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 专 业:设计艺术学 硕 士 生:石 磊 指导教师:刘 晖 教授 摘要 由于城市化过快的发展速度与恶性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环境问 题, 日益觉醒的人们开始不断的探寻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的方式。城市湿地公园正 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探求人与湿地之间的平衡关系的新的方法。 城 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 有着严格的工程技术手段和生态建 构方法,而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广为人知的却是湿地公园中优美的景色。那么 究竟什么才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中最具特点而应该为人所见的呢?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景观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应用探讨,寻 找出一套适用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理论模型与设计方式, 为将来国内在城 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城市湿地公园已成为保护城市湿地最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之一, 本文提出城市 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的概念,并以景观空间理论、景观知觉理论、行为科学以 及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公园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分析, 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的理论框架,结合对国内优秀案例的研究 和实践应用,以期望对国内相关建设活动有所助益。 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的研究, 包括对系统内展示 内容、展示路径、展示设施三个子系统的研究。展示内容部分分别探讨了组成湿 地景观的湿地自然景观、湿地文化景观、湿地人工构筑景观的组成内容以及相互 关系;展示路径部分对线路与活动进行了分别讨论,并在路经的选线、空间介入 方式与形式、材料等方面作了重点研究与讨论;展示设施方面则对影响因素、分 类、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其中,对于展示路径的研究与讨论,是构建城 市湿地景观展示系统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建立起一套具有实 际可操作性和参考指导意义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构建模式, 并为将来进一步的实 践工作奠定基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最后,论文通过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具体介 绍了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理论的指导下, 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与 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展示;人工湿地景观营造;视觉感受;浐灞国 家湿地公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exhibition system in urban wetland park specialty: design art studies name: shi lei instructor: prof. liu hui abstract the rapid trend of urbanization along with the malignant development model have result a large number of urban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people began to constantly 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urban wetland park is a new method to explore the balance between person and wetlands under this background. urban wetland park constructio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process with strict eco-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rocedures. however, what to be presented and widely circulated at last is the beauty of its scenery. so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o be generally seen in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a set of theoretical model and design approach for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by studying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cas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futur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urban wetland park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urban wetland. the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exhibition system of urban wetland park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landscape space theory, landscape perception theory, behavioral science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throug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etland research and analysis,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exhibition theoretical system is establishment.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outstanding cases of domest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t is expected to have a contribution o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 core of this paper is the research on 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exhibi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study of three subsystems which are exhibition content, exhibition path and exhibition facilities. contents exhibition discusses the contents of natural landscape of wetlands, cultural landscape of wetland and artificial construct landscape of wetland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among those three parts. in the part of exhibition path, route and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with a focus of the line selection for path, the methods, the form of space intervention, materials and so on. exhibition facilities include the discussion of influence factors,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 principles.