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讲解).ppt_第1页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讲解).ppt_第2页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讲解).ppt_第3页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讲解).ppt_第4页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gb50189-2005)(gb50189-2005) 章立标章立标 标准目录: 一.总则: 标准的制定目的及适用范围。 二.术语: 有关专业术语的解释。 三.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满足节能建筑要求的有关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新风 量等设计计算参数的确定。 四.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体形系数、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窗墙比等热 工性能指标确定。 五.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设备效率及系统监测与控制。 一. 总 则 公共建筑种类:公共建筑种类: a.a.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写字楼、办公楼、行政大楼等。写字楼、办公楼、行政大楼等。 b.b.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商场、百货大楼、银行,交易中心等。:商场、百货大楼、银行,交易中心等。 c.c.旅游建筑旅游建筑:宾馆、酒店、娱乐会所等。:宾馆、酒店、娱乐会所等。 d.d.科教文卫建筑科教文卫建筑:科技馆:科技馆、博物馆、博物馆、医院、大剧院医院、大剧院、体育馆等体育馆等 e.e.通讯建筑通讯建筑:程控交换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等 f.f.交通运输建筑交通运输建筑:机场、车站:机场、车站、地铁等、地铁等 1.1.建筑类型建筑类型 2.2.公共建筑能耗状况公共建筑能耗状况 20052005年城市房屋建年城市房屋建 筑面积约筑面积约164.5164.5亿亿mm 2 2 , , 其中住宅其中住宅107.7107.7亿亿mm 2 2 ( ( 占占67%)67%),公共建筑约公共建筑约 4545亿亿mm 2 2 ( (占占27%).27%). 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建筑 能耗能耗持续增长是必然趋势持续增长是必然趋势 。 建筑能耗建筑能耗:指消耗在建筑中的:指消耗在建筑中的采暖、空调、通风、采暖、空调、通风、电气、电气、 照明、炊事、电梯、热水照明、炊事、电梯、热水供应等消耗的能源。供应等消耗的能源。 据专家估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指消耗的据专家估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指消耗的28%28%左左 右,据推算右,据推算20052005年建筑能耗总量为年建筑能耗总量为5 5亿余吨亿余吨标煤。标煤。 107.7107.7 4545 164.5164.5 2.2.公共建筑能耗状况公共建筑能耗状况 (1).(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耗能耗数量数量巨大巨大,浪费浪费严重。严重。 (2).(2).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采暖与采暖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占了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占了5050 60%60%,照明系统占了,照明系统占了20%20%30%,30%,其它如电气其它如电气、电梯电梯、热水、热水等约占等约占 15%15%左右左右。 (3).(3).空调和采暖系统全年能耗中,围护结构能耗占空调和采暖系统全年能耗中,围护结构能耗占20%20%50%50%, 新风系统占新风系统占30%30%40%,40%,输送系统能耗为输送系统能耗为10%10%20%20%。 (4).(4).围护结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围护结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1515 25%,25%,节能潜力巨大。节能潜力巨大。 3.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目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目的 gb50189gb50189标准目的标准目的: : 在保证系统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在保证系统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通过通过: a.a.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 b.b.优化采暖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优化采暖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 c. c.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效率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效率. . 