。标准馆收 藏有61个国家、70多个国际与区域性组织及450个国外专业学会的标准 文献40万件,国外标准期刊160余种,标准化专著6000余册,标准年更 新率达20%。文献馆收藏有计量文献6万册,中外文计量期刊700种。它 还有国家标准数据库。 中国标准情报中心自行建设有GB、GBJ、ISO、IEC、DIN、BS、 JIS、NF、ANSI、ASTM、ASME、IEEE、UL、EN等标准数据库。拥有 中国标准分类号、中英文标题、中英文叙词等二十余项,并且格式统一、 可以中英文检索;同时开发有中国行业标准数据库和中国技术监督法规全 文数据库。中国标准情报中心还拥有先进的标准数据库光盘检索系统以及 从美国引进的包含美国数百个专业学会标准和加、澳、印等几十个国家及 区域性标准的IHS数据库光盘。 中国专利局专利文献馆 o该文献馆是我国最大的专利文献收藏单位。它较系 统地收藏23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共3000 万余件,其中缩微片占500万件,光盘100万件。同 时,它还收藏有英国德温特等公司和中国的专利检索 工具。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cpic/)是中国专利局下属 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信息服务机构。中国专利文摘数 据库 (/patent/)包含中国专 利局公布的所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可 以检索。 北京大学图书馆 o/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容量达已达461万册, 现正以每年8万册的速度递增, 其中中外文图书各为270万册和90万册,报刊合订本65万册,还有珍善本收藏1.3 万种、17万册,古籍150万册,珍稀品种和版本数千种,在全国图书馆中居第三位 。并有光盘、视听、缩微等多种媒体文献。北京大学图书馆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 一大馆。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管理中心以及“文理中心“设在 北京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