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exhibition path is the key element in building the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exhibition system. through this study, it is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set of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gui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mode, and buil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practical work. finally,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xian chanba national wetland parks recovery area is set up as an example to specifically describe the way of how to plan and design 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exhibition system. keywords: urban wetland park, wetland landscape exhibition, cre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landscape, visual experience, chanba national wetland park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选题缘起 3 1.2 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4 1.2.1 湿地 4 1.2.2 公园 5 1.2.3 城市湿地公园 6 1.2.4 展示 7 1.2.5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 8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 1.3.1 研究的目的 8 1.3.2 研究的意义 9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9 1.4.1 国内研究现状 9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1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框架 . 13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1.5.3 研究框架 . 14 2 景观展示相关理论研究 . 15 2.1 景观空间理论 . 15 2.1.1 对景观的理解 . 15 2.1.2 对景观空间的理解 . 16 2.2 景观知觉理论 . 17 2.2.1 景观空间中的视觉感知 . 17 2.2.2 景观空间中的其他感知 . 21 2.3 景观空间中的认知理论 .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2.4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 22 2.4.1 环境承载力 . 22 2.4.2 干扰度 . 23 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构成研究 . 25 3.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构成 . 25 3.1.1 展示内容 . 25 3.1.2 展示路径 . 25 3.1.3 展示设施 . 26 3.1.4 系统构成关系 . 26 3.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展示内容研究 . 27 3.2.1 湿地自然景观 . 27 3.2.2 湿地文化景观 . 28 3.2.3 湿地人工构筑景观 . 30 3.2.4 湿地保护对景观展示内容的限定 . 31 3.2.5 湿地景观的科普性展示 . 32 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展示路径研究 . 32 3.3.1 影响展示路径选择的因素 . 33 3.3.2 展示路径选线的原则 . 35 3.3.3 展示路径的选线与布置 . 35 3.3.4 展示路径的空间介入方式 . 39 3.3.5 展示路径的空间介入形式 . 40 3.3.6 材料的选择 . 42 3.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展示设施研究 . 43 3.4.1 影响展示设施设计的因素 . 43 3.4.2 展示设施分类 . 44 3.4.3 展示设施设计原则 . 45 3.5 本章小结 . 46 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过程研究 . 47 4.1 景观展示的原则 . 47 4.1.1 以对湿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前提,确保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 . 47 4.1.2 兼顾湿地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的利用 . 4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4.1.3 突出湿地公园的科普宣传性 . 47 4.2 景观展示方法研究 . 47 4.2.1 对湿地景观与功能的直接展示 . 48 4.2.2 对湿地景观与功能的模拟展示 . 51 4.3 景观展示路径空间结构 . 53 4.3.1 展示路径空间结构模式与视觉感受特征 . 53 4.3.2 活动形式与观景方式对应的空间结构类型 . 54 4.4 本章小结 . 54 5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典型案例研究 . 55 5.1 自然依托型城市湿地公园 . 55 5.1.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55 5.1.2 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 . 59 5.2 人工构建型城市湿地公园 . 65 5.2.1 上海后滩人工湿地公园 . 65 5.2.2 天津桥园人工湿地公园 . 69 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区景观展示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 75 6.1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背景及概况 . 75 6.1.1 项目产生背景和预期目标 . 75 6.1.2 项目概况 . 78 6.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区场地现状情况调研和分析 . 83 6.2.1 湿地公园场地现状环境情况及问题调查 . 83 6.2.2 现状景观视觉评价 . 87 6.3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区景观展示系统建构研究 . 87 6.3.1 景观展示系统建构展示内容 . 87 6.3.2 景观展示系统建构展示路径 . 91 6.3.3 景观展示系统建构展示设施 . 93 6.4 本章小结 . 94 7 结论 95 7.1 结论 . 