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程序.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1.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程序.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2.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程序.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3.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程序.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4.gif)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程序.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5/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0a632025-6930-41ce-b12e-99e6e0f6e32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中油昆仑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QB/HT-201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程 序 文 件(第A版) 受控状态: 控制号:2011年9月6日 发布 2011年9月7日 实施成都中油昆仑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 程 序 文 件批 准 页 成都中油昆仑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是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性文件,是本公司以质量为中心的唯一企业管理法规,是企业全体职工在各项质量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本公司编制的程序文件(第一版),已经公司总经理会议审议通过,于2011年9月 6日批准发布,2011年9月7日实施。 成都中油昆仑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1年9月6日96成都杰森输配设备实业有限公司压力管道元件 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号A/0成都中油昆仑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名单主要编写人员: 参加审核人员: 主编: 主审:批准:目 录1、管理职责控制程序(QB/HT01.1) (4)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B/HT01.2) (6)3、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程序(QB/HT02) (9)4、文件控制程序(QB/HT03.1) (12)5、记录控制程序(QB/HT03.2) (16)6、合同评审控制程序(QB/HT04) (18)7、设计开发控制程序(QB/HT05) (21)8、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QB/HT06) (25)9、过程控制程序(QB/HT07.3) (34)10、工艺质量控制程序(QB/HT07.4) (37)11、材料质量控制程序(QB/HT07.5) (40)12、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QB/HT7.6) (50)13、车间控制程序(QB/HT7.7) (53)14、产品生产与车间质量控制程序(QB/HT07.8) (59)15、焊接质量控制程序(QB/HT08) (65)16、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QB/HT10) (74)17、理化试验质量控制程序(QB/HT10) (78)18、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QB/HT12.1) (81)19、压力试验控制程序(QB/HT12.2) (82)20、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QB/HT12.3 )(83)21、设备质量控制程序(QB/HT13.1) (86)22、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程序(QB/HT13.2) (89)23、不合格品(项)的控制程序(QB/HT14) (93)24、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QB/HT15.1) (96)25、质量信息控制程序(QB/HT15.2) (99)26、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B/HT15.3)(100)27、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控制程序(QB/HT16) (102)管理职责控制程序(编号:QB/HT01.1)1 目的 通过对管理职责实施控制,达到提高本公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2 适用范围2.1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各级产品车间和各级人员。2.2 本程序对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组织、管理评审提出了控制要求。3 职责3.1 总经理对质量活动、产品质量全面负责。3.2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工程师是质量活动的组织者,对产品质量负重要责任。3.3 有关部门人员和各责任师都必须负相应的质量责任和开展质量活动。详见手册“4.1.5职责和权限”及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4 程序4.1 质量方针的控制4.1.1 质量方针是本公司开展质量活动的行为准则,要充分体现本公司的组织目标及顾客的期望和需求。4.1.2 质量方针、目标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讨论提出,总经理批准发布。4.1.3 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公司员工对质量方针、目标进行宣贯,保证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贯彻执行。