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成本的核算监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工资研究所 孙群义 目录录 定义义 范围围 统计统计口径 列支渠道及比例 5 2 3 4 1 6 Challenges Forward 7 国内相近行业人工成本情况 8 国外大石油公司的人工成本控制 9 国外大石油公司的人工成本控制 中外人工成本比较 国外大石油公司的人工成本控制 一、定义基本内含解释 3 1966年第11次国际劳动统计学家会议形成的关于人工成本统计 的决议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人工成本是指雇主因雇用劳动力而发 生的所有费用。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在设计中国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时对 人工成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于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将企 业人工成本调查表纳入了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原劳动部1994年开始实施人工成本试调查, 1994年,国家统 计局和劳动部关于劳动统计指标的解释定义是: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 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4 一、定义人工成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 人工成本与职工薪酬的关系 2 年度薪酬与年薪的关系 3 人工成本与职工工资总额的关系 二、范围人工成本的范围 1994年,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关于劳动统计指标的解释规定: 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 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 本支出共七项。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一般将招聘解聘费用作为单独一项内容 核算,而内资企业一般将其纳入其他人工成本核算。 5 二、范围职工薪酬的范围 2006年,财政部以财会20063号文件发布企业会计准 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其内容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 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6 二、范围人工成本与职工薪酬的范围差异 (一)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人工成本等六项基本一 致 (二)人工成本中的“职工住房费用”比职工薪酬中的“住房公积金 ”外延要大: (三)人工成本中有“劳动保护费用”,而职工薪酬中没有。 7 三、统计核算口径- (一)职工工资总额 按照1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是指企业在报告期 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主要包括六项,以后又陆续调整。只要是符合统计定义,无论以什么形 式均应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统计。 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开始正式进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包括在岗 职工工资总额和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两部分(统计数据从 1995年开始调整) 年薪: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等; 奖金: 津贴和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8 三、统计口径-(二)职工福利费用 主要是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单位使用的劳动力个人以及用 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一般包括: 冬季取暖费用(也包括企业实际支付给享受集体供暖的劳动者个人 的部分); 医疗卫生费及计划生育补贴; 发给职工的住房补贴、房改补贴、租房补贴等; 文体宣传费; 职工探亲路费; 集体福利设施费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和职工死亡家属救济费; 职工各种商业保险费用等。 9 三、统计口径(三)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在人工成本统计核算中,主 要指企业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的规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劳动保障性缴款(不 含职工个人缴款)和本企业支付的其它社会保险费用。主要包括: 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费用;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 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 为特殊工种支付的法定人身保险; 本企业支付的其它劳动保险费用,含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 工资、 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等。( 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等 从2011年开始由社保基金支付)。 10 三、统计口径-(四)职工教育培训费用 是指公司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为主 要培训本企业劳动力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 职工培训费支出; 职工培训差旅费支出; 聘请教师费用支出; 职工教育设施器材购置维护费用支出; 教育培训低值易耗品购置支出等。 11 12 三、统计口径-(五)职工住房费用 是指企业为改善本单位职工的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 费用。主要包括: 企业为职工专项提取并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企业为自管、代管职工住房二发生的费用; 企业为职工住房的购、建、租、改、修缮、装修而发生的费用; 企业因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和损失; 企业因职工住房而发生的其它有关费用。 三、统计口径-(六)劳动保护费 是指公司为职工在工作现场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及相关费用支出。 劳动保护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支出(国有企业统计分析中不包括这部分) ; 劳动保护用品采购支出; 夏季防暑降温用品支出; 有毒有害岗位食品或津贴支出; 职工疗养费用支出; 其它劳动防护用品支出等。 