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ppt_第1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ppt_第2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ppt_第3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ppt_第4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 主讲教师: 张学文 2010.10 第一章 住宅套型设计概述 一、定义 l住宅建筑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各种不同户型的住户使用。 l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 (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 划分的住户类型。 l套型: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 空间。 l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l这既取决于住户家庭人口的构成和家庭生活模式,又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对 居住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空间组合关系、技术经济条件和 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本图共三个套型:三个不同的三室两厅 一个户型:即只有三室两厅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家庭人口构成 l 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l 1.户人口规模: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如一人 l 户、二人户乃至八人以上户。通常为 3.22人/户 l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如一代户、二 l 代户乃至三代及以上户。通常为两代户 l 3.家庭人口结构:指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 l 可分:核心户:未婚子女与父母同住。(最常见) l 主干户: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同住。 l 联合户:与多对已婚子女同住。 l户型要多样化、或具有可变性。 l老年,青年公寓,俩代居考虑代际分而不离。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2、生活模式 l家务型:以家务为生活行为特征。套型中需有方便的家务活动空间:如厨 房宜大,设服务阳台。 l休养型:老年人为主。套型中需要居室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厨房通风良好 与居室隔离,设方便的室内外交往空间。 l交际型:社交活动多。套型需较大起居空间,接近入口,避免交通干扰, 设多卫。 l家庭职业型:家庭工作需要。套型中设置工作间。低层中采用前店后宅或 下店上宅套型。 l文化型:家庭工作学习的需要。设置工作室或书房。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l3、生理与心理环境 l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首先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 的生理活动需求。其次,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 l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 l2.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 作为居住空间环境的住宅套型对居住者的心理存在着刺激和影响。同时,居住 者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要求。 人对居住空间的共同心理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l1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l2私密性与开放性 l3自主性与灵活性 l4意境与趣味 l5自然回归性 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 4、物质技术条件 l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课程 l例:如何达到合适的热环境? l采用隔热或保温技术措施:控制体型系数,屋顶处理,墙体处理,门窗处 理,绿化的处理等 l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建筑的发展,又可能限制建筑的创造。 5、其他 l(1)物理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 l(2)室内外建筑环境: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基地环境 l 对建筑的影响 l(3)城乡环境:建筑群,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l(4)自然环境:环境保护,利用和创造 l(5)人文环境:民族性,地域性,建筑文化 三、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l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 l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l(一)户内功能分析 l 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 l 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 l 贮藏等。 l(二)户内功能分区 l 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性质 l 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 l 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互 l 相干扰 。 l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 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 的,也可称 为内外分区。 l住宅内的私密性: l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 所分隔,同时在住宅内部空间的 组织上也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 求。应根据室密性的要求对空间 进行分层次的序列布置,把最私 密的空间安排在最后 l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 l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家务室,使用时间一般在白天或部 分夜晚。 l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业不同而异 l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 l(三)合理分室 l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别独立出来,避免空间功能的合用与重叠。 l空间合理分室反映了住宅套型的规模,也反映了住宅的居住标准和居住的 文明程度。 l功能空间的逐步分离过程,也就是功能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l包括以下两种方面: l1.生理分室: l 也称就寝分室。孩子68岁应与父母分室,不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 (1215岁)也应分室,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518岁)也应分室 。 l2.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 l食寝分离 l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 l工作、学习分离 l(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 l用水房间属于不洁区域。从洁污分区的角度来说,应尽量靠近。而从公私 分区的角度来说,又应当适当分离 。 