4.1.4 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技术质量部对实施质量方针、目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并将考核情况报告总经理。4.1.5 本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必须以文件形式出现。4.2 质量组织机构的控制4.2.1 由总经理负责,对质量组织机构的设立,见质量保证手册中表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4.2.2车间的组建、职责及考核,见车间管理规定;4.2.3 由总经理组织质量保证工程师、副总经理对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资源是否满足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需要进行评议,如不能满足,则必须由总经理组织进行调整,评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4.2.4 总工程师负责公司压力管道元件 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作。4.3 职责的控制4.3.1 总经理负责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权限的确定。4.3.2 技术质量部参与管理人员职责的审定。4.3.3 综合部负责操作人员技术等级、证书、岗位合格证书的考核,岗位职责的确定。4.3.4 如外部环境、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较大变化时,则重新编制或修订职责。4.4 管理评审的控制4.4.1 质量保证工程师就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内、外环境变化情况向总经理报告后组织进行管理评审。4.4.2 技术质量部负责落实评审后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生产作。4.4.3 详见QB/HT01.2管理评审程序。5 相关文件5.1 QB/HT03.1文件控制程序5.1 QB/HT15.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1 QB/HT03.2记录控制程序5.1 QB/HT15.1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W/HT01.2.1管理评审计划6.2 QW/HT01.2.2管理评审报告6.3 QW/HT01.2.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6.4 QW/HT15.3.1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QB/HT01.2)1 目的 通过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满足标准的要求,确保本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者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3 职责3.1 本公司总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负责组织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3.2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向公司总经理报告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组织落实协调评审工作,并负责组织评审后有关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修订工作。3.3 总工程师负责公司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有关情况汇报。3.4 技术质量部质管员负责收集并提出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和整理评审过程中所有资料,并负责组织落实评审中所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监督工作。4 程序4.1 本公司的管理评审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需组织管理评审: a)由于国际(国家)标准修改造成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改版,在体系文件运行三个月时组织进行一次评审; b)由于本公司管理层组织机构变动,在变动后三个月时组织一次评审; c)顾客提出投诉,本公司生产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等,总经理有权随时组织评审; d)质量保证体系文件首次运行一年内进行一次管理评审。4.2 评审成员由总经理、质量保证工程师、副总经理、有关四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车间负责人组成。4.3 技术质量部在评审前15天编制出管理评审计划,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管理评审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 评审目的; b) 评审内容; c) 评审依据; d) 参加评审人员及时间安排; e) 评审资料目录; f) 评审报告发放范围。4.4 评审的输入资料: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产品质量评定情况;综合部负责提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报告、质量信息回访情况,其它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实现本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见证性资料。4.5 评审实施4.5.1 由总经理组织评审成员参加质量保证体系评审会议。会议主要议程是: a) 总经理主持,说明本次评审的目的和要求; b) 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c) 技术质量部宣读产品质量检验情况; d) 综合部宣读质量保证体系内审报告、质量回访情况等; e) 总工程师宣读产品设计、生产等技术总结; f) 评审成员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 g) 总经理进行综合评价。4.5.2 评审过程由综合部的专门人员作好详细记录。