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教育典故大家谈.ppt_第1页
高职院:教育典故大家谈.ppt_第2页
高职院:教育典故大家谈.ppt_第3页
高职院:教育典故大家谈.ppt_第4页
高职院:教育典故大家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教育典故谈 诸子百家1 第3讲 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 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 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 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 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 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 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不 同阶段。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 孔子 孟子 孔子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 前479年4月11日),字仲 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 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 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 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 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 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 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 ,屡次碰壁,多次遇 到危险,险些丧 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孔子像 大殿中的孔子 孔庙俯瞰图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仁”就是个人服从“礼”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及相 关的道德统治术,强调“仁”的道德修养,目的 在于更好地为“礼”制规范服务,更长久地维持“ 礼”制社会秩序。君神合一及其权威的绝对化 ,将“礼”之意识形态成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任何人不允许离经叛道。其个人的发展不在 于表现自己的特殊性,而在于对“礼”的理解和 顺从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个人只有获得最高 政治权力的认可,才能实现其存在价值。所以 要求克己复礼,克服个体的自由意志,从而儒 家思想逐渐吞没着个体和个人主义的思绪,磨 灭着个体的独立人格。 论语讲到“仁”有109次,其中有“孝悌”、“ 忠恕”、“爱人”、“恭信”、“诚敬”、“宽惠” 、“敏学”等含义,为礼治下人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 基本涵义: 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 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 答说:“爱人“。仁,就是人 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 相互帮助。爱有差等。按孟 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是先爱自己的 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 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 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 是一种从人“自然本性“出发 的“仁爱差别“ 二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 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 为仁“(颜渊)。“克己“ 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 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 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 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 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 ,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 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 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 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 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 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教育思想 道 德 教 育 尚志养气 反求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