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ppt_第1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ppt_第2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ppt_第3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ppt_第4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 第二节 国内品种审定管理 第三节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节 国外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管理 第五节 农业知识产权概述 1 甜糯玉米 特长高产玉米 高产白玉米 2 新品种 高产棉花 抗旱水稻 高产小麦 3 油桃、水蜜桃 、黄皮甜瓜、 网纹甜瓜、大 樱桃、桑葚 4 高产优质蔬菜 5 新品种 6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植物新品种权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是知识产权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 1930年美国出台植物专利法,1931年授予了第一个植 物专利。 1961年,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国签 署了日内瓦公约,组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 ,1968年随着公约在3个国家批准后,UPOV正式成立。 UPOV协调和促进成员国之间行政和技术领域的合作 ,制定基本法律和技术规则、交流信息。 7 1985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93 年修订专利法,均未将植物新品种权放入保护。 1997年10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 品种保护条例。 1999年4月加入UPOV,成为该联盟第39个成员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 第三章 授予品种权的条件 第四章 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 第五章 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 第六章 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七章 罚 则 第八章 附 则 共四十六条,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植物新品种权和品种权的归属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 植物新品种: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 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 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植物新品种权: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 有排他的独占权。 10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归属 1、职务育种品种权的归属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 所完成的职务育种,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属于该单位。 2、非职务育种品种权的归属 品种权属于个人 11 3、委托育种或者合作育种品种权的归属 按合同约定;无约定的按共同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 4、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的转让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一个新品种申请品种权的, 属于最先申请人;同时申请的,授予最先完成育种人。 申请权和品种权可以依法转让。 12 三、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条件 (1) 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属于国家植物品种保 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属或者种。 13 (2) 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新颖性。 (3) 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特异性。 (4) 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一致性。 (5) 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稳定性。 14 (6) 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适当的名称,并 与相同或者相近的植物属或者种中已知品种的名称相区别 。 不得用于品种命名: 1)仅以数字组成; 2)违法法律或者社会公德或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3)以国家名称命名的; 4)以县级以上行政地面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面; 5)政府组织或者其他国内外知名组织等 15 四、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 (一)品种权的申请 1、审批机关 国家农业部、林业局 2、需提交的材料 申请书内容:1)新品种的暂定名称、2)新品种属或者 种的中文名称和拉丁文名称、3)培育者姓名、4)申请人 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等、5)申请人的国籍、6)新品种 培育起止日期和主要培育地 16 说明书内容: 1)新品种的暂定名称 2)新品种属或者种的中文名称和拉丁文名称 3)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 4)对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详细说明 5)栽培技术的说明等 新品种照片要求:1)说明品种的特异性;2)彩色照片 ,或特定条件的黑白照片;3)照片规格8.5cm*12.5cm或者 10cm*15cm;4)照片的简要文字说明。 