使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和空调及照明的总能耗与基准建筑使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和空调及照明的总能耗与基准建筑 相比,降低相比,降低50%50%。 基准建筑:八十年度初的公共建筑。基准建筑:八十年度初的公共建筑。 a.a.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 : 外墙外墙k(w/mk(w/m 2 2 k): k): 哈尔滨哈尔滨1.281.28( (0.40.40.45),0.45),北京北京1.71.7( (0.50.50.6)0.6),上海,上海 2.02.0(1.0)(1.0),广州,广州2.352.35(1.5)(1.5) 遮阳系数遮阳系数:0.8(0.35 :0.8(0.35 0.7)0.7) b.b.设备效率设备效率:燃煤锅炉燃煤锅炉55%55%(78%78%),离心机能效比),离心机能效比4.24.2(5.15.1),),螺杆机能螺杆机能 效比效比3.83.8(4.14.1),),照明照明:25w/m:25w/m 2 2 二. 基本术语 围护结构得热 通过窗的 太阳辐射 渗透风 人体、植物、食品,设备等的散 湿量 内热源 人体、照明、设备等 1.1.透明幕墙:透明幕墙: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非透明玻璃幕墙非透明玻璃幕墙 2. 2. 窗墙比:窗墙比:窗户窗户洞口洞口面积面积与房间与房间立面单元立面单元面积之比。面积之比。 3.3.体形系数:体形系数:f =f =建筑物外表面积建筑物外表面积 / /建筑物体积建筑物体积 体形系数与建筑造型有关,体形系数越大,传热损失也就越大体形系数与建筑造型有关,体形系数越大,传热损失也就越大 ,故建筑外形尽可能简单,减少过多凹凸面设计。,故建筑外形尽可能简单,减少过多凹凸面设计。 4.4.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iplv): 基于冷水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比例,进行加权计算的基于冷水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比例,进行加权计算的 综合部分负荷运行效率。综合部分负荷运行效率。 iplv=2.3%xa+41.5%xb+46.1%xc+10.1%xdiplv=2.3%xa+41.5%xb+46.1%xc+10.1%xd 5.5.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 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380(380780780纳米纳米) )光通量与投射在其光通量与投射在其 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太阳光谱太阳光谱30030025002500纳米纳米 6.6.遮阳系数遮阳系数(sc)(sc): 通过玻璃的通过玻璃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与通过与通过3mm3mm厚普通无色透明厚普通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的 太阳幅射太阳幅射(630w/m(630w/m 2 2 ) )的的比值比值,用来表示玻璃遮档或抵御太阳辐射用来表示玻璃遮档或抵御太阳辐射 的能力的能力. . 遮阳系数越小,阻挡太阳辐射的性能越好。遮阳系数越小,阻挡太阳辐射的性能越好。 普通玻璃的遮阳系数较高约在普通玻璃的遮阳系数较高约在0.90.9左右,所以要对玻璃进行左右,所以要对玻璃进行 表面加工,如表面加工,如low-elow-e镀膜玻璃镀膜玻璃等低辐射玻璃等低辐射玻璃。 镀膜玻璃镀膜玻璃:表面镀表面镀ag,crag,cr氧化物氧化物等,对红外高反射,对紫外等,对红外高反射,对紫外 低透射,而可见光透光率较高,将太阳光过滤成低透射,而可见光透光率较高,将太阳光过滤成冷光源冷光源,遮阳遮阳 系数较低系数较低, ,但传热系数较高但传热系数较高, ,故不单独使用。故不单独使用。 双层百叶中空玻璃双层百叶中空玻璃:scsc为为0.150.150.90.9 三. 室内环境设计计算参数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03)(gb 50019-03) 参数冬 季夏 季 温度()一般房间2025 大堂、过厅18室内外温差10 风风速(m/s)0.1v0.20.15v0.3 相对对湿度30604065 参数冬 季夏 季 温度()18242228 风风速(m/s)v0.2v0.3 相对对湿度(%)30604065 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05)(gb 50189-05) 3.3.公共建筑主要空间新风量公共建筑主要空间新风量 四. 建筑热工设计 1.1.气候区域划分气候区域划分 a.a.严寒地区严寒地区 b.b.寒冷地区寒冷地区 c.c.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 d.d.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暖地区 e.e.温和地区温和地区 2.2.各气候区域代表城市各气候区域代表城市 3.3.严寒地区传热系数严寒地区传热系数 4.4.寒冷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寒冷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a.a.传热系数要求低于严寒传热系数要求低于严寒 地区。地区。 b.b.体形系数越大,所要求体形系数越大,所要求 传热系数越低。传热系数越低。 c.c.窗墙比越大,所要求传窗墙比越大,所要求传 热系数越低。热系数越低。 d.d.对屋面传热系数要求高对屋面传热系数要求高 于外墙。于外墙。 e.e.架空楼板与外墙传热系架空楼板与外墙传热系 数相同。数相同。 f:f:窗墙比小于窗墙比小于0.30.3时遮阳时遮阳 系数不作要求。系数不作要求。 5.5.