95 7.2 应用展望 . 96 致谢 9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参考文献 . 101 附录 . 10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7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在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各国 的工业化程度也日益加深。而我国也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发 展阶段。在以经济发展为风向标和导航仪的国家发展建设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逐年稳步提高,以至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人口空前膨 胀的前提下,城市建设用地不足以及城市内部建设趋于饱和的问题就显得日益突 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城市开始摊大饼似的向外扩张,城市周边原本是农田和 树林的地方,也变得高楼林立。同时,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大量的生活垃圾也渐 渐将城市围合,城市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化,在 2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组数 据中,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 20 座城市中,中国占据了 16 席。 作为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也不能在这场城市化 的进程中幸免。我国湿地总面积达 65 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各种 湿地类型均在我国有所分布。然而,由于城市化所产生的用地紧张、污染严重等 问题,导致近几十年间湿地面积锐减,约 1.3 万平方公里以上面积的湖泊被围垦, 因此消失的天然湖泊更多达 1000 余个,许多原本位于荒野自然中的自然湿地,变 成了城市的内部湿地,甚至被侵占、填埋而消失,据统计,我国沿海地区累计已 丧失或被占用湿地面积达 219 万公顷,相当于整个沿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 50%。而 幸免下来的一些湿地也同样受到污染的严重影响,一些地区的生活污水,甚至是 工农业废水在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自然湿地,据国家林业局调查 显示,我国 300 多处受到检测的重要湿地中,有 24.5%的沼泽、27.2%的海岸湿地、 39.5%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同时,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干扰严重,现存 于城市或城郊范围内的湿地也因城市扩张建设影响而被分割为相对面积较小、彼 此缺乏联系的独立个体,内部生境破坏严重,在人工手段处理中,原本是生境生 物分布种类最为丰富的自然驳岸区域,被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堤岸、石砌驳岸等硬 质化的驳岸代替,甚至水底也采用混凝土进行处理,这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工程措施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却使得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 湿地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虚弱。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态灾难面前,人类开始对曾经可以迅速 带来大量财富的破坏式、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方式被提到了战略高度,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在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进行着努力。我国政府也逐渐加大了 对湿地保护的力度,2003 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制定 了到 2030 年,中国湿地保护区将发展到 713 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 80 个,使 90% 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将完成湿地恢复工程 140 万公顷,建成 53 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保护、管理、建设体 系。2004 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了湿地 所具有的生态意义与价值,严格控制开发占用湿地,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 地的行为,强化对自然湿地的开发利用管理,及时研究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 题。更在“十五”期间,由国家林业局联合 17 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 行动计划,将湿地保护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 了湿地保护战略研究,把湿地作为专项生态建设予以加强1 对于已经处入城市内部或位于城市边缘的湿地,为了保护其不再被占用或功 能退化丧失,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通过立法规定,在占用湿地时必 须建造相等面积的人工湿地以补偿被占用的自然湿地。而近几十年来,一些发达 国家在探索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时,找到一个既能满足 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需求,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途径,不再单纯的 通过限制人活动以构建湿地保护区,而是采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方式,通过城 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在保存了城市湿地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发挥湿地提供生物 生存空间,满足泻洪防洪,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市民 生态休闲活动的功能。这一模式在得到社会与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后,迅速在多个 国家与地区被推广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成功的可操作经验的模式,为 今后的城市湿地以及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在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美 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以及香港地区都在 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2 1 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 2 骆林川.新、马、日、港湿地公园考察收获与启示j.