17 3、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的要求 申请人送交的繁殖材料应当与申请文件中所描述的该 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材料相一致,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得遭受意外的损害和药物的处理。 (2) 无检疫性的有害生物。 (3) 送交的繁殖材料为种子的,种子应当是最近收获的 。 18 送交繁殖材料的时间、数量和其他质量要求应当符合以 下规定: (1)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通 知之日起3个月内送交繁殖材料。 (2) 繁殖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植物检疫 。 (3) 申请人送交的繁殖材料数量少于农业部植物新品种 保护办公室规定的,保藏中心或者测试机构应当通知申请 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补足。 19 4、不予受理的品种权申请文件 (1)缺少请求书、说明书或者照片之一的 (2)未使用中文的 (3)不符合规定格式的 (4)文件未打印的 (5)字迹不清或者有涂改的 (6)缺少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的 20 (二)受理 按规定,符合要求的审批机关应当予以受理,明确申请 日、给予申请号。 21 五、品种权的审查批准 (一)品种权的初审 1、是否属于品种保护名录列举的范围 2、是否符合新颖性 3、命名是否适当 (二)实质审查 1、依据申请文件、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委托指 定测试机构进行测试或考察 2、符合要求的授予品种权、颁发品种权证书,并予以公告 ;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驳回,通知申请人。 22 (三)品种权的复审 1、驳回品种权申请的复审 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提出 复审 2、宣告品种权无效和新品种更名的复审 23 六、品种权期限、终止和无效 1、品种权的期限 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 年,其他植物为15年。 2、品种权的终止 (1) 品种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品种权的 (2) 品种权人未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3) 品种权人未按照审批机关的要求提供检测所需的该 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 (4) 经检测该授权品种不再符合被授予品种权时的特征 和特性的 24 3、品种权的无效宣告 被宣告无效品种权视为自始不存在;实施的许可合同、 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造成他人损失应当理赔。 25 七、植物新品种权的实施、限制和侵权保护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实施 1、植物新品种权实施的含义 品种权人将以获得的品种权新品种用于农业生产,从而 获得经济回报;许可他人实施品种权,只是使用权的有偿 转让。 26 2、植物新品种权实施许可的种类 (1)独占许可 指被许可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和时间期限内对授权品种 拥有独占使用权的一种许可。 (2)独家许可 指品种权人授予他人在一定条件下的独家实施授权品 种的权利,不向第三方授予实施该品种的权利。 (3)普通许可 指品种权人在规定地域范围和时间期限内,允许多方 同时生产、销售或使用同一授权品种。 27 (二) 植物新品种权的限制 下列条件,不需要品种权人许可: (1)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及其他科研活动 (2)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农业部可以作出生产、销售等实施 新品种强制许可的决定: (1)为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 (2)品种权人无正当理由自己不实施,又不许可他人以合 理条件实施的 (3)对重要农作物品种,品种权人虽已实施,但明显不能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不许可他人以合理条件实施的 28 (三) 植物新品种权的侵权保护 假冒授权品种行为是指下列情况之一: (1) 印制或者使用伪造的授权品种证书、品种权申请号 、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志、品种权标志。 (2) 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驳回、被视为撤回或者撤回的 品种权申请的申请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志 (3) 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的品种权 证书、品种权号或者其他授权品种标志。 (4) 生产或者销售冒充申请或者授权品种名称 (5) 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的 (6) 其他足以使他人将非品种权品种误认为品种权品种 的行为 29 八、品种权的费用管理 按照有关规定,向农业部缴纳申请费、审查费、年费 和测试费等。 30 九、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 1、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部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处理本行政辖区内 品种权侵权案件。 