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河流水质模型 1河流中的基本水质问题 2单一河段水质模型 3多河段水质模型 4其它河流水质模型 5河口水质模型 3.1 河流中的水质问题 一、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 污染物排入河流后,从污水排放口 到污染物在河流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 ,通常需经历竖向混合和横向混合两个 阶段。 竖向混合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在较短距离内 即达到竖向的均匀分布 横向混合污染物达到竖向均匀分布到污染物 在整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的过程 注: 直道中,主要动力为横向弥散作用; 弯道中,横向环流大大加速了横向扩散 竖向混合:三维混合问题 横向混合:二维混合问题 完成两种混合后混合问题位移为混合问题 保守物质将一直保持断面浓度; 非保守性物质由于生物化学等作用产生浓度变化 ,但在整个断面分布始终是均匀的。 二、生物化学分解 1. 河流中的有机物经过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浓度变化,可由 一级反应式表示: L=L0 e -Kc*t Lt时刻有机物的剩余生物化学需氧量 L0初始时刻有机物的总生物化学需氧量 Kc 含碳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常数,为温度的函数 实验室测定Kc值:通过实验室中测定生化需氧量(BOD)和时间的关系 2. 1961年,托马斯(HThomas)提出了河流中BOD衰减 的另一个原因沉淀,如果反映生化作用和沉淀作用的BOD衰 减速度常数分别为Kd和Ks,则 Kc Kd + Ks 3. 1966年, KBosko研究了河流中生化作用的BOD衰减速 度常数Kd和实验室的数值Kc之间的关系: 为河床活度常数,综合反映河流对有机物生化降解作 用的影响。 4. 稳态河流中BOD的变化规律满足下式: 5. 含氮有机物排入河流后,同样发生生物化学氧化过程: Kd Kc + ux H Lc=L0exp(-Kc x ux ) LN =LN0exp(-KN x ux ) 三、大气复氧 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氧气由大气进入 水中的质量传递速度: C-河流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Cs-河流水中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KL-质量传递系数 A-气体扩散的表面积 V-水的体积 dt dC = KLA V (Cs - C) 欧康奈尔 ( D.OConner )和多宾斯(WDobbins)在 1958年提出根据河流的流速、水深计算大气复氧速度常数 的方法: 饱和溶解氧浓度Cs是温度、盐度和大气压力的函数。在 760mmHg压力下,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为 nT为0c KL = C uxn Hm Cs = 468 31.6 + T 四、光合作用 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河流溶解氧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欧康奈尔假定光合作用的速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 化。中午光照强度最大时,产氧速度最快,夜晚没有光照时 ,产氧速度为零。 五、藻类的呼吸作用 藻类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河水中的溶解氧,通常把藻类呼 吸耗氧速度看作是常数. 六、底栖动物和沉淀物的耗氧 底泥耗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底泥中的耗氧物返回到水中 和底泥顶层耗氧物质的氧化分解. 3.2 单一河段水质模型 定义:在所研究的河段内只有一个排放口时称该河段为单一河段 坐标:在研究单一河段时,一般把排放口置于河段的起点,即定 义排放口处的纵向坐标x0. S-P模型描述河流水质的第一个模型,由斯特里特(H Streeter)和菲而普斯(E Phelps)在1925年建立。 基本假设:河流中的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反 应速度为常数;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 的溶解氧来源则是大气复氧。 S-P氧垂公式 O河流中的溶解氧值 Os 饱和溶解氧值 L0河流起始点的BOD值 D0河流起始点的氧亏值 Dc临界点的氧亏值 tc由起始点到临界点的流经时间 耗氧曲线 复氧曲线 氧垂曲线 tc 时间t 溶解氧 DO 饱和溶解氧浓度Cs 污水排放点 河流BODL0 溶解氧氧垂曲线 Dc D0 O= Os-D = Os- Ka - Kd e-Kd t - e-Ka t - D0 e-Ka t Kd L0 n临界点氧亏值: Dc= Ka e-Kd tc Kd L0 S-P模型的修正型 卡普修正式 上游来量及旁侧入流叠加 托马斯修正式 考虑泥沙、悬浮固体对有机物的吸附沉降,化学 絮凝沉降及水流冲刷再悬浮。 托曼修正式 考虑断面流速和浓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剪切 流纵向分散。 杜宾斯修正式 考虑底泥释放或沿程地表径流加入的BOD浓度 沃康纳修正式 认为BOD5不能反映有机污染物BOD的总量 3.3 多河段水质模型 一、多河段水质模型的概化 水质模型的解析解是在均匀和稳定的水流条件下 取得的,划分断面的原则: a)河流断面形状发生剧烈变化处 b)支流或污水的输入处 c) 河流取水口处 d)其他需要设立断面的地方 二、多河段BOD模型及DO模型的建立 1. BOD模型 河流水质的特点之一是上游每一个排放口排放的污 染物对下游每一断面的水质都会产生一个增量,而下游 的水质对下游不会产生影响。 因此,河流每一个断面的水质状态都可以视为上游 每一个断面排放污染物和本断面排放污染物的影响的总 和。 2. DO模型 3.4 其他河流水质模型 一.综合水质模型 BOD和DO只反映河流中最简单的水质关系。为了较详尽的描 述河流的水质状态,需要引进更多的变量。综合水质模型就是 在BODDO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组分水质模型。 QUAL-II模型是美国EPA1973年组织开发的,可以描述河流 的动态和稳态特征。 二.重金属水质模型 进入河流的重金属,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运动过程外,还 存在悬浮物的吸附和解吸附作用,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还与水流 的PH值有关。 3.5 河口水质模型 河口的水质特征 河口: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水体。受到潮汐的 影响,水质显示出明显的时空特征 河口水质特征: 由海潮带来大量的溶解氧,与上游下泄的水流相汇,形成强烈的混 合作用,使污染物分布更趋近均匀。 由于潮汐的顶托作用,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的营养师课件
- 营口市办公经费管理办法
- 蓝城区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 西安抗疫网格化管理办法
- 补办结婚证档案管理办法
- 西华大学专升本管理办法
- 西秀区经营场所管理办法
- 设备维修防污染管理办法
- 试述ABC库存管理办法
- 财务经理人管理办法心得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XX灌缝施工方案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
- GB/T 6075.3-2011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 kW额定转速在120 r/min至15 000 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GB/T 5594.4-2015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第4部分: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试方法
- 预防保健科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 起重作业吊装令
- 林州重机710采煤机电控箱装配流程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工作职责
- 个人求职简历两页 (46)应聘履历参考模板可编辑修改
- 统编版小学语二升三衔接阅读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