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a) 会议时间、地点; b) 会议主持人; c) 参加会议人员; d)会议主要内容:会议目的和要求、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内部审核情况、质量保证体系评审和评价内容等; e) 会议记录人。4.5.3 评审报告由技术质量部质管员负责起草,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批,由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评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评审目的; b) 评审范围; c) 评审依据; d) 评审时间及参加人员; e) 评审内容要点; f) 评审结果; g) 不合格或待改进项目内容; h) 纠正和预防措施; i) 综合评价; j) 评审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4.6 针对管理评审中出现普遍性、系统性的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并填写“纠正措施单”,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踪和监督。实施纠正措施无效时应修订纠正措施、修订后的纠正措施经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监督实施。5 相关文件5.1 QB/HT03.1文件控制程序5.2 QB/HT17.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6 质量记录6.1 QW/HT01.2.1管理评审计划6.2 QW/HT01.2.2管理评审报告6.3 QW/HT01.2.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6.4 QW/HT15.3.1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程序(编号:QB/HT02)1 目的 为规定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结构形式、文件编制和运行的管理原则和要求,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审核等活动过程的控制。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完善,为确保其有效运行进行总体策划。3.2 综合部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归口管理,具体负责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协调工作。3.3 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和各车间负责质量职能中分配的工作。4 程序4.1 确定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形式。4.1.1 质量保证模式采用TSGZ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生产、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标准,选择了19个质量保证体系要素,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文件,规定了职责的权限。4.1.2 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由总经理、质量保证工程师、副总经理、总工程师5个与质量有关的职能部门、10个责任师和车间构成,并与经营管理组织结构保持一致。4.1.3 设质量保证工程师,由总经理任命。4.1.4 技术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并保证质量检验职能的独立和权威性。4.1.5 配置必要的资源,资源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硬件,也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以下资源: a) 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b) 生产和制造设备; c)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d) 仪器、仪表和计算机软件等; e) 资金; f) 公司各项资质。4.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策划4.2.1 质量保证工程师统筹策划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层次,确定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种类和数量,并明确其关系。4.2.2 由综合部和技术质量部制订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汇总表,排出现行有效文件目录,对照标准要求列出需新增、修订、补充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项目和目录,确定编号及完成部门。4.2.3 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编写组,并对承担编、校、审的人员做出具体分工,提出进度要求。4.3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按层次自上而下进行,即先编制质量手册,其次再编制程序文件,然后再编制专业性作业指导书,最后编制质量记录。详见QB/HT03.1第5.3.1条规定。4.4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4.4.1 质量保证工程师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总负责人,综合部是质量监督和协调的管理部门。4.4.2 质量保证体系教育培训分层次进行,达到全员对质量方针和质量保证体系理解一致,对质量目标和职责清楚,都能按文件要求办。4.4.3 质量保证体系内审执行QB/HT15.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程序。4.4.4管理评审由总经理组织,评审后应提交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结果、结论或建议报告。详见QB/HT01.2管理评审程序。4.4.5 质量改进 根据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质量改进目标和纠正措施,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4.4.6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管理按QB/HT03.1文件控制程序办理。