长春:湿地科学,2004,2(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我国也于 2005 年, 由国家建设部制定了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 (试行) , 规范了国家湿地公园的申请、设立以及保护管理工作;出台了城市湿地公园规 划设计导则(试行),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 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同年 5 月,由建设部会同中国风景园林协会起草了中 国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纲要,标志着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将步入规范 化时代;6 月,国家林业局签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 通知。 2005 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在 2005 至 2010 年 间计划用于全国重点湿地工程建设的投资多达 90 亿元。并经国家编委批准,在国 家林业局成立国家湿地管理中心,承担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 履约具体情况。 2008 年 3 月,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通过 专家审定。这两项标准的颁布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缺,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 的规范化建设和评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完善管理制度与建设规范的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 项目,中国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 2004 年首次批准荣成市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 公园以来,共批准了 30 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国国家林业局自 2005 年首次批 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共批准 38 个国家湿地公园1 1.1.2 选题缘起选题缘起 。由此可见,我国目 前正在兴起一股湿地公园建设的热潮。 在城市湿地公园化的热潮中,我国在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等多方面取得了 较大的进展,而一些早期批准设计的城市湿地公园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示 范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与宣传推广作用,使得城市湿地公园所具有的 独特优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全国有多个具有条件的城市正在规划或已经开 始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然而,相对于国外先进的地区与国家,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相关领域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还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缺少现成的可供系统开发建设的可借鉴经验, 因此,在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一些作品成为优秀 的参考案例的同时,也成为了其他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设计单位在接到设计任 1 王立龙 陆林 唐勇 汪长根.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j.北京:生态学报, 2010,3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务初期,要么因为经验不足而去参考借鉴,要么甚至是被委托方要求以某某案例 为样板直接进行模仿。还有一些湿地公园,在设计中按照城市公园的一套现有的 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使城市湿地公园变成了城市公园中的人工湿地,本末倒置。 笔者亲身参与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方案设计工作。在设计初期,笔者 与项目组成员先后走访了 11 个国家级和地市级别的城市湿地公园,在走访的案例 中,不乏优秀者,无论在湿地自然环境保护、湿地空间景观营造,还是游人参观 组织上都有可取之处。但也有部分案例有着特点不突出、建造物与环境不协调、 游人稀少,后期维护不到位等共性问题存在。在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方案的设 计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到底什么样的湿地景观是适合于城市湿地 公园的;在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时哪些因素是因该彰显的,而哪些又是应该屏蔽的; 不同地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凸显其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游人在湿地公园中的 活动如何组织才能在湿地环境保护与游人游憩之间找到平衡点等等。 随着项目的进行,笔者所思考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对这些问题思考便成 为了笔者选题的最初缘起。 1.2 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1.2.1 湿地湿地 1湿地定义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和过渡性景观,为水生、陆 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该系统与周围相邻的系统有密切 关系,与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简单来说,可将湿地理解为多水之地,尽管 对世界上的各类湿地的研究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 湿地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迄今为止,国际上对湿地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而目前最广为人所接受的是产生于 1975 年正式生效的湿地公约中对湿地 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 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 6m 的水域。”1 虽然湿地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其基本要素可概括为积水或过湿、水成土壤、 适水的生物活动。 1 崔保山 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湿地分类 湿地公约中将湿地分为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两大类,其中天然湿地包括 海洋及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两大类,人工湿地包括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农 用泛洪湿地、盐田、蓄水区、采掘区、废水处理场所、运河、地下输水系统。 我国根据国情以及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将我国湿地分为近海及海岸湿 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五大类。 3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是指分布于城市以及周边近郊的各类湿地,它既是一种独特的湿地 类型,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区域和对象,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1.2.2 公园公园 城市湿地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调控水循环、吸收降解污染物、净化空气、净化 城市污水的功能,还具有保持城市景观多样性并维持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可 以为生态环境教育、科学文化研究等提供良好的场所,同时城市湿地具有较高的 美学价值,有着特色的空间形态,与城市特征相结合,可以与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共同构成高品质的城市人居空间。 