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40t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计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计 - 2 - 设计摘要设计摘要 摘要: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英文缩写 rmg)是集装箱堆场专用机械之一, 它利用市电,通过行走轮在轨道上的移动,配有 20,40可伸缩吊具(根据需 要亦可配双箱吊具) ,在集装箱堆场的规定范围内起吊、堆放集装箱。 rmg 与 rtg(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相比,具有用市电驱动,无污染, 可加大起重量和起升速度,大车可吊货快速行走等优点。 本机由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大车机构、减摇机构等组成。起升、大 车、小车机构多为交流变频控制。起升机构一般为单卷筒形式,亦可根据需要设 计成双卷筒开式。 关键字: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 3 - abstract design abstract: the track- type container gantry cranes (the initials rmg) is one of machinery specialized for container yard, which uses electricity to run round the track on the mobile, with 20 , 40 retractable spreader (also based on need can double with me spreader), in the container yard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lifting and stacking of containers. rmg and the rtg (tire container gantry cranes) compared with using electricity- driven, non- polluting, can increase from the weight lifting and speed, large carts may be suspended cargo fast walking, etc. the plane from lifting, running car agencies, large carts, roll bodies composed. lifting, large carts, car bodies for the exchange of multi- frequency control. lifting bodies is generally single- reel form, or under the dual needs of open- reel. keyword: track crane, containers, gantry crane, structural design - 4 - 前前 言言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是众多港口起重机械的一种,它以采用市电无污 染、能源充足等有点适用于固定场所的长期作业,是港口货物装卸运输的必备设 备。 针对世界贸易的全球发展, 港口运输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港口货物的装卸运输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港口的起 重运输设备的革新和改进就刻不容缓。 传统的集装箱装卸运输方法和系统已经不 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贸易的需求。 面对新时期的全球贸易的新挑战,我们不断的进行着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 的革新来提高港口的装卸运输效率,加大港口货物的出入量。不断的顺应全球化 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 就集装箱装卸运输方面的革新,我们做出下面设想: 技术方面我们采用整船集装箱定位扫描系统, 起重机吊具采取数控系统由电 脑操作自动寻取集装箱坐标并经行精确对接吊取,代替人工手动对准吊取。能够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设备改进我们采取大吨位的高效率的起吊机械,改进集装箱的装载重上限。 或者采取双箱、三箱同时装卸来提高效率。 