4.4.7 信息反馈 由综合部收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中有关信息。4.4.8 检查考核 由综合部组织结合季度质量检查,将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作为一项主要考核的内容。年终结合内部质量审核结果和管理评审报告,对各部门、各车间进行体系考核。5 相关文件5.1 QB/HT01.1 管理职责控制程序5.2 QB/HT01.2 管理评审程序5.3 QB/HT03.1 文件控制程序5.4 QB/HT15.1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程序6 质量记录6.1 QW/HT02.1 质量计划编制任务书6.2 QW/HT02.2 质量计划修改通知单文件控制程序(编号:QB/HT03.1)1 目的 为使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都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作废文件的误用。2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与质量有关的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使用和管理、更改、作废等内容的控制和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有关的文件的使用控制及管理,包括对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的控制。3 术语本程序采用ISO9000:2008标准和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术语及定义。4 职责4.1 综合部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编写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4.2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4.3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质量保证手册。4.4 各相关部门负责文件的使用和管理,负责相关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5 工作程序5.1 文件的编制5.1.1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编写质量保证手册。5.1.2综合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编写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5.1.3 各职能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编制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格。5.1.3.1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编制、修改本处技术文件;负责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文件的编制.5.1.3.2 综合部负责服务、培训文件的编制。5.1.3.3 营销部负责材料、零部件文件的编制。5.1.3.4 技术质量部负责统计技术文件的编制。5.2 文件的审批和发布 质量保证手册由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由各部门责任师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作业指导书由各职能部门组织编写,各部门责任师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5.3 文件的分类、编号和标识5.3.1 文件的分类如下:5.3.1.1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表格。5.3.1.2 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规范、材料、零部件文件、检验和试验规程、工艺文件、设备文件、设计图样等。5.3.1.3 外来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上级颁发的指导性文件。5.3.2 文件由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按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5.4 文件的发放5.4.1综合部和技术质量部在发放文件前,应确定是否受控,受控文件发放时应加盖“受控”印章,受控文件还应有控制号。非受控文件发放时应加盖“非受控”印章。5.4.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由技术质量部依照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发放范围控制清单进行登记、发放;技术文件由技术质量部依照经副总经理批准的技术文件发放范围控制清单进行登记、发放。5.4.3 发放的文件应及时传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使用文件的场所得到有效版本。5.4.4 各职能部门应建立收、发文登记表,明确收、发文日期、文件编号、文件名称、份数、发往部门、发文人情况等。5.5 文件的使用和管理5.5.1 综合部对文件的管理,应根据相应条件建立文件资料柜,妥善保管文件。5.5.2 文件要有良好的保存条件,要达到“六防”要求(防盗、防火、防虫、防潮、防尘、防高温等)。5.5.3 文件应予妥善保管,定期清理检查,做好记录。对破损文件、应剔除,文件管理员做好备案记录。5.5.4 文件的持有者必须保证文件的完好性。对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应注明原因重新办理补发手续,补发时给予新的控制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控制号作废。用软件拷贝的形式保存的文件应建立备份,分存不同地点。5.5.5 未经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意,文件禁止采取任何方式复制,如因工作需要复制,应填写文件复制申请单,经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复制。5.5.6 不属文件发放者,确因工作需要借阅的,可借阅文件,按档案资料管理办法执行。5.6 文件的更改5.6.1 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更改理由,提出更改意见,按文件的审批手续进行审批。