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_第1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_第2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_第3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_第4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主要内容: 1、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2、经济增长理论 3、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4、经济周期理论 (2)人均产量意义下的经济增长率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1)总产量意义下的经济增长率 指产量的增加,可以用总产量(GDP)或人均 产量(人均GDP)表示。 思考:经济增 长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 P687 Gt = Yt Yt-1 Yt-1 gt = yt yt-1 yt-1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总生产函数:Y = AF(N,K,R ) 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资本 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 自然资源 总产量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1、20世纪4050年代,建立模型 背景:各国经济高速增长。需探索经济长期稳定 增长的途径 代表:哈罗德、多马、索洛、斯旺、卡尔多 2、60年代,分析影响因素 背景:50年代以来,比较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 代表:丹尼森、库兹涅次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3、70年代,研究经济增长极限 背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问题 也开始出现 代表:麦多斯(毁灭论)、米香(代价论 ) 4、8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背景:各国经济增长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知识或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代表:罗默、卢卡斯 5、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也是内生变量 代表:科斯、诺斯、斯蒂格勒 二、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基本假设条件 单一产品 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不能相互替代, 固定的配合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 不存在资本折旧和技术进步; 资本产量比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即储蓄率不变; 劳动按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英)R.Harrod (美)E.Domar 资本 产量比(v): K = v Y 边际资本 产量比: K = v Y 哈罗德和多马都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与该 社会的总产量(实际GDP)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K来源于新的投资: I =K I = v Y 经济均衡条件: I = SS=sY Y Y = s v 哈罗德模型的 基本方程 (2)模型基本方程 G :经济增长率 G = s v 结论:要实现经济均衡增长,GDP增长率就必须 等于储蓄率与资本-产量比的比值。 v不变,则G取决于s。 (3 3)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 GA= s v s s d d 意愿储蓄率 意愿储蓄率 v vr r 企业家意愿中的资本企业家意愿中的资本- -产量比产量比 GW = sd vr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长期中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可能的增长率长期中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可能的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合意的或意愿的增长率合意的或意愿的增长率) GN = n n 劳动增长率 s s 实际储蓄率实际储蓄率 v v 实际资本 实际资本- -产量比产量比 关于经济均衡增长的两个问题关于经济均衡增长的两个问题 长期中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 GA = GW = GN 如果这三种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波动。 哈罗德认为: (1 1) “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存在吗?。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存在吗? 或,对于一个具体的经济,是否存在一个均衡的增长途径?或,对于一个具体的经济,是否存在一个均衡的增长途径? (2 2) “ “稳定性问题稳定性问题”。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本。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本 身是否存在一种机制,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身是否存在一种机制,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 1 1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保持GA = GW = GN是相当困难的。 结论: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实现充 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极小。 (1 1)实际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实际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GA 不可能一直等于 GW; (2 2)考虑就业水平问题。要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考虑就业水平问题。要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GDP,GDP增长率 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2 2稳定性问题稳定性问题如果GA 、GW 、GN不一致: 当GAGw时,会引起累积性的扩张。 当GAGn时,将会出现长期停滞。 当Gw0),就必须使人均储蓄量 大于资本的广化。 (3)稳态分析 P695 稳态的条件是: 含义: n K K N N Y Y = D = D = D s s f f ( (k k) ) ( (n+n+ ) )k k f f ( (k k) ) B B A A k k = = K K / / N N y = Y / N OO yA kA 在一般情况下, sf(k)曲线可 以和(n+)k 曲 线的交点必然是 一个均衡点。 knsyk)(d+-=D 结论: 1、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 过少,都存在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即 经济社会能够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过程中。 