13 三、统计口径-(七)(招聘和)解聘费用 招聘费用主要包括: 招聘宣传广告费; 招聘手续费; 招聘中介费; 劳动合同签订费; 劳动合同鉴证费; 解聘费用主要包括: 解聘手续费; 解聘经济补偿金; 解聘医疗补助费; 解聘差旅费补贴; 安置生活费等。 14 是指公司为招聘或解聘员工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其数据采集渠道为“企业管 理费”科目下的二级相关科目当年支出项。国有企业一般将其分为两部分,解聘 费用纳入职工薪酬,招聘费用纳入“其他人工成本”。主要包括: 三、统计口径-(八)其他人工成本 在国有企业人工成本统计核算中,是指不包括在以 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如工会经费,招聘解聘费 用等。 15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 根据财政部财会200025号文件要求,自2001年开始, 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2001年以后按公司法规定登 记注册,除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 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均适用统一的会计制度 16 17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一)职工工资总额 职工工资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求, 均应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 项下核算。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的第1项子科目“职工工资、奖金 、津贴和补贴”(原“应付工资”)项 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 核算列支额度根据上级下达的工效挂 钩或工资总额预算指标。 人工成本统计核算时,年度职工工资总额数据采集渠道为“职工工 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科目的当年实际支出项。 18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二)职工福利费用 职工福利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求 ,均应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 )项下核算。 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的第2项子科目“职工福利费”(原“应付 福利费”)项 职工福利费原规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4%,2006年后改为按照单项 规定比例列支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所有者权益类的“盈余公积”(会计科目编 号:4101)中的“法定公益金”应列为职工福利费用内容,属于应付 职工薪酬的第6项子科目“非货币性福利” 人工成本核算时,年度职工福利费用总额数据采集渠道为“职工 福利费”和“法定公益金”的当年实际支出项中实际用于职工的非 货币福利性支出。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三)社会保险费用 职工社会保险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 求,均应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 2211)项下核算。 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的第3项科目“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原在损益类一级科目“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编号:5141)项下的“ 劳动保险费用”列支。 具体提取并缴交比例根据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有关规定调整执行。 2007年2月19日 .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决定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 总额的20%; 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用 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可适当调整。 19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三)社会保险费用 1998年,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 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 2010年,国务院修订工伤保险 条例,规定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 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 2004年,原劳动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企业缴 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 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 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 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 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 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 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20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四)职工教育培训费用 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 求,均应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 2211)项下核算。 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的第5项子科目“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中的一部分 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原在损益类一级科目“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编号 :5141)项下列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第四十二条规定,最高支出比例控制在当年职工工资总额的2.5%。 