5.6.2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相应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下发实施更改。文件更改一般采用页更换的方式,更改时注明修改状态并填写文件更改记录表。文件更改应包括涉及到的所有受控文件均已更改,以确保文件的统一性和正确性。5.6.3 文件更改后,文件管理部门应按发文登记表的名单及时更换相关页,同时收回原来的相关页。5.7 文件的作废与销毁5.7.1 文件经多次或需进行较多内容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作废。文件作废时,应及时全部收回,加盖“作废”印章,若需销毁,由文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统一销毁。5.7.2 文件的销毁,由专人监督销毁。销毁方式为自毁或送造纸厂,销毁完毕,监督人和销毁人应在文件销毁登记上签字。5.7.3 当出于法律或积累知识的目的需要保留作废文件时,应填写作废文件留用登记表,并及时打上“留用文件”字样,然后予以保存,以防误用。5.8 外来文件的控制5.8.1 直接引用的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文件由技术质量部接收后报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批其有效性,然后按文件的发放程序办理。5.8.2 直接引用的技术标准文件由技术质量部报副总经理审批其有效性,然后按文件的发放程序办理。6 相关文件 QC/HT3.1 档案资料管理办法7 质量记录7.1 QW/HT03.1.1 收文登记表7.2 QW/HT03.1.2 发文登记表7.3 QW/HT03.1.3 受控文件台帐7.4 QW/HT03.1.4 文件借阅登记表7.5 QW/HT03.1.5 文件补发申请单7.6 QW/HT03.1.6 文件更改申请单7.7 QW/HT03.1.7 文件更改通知单7.8 QW/HT03.1.8 文件更改记录表7.9 QW/HT03.1.9 作废文件留用登记表7.10 QW/HT03.1.10 文件销毁申请表7.11 QW/HT03.1.11 文件销毁登记7.12 QW/HT03.1.12 文件复制申请单7.13 QW/HT03.1.13 文件更改一览表记录的控制程序(编号:QB/HT03.2)1 目的为证明产品到达了所要求的质量和验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保存并提供有关的证据。2 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相关的所有记录。3 职责3.1 综合部部负责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记录的归口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车间协助配合。3.2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形成过程中技术性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车间协助配合。3.3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实施管理性质量记录有效控制的协调工作。3.4 总工程师负责实施技术性质量记录有效控制的协调工作。3.5 综合部负责记录的收集、编目、查阅、标识、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的控制管理工作。4 工作程序4.1 记录的类型和范围4.1.1 与产品有关的各种质量记录。4.1.2 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种质量记录。4.1.3 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关的各种质量记录。4.1.4 来自分供方有关质量记录。提供资料的途径。4.2 记录的形式和填写要求。4.2.1 文字记录,应及时、完整、数据准确、用词确切、字迹清晰。4.2.2 图表记录,应使用公司或有关标准规定的图表形式。4.2.3 采用磁带、光盘记录时,须事先演示声光效果,确保记录可靠完整。4.2.4 摄影或摄像工作,须由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照片应有文字说明,音像应标识明确。4.2.5 记录一般采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4.3 记录的收集和整理4.3.1 各部门应明确规定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4.3.2 相关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质量活动中产生的记录并及时立卷。4.4 记录的编目记录的责任部门应对收集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并编写质量记录卷内目录,然后装订立卷。4.5 记录的标识4.5.1 记录应有明确标识,以便保管和检索。4.5.2 记录标识应包括:名称、编号、记录人、记录日期和顺序号。立卷后应在卷外部标明:名称、编号、整理人、立卷日期和保管期限。4.6记录的归档记录清单中的各类质量记录由相应责任部门整理归档,交综合部保存。4.7记录的查阅4.7.1 部门有关人员若需查阅有关质量记录时,应经相应主管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查阅。4.7.2 当顾客或外部需要查阅质量记录时,应经总工程师或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按规定提供给对方查阅、复印。4.7.3 所有的质量记录不许带离本单位。4.8记录的保管4.8.1记录的保管应有适宜的贮存环境和条件,防止破损、遗失、变质。4.8.2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本程序所附的质量记录清单中规定期限执行。4.9记录的处理记录的管理人员应每年年底检查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状况,超出保管期限由各部门组织销毁,综合部进行。5 相关文件5.1 QB/HT03.1文件控制程序6记录6.1 QW/HT03.2.1记录清单合同评审控制程序(编号: QB/HT04)1 目的 本程序在于保证合同签订前,控制合同的各项条款在实施中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取得顾客信任。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招标文件、投保文件和生产合同的评审及评审活动的协调。3 职责3.1 营销部负责组织评审工作,整理、保存评审记录;3.2 技术质量部负责审核价款(标价)、计费依据条款的公正性,负责商务标的编制;负责审查技术条款实施的可能性和适合性,负责技术标书的编制;负责审查技术安全环保条款实施的可能性;负责审查产品的立项依据。