l1、相邻布置:便于干湿分区和管线集中,但卫生间的位置不一定很合理 ,有时距卧室较远 l(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 l2、分离布置:卫生间布置较灵活,利于功能分区和公私分区,但管线不 集中 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l套内各房间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与该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也与套内房间的组合方式有关。 l 一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几种情况 : 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 位于房屋的一侧。应避免最不利的朝向。单朝向通风很难组织,但可用于北方 等对通风要求不高的地区 l(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 l位于房屋中的中间一段或位于房屋的一角 l 1、主要房间及厨房 l 分别占据两个朝 l 向的外墙 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 l(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 l 2、两个朝向都布置主要房间。厨房、卫生间的朝向不拘。 l(三)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天井来组织朝向及通风。 l1、利用平面的凹凸,可以争取一部分房间获得较好的采光或有利于组织 局部对角通风。组织对角通风时,两边开窗的距离宜大些,这样通风效果 好,也可减少死角 l2、利用天井组织采光及通风。 l优点:可以起到增加房屋进深的作用,从而可以节约用地 五、套型的空间基础组织方式 l影响套型空间组织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标准、户型类别、功 能分区、朝向通风和生活习惯等 l(一)餐室厨房型(DK型) l DK型:就是把就餐和炊事合用一空间。用于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家庭人 口少的住宅。应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 l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就餐空间可作为第二起 居空间。但厨房带有服务阳台时,可将阳台作为炊事,而将原厨房改为餐 室 l(二)小方厅型(B。D型) l 将就餐空间于睡眠空间分开,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用于 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住宅 l(三)起居型(LBD型):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 空间组织。 l1、LBD型:仅用于起居与睡眠分离。 l(三)起居型(LBD型): l2、LBD型: l 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 l(三)起居型(LBD型): l 3、BLD型:将睡眠独立, l起居、用餐合一。可将起居 l室设计成L型,用餐位于L型 l起居室的一端,相互之间既 l分又合,节省面积。 l(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 空间内, l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 l组织。 l 缺点:由于习惯不同,烹 l饪时油烟很大,易对起居 l室产生污染,多用于国外。 六、住宅分类 l按层数分 l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 l46层的为多层住宅, l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 l 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l相关规范 l住宅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l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l相关学科 l住宅建筑设计涉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 住宅社会学, 历史、宗教、文化 等方面的人文学科, 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 环境生态学, 研究住宅的经 济涉及社会经济学等等。 第二章 低层住宅设计 一、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13层) l城市郊区,小城镇 l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 l2.别墅 优点 l1.居住行为方面: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有利于住户交往 l2.居住心理方面:前院后庭 l3.整体环境协调上 l4.自重较轻 缺点 l1.不利于节约用地 l2.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经济性 l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 ,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 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 设计内容归纳为: 1.按各住宅户型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 2.组织平面交通,垂直交通 3.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等 一、功能关系 功能条件:指轴向通风,采光等 功能的空间形态:指房间的大小,形状等 功能的关系:指不同空间之间相互关系,联系方式等 l1.解决功能分区设计 2层以上时,以分层方式解决分区设计 1层是,避免向客厅外开门 l2.解决户内交通,水平交通或垂直交通,在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更加独立 和完整 二、房间组合: 组合原则: 1.房内房间组合与套型所占层数有关 2.考虑节约用地因素 加大住宅平面进深,减小面宽;采用纵向组合,纵横向组合。不宜采用“一 ”字型横向组合 组合案例: 1.平房式低层住宅 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W,C等辅助部分 2.户空间占2-3层的低层住宅 安排楼梯户内位置 上层卫生间处理 别墅房间数多时,内容复杂,注意功能合理分区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 三、垂直交通 楼梯2345 局部爬梯45 -90 少数坡道10 以下 公用楼梯,户内楼梯 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 梯间处理: 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以实体隔开 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一般是客厅)相通 布置方式:横向,竖向,斜放 横中:好处是,前后部分使用楼梯均较为方便,功能分区清晰 缺点是,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穿越起居室,不利通风 横前:楼梯使用方便,平面面宽较大;一般在用地较宽或每层面积较小的情况 下采用 竖前,竖后:对加大进深作用不大 竖中:前后错层处理,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 三、垂直交通 1.户内直跑式:处理成开放式 有利于梯下面空间利用,与客厅结合时,处理成开敞式。 缺点:楼梯入口与出口相距较远,交通线较长,占用面积大;安全和视觉 效果均不如梯段中间休息平台 2.平行双跑三跑式处理成梯间式 特点:梯段独立,使用方便。 3.弧形楼梯圆形楼梯螺旋楼梯:内窄外宽,要求梯级内侧250处宽不小于220 ;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否则使用不安全。 4.公用梯:有时处理成室外楼梯。 单跑双跑三跑。 四、空间的充分利用 面积相同时进一步提高空间上可利用程度,增加居住容量改善住户居住条件。 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阁楼或分段处理 2.利用楼梯上下部的空间 五、院落空间 (一)住宅院落分类 1.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 2.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回”字形 开放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室外环境,建筑 在“外”,院落在“内”封闭 3.宅院按位置分: 前院 后院 侧院 (二) 作用 作为室内生活空间延续和扩展 四合院,三合院,两合院 室外的客厅,“向心”作用,“小气候”作用 (三)其他:拥有室外院落的低层住宅的重要特点 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 .独立式住宅 a.什么是独立式住宅 b.特点:功能组合同边条件,通风采光,朝向好安静,私密用地多 c.适用 d.层数及占地 2.并联式住宅(也称关联式) a.