管理方面我们采取全面智能化系统管理,港口机械全面实现计算机系统操 控。减少人工干预,实现高效率作业。 本次设计就是本着提高港口机械的装卸效率的原则, 设计的大吨位、 大跨度、 大起升高度的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起重量 40t 是现有最大的起重量,大跨 度和高起升高度大大扩大了起重机的工作区域。作业能力大大提高。 本机设计是基于现有产品模型自行设计出来的, 设计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和 过失之处,在后期的设计当中作者会不断的更新改正。本设计仅仅设计金属结构 的设计,机构设计将后会继续完成。设计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导师为我们提供了 巨大的帮助,再次向我们的指导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 5 - 目目 录录 一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总概 6 二总体设计 8 1.设计参数 . 8 2.主梁设计 . 8 (1)基本尺寸设计 . 8 (2)主梁截面几何参数计算 . 9 3.端梁设计 . 10 4.刚性支腿设计 . 11 5.柔性支腿设计 . 13 6.下端梁设计 . 15 7.上马鞍设计 . 16 三起重机整机稳定性计算 17 1.空载起重机沿轨道方向起、制动时的载重稳定性安全系数验算 . 17 2.起重机满载时垂直于大车运行轨道方向的载重稳定性安全系数验算 . 20 四主桥架计算 21 1.载荷计算 . 21 (1)主梁自重载荷 . 24 (2)一根主梁上小车集中载荷 . 24 (3)端梁自重 . 24 (4)惯性载荷 . 24 (5)偏斜运行侧向力 . 24 (6)风载荷 . 25 (7)扭转载荷 . 25 2.主梁内力计算 . 26 (1)主梁垂直平面所受的内力 26 (2)主梁截面水平载荷产生的内力 27 3. 强度计算 . 28 4疲劳强度计算: 30 5.主梁稳定性计算 . 32 五支腿计算 35 - 6 - 1. 载荷计算 35 2. 支腿内力计算 36 3支腿强度计算 40 4. 支腿稳定性计算 41 六下横梁的强度计算 45 七 连接强度验算 45 (1)计算法兰板上焊缝的强度 46 (2)刚性支腿下端与下横梁联合 47 (3)螺栓连接计算 48 八刚度计算 49 (1)静刚度和位移 49 (2)桥架水平惯性位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起重机偏斜运行对主梁产生的水平位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垂直动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起重机拱度 51 十参 考 文 献 51 十一. new technique of zpmc 52 - 7 - 一一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总概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总概 本起重机专供集装箱货场上作未来集装箱的装卸车及堆垛之用。 在龙门起重 机的行走距离内可以进行吊一箱过三箱的作业,为扩大起重机的作业范围,本机 具有两侧 13 米的外伸距,加上龙门架跨度内的 60 米工作长度,形成 86 米长的 小车作业线。起重机可以在门架跨度内堆存 21 排集装箱;在外伸距处作车道的 集装箱装卸车作业。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集装箱堆放方向和集装箱拖车行走方 向。本机配备伸缩式集装箱索具(亦称吊具) ,索具的开闭锁动作和伸缩可以由 司机在操纵室操作。 本起重机在轨距 60 米的轨道上运行,轨道型号为 qu80,轨道安装质量必 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 jt5022- 86港口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条件 的规定,以保证起重机在额定载荷下安全使用。 操纵室悬挂在小车旋转架上,和旋转架、集装箱索具一起横移和旋转,保证司机 有良好的视线,以便准确对箱操作。 本起重机各机构均为工作性机构。即都能带载动作,完成 20 英尺或 40 英尺集 装箱的起升、下降、横移、旋转及整机沿堆场轨道运行。起重机的设计和校核均 按我国国家现行标准 gb3811- 83起重机设计规范和 gb6070- 85起重机 械安全规程的相应规定执行,以保证本起重机在集装箱装卸作业时正常工作。 