在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将公园定义为: “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 绿地。”并进一步解释道:“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 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环境、调剂人们生活、美化城市都有积极作用。公 园可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这里所说的公园是指城市公园,根据其规 模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等); 自然公园通常是指国家公园等。” 在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中将公园定义为:“供 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 较为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并对此定义作了如下的解释: “是 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 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 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 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1 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2.3 城市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 1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我国现存的湿地公园的类型有两种, 分别为 “湿地公园” 和 “城市湿地公园” 。 其中“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 国家林业局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为: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美学和生物多样 性价值的实地景观主题,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 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 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 特定湿地区域。 2005 年 2 月建设部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中,将城市湿 地公园定义为: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 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 园。并提出申请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标准所应满足的四个必备条件:能 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护、观赏、 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占地 500 亩以上能够作为公 园的;具有天然湿地类型的,或具有一定的影响及代表性的。并在同年 6 月的城 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中定义城市湿地公园为:城市湿地公园是一 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 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2城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出发点与侧重点,城市湿地公园的份分类也有着不同的标准。 1)按湿地与城市的关系划分: (1)城中型:即湿地公园位于城市建设区内,这一类湿地公园的生态属性相 对较弱,社会属性相对较强,较侧重于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闲、娱乐活动,并 具有较强的科普教育意义,如天津桥园人工湿地公园,在改造旧场地的同时,提 供了一个良好的市民休闲空间。 (2)近郊型:即湿地公园位于城市近郊,湿地公园的生态属性与社会属性相 对均衡,在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重要作 用,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3)远郊型:即湿地公园远离城市,其生态属型强于一般的湿地公园,以生 态保护等功能为主,兼具科学研究、参观等社会属性,如上海崇明岛东滩湿地公 园。 2)按湿地类型划分: (1)滨海、河口型:一般离城市郊远,与自然保护区相接合,如上海崇明岛 东滩湿地公园。 (2)湖沼型:一般利用大片的湖泊或沼泽湿地建立,面积较大,如杭州西溪 国家湿地公园。 (3)河流型:一般沿穿越城市的河流而建,分布在其两岸,对城市水源净化、 防洪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如无锡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人工湿地公园:一般规模较小,湿地生态结构也较简单,如天津桥园人 工湿地公园 3)按功能类型划分: (1)以保护自然湿地为主:一般在原有自然湿地基础上,以保护为目的,结 合湿地休闲旅游、观鸟等适宜的活动,推广湿地生态教育,如澳大利亚纽卡斯尔 的肖特兰湿地中心。 (2)以湿地特色旅游为主:根据当地湿地自然条件,结合市场需要,以展示 湿地类型、结构、功能为基础,以湿地科研技术为依托,集知识性、娱乐性、科 学性、参与性为一体,以湿地特色旅游为主的湿地公园,如香港湿地公园。 (3)以湿地功能利用(污水处理)为主:通过结合湿地净化污水的功能,将 湿地的自然过程与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如美国雷通湿地花园。 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参考不同分类后,笔者将城市湿地公园按照公园内湿 地环境的成因将其分为两类: 1)天然依托型:即指依托已存在的天然湿地环境,修建湿地公园以实现保护 或修复原有湿地环境为目的,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2)人工创造型:即指湿地环境完全由人工后天创造,或通过人工手段恢复原 有的已消失的湿地环境,如天津桥园湿地公园、上海后滩人工湿地公园。 1.2.4 展示展示 展示“display”在拉丁语中是动词 displeare 和名词 displieo 的组合,语意上 是“表现”、“显现”、“被见”的意思。 “display” 在译文中以展示一词来解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可以算是普遍而被大众接受的用法。它的基本概念是招引、传达和沟通为主要的 机能,采用一定的视觉传达手段,借助各种设备道具,通过对展示空间的环境塑 造,把展示的内容传播给公众。 展示的定义,就是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加工,以特定的形象手法创造出一个 最佳的宣传、观赏和交流的空间,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为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所 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1 1.2.5 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景观展示 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展示是指在湿地环境中通过运用景观设计手段,结合湿 地固有景观,采取相关的线路组织方式和空间处理手法,配合景观生态学、环境 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将湿地景观全面、系统的展示给社会公众的一种设计行为过 程。