2、申请处理的品种权侵权案件应具备的条件 (1)请求人是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3)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 (4)属于受案农业行政部门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5)在诉讼时效范围内(2年) (6)当事人没有就该品种权侵权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 31 3、申请处理的品种权侵权案件应提交的材料 请求书应当记载以下内容: 1)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委托代理的,代理人姓名和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 2)被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3)请求处理的事项、事实和理由。请求书应当由请求人签 名或者盖章。 4、品种权侵权案件的受理和审理 (1) 案件的受理 (2) 案件的审理 32 33 34 35 第二节国内品种审定管理 一、品种审定机构 1、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 2、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使用等方面的9-13 位专家组成品种审定委员会; 3、并设立主任委员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各审定小组组长、办公室主任组成。 36 二、品种审定的申请和受理 (一)品种审定的申请 1、申请人 中国单位或个人可以直接申请; 外国人或国外企业单位,需要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 种子科研、生产、经营机构代理。 37 2、申请审定的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2) 与现有品种(本极品审会已受理或者审定通过的品 种)由明显区别 (3) 主要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4)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5) 具有适当的名称 38 3、申请品种审定的申请书内容 (1) 申请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号码 、传真、国籍。 (2) 品种选育的单位或个人 (3) 作物种类的品种暂定名称 (4) 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 (5) 品种选育报告,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 缘、育种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 (6) 品种(含杂交种亲本)特征描述以及标准图片 (二)受理 39 三、品种试验 1、区域试验对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 性状进行鉴定;在同一生态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重复不少 于3次,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 2、生产试验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一步验证 ,总结栽培技术;在同一生态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一个试 验点面积不少于300平米,不大于3000平米,一个生产周期 。 40 四、审定与公告 (一)初审 召开审定小组会议,2/3以上委员到场有效,赞成票超过 该专业委员会委员总数1/2以上的,通过初审。 (二)审定 通过初审品种,推荐主任委员会审核,审核同意的,通 过审定;由品种委员会编号,颁发证书,同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公告。 41 五、监督管理 未经申请人同意,不得随意扩散申请者申报品种的种子 ;承担品种试验的单位弄虚作假,取消试验资格。 六、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登记管理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省级登记制度:指除水稻、小麦 、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以外的小杂粮、薯类、蔬菜 、果树、烟草、草类、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 申请单位个人向省种子管理机构提供: (1)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 (2)选育或引进技术报告和推广情况报告 42 区域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小区品种比较试验、抗性鉴定 试验和生产试验等。 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 1、区域试验结果是国家依法进行品种审定的依据 2、区域试验是促进育种成果转化和品种合理布局的需要 3、区域试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4、区域试验审定是保护育种家利益和民族种业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43 二、我国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管理 (一)国家级品种区域试验 (二)省级品种区域试验 44 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 (一)参试品种 参加国家级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一般是由各省级种子 管理部门推荐的以通过审定或经过试验表现优良品种,或 者是登记备案,各育种单位直接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中心良种繁育处申报的品种。 (二)试验的安排 1、试验年限 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 试验。 