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时,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总额的数据采集渠道为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科目内的“职工教育培训费”当年实际 支出项。 21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五)职工住房费用 职工住房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求 ,均应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 )项下核算。 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的第4项子科目“住房公积金”的支出项合计 ;根据2002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修订) ,比例不低于5%,2007年后北京市为12% 其他住房费用从相关科目中扒账 原年度职工住房费用总额的数据按备查账户“企业住房基金”支出项 合计计算。 22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六) 劳动保护费 劳动保护费用在成本类一级科目“制造费用”(会计科目编号:5101 )项下的二级科目“劳动保护费”中据实列支。 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时,年度劳动保护费用总额的数据采集渠道为“制 造费用”科目下的二级科目“劳动保护费”当年实际支出项,并按照 要求剔除“劳动保护设备采购及维护费支出”。 23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七)解聘费用 国有企业的招聘解聘费用分为两部分,其中的解聘费用,根据企业会计 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求,在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 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项下核算。属于职工薪酬的第7项 内容: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时,年度解聘费用总额的数据采集渠道为“因解 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的当年实际支出项。 其中的招聘费用在损益类一级科目“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编号: 5141)项下列支,进入人工成本并纳入其他人工成本项目核算 外资企业的招聘解聘费用一般统一核算。一般财务处理上,将其纳入 损益类一级科目“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编号:5141)项下列支,所 以需要在管理费用中新设一个二级科目“招聘解聘费用”。 24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八)其他人工成本 国有企业的其他人工成本主要包括 部分,工会经费。根据企 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要求,在负债类一级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项下核算。属于职工薪酬 的第5项内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的工会经费; 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时,数据采集渠道为企业当年实际划拨给工会的 “工会经费” 额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 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工会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2%划拨 。 负债类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科目编号:2211)项下的 第8项子科目: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25 四、列支渠道及比例人工成本总额的核算 企业人工成本核定额度的计算方法 企业人工成本核定额度的基本计算方法有累加法、比例法和 倒扣法三种,这里我们这介绍两种: A 累加法基本公式: 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从业人员福利费用+从 业人员保险费用+教育培养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 其他人工费用 B 比例法基本公式: 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附加费用比例 其中,附加费用比例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保险、福利 教育培训、住房等费用之和。目前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的附 加费用提取比例都是按照政府劳动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如按照现行规定,附加费用的最低比例为73.5%(不含劳动 保护费用、招聘解聘费用等,住房公积金采用北京市的12%) 。 26 五、工具量表、分析及中外人工成本指标比较 (一)人均(小时)人工成本 (二)实物人工成本含量 (三)人工成本指数 (四)人工成本比重 (五)人事费用率 (六)劳动分配率 (七)人工成本利润率 (八)人工成本构成比例 27 五、工具量表及比较、分析(一)人均(小时)人工成本 (国际通行:小时人工成本) 人均人工成本是企业全部人工成本支出平均分摊到每一 名从业人员的份额。国际上一般用小时人工成本表示。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1、指标计算 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均制度工时 国际上通行按照小时工资率*(1+附加费用率) 28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二)实物人工成本含量 实物人工成本含量是国际上通行的同行业竞争指标,这个指 标越低越好。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同期同口径职工实物劳动产出总量 公式中“同期同口径职工实物劳动产出总量”需要换算成标准当量:如标准煤、钢、石油 的标准吨等 29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三)人工成本指数 人工成本指数主要是在本企业内使用,是辅助分析指标。主要考 察人工成本变动的速率。 本期(人均、小时)人工成本总额 (人均、小时)人工成本增长指数 100 上期(人均、小时)人工成本总额 30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四)人工成本比重 人工成本比重主要是考察在总成本中物耗成本与人工成本之间 的比例关系。在同行业中这个比值越高,说明企业在人才市 场上的竞争力越强。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人工成本比重100 同期企业成本费用总额 国际上对比核算时,常用: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雇员酬金成本总额/经营支出*100%, 其中,经营支出=营业收入(按国际会计准则数)-利润总额(按国际 会计准则数) 31 32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五)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就是指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比重。