3.3 车间负责审查工期的可行性;3.4 财务部负责审查资金状况能否满足生产需要,结算方式的可行性;3.5 技术质量部负责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违约及纠纷处理条款的可行性;负责审查质量条款的符合性和实施的可能性。3.6 营销部负责审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供贷方式、数量、价格和供贷期限条款可行性;负责审查本公司能否保证该项产品生产装备的需要。3.7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对合同评审作出结论。4 程序4.1 准备阶段4.1.1 由综合部提出标书或合同评审申请,并报请总经理确定评审时间。4.2 评审阶段4.2.1 总经理主持、综合部组织合同评审会议,有关部门参加。4.2.2 评审应对标书或合同中规定的以下具体内容的满足程度做出评价: a) 产品的质量标准、质量等级: b) 技术标准、产品规范; c) 工期; d) 产品造价(标价)的计费依据; e) 产品所需材料、生产设备的质量、价格和供贷期限; f) 生产设备; g) 产品所需流动资金,质量、履约、投标保证金,进度款拨付、结算方式; h) 安全、环保、防护措施; i)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违约及纠纷处理; j) 产品的立项; k) 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文字表达是否准确。4.2.3 评审记录 a) 合同评审后,各部门在经济合同、标书评审表上签署意见,总经理签署评审结论; b) 由综合部整理评审会议记录,建立经济合同、标书评审台帐;保存合同评审记录,按档案要求与合同一起归档。4.3 与顾客协调阶段4.3.1 合同评审后,如某项条款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由该条款对应部门会同综合部在评审结论规定的时间内与顾客联络协调;4.3.2 综合部与顾客联络结果,形成记录,报请副总经理决定后继续工作。4.4 合同批准和生效4.4.1 任何与顾客要求的不一致已经解决;4.4.2 本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委托人批准进行合同签订;4.4.3 双方在合同文本上加盖各自“经济合同专用章”,合同生效。4.5 合同的修改4.5.1 在合同履约期间,各阶段对应的执行单位必须以会晤电话、函件等方式与顾客保持联络。4.5.2 在联络过程中,顾客决定修改合同,执行单位应将所需修改的合同条款以电话或文字方式告知综合部,综合部报请总经理,组织需修改条款的涉及部门自本程序4.1条款处顺次进行评审。4.5.3 在联络过程中,本公司决定需修改合同,自本程序4.3条款处顺次进行。5 相关文件5.1 QB/HT01.1 管理职责控制程序5.2 QB/HT03.2 记录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W/HT04.1 合同评审报告6.2 QW/HT04.2 合同修订记录表设计控制程序(编号: QB/HT05)5.1 目的 本公司为保证产品开发的质量,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5.2 适用范围 适作于本公司所承担产品合同设计过程控制。5.3 职责5.3.1 技术质量部负产品设计的管理。5.3.2 营销部负责标责审查合同条款有无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5.3.3 生产部负责审查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生产周期可行性以及技术和安全条款。5.3.4 技术质量部负责审查产品开发中的质量检验。5.3.5 营销部负责审查材料的供贷方式、数量、价格和质量;5.3.6 综合部部负责设计输入的满足情况。5.4 设计程序5.4.1 设计和开发策划公司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进,公司应确定:5.4.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a.营销部与顾客签定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经总经理批准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与新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转交技术质量部。b.营销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项目建议书,报总经理批准后,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技术质量部。c技术质量部综合各方面信息,提交项目建议书,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5.4.1.2 设计和开发阶段。5.4.1.3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5.4.1.4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公司由总经理直接对技术质量部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5.4.2 设计和开发输入5.4.2.1 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5.4.2.4)。这些输入包括: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设计和开了所必需的其他要求。5.4.2.2 设计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并填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附有各类相关的资料。5.4.3 设计和开发输出5.4.3.1 设计和开了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了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5.4.3.2 设计和开了输出应包括:满足设计和开了输入的要求;给出来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外协件清单;指导生产、安装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零件图、部件图、总装图、生产工艺等;质量重要分级明细表;产品技术规范或企业标准;用户手册;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5.4.4 设计和开发评审5.4.4.1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策划的安排以便: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5.4.4.2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在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5.4.5 设计和开发验证5.4.5.1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5.4.