夏热冬冷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夏热冬冷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6.6.夏热冬暖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夏热冬暖地区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a.a.窗墙比窗墙比0.20.2时对遮阳时对遮阳 系数不作要求系数不作要求。 b.b.气温越高,对传热系数气温越高,对传热系数 要求越低,而对遮阳系数要求越低,而对遮阳系数 要求越低。要求越低。 7.7.主要标准条文:主要标准条文: (1).(1).对于对于严寒及寒冷地区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外温差较大,体形系数体形系数应应 0.40.4, 以减少传热损失。以减少传热损失。 (2). (2). 对于以冬季供热为主的对于以冬季供热为主的严寒地区严寒地区空调建筑,主要解决围护结空调建筑,主要解决围护结 构的构的保温保温问题,对问题,对传热系数传热系数要求较高要求较高; ; 而对而对遮阳系数遮阳系数不作要求,不作要求, 适当提高遮阳系数反而能提高冬季太阳辐射热量,有利于节能。适当提高遮阳系数反而能提高冬季太阳辐射热量,有利于节能。 (3). (3). 对于以夏季供冷为主的对于以夏季供冷为主的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主要解决围护结构的,主要解决围护结构的 隔热隔热问题,对外窗的问题,对外窗的遮阳系数遮阳系数有较高要求。有较高要求。 当外气温度较低时,由于当外气温度较低时,由于建筑内部得热建筑内部得热较大,过低传热系数反较大,过低传热系数反 而不利于房间直接向室外散热,故对而不利于房间直接向室外散热,故对传热系数要求相对宽松传热系数要求相对宽松。 (4).(4).对于对于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夏季制冷又有冬季制热,既有夏季制冷又有冬季制热 ,故应同时考虑,故应同时考虑保温和隔热保温和隔热问题,对问题,对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均需要均需要 求。求。 7.7.主要标准条文:主要标准条文: (5).(5).窗的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要差得多,对于比外墙要差得多,对于严寒及寒冷地区严寒及寒冷地区, 室内外温差传热的热量损失占主导地位,需减少窗的室内外温差传热的热量损失占主导地位,需减少窗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以以 控制温差传热控制温差传热,其要求高于南方地区。,其要求高于南方地区。 对于对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空调期间太阳辐射引起负荷,空调期间太阳辐射引起负荷 为主要矛盾,故对为主要矛盾,故对遮阳系数遮阳系数要求高于北方地区。要求高于北方地区。 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填充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填充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的的双层中空双层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玻璃传热系数 可由常规单层玻璃的可由常规单层玻璃的6.0w/(m2.k6.0w/(m2.k)降为)降为1.5w/(m2.k1.5w/(m2.k). . (6).(6).窗墙比应窗墙比应0.70.7, ,当当窗墙比窗墙比0.40.4时,玻璃可见光透射比需时,玻璃可见光透射比需 0.4,0.4,以免影响房间采光以免影响房间采光. . 7.7.主要条文:主要条文: (7).(7).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应设外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应设外 部遮阳。部遮阳。 (8).(8).屋顶水平面太阳辐射最大,相应建筑能耗较大,屋顶水平面太阳辐射最大,相应建筑能耗较大,透明部分面透明部分面 积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20%. (9).(9).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20%20%,以便于透气,以便于透气. . 8.8.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当所设计的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传热系数等热工性能当所设计的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传热系数等热工性能 指标不能达到本标准要求时,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及采暖空指标不能达到本标准要求时,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及采暖空 调设备效率,并计算能耗,最终使所设计建筑全年能耗不大于调设备效率,并计算能耗,最终使所设计建筑全年能耗不大于 参照建筑能耗。参照建筑能耗。 9.9.参照建筑:参照建筑: 进行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进行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hvachvac能耗用的假想建能耗用的假想建 筑。筑。 参照建筑的参照建筑的形状形状、大小大小、朝向朝向及及内部空间划分内部空间划分和和使用功能使用功能 应与实际建筑相同,但热工参数,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应符合应与实际建筑相同,但热工参数,体形系数,窗墙比等应符合 本标准。