2、试验组别 按作物品种分成不同组别,如普通玉米组、特用玉米组 45 3、试验的规划设计 (1) 试验的基本要求: 1)代表性、2)准确性、3)重复性、4)客观公正性 (2) 试验的规划: 1)试验点次(5个)和设置重复(3次) 2)试验小区面积 小区试验20-40平米,生产试验133-334平米。 3)对照品种 同级审定、以推广的主栽品种 4)保护带(行)设置 宽不少于1m 5)试验地的选择 土壤生态条件具有代表性、地势平坦、形状整齐,无遮阴 6)试验小区的形状 长方形或近正方形 46 (3) 试验的设计 1)根据重复内小区的排列次序不同常采用顺序排列法和 随即排列法 2)根据重复内对照品种位置不同采用对比法和互比法 对比法:每隔两个品种设置一个对照,误差小、准 确性高、占地多; 互比法:重复内只设置一个对照区,供试品种互相 比较,该方法占地少,用于参试品种少的试验。 47 四、品种区域试验方案制定和试验总结报告撰写 (一)试验方案的制定 (1) 试验名称 (2) 试验目的 (3) 参试品种及来源 (4) 试验方法 (5) 田间管理 (6)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等记载 (7) 试验结果资料的整理和保送 48 (二)试验结果总结报告的撰写 (1) 试验名称 (2) 试验目的 (3) 参试品种及来源 (4) 试验基本管理情况 (5) 当年气象条件资料概述 (6) 试验结果与分析 (7) 试验结论 案例 49 一、美国的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管理 (一) 新品种的发放 1、联邦法对品种注册没有规定,一半以上州立种子法要求 必须登记或注册方可推广。 2、必须经过DUS测定。 3、发放程序没有统一要求,比如密西根州立大学规定:3年 DUS测定和区域试验,考察生育期、抗性等,将数据先后报 6个相关部门: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政策和检查委员会、 作物和土壤系主任、密西根州农业试验站站长、负责研究和 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负责财务和运行管理的副校长。 第四节国外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管理 50 (二)品种保护 1、1930年实施植物专利法,适用于无性繁殖,如果树 2、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适用于有性繁殖,保护年 限20-25年。 3、一般专利法,比如转基因品种,保护年限20年。 51 二、德国及欧盟的新品种登记和管理 (一) 德国的新品种登记和管理 1、植物育种者权利授予 一般授予品种保护25年,马铃薯、蔓生植物和树木为30年。 2、国家目录登记 相当于我国国家级审定,需要通过DUS测定和品种栽培使用 价值(VCU)测定;有效期为10年,蔓生植物为20年,可以延 长。 3、品种的控制 系统地对品种提纯复壮。 4、品种目录说明 介绍登记品种的评价说明。 52 (二)欧盟的新品种登记和管理 1、在欧盟国家,只有国家一级登记,方可以进行种子生产 、经营、推广,否则处以10倍罚款。 2、除国家级试验外,各州组织地方性试验,农民喜欢被当 地推荐品种。 3、DUS测定:两个试点连续进行两年试验,通过授予植物 育种者权利,一般保护期25-30年。 4、VCU测定:主要测定产量和抗性;每组试验10-15个点, 多的为40-50个点,进行2-3年。 53 三、澳大利亚的品种登记和保护体系 1、品种评价、登记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完全独立的三个体系 2、品种评价分为大田作物、园艺作物、饲料作物品种评价 3、植物新品种登记和保护是采取自愿的形式,而不是强制的 4、品种保护评价DUS,只做1年的观察、鉴定和试验;品种登 记,需要在DUS测定基础上,进行2年以上的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 54 四、日本的新品种登记保护和管理 1、种苗法主要内容是新品种登记(保护)制度和指定 种苗制度(质量保证制度)。 2、新品种保护执行自愿申请,经过DUS测定,草本植物保 护期20年,木本植物25年。 3、种苗制度相当于种子真实标签制,标明名称、生产者、 产地、发芽率等,确保种子质量。 4、主要农作物种子法主要内容是普通商品种子生产基 地的指定和审查、原种和原原种生产基地的指定和审查、奖 励品种的调查和认定。 55 五、泰国新品种的发放 1、种子法规定,选育和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都要经过 试验和审定后才能推广。 2、试验由相应的作物研究所组织,经过5年的试验后提交国 家农作物品种推荐委员会审定。 3、水稻作为泰国的重点作物,政府严禁引进国外品种。 4、其他作物可以引进国外品种,经试验、审定后推广。 56 1 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 2 3 4 知识产权与农业竞争力 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农业知识产权运用 主要内容 第五节 农业知识产权概述 57 (一)农业知识产权 1、传统知识产权 著作权:包括文章、音乐、舞蹈、电影、美术作品、软件等。 工业产权: 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商标权:商品商标、服务商标(服务标志)。 名称标记权: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厂商名称。 2、新兴知识产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保护 3、最新保护动态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 一、知识产权与农业竞争 58 4、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1)截止2008年10月底,农业部共受理品种权申请5315 件,已授权2011件。从2004年开始我国植物新品种权 的年申请量一直保持UPOV成员的第四位,仅次于欧 盟、美国和日本 ; (2)从1985年以来,农业专利申请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 趋势,到2005年底,农业专利申请总量达到62458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911件,实用新型专利25547件, 已经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9916件; (3) 截止2005年5月底,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约占商标 注册总量的8%。 