是同类 企业间重要的竞争指标,也是通行的核定人员定员标准的参照指 标。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人事费用率 100 同期销售(经营)收入总额 国际上对比时,常用: 人事费用率=雇员酬金成本总额/营业收入(为按国际会计准则数 )*100%。 33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六)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就是指人工成本占增加值(纯收入)比重。它集中反映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中分给劳动者的份额是多少。是企 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指标,也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相对水平 高低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 劳动分配率 100 同期企业增加值总额 国内的增加值为企业折旧、劳动者报酬(人工成本)、企业利润、 政府收取的税费之和 国际上对比核算时,常用: 劳动分配率=雇员酬金成本总额/企业增加值*100%, 增加值=雇员酬金成本总额+利润总额(按国际会计准则数)+折旧、折耗及摊 销+除所得税外其他税赋(含特别收益金) 34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七)人工成本利润率 人工成本利润率是指企业付出的人工成本代价与企业最终获得的 以利润显示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同时可以大体表明 :在企业新创造价值当中,从业人员直接和间接得到的全部报 酬与企业利润之间的构成关系。一般常用“每百元人工成本创 造利润/元”来表示。是中国企业最喜欢用的指标。 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 人工成本利润率100 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国际对比核算时,常用: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按国际会计准则数)/雇员酬金成本总额)*100%) 35 五、工具量表及分析(八)人工成本构成比例 人工成本分项结构指标是企业支出的全部人工成本中的七 大构成项目各自占有的比例。由于人工成本主要包括企业 自主控制和政府控制两类,所以主要分析人工成本的变动 因素是什么。 本指标用人工成本的各项构成分别除以人工成本总额。 工资总额等各项构成 工资总额等各项构成 分别占人工成本的比重 - 人工成本总额 36 六、人工成本指标的使用人工成本指标的主要作用 作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主要看实物人工成本含量、人事费 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等指标。主要采用“对标考核法”,分别与 国际和国内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 作为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重要标准 根据企业总成本费用的容纳空间,调整雇员人数及构成。 作为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主要依据,主要用劳动分配率。 作为企业制订雇员工资及福利待遇的主要参考,主要用小时人 工成本,与同行业比较。 采用人工成本指标(标准人工成本、实物人工成本含量、人工 成本总额等)代替工资总额控制指标。 37 六、人工成本指标的使用HRS 实施人力资源核算。这是1967年,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巴里公司在 年终财务结算报告中首次使用的“人力资源会计学”(hrs)。公司的主 要目的是精确估算公司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 该公司对每位经理的费用按五个分帐户计算:招聘和录用费用; 正式的职前教育和上岗后的培训费用;非正式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费用;实践费用;发展费用。然后将每位经理的总费用按预计工作 时期(年限)进行分摊,无法分摊的费用(如中途辞职)剔除,就有了 对管理人员的成本估价。这种办法叫hrs的资产模式。 为估算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又提出了hrs费用模式。它适用所有管 理和非管理人员的人事活动的成本和收益。 目前,有不少hrs具体计算方法,比如雇员缺勤的成本计算、雇员离 职的成本计算、雇员惠助方案的损益分析、雇员录用过程的损益分析以 及培训活动的效益计算等,有的很成熟,如雇员录用的效益分析通用计 算公式可以简捷告诉公司,招聘新员工的收益是多少。主要考虑雇员平 均工作时间、年人工成本、年劳动力要素收入等等。 实施hrs,需要以下条件: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人力资源部门而 不是传统的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经理要参与企业决策(成为人事 总监);有一套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系统。人员录用不能评传统的看 学历、专业、主观面试;实施员工素质配岗、按需培训等。 38 六、人工成本指标的使用主要监控、管理办法 企业人工成本支出的最高限度和适度标准(举例测算) 人工成本*(1-变动费用率) 最高人事费用率= *100% 人工成本+固定费用 人工成本*(1-变动费用率) 适度的人事费用率= * 100% 人工成本+固定费用+目标利润 最高劳动分配率=最高人事费用率/增加值率 适度劳动分配率=适度人事费用率/增加值率 例某公司人工成本总额200万元,工资总额126万元,变动费用率60% ,固定费用90万元,增加值率60%,目标利润80万元。 计算结果: 最高人事费用率41.38% 适度的人事费用率32.43% 最高劳动分配率68.975% 适度劳动分配率54.05% 39 六、人工成本指标的使用主要监控、管理办法 固定费用指在业务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成本总额并不随之变动而保持 相对稳定的那部分成本,如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车间生产管理 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这些成 本就其总额来说,在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虽不随 之增减而增减,但就单位产品或商品负担的成本来说,则随着产品产量 或商品流转量而成反比例的变动。即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增加,单位 产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减少;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减少,单位产 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增加。 可变成本是指产品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 材料,燃料,动力,实行计件工资等. 