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M2.5的定义及测量意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 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为头发丝 的1/20。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生活中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的废气等产生的有毒有害微粒 越来越多,雾霾里霾的核心物质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 烟、灰尘和有毒微粒,雾霾可以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 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长时间 接触低浓度的悬浮颗粒灰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及肺癌等病症,在高浓度的悬浮颗粒物的作用下 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 PM2.5检测方法 目前的到广泛应用的颗粒粒径很多,按照其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类: 筛分法:让粒子通过迭放在一起的多个不同孔径的筛子(一般选用5-6个,筛子的 孔径从上到下一次变小)就可以将粒子分开,得到的被测颗粒试样以重量计的颗 粒粒径分布(频率分布和积累分布),主要应用于较大颗粒的测量,不适用于直 径小于2.5m的粒子检测。 沉降法:在实际测量中,通过测量某一个与沉降速度相关的其他物理参数(如压 力、重量、浓度、或光透过率等)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颗粒的粒 径分布,根据颗粒在液体中的最终沉降速度确定颗粒粒径大小,包括重力沉降法 (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的自由沉降)和离心沉降法(颗粒在离心的作用下沉降 )。沉降测量法完成一次测量的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左右,时间较长不适合用作 实时检测。 电感应法(库尔特法):以悬浮于电解液中的颗粒流过孔时的电阻变化作为粒径 测量的尺度,依次对刘贵孔口的每个粒子进行测量,可以同时测得颗粒的粒径和 个数,粒径测量范围一般在0.5-100m,其测量下限易受背景噪声的限制,还要防 止重合现象即两个或者多个颗粒同时流过孔径,最大的问题是孔口容易被具有较 宽的粒径分布的试样堵塞。 光散射法:基于光散射原理,当光束入射到颗粒上时将向空间四周散射,光的各 个散射参数如:散射光强的空间分布、散射光能的空间分布、透射光强相对于入 射光的衰减及散射光的偏振等与颗粒的粒径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颗粒粒径测量的 尺度。由于可以对光强等参数做实时检测,因而用作PM2.5的实时检测比较合适。 光散射法的几种具体方法 角散射法:读取颗粒在空间某一(或多个)角度下的散射光强或者散 射光信号分布,从中得到被测颗粒的粒径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家居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继续教育AI生成内容版权保护行业协会AI生成内容版权自律考核试卷
- C1-8卫生院公共卫生回购协议
- 2025年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碳意识提升效果评估合规考核试卷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无人机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6中材锂膜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1288人(二)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兰州建投金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东莞市道滘医院招聘纳入岗位管理编制外人员1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长沙联合白金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某国企外包员工(产品经理)招聘公1人告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35KV集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孕期乙肝艾滋梅毒课件
- 江门二中小升初真题试卷数学
- 麻醉教学课件气管插管
- 奶茶VI设计手册
- 通气过度查房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讲课件
- 天然气锅炉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