59 (1)世界前10强的种业企业在世界种子贸易中所占的份 额达到24%,而我国前10强种业所占份额仅为0.8%。 (2)美国先锋种子公司每年都有1520个新品种投入生 产,先锋牌玉米种子占全球玉米种植面积的22%,先 锋公司的玉米杂交种在世界玉米种子市场的占有率达 43%。 (3)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 50%以上的市场。 1、源头控制: 种子战争 (二)农业竞争 60 2006年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种子出口额 单位:百万美元 序位国家农作物种子蔬菜种子总量占全球比例 1美国58128886916.16% 2荷31% 3法国59020079014.69% 4德国360333937.31% 5丹麦216402564.76% 6加拿大180712514.67% 7智利114601743.24% 8墨西哥15371602.98% 9意大利89581472.73% 10匈牙利13781452.70% 11比利时12041242.31% 12日本2970991.84% 13英国5525801.49% 14中国3738751.39% 61 世界十大种业公司种子销售额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 1996200020042006 1Pioneer15Dupont/Pioneer19Mosanto+Seminis28.03Mosanto+Seminis(美国)40.28 2Nowartis9Monsanto17Dupont/Pionner26Dupont/Pionner(美国)27.81 3Limagrain6.5Syngenta9.5Syngenta12.39Syngenta(瑞士)17.43 4Advanta4.6Limagrain7Gr.Limagrain10.44Gr.Limagrain(法国)10.35 5Seminis3.75Advanta4.1KWS AG6.22Land Os lakes(美国)7.56 6Takii3.2Seminis3.7Land Os lakes5.38KWS AG(德国)6.15 7Sakata3KWS3.3Sakata4.16 Bayer Crop Science(德 国)4.3 8KWS2.55Sakata3.3Bayer Crop Science3.15Delta & Pine Land (美国)4.18 9Dekalb2.5Mycogen3.1Takii3.66Sakata(日本)4.01 10Cargill2.5Delta Pine3DLF-Trifolium3.2DLF-Trifolium(丹麦)3.52 占世界份额16%24%32%55% 62 案例:外国企业的本土化潜伏战略 在不希望招致中国政府以及公众的对立情绪的前提下 ,孟山都选择了更为稳妥地开拓中国市场的方式创立 合资公司。早在2001年,孟山都公司与中国种子集团合资 ,成立了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 是第一家获得许可经营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的中美合资企 业。 出于同样的原因,通过合资公司同样的途径,杜邦也 为自己占据了制高点。杜邦先锋已经在国内与多家种子公 司展开合作,包括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敦煌种业 先锋良种有限公司(杜邦先锋占投资比例49%)。其中,山 东登海种业是国内杂交玉米领域的领跑者。 63 2、生物技术:农业竞争的焦点 (1)生物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带动了一系列 相关产业的迅速兴起。生物技术产业的增长率高达25%- 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 (2)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起点之高、进展 之快、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比如,美国的农 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81%,成果转化率达到85%。 (3)在各国的生物技术发展计划中,农业生物技术均占有 重要的地位,以动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开发为重点的国际竞 争日趋激烈。 (4)在全球农业科技产业化营业额中,北美、欧洲等发达 国家已抢占了2/3左右的份额。 64 3、生物资源:竞相圈占的战略资源 (1)生物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生物技术和生 物资源成为赢得生物技术产业先机的两大重要法宝。生 物资源和空间资源、海洋资源一起成为各国和企业争抢 的主要焦点。 (2)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发达 国家掠取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对象。例如,我国的猕猴 桃、大豆等资源就是其典型的例子。 (3)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资 源”、“基因资源”正替代生物资源、种质资源,成为现 代经济运行体系的新概念。资源的无形化,给传统的越 境监控等资源防御措施带来了新的挑战。 65 (4)20世纪初以来,发达国家已意识到遗传资源的重要 性,开始大量收集各作物起源中心的遗传资源,进入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收集 活动近乎疯狂,美国、日本等国利用其强大的资金和 技术优势,收集活动几乎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5)我国基因库中所保存的遗传资源仅约15%来自于国 外,而且主要靠正规途径引进,很难获得国外优异的 遗传材料,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保存的遗传资源中 80%来自于国外,大部分是科学家亲自考察收集的, 包含大量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资源。 66 案例:大豆资源 世界上已知的野生大豆资源90%以上分布在我国。一个非常不 起眼的野生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可能决定一个产业的兴衰。 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在中国大量收集大豆种质资源,美国作物 基因库保存了2000多份大豆资源,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大豆资源大国 。