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5.4.5.2样机验证通过后,技术质量部、生产部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产品的特点,填写产品总结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生产部方可指导车间进行生产。5.4.6 设计和开发确认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根据所策划的安排(见4.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5.4.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和评审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的评审结果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6、相关文件6.1 文件控制程序6.2 设计、工艺文件管理规定QB/HT05-017、记录7.1 项目建议书QW/HT05.17.2 设计开发任务书QW/HT05.27.3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QW/HT05.37.4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QW/HT05.47.5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QW/HT05.57.6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QW/HT05.67.7 产品总结报告QW/HT05.7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编号:QB/HT6.1)1 目的 对材料、零部件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使材料、零部件的物资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压力管道元件 生产的物资材料、零部件的采购。3 术语 本程序采用TSGZ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生产、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标准中的术语及以下术语。3.1 材料、零部件采购变更:在材料、零部件采购活动中,进行调整的过程。4 职责4.1 本程序由营销部归口管理。4.2 技术质量部负责物资材料、零部件计划的编制;营销部负责材料、零部件的采购;技术质量部负责材料、零部件物资的质量监督。4.3 技术质量部提供产品生产物资申请计划及技术标准。5 工作程序5.1 材料、零部件采购控制流程图(附后)5.2 材料、零部件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审批5.2.1 技术质量部向营销部提供物资申请计划。计划内容包括:5.2.1.1 物资的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5.2.1.2 物资的质量要求;5.2.1.3 加工件要附加工图或样品及技术要求;5.2.1.4 物资的供货时间。5.2.2 营销部经物资平衡后编制物资材料、零部件计划,报副总经理审批。5.3 分承包方评定5.3.1 营销部了解分承包方的资质:企业性质、技术力量、生产能力、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社会信誉、认证资格等情况。收集分承包方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等资料。5.3.2 营销部考查分承包方质量保证能力,能否满足产品规定的要求。 考查的分承包方是否已获得产品相应的认证证书。5.3.3 根据综合评定,营销部列出合格分承包方名单。并报公司营销部备案。5.3.4 营销部对合格分承包方进行考查:5.3.4.1 向合格分承包方询价。5.3.4.2 对产品市场价格做实地调查。5.3.5 确定分承包方 营销部从列出的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中,结合价格考查情况以及技术质量部或顾客意见,从质量认证、供货及时、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社会信誉好等方面确定最终合格分承包方。5.4 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的签订5.4.1 合同内容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是供需双方在供货过程中的依据性文件,供需双方商定合同条款,合同的内容要完善。5.4.1.1 供需双方单位名称;5.4.1.2 供货内容:名称、型号规格、材质、计量单位、供货数量等;5.4.1.3 质量要求:精度等级、技术要求,加工件要附加工图或样品及产品验收办法;5.4.1.4 产品价格;5.4.1.5 交货时间及交货地点;5.4.1.6 产品包装及运输要求(包括标识);5.4.1.7 付款方式及银行、帐号;5.4.1.8 违约索赔及解决争端的协议。5.4.2 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的评审与审批5.4.2.1 评审要点 a 必须是确定的合格分承包方; b 合同内容必须与材料、零部件采购计划相符。5.4.2.2 一般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由营销部主任审批。5.4.2.3 重要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技术要求复杂、价值高的物资)由营销部会同技术质量部等有关部门,对材料、零部件采购合同进行评审,并填写重要材料、零部件合同评审表,报总经理审批。5.4.3 营销部部长(或委派代表)和分承包方代表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经济合同专用章。5.4.4 急用及零星物资经营销部部长审批后直接材料、零部件。5.5 材料、零部件采购变更5.5.1 由我方提出的材料、零部件采购变更,营销部填写材料、零部件采购物资变更申请,经技术质量部审核、批准后方能变更。5.5.2 技术质量部技术人员依据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通知单报出变更计划,营销部进行材料、零部件采购计划的调整。5.5.3 原材料、零部件采购计划已签订合同,应立即与分承包方联系,谈判解决。原采购计划未签订合同,按调整后的采购计划执行。