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循环系统总论.ppt_第1页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ppt_第2页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ppt_第3页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ppt_第4页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系统疾病 心内科是内科学的王冠 n 循环系统是由多种功能的心脏、血管 构成的腔道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 血液在这一系统内循环流动,将氧、营养 物质、酶和急速等送到全身各组织,并将 组织代谢的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 陈代谢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血管疾病 n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 疾病(冠心病、心肌 病等)和血管疾病( 动脉闭塞、深静脉血 栓形成等)。 n病死率居首位 n人民身体健康的“第一 杀手” 第一节 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心脏的结构 心脏四个腔: n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n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n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n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 n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这些瓣膜只能向 一个方 向开, n房室瓣朝向心室开,动脉 瓣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收缩功能 1)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容量或压力反映 整体心脏的前负荷。 (2)后负荷 指心室射血时所面对的负荷 。对心脏而言,动脉收缩 压反映心室的后负荷。 (3)心肌收缩力 (4)心率和心律 心排出量=心率 心搏量 心室的舒张性 主要取决于舒张 期心肌纤维的 主动舒张能力 、心室壁内在 的僵硬度和心 室腔的特性。 心脏的传导特点 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点 n工作细胞 心房肌细胞 心室肌细胞 收缩、舒张,执行泵血功能 n特殊传导系统 自律组织 自律性比较 窦房结 房室交界末梢浦肯野纤维 100次/分 50次/分 25次/分 窦房结具最高节律性/正常起搏点 心肌活动节律取决于窦房结起搏细胞/窦性心律 心律失常 n正常的心脏活动节律是窦性心律,心脏激 动地起源、节律、频率、传导速度和传导 顺序的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心脏的循环冠脉循环 n1.冠脉动脉循环的路径短,血液流动快,血液从主动脉根 部起,经过冠状动脉到右心房只需几秒钟。 n2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大,冠脉循环流量300ml 500ml/min,体力活动时可增加到1500ml/min。 n3冠脉动脉循环的血压较高,冠脉的压力相当于主动脉 根部的压力。 n4冠脉动脉循环的血流有明显短暂断续性,冠脉开放是 在心室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时暂停0.04秒。 n5冠脉动脉循环的静脉回流,依赖心肌收缩时的挤压作 用。 n6.心肌的作功和耗能量大,代谢率高,故冠脉动脉循环血 中动静脉氧差较大,如冠状窦血中含氧量为5ml 6ml/100ml血液,其它器官静脉血含氧量为14ml/100ml血液 。可见从血中摄取的氧比其它器官的动静脉氧差大两倍 之多 血液循环 心脏、血管 机体的循环系统 血液通过心血管系统 完成各种物质的运 输 n 体循环/大循环 n 肺循环/小循环 血管循环系统的周围结构 n周围结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为血液运输的管道。 n血管壁:内膜、中膜、外膜。 n内皮细胞:1.通透性屏障,为血液循环 提供光滑的平面。2.合成和分泌多种活 性物质。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A干,具扩张性和弹 性。 功能:间断射血持续血流。 (2)分配血管:大A与小A、微A之间的血管 。向器官输出血液,参与血量的调节。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A、微A,血流 阻力大,调节外周阻力和局部血流量。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位于真毛细血管起 始部的平滑肌,控制真毛细血管网的开闭 。 (5)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 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V,决定毛细 血管血压及体液分布。 (7)容量血管:V量多、壁薄、可扩张性较 大、容量大。 (8)短路血管:小A与小V之间的直接联系 循环系统的调节 n1.冠脉血流量的调 节 心肌耗氧量; 冠脉灌注压; 舒张期长短; 血管活性物质对 冠脉状态的影响; 心脏收缩时心机 对冠脉的压迫作用 。 n2.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 体液因素 交感系统调节; 副交感系统调节; 体液调节: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交感肾上素 能系统、激肽释放酶 激肽系统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因、病理解剖 和病理生理等发面的内容。 n病因诊断:与疾病的发展、转归、预防和 治疗有密切关系。 n病理解剖诊断:与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 检查、治疗方式和预后密切相关。 n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的程度和对整个 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 n举例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 二尖瓣狭窄(病理解剖) 心脏增大(病理解剖) 全心衰竭(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 心功能级(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 )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心律失常)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体征和辅助检查 主要症状 n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症状 n胸痛和胸闷不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典型表现 n心悸:心脏搏动的一种不适:心动过速、异位搏 动、高动力循环状态、突然发生的心动过缓 n水肿:组织间隙水分含量过多所致 n发绀:右向左分流或心力衰竭 n晕厥: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体征和辅助检查 体征 n心脏:视、触、叩、听 n周围血管 动脉:水冲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交替脉(左心室衰竭)、奇脉(心脏压塞 ) 静脉:颈静脉充盈水平(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回流征)。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体征和辅助检查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体征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n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肌酶、肌钙 蛋白、肌红蛋白、血糖、血脂、肝功能、 肾功能、电解质测定 n心脏电学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金标准 ) n影像学检查: Xray、CTA、MRA、超声 n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体征和辅助检查 n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术(金标准) 右心导管术 左心导管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2008年10月陈竺部长进一步提出,由于人类 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整合生物学和系统 生物医学的生命研究,催生了4P医学新模 式,即: n预测性(predictive)、 n预防性(preventive)、 n个体化(personalized)、 n参与性医学(participatory)。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n预测性、预防性 1.避免针对病因可完全预防和治愈的疾病 ,如:梅毒性心肌病。 2.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了解,但有明确危险因素存在的 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目前已有明确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 疾病,积极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 损、动脉导管未闭 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 PCI:冠心病 瓣膜成形(或置换)术:二尖瓣狭窄 起搏器置入:恶性心律失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