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公众在观赏与游走中,通过所观、所闻、所感, 感受到不同的湿地公园环境所各自具有的独特景观特色,获得更好的湿地环境体 验。也使得城市湿地公园能够在保护湿地环境、吸引游人、满足休憩活动的同时, 向全社会传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的彰显其科普宣传功能的社会教育意 义。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则是将湿地公园景观展示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 行系统化的概括与分类,以便于对各部分的分析与研究,并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实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满足其对水源、土壤、生物群落等多 方面硬性标准的要求,以达到其保护湿地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目的与要求。 同时,由于城市湿地公园所具有的部分公园属性,虽然在功能划分上与传统意义 上的公园有所区别,但其仍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类型满足一定程度的供游人休闲游 览、参观活动、科普宣传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 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使这些经过设计师精心组织设计后的景观空间环 境能够被广大受众所感受到,所依靠的就是游人在湿地公园中的所见、所闻与所 1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感。西蒙兹说过:“设计师设计的不是场所、空间,也不是设施他设计的是 体验”,优秀的景观空间是经过设计师精心的组织与选择后呈现给观者的一种景 象,这种景象的生成缘于设计师对各种元素的把握,并将其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 与展示手段展现在观者面前,所以,如何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进行展示,便 直接决定了观者对湿地公园整体的感受与印象。 本次课题即主要探讨如何将城市湿地公园所特有的景观文化特质通过景观设 计手段更好的传达给使用者,以及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展示路 径与手段,将各种湿地景观元素展示给游人。 1.3.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我国城市及城市近郊存有大量的各种类型湿地,而为了平衡城市发展与湿地 保护的关系,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上,从近年来国家各 级政府部门对湿地公园立项及批准的频次以及数量上便可见一斑,希望能够借着 这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分析并归纳出一些有益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营造方 法与设计原则,对今后景观设计师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实践 理论借鉴作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城市湿地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的理论化研究并不多见,基本以城市景 观展示与遗址保护展示为主,其中所应用到的一些展示原则与手段,对本课题的 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与意义。 李春富、陈雪在城市景观中的展示设计中将景观展示分为商业展示、人 文展示、综合展示和庆典展示四类,对每一类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将景观展示 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空间、人、色彩、道具、光线、新技术。最后提出城市景观展 示设计要体现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原则;对文化的承载原则;突出城 市形象特征与文化内涵的附加原则。王帆、赵振斌在基于游客体验的古村落旅 游景观展示研究以陕西党家村为例一文中,将古村落的景观构成分为以村 落选址、布局,田园风光构成的生态景观;以居民建筑,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构 成的物态景观;以三雕艺术,楹联题字构成的文态景观;以民间文化,民间风俗, 民间手工艺构成的情态景观。郭璇在文化遗产展示的理念与方法初探中以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实性、可达性、可持续性作为其原则。将展示内容划分为对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 展示;对遗产地各个历史时期的展示;对相关技术、技能和实践的展示;对相关 社会群体及其活动的展示和对其他文化关联的展示五类。并以保护性展示、环境 性展示、利用性展示、传播性展示作文化遗产展示的主要手段。再如何婷的城 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刘娟的中国遗址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等许多同类 文献中都对此类景观展示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方法,在此就不再赘述。 国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的理论研究多以项目为基础,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教训,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 理论方面: 我国关于湿地公园的理论性研究还较为短缺,更多的是建立在实践项目基础 上的相关研究。 王浩、汪辉、王胜永、孙新旺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一书中,系统性的就 湿地、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与探讨,并结合已 建成的实例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模式、营建方法两个角度对城市湿地公间建设 的原则、要素与技术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引入湿地生态旅游概念,最后结合浙 江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规划与浙江湖州长田漾湿地公园规划这两个相关设计案例 进行了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总结性的研究。全书第一次就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与设计方法等给出了相对系统性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骆林川在他的博士论文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中,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有关基础理论、规划理念、建设内容、技术方法、 评价指标与模型以及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生 境特征、分类与湿地公园的类型,并在设计层面提出了湿地公园“三圈四区七层” 的新的规划理念,并结合案例对理念进行充分的研究。 王立龙、陆林、唐勇、汪长根在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 格局与类型划分中,对我国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运行现状及其成因进行 了调查和总结,对湿地公园类型的划分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目前在国家级湿地公 园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 法。 