起重机总体性能表 起重量 起重能力 40 吨 吊(索)具下起重量 60 吨 起升高度 轨上 16.5 米 门架跨距 60 米 门架两侧外伸距 13 米 门架基距 16 米 工作速度 起 升 25 米/分 小车横行 62 米/分 大车运行 50 米/分 起重机最大工作轮压 32 吨/轮 大车使用钢轨 qu80 使用电源 种类 3 相 380 伏 50 赫 方式 电缆卷筒绕入/200 米 起重机总重量 520 吨 本机金属结构均是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型结构,门架与门腿成 型,门腿内设直梯, 主梁上设有人孔,以方便人员进如进行内部结构检查。门架与主梁用法兰方式联 结;主梁分成三段,用高强度螺栓联结;以方便运输和安装。在运输过程中,注 意枕木的搁置点应放在箱体的横隔板部位,以免产生凹陷变形。 本机的起升机构、小车机构、旋转机构和大车机构均有终点开关保护。开关位置 在总装试车前按设计图要求定位。 - 8 - 起升卷筒轴承座设重量传感器。 大车行走机构上的顶轨器和防台锚定销和小车锚定销上均有行程或联锁开关, 亦 须在现场作定位调整。 大车机构的附属安全设备较多,有行程终点开关;门腿一侧位置设有锚 定联锁开关;在另一侧位置设有大风防爬装置;装在四条门腿上的大车行走声光 报警器以及电缆放出完毕停车开关。 这里需说明一下:当操纵大车运行手柄欲令大车行走时,首先行走声光报警器发 出红色闪光,且笛声大作,警告轨道附近人员避让,同时,防爬器电动机启动提 防爬靴。当防爬靴提起高度碰及行程开关时它一面接通行走控制电路,一面点亮 松轨指示灯,行走电动机正向(或反向)接触器动作,起重机启动运行。 停车时,操纵杆手柄扳回“0”位,行走电动机失电,此时行走制动器不立即刹车, 起重机可以籍惯行滑行一段距离。经过一段延时,然后制动器才失电抱闸停车, 同时防爬电机失电,防爬靴下落至路轨上,碰动行程开关,切断大车控制回路, 顶轨指示灯亮。 吊具系统: 吊具开闭锁只有在着箱开关全部动作后,才能动作。开闭锁动作完成后才能 进行起升动作。 超载保护系统: 测重传感器安装在一台起升卷筒的轴承座内重量传感器,这里的钢丝绳是没 有收放的,利用钢绳的张力测量吊重。讯号传至司机室内的微电脑载荷限制器, 它显示所吊物品的重量。当载荷达到 90%额定值时蜂鸣器发出断续声响,同时 报警灯闪烁, 是为了预报警。 当达到 105%额定起重量时, 蜂鸣器发出连续声响, 报警灯长亮,约经 0.5 秒延时后,若荷重仍没减小,继电器即行动作,切断起升 电机上升控制回路。此时,重物只能下降不能上升。载荷限制器的调试详细情况 请见“载荷限制器使用说明书”,并应定期进行检查标定。 - 9 - 二总体设计二总体设计 1.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起重量 q=40t 小车自重 gx=60t 小车轨距 b=14410mm 起升速度 v起=25m/min 大车运行速度 v大=50m/min 起升高度 h0=16.5m 跨度 l=60m 有效悬臂长度 l0刚=13m l0柔=13m 悬臂全长 l0刚=18m l0柔=18m 沿海 工作风压 q=250pa 非工作风压 q=800pa 材料 a3 钢 工作级别 m6 2.主梁设计主梁设计 (1)基本尺寸设计)基本尺寸设计 取主梁高度 h1=(1/14-1/17)l=5.66.8m 根据设计的实际要求和结构的要求取 h1=4040mm 选用主梁为偏轨式箱形主梁 主梁宽度 b1=(0.60.8)h1=1.82.4m 初选 b1=1.59m 变截面长度 初选为 3m 主梁上、下翼缘板厚 0 =20mm 主腹板1=12mm 副主板2=8mm 箱形梁承轨部分采用宽翼缘 t 字钢拼合,型号为 600 t 字钢上翼缘厚 20、腹板厚 12 - 10 - 主桥架总图 (2)主梁截面几何参数计算)主梁截面几何参数计算 截面积 a0=(1774x20+1650x20+4000x12+4000x8)mm2 =148520mm4 求重心坐标: - 11 - 1 1 (1774 888 20 1624 4000 128 34 4000 1650 20 825) 148520 921.3 xmm mm =+ + = 1 1 (1774 20 403020 4000 2020 1650 20 10) 148520 2053.9 ymm mm =+ = 求惯性矩: 3333 222 114 1111 1774 201650 2012 40008 4000 12121212 1776 20 1976.11650 20 2043.94000 20 33.9 3.785 10 (mm ) x i=+ + = 3333 2222 104 1111 20 177420 16504000 124000 8 12121212 1776 20 33.31650 20 96.34000 20 702.74000 8 887.3 6.57 10 (mm ) y i =+ + = 3.端梁设计端梁设计 端梁高度 h2=1/2h1=2020mm 宽度 b2=1m 端梁上、下翼缘板厚0=10mm 腹板=8mm 主梁和端梁采用法兰盘螺栓链接 - 12 - 4.刚性支腿设计刚性支腿设计 根据跨度 60m,采用一刚性支腿和一柔性支腿的设计方法,柔性支腿铰接。 在门架平面计算按静定简图,在计算支腿平面内力时,采用超静定简图。 由于设计起重机为工作级别为 m6,最大轮压为 20.3t,查手册选取车轮的车轮 直径为800,轨道型号为 qu80。 