什么是关联式住宅:每户有三面向外,共一面外墙 b与独立式比较 节约用地,减少室外网管长度,普遍 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联排式住宅 a.什么是联排式住宅? 多户住宅拼联形成一栋建筑 b.形式:横向联排,纵向联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 c.特点:与前两种比较 d.标准:低于独立式,并联式 e.层数长度要求: 1-3层 米长为宜 .聚合式住宅(也称簇集式住宅) a. 什么是聚合式住宅? 多户住宅呈组团式向心式组合,形成一栋建筑,形成一个有独立特征的建筑 群体 b.特点(优缺点) 易创造出亲切居住气氛,有利促进邻居交往 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二)垂直组合 低层住宅各户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组合 .叠加式: 各层平面内容相同或相似,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叠加 n全重叠式叠加 n部分叠加方式:退阶式叠加,悬挑式叠加 .互补式 表示不同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住宅单元体 .垂直式特点 灵活处理可丰富住宅造型,形成平台花园,改善上层住户居住条件 七、节约用地 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 1、利用天井 2、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 3、利用房屋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 4、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 八、低层住宅居住环境 l居住空间划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l影响居住空间环境因数: 1、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 如:家具,饰面材料,局部装饰 2、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 如: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 3、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 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 一 室内个体空间 空间感受:空间比例,空间形状,封闭程度 举例: 二室外空间 三平台空间组合 如:前院门厅客厅餐厅后院 手法:相互渗透,因借,转换,穿插 案例:万科第五园 第三章 多层住宅设计 一、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一)单元划分与组合 1、什么是单元,如何划分 为适应住宅建筑大规模建设,简化大规模,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 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间,这种标准间叫单元。 梯间单元划分 户或相邻开间划分,再配以楼梯间单元 单元咬接,以楼梯间为划分 2、单元设计法: 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的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 3、单元组合规划 平直组合 错位组合 转角组合 多向组合 二、多层住宅设计要求 1.套型恰当 2.使用方便 3.交通便捷 4.经济合理 5.造型美观 6.通用性能 7.环境优美 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走廊,过道,楼梯间) 一、按交通组织分类 1、梯间式 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无廊式,梯间式 1.一梯二户(简介、特点、适用) 2.一梯三户 3.一梯四户(经济房,少采用) 2、廊式 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 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 3、跃廊式 梯廊间层组织各户入口 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二、按梯间布局分类 外实楼梯 内楼梯 单跑横楼梯 直上式 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三、单元拼联式分类 1.单向拼联 结合地形与道路 例:锯齿型组合体 2.双向(两向)拼联 例:L型 特点:常将阳角退进以利采光通风 3.三向拼联 例:Y型 特点:朝向,采光,通风都很好 4.多向拼联 例:工型,X型,蛙型等 5.异型拼联 例: 蝶型:院落型,折线型 楔型:弧型,分型 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四、按独立单元分类 方形 T形 风车形 Y形 凸字形 蝶形 工形 五、按天井的形式分类 内天井式 开口天井式 院落式 六、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类 台阶花园式 跃层式 复式 变层高式 案例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一、概述 l(一)定义 l 7-9层为中高层 l 10层及以上的为高层 l(二)高层住宅的设计的特点 l 1)垂直交通主要由电梯替代楼梯 l 2)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大大增加,结构体系变化. l 3)消防疏散要求增加 l 4)形成高密度居住,设计概念的变化 l 5)经济性考虑 l 6)新结构与材料,施工方式影响设计方法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 l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分为两类。 l居住建筑: l一类:19层及以上 l二类:10-18层 l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l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l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二)防火间距 l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l 高层 裙房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l高层 13 9 9 11 14 l裙房 9 6 6 7 9 l一二级 9 6 6 7 9 l三级 11 7 7 8 10 l四级 14 9 9 10 12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三)消防车道 l 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 l 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l 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 l 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l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 l 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 l 超过80m。 l 3)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 l 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四)安全疏散 l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 设置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 l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 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 口不应少于2个。 l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 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 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l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 l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位与两 个楼梯间之间的安全疏散距离为40米,位于袋形为20米. l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 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 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 l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 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l3.