本标准。 当窗墙比大于规定值时,人为减少窗面积,多余部分用外墙当窗墙比大于规定值时,人为减少窗面积,多余部分用外墙 替代。替代。 当体形系数大于标准值时,人为减少外立面面积当体形系数大于标准值时,人为减少外立面面积( (作绝热面作绝热面 处理处理). ). 五.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 1.1.采暖方式:采暖方式: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 2.2.蒸汽采暖缺陷:蒸汽采暖缺陷: a.a.热能效率热能效率:供热管网存在蒸汽:供热管网存在蒸汽跑跑冒冒滴滴漏漏损失,尤其由于损失,尤其由于 管网压降和散热造成管网压降和散热造成凝结水损失凝结水损失,热效率降低,热效率降低20%20%40%.40%. b. b.卫生卫生:管道和散热器温度高,灰尘积聚后会发生:管道和散热器温度高,灰尘积聚后会发生生化现生化现 象象而产生异味而污染空气,舒适感差,且易烫伤人。而产生异味而污染空气,舒适感差,且易烫伤人。 c.c.供热品质供热品质:热媒温度调节性差,供热品质低。:热媒温度调节性差,供热品质低。 d.d.稳定性稳定性:室内干燥,且蒸汽比热容小,热惰性低,:室内干燥,且蒸汽比热容小,热惰性低,热力热力 工况失调工况失调时时室温室温波动较大。波动较大。 3.3.公共建筑集中采暖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公共建筑集中采暖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 4.4.常用热媒工况常用热媒工况:95/7095/70,85/6085/60,地板辐射供水温度,地板辐射供水温度 一般为一般为353570.70. ( (一一).).采暖采暖 1.1.空调区域划分原则:空调区域划分原则: 运行时间运行时间、温度温度、湿度湿度要求等使用条件不同空调区,不应要求等使用条件不同空调区,不应 划分在同一空调风系统中划分在同一空调风系统中, ,以便于以便于调节调节和和运行管理运行管理。 2.2.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适用场合适用场合: 房间面积房间面积或或空间空间较大较大,人员较多人员较多,或有必要,或有必要集中进行温湿集中进行温湿 度控制度控制的空调区。的空调区。如商场如商场、影剧院影剧院、餐厅餐厅、展览馆展览馆、体育馆体育馆、 候车候车( (机机) )厅等无需分区来控制温度空调场所厅等无需分区来控制温度空调场所。 全空气系统特点:全空气系统特点: a.a.可对空气可对空气温湿度温湿度、洁净度洁净度和和噪声噪声进行集中处理,设备集进行集中处理,设备集 中,便于维修管理。中,便于维修管理。 b.b.易于改变易于改变新新、回风比例回风比例,必要时采用,必要时采用全新风运行全新风运行以获得以获得 最大节能效益。最大节能效益。 ( (二二).).通风和空气调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1.1.全空气系统主要形式:全空气系统主要形式: (1).(1).一次回风系统:一次回风系统:适用适用 于房间允许较大送风温差于房间允许较大送风温差 或室内散湿量较大场合。或室内散湿量较大场合。 ( (二二).).通风和空气调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t0 ( (二二).).通风和空气调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2).(2).二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 适用于送风温差要求较适用于送风温差要求较 小,且散湿量小场合。小,且散湿量小场合。 t0 (3).(3).变风量空调变风量空调(vav)(vav)系统:系统: ( (二二).).通风和空气调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空空 调调 房房 间间 温温 度度 确确 定定 送送 风风 量量 调调 节节 风风 阀阀 开开 度度 检检 测测 主主 风风 管管 静静 压压 控控 制制 器器 运运 算算 送送 风风 机机 转转 速速 a.a.组成组成:由变风量空:由变风量空 调箱,变风量末端,调箱,变风量末端, 变频器,检测控制系变频器,检测控制系 统和送回风管路系统统和送回风管路系统 所组成所组成 b.vavb.vav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定静压定静压) ): c.vavc.vav末端常用类型末端常用类型 串联型串联型并联型并联型 c.vavc.vav末端常用类型末端常用类型 d.d.变风量系统适用场合变风量系统适用场合 同一空调系统中,各空调区的同一空调系统中,各空调区的冷热负荷冷热负荷差异和变化差异和变化较大较大,低低 负荷运行负荷运行时间较长,且需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场合。时间较长,且需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场合。 建筑内区全年需送冷风。建筑内区全年需送冷风。 来自来自vavvav空调箱的低温送风空调箱的低温送风 各房间内部回风各房间内部回风 4.4.新风系统新风系统 (1).(1).空调系统新风比确定空调系统新风比确定 过大的新风机比显然将增加空调机组的负荷和能耗,而过大的新风机比显然将增加空调机组的负荷和能耗,而 新风比过小时部分房间的新风量又难以得到保证。新风比过小时部分房间的新风量又难以得到保证。 y=x/(1+x-z)y=x/(1+x-z),修正后系统总新,修正后系统总新风量在总送风量中比例风量在总送风量中比例 z=voc/z=voc/vscvsc, , 房间最大新风比房间最大新风比 vocvoc: : 最大新风比房间所需新风量最大新风比房间所需新风量 vscvsc:最大新风比房间所需送风量:最大新风比房间所需送风量 x=von/x=von/vstvst, , 修正前的系统总新风量在总送风量中比例修正前的系统总新风量在总送风量中比例 votvot=y*=y*vstvst, , 修正后总新风量修正后总新风量 (2).(2).