由于起升高度 h0=16.5m,极限起升高度距主梁下翼缘高度 h0=2.5m, 支腿与质量连接支座高度 hz=0.3m 。 6 轮台车高度 h台=3.415m 台车与下端梁连接支座 h支下=185mm 下端梁高度 h下端=600mm 得出支腿的高度为:h 支=h0+h0- hz- h 台- h 支下- h 下端 =(16.5+2.5- 0.3- 3.415- 0.185- 0.6)m =14.5m=14500mm 门架平面 刚性支腿上端宽度:b刚上=1.2h主=4.8m 为满足弯矩和扭力的强度要求,取 b刚上=5m 下端宽度 b 刚下1.59/3=0.53m 考虑车轮和支腿支撑的构造,取 b刚下=1000mm 为节省材料又能符合力学的要求,将刚性支腿的构造设计为如下图形式: 刚性支腿上截面: - 13 - 刚性支腿下截面: 刚性支腿 1- 1 截面计算: 22 2 (640 14 2 1576 10 2) 249440 2 98880 ammmm mm = += = - 14 - 整个截面是由两个截面组成,一个截面 32104 1 210 15762 14 640 7951.682 10mm 12 x i=+ = 半 () 3294 y 1 214 6402 10 1576 2953.45 10mm 12 i=+ = 半 () 整个截面的惯性矩: 104 23.364 10 mm xx ii= 半 2124 yy 2223501.095 10 mmiia=+= 半 计算刚性支腿中间截面的尺寸属性: 2 98880mmaa= 刚中上 104 3.64 10mm xx ii= 刚中上 () 2114 yy 2211752.73 10mmiia=+= 刚中半 () 刚性支腿下端截面计算: 22 (1040 14 2 1576 10 2)60640ammmm=+= 32104 1 210 15762 14 1040 7952.492 10mm 12 x i =+ =() 3294 y 1 214 10402 10 1576 4959.347 10mm 12 i =+ =() 5.柔性支腿设计柔性支腿设计 柔性支腿下端宽度设计于刚性支腿相同:b柔下=1040mm 根据 b b 0.7 b 柔下柔上 柔上 取 b柔上=1640mm - 15 - 60 支腿上截面: 柔性支腿下端截面和刚性支腿下端截面各尺寸一样: - 16 - 柔性支腿下端截面 柔性支腿上截面: 22 (1640 14 2 1576 10 2)77440ammmm=+= 32104 1 210 15762 14 1640 7953.56 10mm 12 x i =+ =() 32104 y 1 214 16402 10 1576 7953.015 10mm 12 i =+ =() 柔性支腿中间截面: 22 (1340 14 2 1576 10 2)69040ammmm=+= 32104 1 210 15762 14 1340 7953.02 10mm 12 x i =+ =() 32104 y 1 214 13402 10 1576 6451.87 10mm 12 i =+ =() 柔性支腿下截面和刚性支腿下截面各尺寸一样, 截面性质一样在此不再做计 算。 6.下端梁设计下端梁设计 下端梁的两端截面计算: - 17 - 22 (1040 16 2600 10 2)45280ammmm=+= 3294 1 210 6002 16 1040 3083.51 10mm 12 x i =+ =() 3294 y 1 216 10402 10 600 4965.95 10mm 12 i =+ =() 7.上马鞍设计上马鞍设计 上马鞍设计与主梁直接相连,截面比较细小,起到加强桥架稳定性、水平刚 度、抗弯、抗扭能力。因为上马鞍不在支腿平面与支腿直接刚性连接,所以所受 作用力相对较小。为了简化模型在此我们不对其做考虑,把其当作进一步加强作 用。 支腿平面示意图 - 18 - 三起重机整机稳定性计算三起重机整机稳定性计算 带悬臂的龙门起重机, 除验算沿大车运行方向 空载起、 制动时的稳定性, 还须验算垂直于轨 道方向的稳定性,由于集装箱的迎风面积不 大, 运行速度较低, 故满载时的稳定性可不计 算。 1.空载起重机沿轨道方向起、 制动时的载重稳空载起重机沿轨道方向起、 制动时的载重稳 定性安全系数验算定性安全系数验算 1 f134 0.5() 1.4 ggb k php hp h + = + 小桥 小桥 式中 g桥桥架重量 2g= 刚腿柔腿静总马鞍台车下横梁桥 (g+g+g+g+g+g) 1185.4 104.6138tgggg=+=+= 梁静总轨栏杆电 g g 梁一根主梁的自重 g 梁=118t g 轨一根主梁上的小车轨道自重 g 轨=5.4t g 栏杆一根主梁一侧的平台栏杆的自重 g 栏杆=10t g 电位于平台上的电气设备的重量 g 电=4.6t g 刚腿刚性支腿的自重 g 刚腿=18t g 柔腿柔性支腿的自重 g 柔腿=12t g 马鞍马鞍自重 g 马鞍=10t - 19 - g 台车大车运行台车总自重 g 台车=40t g 下横梁下横梁自重 g 下横梁=15t 2ttg= 桥 (138+18+12+10+40+15) =466 pf作用在桥架和小车上的工作状态最大风力。 计算风力时,前面一排的主梁,马鞍、支腿、下横梁及大车 轮组遮挡后面一排主梁、马鞍、支腿、下横梁及大车轮组。