大豆包囊线虫病曾使美国大豆生产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美国科 学家在中国野生大豆“北京小黑豆”中找到了抗此病的基因,使美国 一跃而成为超过中国的大豆生产第一强国。 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我国的野生大豆品种,研究发现了与控制 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1998年10月1日,孟山都公司向美 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名为“高产大豆及其栽培和检测方法“的专利 申请,共含有64项专利的权利要求,其申请范围涵盖了所有含有这 些标记基因的大豆及其后代、具有相关高产性状的育种方法及所有 引入该标记基因的作物。 67 4、产业链分工国际化 随着农业国家化,农业产业链也日益拉长,形成跨 越国境的产业链。在这种产业链国际化分工中,我国 也正在成为农业的加工厂。 68 荷兰园艺业占本国农业总产值的,每年出口鲜切 花、球茎和观赏植物达亿美元,花卉出口占世界花卉 出口的。 荷兰自然条件比云南差得多,荷兰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 强国的重要原因是培育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 种,平均每年能出个到个新品种。同一种 鲜花,高品质的花与低品质花,销售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十 几倍。 云南种植的鲜切花全是引进品种,有人戏谑地把云南花 卉产业称为外国花卉品种的“复印机”。 案例:我国的花卉产业 69 微笑曲线(附加值曲线) 品种开发、繁育 种植生产 加工、营销 品牌竞争 成本竞争 知识产权竞争 产业链分工国际化 70 5、品牌优势日趋明显 71 1、技术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据资料统计,在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全球经济增 长的贡献仅为5%1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20 世纪8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 本和劳动的贡献,达到了60%80%。尤其是在发达 国家,高科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7%来自高科技企业,建筑 业占14%,汽车业只占4%。另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在 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中,物质资本只能解释这些 差异的不到30,其余的70以上直接或者间接地取 决于构成全要素生产率的无形因素,主要是知识因素 。 (三)知识产权是农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72 2、知识产权: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技术借助法律权利保障可以转化成具有独占性的知识产 权,技术借助技术权利保障可以转化为具有“路径依赖” 性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标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控制 市场、资源甚至媒体,从而维护国家经济、科技优势及 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杀手锏”。 据不完全统计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 等关键技术领域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大约占全球同类专 利总量的90%左右;在战略性科技前沿领域和对经济发 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域中所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也 占有绝对优势。比如,美国拥有世界范围内生物技术领 域专利的59%;药物领域专利的51%;人类基因领域专 利的40%,稳操着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73 3、知识产权:圈占生物资源的工具 当开发利用某项生物遗传资源的技术手段或成果转 化成知识产权后,便事实上掌控了这些资源,因此,知 识产权也是圈占生物资源的有力武器。 据专家预计,在今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大自然馈 赠给人类的大约10万个基因,将成为制药、化学和农业 等生物技术公司的独有知识产权。到那时,不具有基因 专利权的国家、企业、个人要开发相关的基因产业,不 仅需要付出购买专利的巨大代价,而且在生物世纪的激 烈竞争中,也必然受制于人。 74 案例:转基因棉 创世纪目前拥有单价抗虫基因专利权和双价抗虫基 因专利的排他实施许可权,目前使用创世纪转基因技术 的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90%以上。2008年度,创 世纪所销售棉种的生产规模扩大到2万余亩,销售额达 8000多万元,创利润近2000万元。 75 (一)知识产权信息挖掘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 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 息早5-6年,而且内容翔实准确。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估算,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可以使企业研 发工作平均缩短技术研发周期60%,节约科研经费 40%。 二、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 76 (二)科研国际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流失 1、学术交流中的研究信息流失 2、合作研究中的资源、研究材料流失 3、研究协议中对知识产权分享规定的瑕疵 77 案例:“联合实验室”协议 第一款第3条项中规定中国农业部享有在中国境内 开发所有共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权,国际农业和生物科 学中心(CABI)享有在全球其他地区开发所有共有知 识产权的专有权。