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复习.ppt_第1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ppt_第2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ppt_第3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ppt_第4页
历史的回声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永远有,而人们对历史的警觉并不 常有。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历史的回声, 历史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关注历 史也就是关注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回声 之后人之鉴 复习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 实词“与”“殆” 2、掌握实词推断的几种方法,灵 活运用这些方法 3、学会从课文中挖掘作文素材 课前检测 l音: 洎牧以谗诛 妃嫔媵嫱 l 架梁之椽 鼎铛玉石 逦迤 l形:锱zh( ) zh( )连 l 口zh( )笔伐 l 妃pn( ) bn( )相 l bn( )除 音: 洎牧以谗诛j 妃嫔pn媵yng嫱qing 架梁之椽chun 鼎铛chng玉石 逦l迤y 形: 锱zh(铢) zh(株)连 口zh(诛)笔伐 妃pn(嫔) bn(傧)相 bn(摈) 除 正音: 与嬴 y 思厥先祖父ju 逦迤ly 辇来于秦nin 鼎铛chng 直栏横 槛jin 锱铢zzh 辘辘 l 雨霁j 架梁之椽chun 羽扇纶gun 还酹江月li 舞榭歌 台 xi 簇新c 拾阶而上sh 翘首qio 湔雪jin 顷刻qng 寒风凛冽ln 归咎ji 草芥 ji 记住这些熟语: 1.永志不忘:志,记住。永远记住而不忘记。 2.目不暇接:暇,空闲。接,接触。眼睛来不及看,形容 吸引人的事物很多。 3.天网恢恢:天网,天道之网。恢恢,严密的样子。天道 像严密的网,作恶者逃不出天道的惩罚。 4.天理昭彰:天理,天道。昭彰,明显,显著。指上天能 主持公道,惩恶扬善,善恶报应分明。 5.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 例句: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国土 上不可一世,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6.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前就采取措施加以防备。 7.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刚露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 它发展蔓延。例句:该县充分利用警示基地、看守所等场 所,对新提拔干部、新招录干部进行教育,使干部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情景默写 1.苏洵的六国论中“ , ”句 ,概括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2.苏洵的六国论中“ , ”句 ,概括阐释了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六国 中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深层原因。 3.苏洵的六国论中“ , ”句 ,用比喻手法形象陈述六国祖先开辟疆土的 艰辛情形。 4.苏洵的六国论中“ , ”句 ,陈述了燕赵最终灭亡的缘由。 5.苏洵的六国论中“ , ”句 , 概括了历史上赵秦交战的胜负情况 6.苏洵的六国论中“ , ” 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概括了六国与秦国 在贿赂土地、接收贿赂的关联。 7.苏洵的六国论中“ , ” 句,警告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覆辙。 l 【自主学习一】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3、此言得之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后秦击赵者再 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7、不霁何虹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丢失,失去 既然这样,那么 适合,正确 才/招致 两次 以前假使 雨后或雪后天晴 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自主学习二】翻译句子 l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l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l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自主学习二】翻译句子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l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 胁迫啊! l2、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自取下策跟随六国 灭亡的旧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 3、秦人来不及哀怜自己,后人来哀怜他,后人哀 怜他却不以他为鉴,也使后人又哀怜后人了。 【自主学习三】一词多义 l 与 l(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l(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l(5)恐年岁之不吾与 l(6)咸与维新 l(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l(7)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l 结交,亲附 允许, 同意 等待 参与 和,连词 和,介词 l与: l语气词,与(y),有时写作“ 欤“。可译为“吗“呀“吧“等。 l连词(y),和 l介词(y),跟,同;为,给。 l(4)动词(y),赞同,赞许, 同意;亲附,结交;等待;给予 l(5)动词,y,参加 l【跟踪练习】 l1、失其所与,不知。 l2、蹇叔之子与师。 l3、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l结交,依附 参加 赞许 l殆 l(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l(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l(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几乎,将近 危险 懈怠 l殆 l1.(形)危险。 l2.(副)大概,恐怕。 l3.(副)仅,只。 l4.(副)几乎,接近,差不多。 l5.(动)疑惑不解,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l6.(动)懈怠。通“怠”。 【跟踪练习】 l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l2、农者殆则土地荒 l3、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l4、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 死 危险 通“怠” 懈怠 大概,恐怕 几乎,接近,差不多 【精讲点拨】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l l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l 大纲中规定应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l 有两种考查形式: l 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 l 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l 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l 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 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做法可以 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绍理解 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 l l 一、联想推断法 (一)课文联想法:联想课文有关语句,对 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 较推断。 2012高考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和睦 答案:A 陈情表躬亲抚养 躬:亲自 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 发 (不期而遇 约定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 招引 ) 登高而呼,声非加 疾也 (疾风知劲草,强 )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 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成语推断法 2011山东卷 l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l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l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l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l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高考链接 答案:B 成语忠贞不渝,渝是改变之意。 A劝学“学不可以已”已是停止之意。 C过秦论“修守战之具”修是治理整治之意。 D 成语“同舟共济” 济是渡过之意。 二、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 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 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 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 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2012福建卷 l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lA、杳无穷极 杳:深远 lB、修篁干霄 干:冲 lC、延坐后堂 延:延请 lD、履苍莽中 履:鞋子 高考链接 答案D 苍莽是名词,履应是动词,踩踏 脚踩在茂密丛林中 杳不知其所之也 阿房宫赋 杳:远 哭声直上干云霄 兵车行 干:冲上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延:延请 三、语境分析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 篇。我们可以结合词语所在句的小 语境和上下文的大语境来判定实词 的含义。 2012安徽卷 l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l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l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l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答案:D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 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度:估计 小结 l实词推断方法: l1.联想推断法(1)课文联想法 l (2)成语推断法 l2.语法推断法 l3.语境推断法 l提示: l1.运用各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 考,灵活的加以综合运用。 l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 ,所以要勤积累,强记忆。 本专题为“后人之鉴”,你能从课文中发 现哪些鉴?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探究】 【素材积累】 l苏洵六国论 l(1)写作素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 洵) l角度点拨: l(2)写作素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 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 l角度点拨: l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 识;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失败的路往 往是自己铺就的 l善始还要善终;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素材积累】 l 杜牧阿房宫赋 l (1)写作素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 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 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 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 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 l 角度点拨: l (2)写作素材: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也,非天下也。(杜牧) l 角度点拨: l不爱惜民力,就是自掘坟墓; l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要被自己打败; 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精彩运用 2009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 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 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