故后面一排 受风面积应减小,减小程度用折算系数表示。 风力计算公式分别为: fn pck q a = 前 fn pck qa = 后 f n pck qa = 后 f n pck qa = 后 式中 p作用在桥架与小车上的非工作状态的最大风力; c风力系数 c=1.6 kh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kh=1 计算非工作风压时,kh=1.13 q第类载荷的风压值 q=250pa q第类载荷的风压值 q=250pa 折算系数,根据 a/h 值查 a/h=1.4/4=3.25 简便起见 用 4 代替 2 , 1 4 =1.1 (3)端梁自重)端梁自重 分配于主梁端部为固定集中载荷 34 4 9.81 103.9 10 d fn= (4)惯性载荷)惯性载荷 一根主梁上的小车惯性力为: 5 4 9.81 10 7.0 10 1414 hx p pn = 一根主梁自重的惯性力 4 3 1.33 10 0.95 10/ 1414 h fq pn m = 端梁自重作用在主梁端的惯性力为: 3 2.79 10 14 d dh f pn= (5)偏斜运行侧向力)偏斜运行侧向力 由于本起重机采用刚、柔性支腿,故侧向力主要作用在 刚性支腿架下面。 1 满载小车在主梁跨中央 支腿下面采用 6 车轮台车,2 个一组 刚性支腿端总静轮压: 36 1 1111 p(2)(466 12080) 9.81 101.079 10 2323 rg ppn=+=+= 桥 由 0 60 3.3 18 l b = 查得0.15 偏斜侧向力为: - 25 - 64 1 11 s11.079 0.15 108.09 10 22 r ppn= 2满载小车在主梁左端极限位置 刚性支腿下端车轮总静轮压为: 36 2 1111 p2)46680 120) 9.81 101.416 10 2323 rg ppn=+=+= 桥 ( 65 s22 11 1.416 0.15 101.062 10 22 r ppn= (6)风载荷)风载荷 见前述,此处略解。 (7)扭转载荷)扭转载荷 偏轨箱形梁有垂直载荷和水平惯性力的偏心作用而产生的移动扭矩, 其他载荷 产生的扭矩较小而且作用方向相反,故不做考虑。 偏轨箱形梁弯心 a 在梁截面的对称形心在 x 轴上, (不考虑翼缘板外伸部分) 弯心至主腹板中线的距离为: 2128 1()(1590 10)632 122220 ebmmmm = + - 26 - 轨高 hg=152mm (p50) 1 1 (2020 152)2172 2 g hhhmmmm=+=+= 移动扭转力为 55 1 1.1 9.81 106326.82 10 p tpenm= 45 7 102.1721.52 10 hhx tp hnm= 2.主梁内力计算主梁内力计算 (1)主梁垂直平面所受的内力主梁垂直平面所受的内力 1小车位于跨中央对主梁产生的垂直弯矩: 2 254242 0 4 7 9.81 10601.33 10601.33 1018 ()1.1 () 482482 2.04 10 q cv f lpl fql m nm =+=+ = - 27 - 跨中内扭矩为: 5 1 ()4.17 10 2 ncph tttnm=+= 跨中主腹板所受剪力为: 5 4 1 5.4 10 2 p fpn= 2小车位于悬臂极限位置,对主梁跨端或悬臂根部产生的垂直弯矩: 2 42 054 400 6 1.33 1018 ( )1.1 (9.81 10133.9 1018) 28 1.7 10 q dvbvd f l mmplf l nm =+=+ = 小车位于悬臂极限位置处主梁支腿端部截面所受扭矩: 5 8.34 10 ndph tttnm=+= 小车位于悬臂极限位置处主梁支腿端部截面所受剪力为: 6 4 1.08 10 pd fpn= (2)主梁截面水平载荷产生的内力主梁截面水平载荷产生的内力 小车位于跨中时产生的水平弯矩: 0 2 10 44332 332 4 6 () ()()1 4822 (7 100.63 10 ) 60(0.95 101.57 10 ) 60 48 (0.95 101.57 10 ) 181 8.09 1018 22 2.582 10 hw hwhw chs ffl pplffl mp b nm + + =+ + =+ + + = 小车在悬臂极限位置时主梁跨端产生的水平弯矩: - 28 - 0 2 020 332 444 6 () 1 () 22 (0.95 101.57 10 ) 181 (7 100.63 10 ) 136.94 1018 22 3.53 10 hw chhws ff l mpp lp b n m + =+ + =+ = 3. 