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选择题专题训练.ppt_第1页
mn选择题专题训练.ppt_第2页
mn选择题专题训练.ppt_第3页
mn选择题专题训练.ppt_第4页
mn选择题专题训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专题训练: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 中的哲理选择题 平度二中 刘洪波 常见选择题类型: 1.事例材料型选择题、 2.引文材料型选择题、 3.一材多用型选择题、 4.图表材料型选择题、 5.漫画寓意型选择题、 6.选择填空型选择题、 7.组合式选择题等等 而且,一道选择题可能同时具备几种特征 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 哲理选择题考情分析: 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 古诗词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 部分。1995年至2006年期间,所 有全国卷以及地方卷中(不论单科 卷或综合卷),共有此类型题14道 ,涉及17首古诗词。 命题特点: 特点一:从诗词选择看,以唐诗宋词中的 名言名句为主 特点二:从命题范围看,主要集中在哲学 常识 特点三:从命题意图看,主要考查古诗句 直接体现的哲学道理 特点四:从命题题型看,主要采用选择题 形式 特点五:从组题形式看,以古诗句作题干 为主 。 感悟高考真题回顾 1、(2009江苏卷31)孟子云:“不违农 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D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2009重庆卷31) 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 : 用思维证明自然 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 验 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但景象不断变幻 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 和宗教的关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 ”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 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 内心的秘密” 3、(2009上海卷1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 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 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 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 造主观世界之间是 A A相互作用的关系 B彼此分离的关系 C相互对立的关系 D完全一致的关系 4、(2009全国卷I 28)“面对金融危机 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 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 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 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D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 与 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B C D 5、(2009广东文基14)民谚“南人不梦驼 ,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6、(2009江苏卷28)“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 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是 A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7、(2008重庆卷)31.农艺师打破“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 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C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 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 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8、(2008江苏卷28)“天地之变, 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 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9、(2008全国卷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 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 识的能动作用 B 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B.C.D. 方法指导: 作为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 但对考 生理解能力上的要求却较高。解答此类 试题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是对题干的题干的 理解理解, 要求有较高的古文水平, 第二是 对哲学等原理的运用哲学等原理的运用。解答这种形式的 选择题关键在于对引文材料的理解和把 握,根据题干设问的具体要求对选项作 出判断。 感悟体会:感悟体会: 1 1下列与下列与“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包含相同哲理的是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D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A A 2 2、有志在各领域成大器的人必须具备一些基本人文、有志在各领域成大器的人必须具备一些基本人文 素质。下列能体现基本人文素质的有素质。下列能体现基本人文素质的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君子一言,驷马难君子一言,驷马难 追追 A.A. B. B. C. C. D. D. A A 3 3、对、对“前贤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 继承(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又要区别真伪(“别裁别裁 伪体亲风雅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递相祖述复先谁? ”)。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A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D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B B C C 4 4、20072007年年1212月月29 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 句句“ “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 ”送给到访送给到访 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 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D千淘万洒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洒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D D 5 5、下列句子中与、下列句子中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C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A A 6 6、菜根谭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里面有一句话:“ “风来疏竹,风过而风来疏竹,风过而 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 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 B意识是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 的反映的反映 C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 D物质运动是有规物质运动是有规 律的律的 B B 7 7、“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 日曝十日寒。日曝十日寒。” ”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 理相一致的是理相一致的是 A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C 8 8、唐代柳宗元在、唐代柳宗元在( (敌戒敌戒) )诗中写道:诗中写道:“ “敌存灭祸,敌去敌存灭祸,敌去 召过。召过。” ”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A好事和坏事的区分往往没有实际意义好事和坏事的区分往往没有实际意义 B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B B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形势稍好 ,尤需兢慎。,尤需兢慎。” ”其中,其中,“ “兢慎兢慎” ”见唐诗见唐诗泾溪泾溪“ “泾溪石泾溪石 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 闻说有沉沦。闻说有沉沦。” ”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910910题。题。 9 9、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010、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 A声东击西声东击西 B B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C C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D D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 A A B B 宋代诗人陈与义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襄邑道中诗云:诗云:“ “飞花两岸照船飞花两岸照船 红,百里榆堤半日风。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 我俱东。我俱东。” ” 1111、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 B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 死后,崔任曾作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器李商隐诗:诗:“ “虚负凌虚负凌 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 ”并指出李商并指出李商 隐这匹隐这匹“ “良马良马” ”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 为不遇其主。为不遇其主。 1212、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 界条件界条件 C.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C C 1313、以、以“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来比喻政府与群来比喻政府与群 众的关系,说明众的关系,说明 A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 B意识是感觉的综意识是感觉的综 合体现合体现 C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C C 1414、“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下列下列 选项中与上述诗句包含同一哲理的是选项中与上述诗句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C C 151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曰:曰:“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 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 神。神。” ”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 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 识了后者识了后者 A AB BC CD D B B 1616、元史元史 许衡传许衡传记载:许衡记载:许衡“ “尝暑中过河阳,尝暑中过河阳, 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 ,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 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这表明这表明 A 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 利益为重利益为重 B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C C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D D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 B B 1717、“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 ,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 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句话这句话 A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 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C 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 D 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B 181820072007年年1212月月29 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 作的俳句作的俳句“ “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 好好” ”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 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 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 B两个黄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