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十八层以上部分 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 (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 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 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 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l4.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 楼梯.应为防烟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前室。 l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五)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l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l 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l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l 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 l3.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 l 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 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 l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l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 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l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1.1米. 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 l(六)消防电梯 l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和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 式住宅必须设置. l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 l1)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l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l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三、结构体系 l常用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 l1.特点:相对经济,抗震较差,适宜高度不大 l变化:框架_剪力墙 l2.剪力墙 l当裙房需要做商业大空间,上层为住宅空间时,一般形成结构转化层 四、设备体系 l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 l设有淋浴器和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构 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排水管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 弯,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l地下室、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 8层及8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l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五、组合类型 l一、板楼 l1.定义 l 简单的说,从板楼的建筑特征来看,板楼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 l 其实更应该关注板楼的户型,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 局。在南北开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形成对流 五、组合类型 l一、板楼 l2、板楼优点 la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 lb板楼均好性强 lc管理成本不高 ld面积使用率很高 l3、板楼的缺点 la建筑密度低,房价高 lb户型格局不宜改造 五、组合类型 l二、塔楼 l1、塔楼的优势 la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 lb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 lc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 ld居高望远,视野开阔 l2、塔楼的缺点 la.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一梯多户) lb.面积使用率不高 户型创新设计 一、套型的空间创新组织方式 l(一)三维空间组合型 l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 ,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 。 l1、变层高住宅:进行套内功能分区后,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 的空间内,而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 l优点:空间的高效利用, l缺点:室内有高差,不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 。 l2、复式住宅: l复式住宅在概念上是 一层,并不具备完整 的两层空间,但层高 较普通住宅(通常层高 2.8米)高,可在局部 做出夹层,安排卧室 或书房等用楼梯联系 上下,其目的是在有 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 面积,提高住宅的空 间利用率。 l3、跃层住宅: l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 或部分两层的空间, 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 。节约部分公共交通 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在一些坡顶住宅中 ,将顶层处理为跃层 式,可充分利用坡顶 空间。 l4、错层: l主要指的是一套房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即房内的厅、卧、卫、厨、阳台 处于几个高度不同的平面上。 l复式的一、二层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或三 个)引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错开。 l房产户型现代经典花园三错层户型.jpg l二、内部空间与户外空间的组合 l 衡量居住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绿色。与户 外空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门、窗、阳台、庭院等媒介进行。 l1、底层的住户:可通过庭院联系。 l2、楼层的住户:可利用阳台、露台、屋顶退台等 l交错阳台设计 l入户花园设计 四、空间的灵活分隔 l三、大开间住宅 l采用大开间结构,可以是大开间横墙承重结构,也可以是框架结构。一般 是将楼梯、厨房、卫生间固定,形成住宅的不变部位,其余功能用房均包 含在大小不等的大开间内,建造时大开间内不作分隔,而是由住户选择设 计好的分隔菜单。 小结 l居住理想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自我 l家庭家+庭 l独立式住宅的居住梦想 l现实条件用地紧张、设施运转、居住成本 l设计取向在高密度居住环境中,通过精细化设计,营造宜居空间 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模式 住宅造型设计 一、住宅的整体形象 l1、体量 l2、尺度 l3、风格 二、立面构图的规律 l1、水平构图 l2、垂直构图 l3、成组构图 l4、网格式构图 l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