5.6 材料、零部件采购产品的验证5.6.1 材料、零部件采购产品验证执行QB/HT13.1 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5.6.2 供方在分承包方货源处的验证: 按合同规定到分承包方处验证的产品,营销部到分承包方对所供产品进行验证,合格后才能发货。5.6.3 顾客对分承包方产品的验证:按合同规定,对分承包方的产品进行验证。5.7 采购物资在进货检验中发现不合格,营销部作好记录,与分承包方联系,按合同规定处理。5.8 生产过程中发现采购产品不合格5.8.1 技术质量部质检员填写产品质量反馈表,提交营销部。5.8.2 营销部与分承包方联系,按合同规定处理。处理结果反馈技术质量部。5.9 入库贮存执行仓库管理办法。5.10 采购文件档案的建立和管理5.10.1 营销部负责采购文件档案的建立和管理。5.10.2 采购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5.10.2.1 采购计划和材料、零部件变更;5.10.2.2 询报价单和分承包方评审资料;5.10.2.3 协议书和合同书;5.10.2.4 产品的验证和质量证明文件;5.10.2.5 函、电和会议记录。5.10.3 与交工有关的文件,车间负责收集、整理,向综合部办理移交手续。6 相关文件6.1 QB/HT10.1 检验控制程序6.2 QB/HT15.1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7 质量记录7.1 QW/HT06.1 物资申请计划表7.2 QW/HT06.2 材料、零部件采购计划表7.3 QW/HT06.3 物资分承包方情况调查及评审表7.4 QW/HT06.4 询报价单7.5 QW/HT06.5 重要材料、零部件合同评审表7.6 QW/HT06.6 合格分承包方登记表7.7 QW/HT06.7 采购合同管理台帐7.8 QW/HT06.8 采购变更记录表7.9 QW/HT06.9 物资到货情况登记表7.10 QW/HT06.10 产品质量反馈表7.11 QW/HT06.11 物资调拨单7.12 QW/HT06.12 材料验收单过 程 控 制 程 序(QB/HT7.1)1 目的使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形成的过程。3 职责3.1 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计划的审批、生产过程的组织协调和所需资源的配置。3.2 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文件在使用前的审批。3.3 生产部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生产计划、生产与交通安全的管理并监督实施。3.4 生产部负责设备的购置、生产和移交工作,对本公司的设备管理进行监督。3.5 各车间负责组织生产。4 工作程序4.1 生产部接受任务后组织有关人员到车间勘察,实地了解情况,根据设计及生产情况编制生产计划。4.1.1 针对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要过程进行重点控制: 设计图纸交底 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 生产组织 生产设备 生产安全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记录 生产总结报告4.1.2 应急措施与解决办法。4.2 生产组织4.2.1 由具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组成技术质量部。4.2.2 配备满足要求的生产设备。4.2.3 配齐生产所需的材料、仪器仪表、工具、资料及记录表。4.3 生产准备4.3.1 生产计划4.3.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4.3.3 场地和道路。4.3.4 设备和材料的搬运。4.4 生产前检查 技术质量部技术人员对生产准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人员及技术准备 设备及主要材料 安全及消防 环境状况4.5 生产过程 严格按生产设计及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当生产设计与实际情况有重大出入时,应立即向技术质量部及顾客报告,提请变更设计,并作记录。生产过程的控制程序见“相关文件”。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参数进行监控,做好记录。4.6 生产验收生产结束后车间质检员提交生产车间报告和验收单,检验责任师审核或顾客验收。4.7 竣工报告的编写和审批质检员对生产记录汇总、整理,编写竣工报告。将原始资料和竣工报告交检验责任师审核,质保责任师审批后存档。5 相关文件5.1 QB/HT7.4 工艺质量控制程序5.2 QB/HT7.5 材料质量控制程序5.3 QB/HT7.6 产品生产与车间控制程序5.4 QB/HT08 焊接质量控制程序5.5 QB/HT09 热处理控制程序5.6 QB/HT13.1 设备控制程序5.7 QB/HT7.8 车间控制程序5.8 QB/HT12.1 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5.9 QB/HT12.2 压力试验控制程序5.10 QB/HT10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5.12 QB/HT10 理化质量控制程序5.13 QB/HT14 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5.14 QB/HT15.3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包括QB/HT7.2QB/HT7.8中所需的质量记录。工艺质量控制程序(QB/HT7.2)1 目的为保证工艺质量,对所涉及的产品技术准备、图纸审核、工艺审查、工艺文件编制、工装设计与验证、材料定额及代用,审核程序及工艺实施等基本要求作出规定。2 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自购房合同范本
- 丁桥租房合同范本
- 摆摊工具租赁合同范本
- 关于logo设计合同范本
- 装饰装修维修合同范本
- 回迁楼回购合同范本
- 房租买卖简易合同范本
- 高空安装合同范本
- 购房合同范本哪里看
- 消防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湿地公园项目监理规划
- 银行还款证明协议书
-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经验分享课件》
- TSG Z7002-2022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基于数据的员工能力预测模型-全面剖析
- 中国茶文化双语故事课件
- GB/T 45411.2-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2部分:高性能仪器
- 少数民族民歌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试讲教案
- 钢旋转楼梯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