并且按照第一款第1条项的规定, CABI可以单独一方向世界任何地区提出知识产权申请 ,不受中方的限制。 结果可能是CABI利用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研究资源 开发形成知识产权去占领广大的国际市场,并构成我 国技术成果走出去的巨大知识产权屏障。 78 要塞点 专利分布点 替代选择路径多 技术发展路径 (三)知识产权陷阱 79 案例:转基因水稻 通过专利数据库搜索,在这个构造中所使用的基因构造涉及7 项国外专 利:水稻肌动蛋白基因和启动子(US5641876)” ;具有新型广谱杀虫活性的 杂合Bt 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EP0942985)” ;“对鳞翅目昆虫有 活性的Bt 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多聚核苷酸,组成及其使用方法 (US7078509)”和“新型杀虫蛋白和菌株(EP0792363)”;“分离的在植物转化 中可作为嵌合基因终止区的DNA 序列”(US6313282);合成杀虫晶状蛋白 质基因US5380831)”专利 ;“合成植物基因和准备方法 (EP0413019)”。 加上在使用标准技术时涉及到的国外专利,从Bt 基因的获得、植物转化 到植物再生,中国转基因Bt水稻涉及了至少11-12 项国外专利。 Bt 水稻开发中所使用的转基因构造 80 (四)派生品种 2006年我国主要杂交水稻品种 推广名次品种名称品种来源审定时间 1两优培九*培矮64S扬稻6号1999年 2金优402金23AR4021997年 3金优207金23A先恢2071998年 4金优463金23ATo463 (To974R402) 2001年 5丰两优一号*广占63S扬稻6号2003年 6冈优725冈46A绵恢7251998年 7金优974金23ATo9741999年 8优838-32A辐恢8381995年 9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2003年 10优明86*-32A明恢862000年 11优084-32A镇恢0842001年 12优725-32A绵恢7252000年 81 (五)国外遗传资源依存 国外品种跟风模仿育种导致我国品种对国外遗传 资源的过度依赖。花卉、蔬菜、水果等。 82 (一)科研数据、资料管理 统筹协调、全程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项目研 究的全过程 。 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和承担人应当加强对国外相关 知识产权的检索和研究,有效利用与合理规避国外 知识产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 识产权。 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和承担人应当加强专项执行过 程中的研究数据及材料管理,建立对研究成果公开 发表的统一审批制度,适时将研究成果申请知识产 权保护。 三、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83 (二)成果发表与知识产权保护 如我国的三系杂交水稻技术,出了成果后就在报 刊上公开发表了几乎所有的方法,1979年到美国申请 专利,因为丧失了新颖性而不符合申请条件。后来在 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杂交组合转让合同中,美方用 20多万美元买断了我国所有组合在世界所有国家的生 产经营权,教训十分惨痛。 84 在农业科研管理中,还普遍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 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措施,一些科研 人员只重视完成项目、发表论文和申请成果奖励,缺乏 对科研成果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例如,据2003年对150个地市级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的 农业专利申请数量的调查表明,每个单位年均申请专利 约为1件。另外,从2001年表彰的全国农业科技先进人物 来看,217名农业科技先进人物共获科技奖励1295项,人 均5-6项,而所获专利只有41项,平均5-6人才有一项。农 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量都非常少。 (三)成果的知识产权化 85 案例:申请时机 玉米品种“吉东2号” 由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4年11月24日提出品种权申请,该品种于2004年1月在 吉林省辽源市开始销售。 玉米品种“科河18号”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 公司于2004年11月17日提出品种权申请,该品种在申请 日未销售。由于上述二个品种都是以Mo17为母本,丹 598为父本配制的玉米杂交种,虽然二者名称不同,但亲 本完全相同,实属同一个植物新品种。 驳回了“吉东2号”的品种权申请。由于吉东2号在申请日 前已经销售了该品种,以“吉东2号”于2004年1月开始销 售,“科河18号”申请日前已知品种中已有同一品种为由 驳回了“科河18号”的品种权申请。 86 案例:申请时机 水稻新品种“双低培ES”系湖南师范大学于2000年11月15 日提出品种权申请。该品种是“培矮64S”经辐射处理选育的 长穗颈两系不育系,辐射处理后经过三个世代选择就申请 了植物新品种权。由于“双低培ES”经辐射处理后仅经过三 个世代选择就抢先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其品种仍在分离 还没有稳定,不符合授予品种权稳定性的条件,不能授予 品种权。 87 县级以上农 业行政部门 公安机关 检查机关 行政执法体系 (农业部门) 司法体系自律性维权组织 人民法院 省级以上农 业行政部门 受侵权当事人 假冒行为 请求 调解或查处 刑事案件 协会等民间团体 禁止与 处罚 侦查 控诉 刑事处罚 民事赔偿 起诉 申请 调解 (四)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 88 问题:我国企业未成为创新主体 98的企业至今无一件专利申请 60的企业不拥有商标 缺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失调 (一)知识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