在人员密度较大且变化较大房间,宜采用新风比需求控在人员密度较大且变化较大房间,宜采用新风比需求控 制,即根据所检测的制,即根据所检测的coco 2 2 浓度浓度(7007001000ppm1000ppm)自动控制新自动控制新 风量大小,既符合卫生标准,又节约能耗。风量大小,既符合卫生标准,又节约能耗。 房间用途在室人数 新风量 (m3/h) 总风量新风比 办公室120680340020 办公室2413619407 会议室501700510033.3 接待室615631205 合 计8026721356019.7 计算举例计算举例 可知:可知: z=33.3%z=33.3% x=19.7% x=19.7% y=x/(1+x-z)=22.8% y=x/(1+x-z)=22.8% 所需新风量所需新风量votvot为:为: votvot=y*=y*vstvst=3092m=3092m 3 3 /h/h 6.6.新排风全热回收装置新排风全热回收装置 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应设全热回收装置,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应设全热回收装置, 且热回收效率不低于且热回收效率不低于60%60%。 a.a.送风量送风量3000m3000m 3 3 /h/h的直流式空调系统,且新排风温差的直流式空调系统,且新排风温差 88。 b.b.设计新设计新风量风量4000m4000m 3 3 /h/h的空调系统,且新排风温差的空调系统,且新排风温差 88 。 c.c.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系统。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系统。 7.7.空气过滤气选用要求空气过滤气选用要求 a.a.粗效过滤器粗效过滤器初阻力初阻力50pa50pa, ,终阻力终阻力100pa100pa. . b. b.中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初阻力初阻力80pa80pa, ,终阻力终阻力160pa160pa. . c. c.全空气空调系统应能满足全新风运行需要。全空气空调系统应能满足全新风运行需要。 8.8.送风系统输送功耗送风系统输送功耗 送风系统单位风量的功耗送风系统单位风量的功耗wsws应不大于下表限值:应不大于下表限值: ws=p/(3600ws=p/(3600 t t ) ),w/(mw/(m 3 3 /h)/h) p: p: 风机全压,风机全压,papa t t : :包括风机,电机和传动系统在内的总效率。包括风机,电机和传动系统在内的总效率。 目的:目的:限制空调送风系统的作用半径,避免功耗过大。限制空调送风系统的作用半径,避免功耗过大。 系统形式 办公建筑商业、旅馆建筑 最高风机余压 粗效 过滤 粗中效过 滤 粗效过 滤 粗中效过 滤 办公商业 两管制定风量系 统 0.420.480.460.52900980 四管制定风量系 统 0.470.530.510.5810001080 两管制变风 量系 统 0.580.640.620.6812001280 四管制变风 量系 统 0.630.690.670.7413001380 普通机械通风系 统 0.32 600 9.9.空调冷冻水系统输送能效比空调冷冻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单位冷量的水泵功率单位冷量的水泵功率erer应不大于下表限值:应不大于下表限值: er=0.002342h/(er=0.002342h/(t)t) h h: : 水泵扬程,水泵扬程,m m tt: : 进出水温差,进出水温差, :水泵工作点的效率。水泵工作点的效率。 目的目的:降低管道输配能耗,最远环路总长限在:降低管道输配能耗,最远环路总长限在200200500m500m. . 制冷输送能效比按制冷输送能效比按36m36m扬程,扬程,70%70%水泵效率,水泵效率,5 5供回水温差供回水温差。 管道类型两管制热水管道四管制热 水管道 空调冷 水管道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夏 热冬冷地区 夏热冬 暖地区 er0.005770.004330.008650.006730.0241 10.10.流量控制方式流量控制方式 (1).(1).定流量系统定流量系统 特点:特点: a.a.空调水系统和控制简单。空调水系统和控制简单。 b.b.水系统流量不能调整。水系统流量不能调整。 适用场合:适用场合: a.a.空调空调负荷较稳定负荷较稳定场合。场合。 b.b.系统小系统小,且各空调水回路,且各空调水回路 阻力较接近阻力较接近系统。系统。 10.10.流量控制方式流量控制方式 (2).(2).变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 特点:特点: 空调水系统可以进行变空调水系统可以进行变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 适用场合:适用场合: a.a.空调负荷变化较大空调负荷变化较大场合。场合。 b.b.各环路各环路水阻力较为接近水阻力较为接近的的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 3.3.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a a b b 10.10.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空调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空调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 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 二次泵宜根据流量变化采用二次泵宜根据流量变化采用变流量调节变流量调节方式。方式。 ( (五五).).采暖和采暖和空调系统冷热源空调系统冷热源 1.1.锅炉锅炉 a.a.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能确保高峰和低谷热负荷均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