2、长期内,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 长途径:GDP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值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向 于一条均衡的经济增长途径。 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结论不同的是: 经济社会可以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的稳 定增长;突出了市场调节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启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启示: 从长期的角度出发,要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应该怎么办? (1)提高 f(k) 曲线,关键是提高技术水平; (2)提高 sf(k) 曲线,增加积累并保证 S=I; (3)压低 (n+)k 曲线,控制人口增长率。 s s f f ( (k k) ) ( (n+n+ ) )k k f f ( (k k) ) B B A A k k = = K K / / N N y = Y / N OO yA kA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不发达经济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储蓄率和 降低人口增长率来提高人均收入量。 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社会成员:利润收入者、工资收入者; 两成员储蓄倾向不变; Sp Sw。 资本产量比不变 (2)基本公式 v Sw Y W Sp Y P v s G )( .+. = W:工资总额; P:利润总额; Y:国民收入 SW:工资收入者储蓄率; SP:利润收入者储蓄率 S:社会储蓄率 ;v:资本产量比 (1)基本假设 (英)琼.罗宾逊、卡尔多 (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v Sw Y W Sp Y P v s G )( .+. = (SpSp、SwSw、v v不变,不变, SpSwSpSw) 1、利润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提高(或工资在收入 中的比例下降)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Y = P + W W= Y- P W:工资总额; P:利润总额; Y:国民收入 SW:工资收入者储蓄率; SP:利润收入者储蓄率 S = sw W + sp P= I sw (Y-P) + sp P = I P(sp - sw)= I - swY 两边同除以 Y(sp - sw) P Y = 1 sp - sw . I Y sw sp - sw - P Y = 1 sp - sw . I Y sw sp - sw - (SpSp、SwSw既定,既定,SpSwSpSw) I Y :国民收入投资率 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投资率。 储蓄率越高投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利润 在Y中的比例越高,工资在Y中的比例越低。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成为经济增长的结果 。 G = s v I = S (4 4)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社会储蓄率角度社会储蓄率角度) 条件:保持储蓄率的稳定,即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要 保持一定的比例。 结论:结论: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配比例失调,收入 分配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增长。 v Sw Y W Sp Y P v s G )( .+. = 政策含义: 要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靠国家政策对分配比例失调进行干预 。 4、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 保罗(美) 保罗 罗默、卢卡斯 罗默、卢卡斯 (1)理论核心:把技术进步是内生变量。 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劳动者的熟练程度。人力资本 新设备、新原料、新设计、新工艺上等物质 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技术水平 (2)新增长理论与传统增长理论的区别 将技术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认为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新古典经济增 长理论认为投资收益是递减的; 认为投资能使技术更有价值,而技术也能使投资 更有价值,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它能长期地、恒定 地促进一经济的增长。 (3)政策含义 重视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 加强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 为加速经济增长,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加速 技术进步和扩大人力资本存量的科技政策。 丹尼森(Denison E,1985)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类 : (1)生产要素投入量 (2)生产要素生产率 三、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三、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生产要素投入量 (1)劳动投入; (2)资本存量的规模; 生产要素生产率 (3)资源配置状况; (4)规模经济; (5)知识进展; (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 6 个: 库兹涅茨(Kuznets S S),1971 年单独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主要贡献是 GNP 核算、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因素: (1)知识存量的增长;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 ; (3)经济结构的变化。 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假说: 倒 U 字假说。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三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一、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的含义 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周期性波动。 或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反复交替出现的过程。 “商业周期” “商业循环” 衡量指标:GDP GDP、失业率、投资量、价格水平、利率等、失业率、投资量、价格水平、利率等 总体经济活动 O时间 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 收缩 阶段 扩张阶段 现代的经济周期定义: 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古典的经济周期定义: 实际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二战以前 衰退不一定表现为GDP绝对量的下降; 只要GDP增长率下降,就可以称为衰退。 “增长性的衰退” 注意: 繁荣 萧条 衰退 复苏 GDP O时间 潜在GDP 萧条 衰退 B D F H A E I 顶峰 C G 谷底 图中:AE为一个经济周期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征 四个阶段:衰退(recession)、萧条(depression)、 复苏(recovery)、繁荣(boom)、 AC为收缩阶段或下降阶段, CE为扩张阶段或上升阶段。 E-I为一个周期; C-G为一个周期 顶峰 2、萧条: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特征: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失业严重, 价格水平下降,公众对未来悲观。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1、繁荣: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特征: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就业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公众对未来乐观。 最高点称为峰顶繁荣转向衰退的开始。 最低点称为谷底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 。 3、衰退: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 但仍未低于正常水平。 4、复苏: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 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1960年,C朱格拉(法) 研究工业经济周期 周期平均长度:910年 A汉森(美)称该周期为“主要经济周期”。 (一)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 Juglar Cycles 按周期时间的长度分类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二)短周期或基钦周期 Kitchin CyclesKitchin Cycles 1923年,J基钦(英) 经济周期包括主要周期和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 周期,次要周期平均长度为34年。一个主要周期包括两个 或三个次要周期。 基钦提出,农业丰歉食物价格心理因素次要周期 熊彼特将34年的周期称为短周期或基钦周期。 教材P568 1925年,N康德拉季耶夫(俄) 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 这种长周期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三)长周期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三)长周期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Kondratieff CyclesKondratieff Cycles (四)库兹涅茨周期(四)库兹涅茨周期 Kuznets CyclesKuznets Cycles 1930年,S库兹涅茨(美) 主要工业国家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平均长度 为20年的长周期。 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或建筑业周期。 (五)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五)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9年, J.熊彼特(奥) 教材P569 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一、二战前一、二战前 (一)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一)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 外因论 P714 创新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 (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经济周期的机制和原因。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经济周期的机制和原因。 纯货币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 心理理论 18751875年,杰文斯(英)年,杰文斯(英) 1913191319331933 ,RR霍特里(英霍特里(英 ) 西斯蒙弟、马尔萨斯西斯蒙弟、马尔萨斯 19121912,JAJA熊彼特(奥熊彼特(奥 ) 庇古(英)和凯恩斯(英)庇古(英)和凯恩斯(英) F.F.哈耶克和哈耶克和L.L.密塞斯(奥)密塞斯(奥) 内因论 P714 二、二战后二、二战后 1、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代表:弗里德曼(货币学派) 原因: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 观点:货币是影响总需求最基本的因素 2、乘数加速数模型 代表: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 观点: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引起总需求的周期波动 代表: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 观点:对价格和工资变动的错觉使人们提供的劳动过多或过少 3、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教材P570 4、政治周期理论 代表:威廉诺德豪斯 原因:政治家为重新当选而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纵 5、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代表: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美) 观点:经济周期只要是由于总供给冲击所造成的。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三、乘数加速数模型 (一)加速原理(一)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acceleration principle) 阿尔文阿尔文. . 汉森(美)汉森(美) 技术水平不变,即资本产量比率v不变。 1、假设 : v = K Y 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 2、加速原理的数学模型 收入变动与净投资变动之间的关系: - = = t-1t-1 t t t t K K K K I I ) ) ( ( 1 1 - - - = = t t t t Y Y Y Y v v 加速数:净投资变化 与引起这一变化的收入 (产量)变化的比率。 即资本产量比率v。 KKt-1 t-1= v = v Y Yt-1 t-1 K K t t = v Y= v Y t t 净投资净投资 t t 时期总投资时期总投资时期的折旧时期的折旧 t t Y Y Y Y v v t t t t + + - - = = - - ) ) ( ( 1 1 加速原理: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必然引起投资的若干倍 增加(或减少)。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二)乘数加速数原理美 汉森和萨缪尔森美 汉森和萨缪尔森 萧条持续一定时间后, I 产量更大 I更大 经济繁荣 I 乘数作用 Y 较大 加速数作用 I I 更大更大 经济 繁荣 Y达到一定水平后, 由于技术与资源限制, 很难增加 加速数作用 I I 乘数作用 Y Y 较大较大 加速数作用 I I 更大更大 经济 萧条 (三)乘数(三)乘数 加速数模型加速数模型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