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1】主梁跨中的强度计算 需要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危险点 1、2、3 的强度 (1) 主腹板上边缘点 1 的应力 主腹板边至轨顶距离为: 0 15220172 yg hhmm=+=+= 主腹板边的局部压应力为: 5 4 11 1.1 9.81 10 44 57.06 (2 17250) 12 m p mpa c = + 垂直弯矩产生的应力为: 73 01 11 2.04 101966.1 10 63.89 3.785 10 x x m y mpa i = 水平弯矩产生的应力为: 63 1 02 10 2.582 10702.7 10 27.6 6.57 10 y y m x mpa i = - 29 - 惯性载荷与侧向力对主梁产生的轴向力较小且作用相反。应力很少 故这此不计算。 主梁上翼缘的静矩为: 0110 3 (0.5)20 1774 (1986.4 10) 70112027 y b y mm = = 主腹板边上的切应力为: 5753 116 5.4 107.01 104.17 1010 2 03.785 10(128)2 6.39 1012 7.72 fpsytn ixa mpa =+=+ + = 式中:a0 为主梁的过四边中心线的截面面积: 2 0 1590 40206391800amm= 点 1的折算应力为: 00102 133.59mpa=+= 222222 00 3133.5957.06133.59 57.06 3 7.72 116.87 175 mm mpampa =+=+ = 需设置一条纵向加劲肋在垂直中心线处,不再进行验算。 翼缘板最大外伸部分 0 150 7.515 20 e b = 稳定满足 主腹板稳定性 0 4000 333.3320 12 h = 副腹板稳定性 0 4000 500320 8 h = 需设置横隔板及三条纵向加劲肋,主腹板设置相同,其布置显示于图: - 34 - 横向大隔板间距 a=2000mm 纵向加劲肋位置 140 0.2800hhhmm= 230 0.31200hhhmm= 且 3 22400ahmm 3主、副腹板采用相同的纵向加劲肋: 125 125 8 合格 4端梁一样在翼缘板上添加一根纵向加劲肋, 在腹板上加两根, 分别在 0.2h 处和 0.4h 处。大隔板也相同,间距 a=2m 厚度=8mm 劲板均采用10 取 h=150 厚度 3 4 l 取10 = - 43 - 2腹板 1576 157.6 10 b = 80160 b 10 取 h=120 厚度 3 4 l 取8 = - 44 - - 45 - 六下横梁的强度计算六下横梁的强度计算 经分析下端梁 5 点为危险点,5 点受双向载荷 5 点的应力为: 5 2 1.062 10 y mmnm= 6 2122 1.425 10 x mmmnm=+= 在截面内位于支腿腹板正对下侧添加 2 横向大隔板截面面积为: 2 1640102100010252800amm=+= 5 5 5 6353 99 1 8.535.39510 2 52800 1.425 10316 101.062 10520 10 3.51 105.95 10 26.37 128.39.28163.97 y x xx np m x m y aii mpa + + =+= + =+= () 七连接强度验算七连接强度验算 支腿上端与主梁通过法兰盘用螺栓连接,下端与下端梁焊接 - 46 - (1)计算法兰板上焊缝的强度)计算法兰板上焊缝的强度 支腿与法兰采用焊接连接,采用周边贴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8 f hmm= 。 刚性支腿上法兰平面和焊缝在 x 方向的作用力为: 所受的弯矩为: 6 1234 8.75 10 cccc mmmmmnm=+= 水平惯性力 f 为: 4 w 8.736 10 h fffn=+= 大车大车 计算焊缝的惯性矩: 焊缝截面性质: 2 2 (640 2 1576 2) 0.749638.4 ff ahmm=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股份分红协议书
- 一对一贫困帮扶协议书
- 邮政投资理财协议书
- 远程文件管理协议书
- 加注机使用合同协议书
- 违建产权归还协议书
- 鱼塘光伏合同协议书
- 韩国拒绝停战协议书
- 闲置校舍管理协议书
- 葡萄销售代理协议书
- 幼儿园篮球比赛方案
- 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
- PLC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
- 劳务分包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企业弹性工时劳动合同范文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3开花和结果》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 新员工的管理培训
- 新版进口报关单模板
- 2025年物业合同补充协议范本:物业小区公共收益分配及使用协议3篇
-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8章 立体几何初步-小结(2)空间中的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