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_第1页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_第2页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_第3页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_第4页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民用建筑地基工程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摘要:当前,夯实水泥土桩设计理论和作用机理日趋成熟,并且以其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工期短、桩体强度较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到各类地基处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大多应用于地基土强度要求提高和地基土层变形要求改变的多层和小高层等建筑中。本文就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通过细致的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夯实水泥土桩法使用时的一般规定 夯实水泥土桩通过两方面作用使地基强 度提高,一是成桩夯实过程中挤密桩间土,使桩周土强度有一定程度提高,二是水泥土本身夯实成桩,且水泥与土混合后可产生离子交换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桩体本身有较高强度,具水硬性。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有明显提高。 0m. 种配比的2 / 6 强度参数夯实水泥土桩体强度宜取 28 夯实水泥土桩法的施工设计 00根据设计及所选用的成孔方法确定桩距宜为2桩径 . 00的褥垫层垫层材料可采用中砂粗砂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水泥土桩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成孔工艺挤土成孔可选用沉管冲击等方法非挤土成孔可选用洛阳铲螺旋钻等方法 . 桩孔中心偏差不应超过桩径设计值的四分之一对条形基础 不应超过桩径设计值的六分之一。 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 3 / 6 桩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 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须夯实桩顶夯填高度应大于设计桩顶标高 200层施工时应将多余桩体凿除桩顶面应水平 . )要求 . 行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合土层的深度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本规范第条确定 . 夯实水泥土桩法使用时的质量保证 %。 对一般工程可检查桩的干密度和施工记录干密度的检验方法可在 24h 内采用取土样测定或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击数与现场试验确定的干密度进行对比以判断桩身质量 . 4 / 6 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 3 点 . 适应范围及条件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适用范围很广,适用于粉土、粘土、素填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等地基,施工机具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不受停水、停电影响,造价低廉,且施工文明,无泥浆无噪音。当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60 对于没有振密和挤密效应的地基宜采用排土法成孔,一般用长螺旋钻和洛阳铲成孔。对于有挤密和振密效应的地基, 当需要提高桩间土承载力时,可用挤土法成孔,一般采用锤击式打桩机或振动打桩机成孔。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法夯实成桩,夯实压实系数应大于,保证桩体设计强度。 效益分析 夯实水泥土桩混合料采用水泥和土,造价低廉,处理占地面积 200右的一个多层住宅单元,费用 2 3 万元,较其它处理方法 (素砼桩等 )节省费用 50%以上。 5 / 6 该处理方法工期短、无环境噪音污染,对水、电条件要求不高,一经推出,便被广大设计人员及建设方接受,在旧城改造和小区建设中广泛采用。 夯实水泥土桩 法应用实例分析: 某高层住宅小区 ,总用地面积为 74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 17 万平方米 ,设 14 栋住宅楼 ,地上 15 层 ,地下一层 ,三个地下车库 ,一个人防车库。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筏板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楼东西长米,南北宽米,由于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的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 经过工程地质条件的测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处理方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处理效果检测,最后得到结果是,在住宅楼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的使用期间,在各楼四个大角各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每周进行观测一 次,竣工后四个沉降观测点累积沉降值各为、 ,属于楼体均匀沉降,说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地基工程中应用可靠、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通过在砂类地层和粉质粘土层混合的地基中应用夯实水泥土桩,能够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且和碎石换填等其它方法比较成本低,工期短。并且,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