40 七、国内相近行业人工成本情况 2003年大化肥企业平均劳动分配率29.5%,比上年下降 了6.8%,行业先进值为9.97%;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为 3.39,比上年上升了0.64,行业先进值为10.03;平均 人事费用率10.1%,比上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行业 先进值为4.3%;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为9.94%,比上 年上升了1.36,行业先进值为23.5;百元人工成本实现 利润79元,行业先进值为466元;平均全员劳产率为 9.05万元,行业先进值为67万元 41 七、相关行业主要人工成本指标中石化指标 (一)2007-2010年中石化全部企业相关人工成本指标平均值 年份 人工成本 劳动分配率 人工成本占 人事费用率 利润率 总成本比重 2006 377 12.9 2.12 1.97 2007 370 12.3 2.02 1.89 2008 143 14.6 1.59 1.56 2009 300 9.6 2.30 2.15 2010 308 9.5 1.86 1.76 合计平均 300 11.8 2.0 1.91 42 七、相关行业主要人工成本指标中海油指标(%) 年份 人工成本 劳动 人工成本 人事费用率 利润率 分配率 占总成本比重 (含合同方劳务费) 2008 2453 2.6 3.3 1.9 2009 1541 3.8 4.1 2.5 2010 1927 2.9 3.4 2.1 43 七、相关行业主要人工成本指标中石油上市公司指标(亿元) 年度 营业 利润总额 经营支出 企业 除所得税 折旧、折耗 集团职 僱员酬金 人均僱员 收入 增加值 的其他税赋 及摊销 工人数 成本 酬金成本 2008 10,726 9,113 1,613 2,824 1,241 946 477,780 620.65 129903 2009 10,193 8,795 1,398 2,951 1,355 923 539,168 659.77 122368 2010 14,654 12,762 1,892 3,826 1,842 1,132 552,698 833.04 150722 44 七、相关行业主要人工成本指标中石油上市人工成本指标 年份 人工成本利润率(%) 劳动分配率(%)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 人事费用率(% 2006 513 10.9 7.98 5.66 2007 369 13.8 8.74 6.63 2008 261 14.0 6.81 5.79 2009 212 15.2 7.53 6.47 2010 227 14.6 6.52 5.68 合计平均 316 13.7 7.5 6.0 45 七、国内相关行业主要人工成本指标结论 一、2010年人均人工成本(薪酬):中海油(上市)38万(15.8亿元 /4650人);中石油(上市)15万(827.37亿元/55.3万人);中石化 (上市)9万(337亿元/37.3万人) 二、劳动分配率:中海油最先进,中石油次之,中石化相对较为落后 ; 三、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中石化平均水平与中海油相当,远远好 于中石油 ; 四、人工成本利润率:中海油最先进,中石油次之,中石化相对落后; 五、人事费用率:中海油最先进,中石化次之,中石油较为落后 八、中外人工成本比较中国水平 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147元,与 2009年相比增长了4411元,同比增长13.5%,涨幅提高了1.5 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收入最高,人均 42810元,其次分别是西部33130元、东北31882元和中部 31594元。从全国来看,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大幅低于非私营单 位,年均工资20759元,地区收入排名与非私营单位相同。 从行业门类看,与2009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 度的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 别是金融业80772元,是全国2.2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66598元,是全国的1.8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 勘查业57316元,是全国的1.5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 林牧渔业,为17345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私营单位 各类企业的工资收入水平较非私营单位有较大差别,金融业平 均工资为30513元,仅为非私营单位的37.8%。 46 47 八、中外人工成本比较国外部分(/后面为折算人民币,按1920 小时计算) 国家 或地 区 货币 单位 时间 单位 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注释 美国美元小时 制造业( 焦碳、石油加工 产品及核燃料制 品业) 24.18 / 小时 155.6元 ( 47.98/ 小时 308.8元 ) ( 50.25 )/(小 时 323.3 元/日 2586.6 元/年 62万) 不包括 实物支 出和住 房支出 德国欧元小时 制造业 31.6/小 时291.9 元( 24.1+7. 5) 32.1( 24.8+7. 5) 32.9/ 小时 303.9 元/日 2431/ 年58.3 万( 25.4+7. 5) 10人以 上的企 业(直 接升本+ 社保支 出) 香港港元年制造业总 计(焦碳、 石油加工产品及 核燃料制品业) 18.9万 (26.3 万) 17.7万 (23.7 万) 俄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内江市市中区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1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中共西林县委西林县人民政府接待办公室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2025学年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银发族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市场区域差异分析报告
- 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册)(下)
- 202A苗木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手表销售的代理合同
- 2025年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效益分析报告
- 3.2 摩擦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初中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讲义(20讲全)
- 2024年指标房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排球课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
- 广东高职高考数学题分类
- 掘进支护安全培训课件
- 新概念二单词表
- 《雅思阅读技巧》课件
-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 《影视美学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