严军在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对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以生态设计为指导的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是湿地公园营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对设计程序、内容和评价进行了概述,并结 合金山湖湿地公园与马鞍山东湖湿地公园的实践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 国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与建设的研究还有一些,但基本与上述内容类似, 因此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实践方面: 相比理论研究方面的较为匮乏,我国今年来在湿地公园建设实践反面积累了 较多的经验与案例。 1998 年正式落成的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占地 2.4 公顷,公园通过景观化的展 示手段,全程展示了如何将府南河水由混浊不清变至清澈见底的一整套人工湿地 水净化处理过程。将“曝气”、延长水体流动时间、植物净化等湿地净化水的工 程手段通过跌水、喷泉、蜿蜒的水道等景观手段展示出来,同时配合净化需要并 结合形态、季相、花期等因素进行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再提供木栈道等辅助设施, 使游人可以近距离的观看到被展示的内容。公园集污水处理、科普教育、旅游观 光、休闲活动为一体,是我国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上的一个颇为成功的案例。 2003 年 9 月 1 日上海市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示范区开工建设,2005 年 5 月 示范区竣工开始接待游客,是我国在国际重要湿地基础上根据大都市城市生态系 统构架需要建设的滨海河口型城市湿地公园。1 2005 年 5 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落成对外开放,这是我国首个获批 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这个耗资达 45 亿元的内陆湖泊型城市湿地公园,也成为国内 湿地公园建设的典范。 迄今为止,经过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林业局批转建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以达 68 个。 1.4.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在湿地的恢复、重建以及保护方面已进行了历史悠久的研究工 作,并初步的形成了相对完整成体系化的理论。近几十年来,也在进行着大量的 实践。湿地公约提倡以建设湿地公园的方式对湿地加以保护,国外的湿地公园注 重湿地的重建与恢复,同时也含有生态旅游与科普教育的功能,并越来越重视其 中生态旅游的开发。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中将国外湿地公园的基 本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1 邱忠虹.浅论东滩国际湿地公园发展模式闭j.现代城市研究,2004(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1以湿地处理污水为目标发展的湿地公园 此类湿地公园特点是基本为新建的湿地工程项目,公园规模较小,企业投资 为主,以污水处理、净化水质为公园建设的目标,同时结合湿地景观设计将湿地 生态教育、旅游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综合起来,成为社区公众参与性很高 的活动场所。如美国雷通湿地花园,该花园是一个综合了高效的暴雨径流处理设 施以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大众艺术项目,该湿地公园的设计构想,将艺术、 系统的处理功能和湿地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公众接受并参与 的工程项目。该项目包含用以处理暴雨径流的水塘;扩展的湿地;花园小区和相关 的景点;基于艺术原理选择和布置的景观要素;以及由项目组织安排的教育与研究 活动,学生从中可以学到有关湿地、雨水径流处理和环境艺术方面的知识。一个 湿地雨水径流处理的工程项目被拓展成了一个包含美学、湿地功能、公众参与、 教育,以及工程本身等综合内容的项目。湿地花园在补充和完善人工控制的水处 理过程中应用了自然的、有机的方法回收利用废水,地形、植被、水体和花园小 区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株宛如鲜花盛开的植物,其象征着植物所具有的过滤和净 化水质的能力,而参观者则如同是在植物的茎、叶、花、果之中穿行,一直尾随 着水的净化路径。5 个花园小区展示和代表了水净化的循环过程:混沌、处理、神 秘、美丽和生命持续。 2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湿地公园 此类湿地公园多以现状存在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湿地比重大,占 地规模大,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教育为主要目标。如加拿大橡树吊床湿地、 湿地总面积约 36 公顷,湿地景观为淡水沼泽、草原、牧场、白杨-橡树。中心由 马尼托巴湖自然资源部经营管理。湿地宣教中心有水族馆,馆内有甲壳虫,鱼以 及与湿地上远程摄像机相连的监视器。每年这个中心都会吸引超过 200,000 游客 来体验湿地以及参观展览。该中心其它景观有采石场公园、自然资源公园、活水 主题公园等。中心可为露营的儿童提供公交设施,专为儿童提供夏令营和假期活 动,包括独木舟游览、骑自行车环游湿地、在湿地上举行生日、婚礼、野炊等。 3以生态教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 此类湿地公园的特点是以湿地生态教育、旅游为主。如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将原水库遗址改造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公园,由世界湿地区、水生生物 区以及一个现代化的游览中心组成。园区内步行小径贯穿全区。世界湿地区对全 世界 14 中不同地域的湿地进行了真实的展示。各个区域在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虽然采取开放体系,但却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以保证外来生物与本地物种的 隔离。水生生物区则通过水下观测创的模式使人们得以观察 水生生物在水中的情 况。湿地中心有效的调节了伦敦地区的小气候环境和空气质量,创造了一种在城 市边缘地区创造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的成功地景观处理模式。该中心年平 均游客数量可达三十八万人,而其中学生量约五万人。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框架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建立城市湿地景观展示系统理论体系,研究 分析如何将城市湿地中的各种景观元素更好的展示给游人,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模拟培训教育内容课件
- 工厂申请调动部门申请书
- 企业兼职申请书
- 强制执行抚养权申请书
- 办公室扩租申请书
- 院校更名 留学申请书
- 潜艇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林业职称申请书
- 工伤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 酒窖申请书模板
-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五方向与位置四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李雪梅PPT
-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课件
- 2022年混凝土预制U型槽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井喷及井喷失控案例教育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ppt课件完整版
- 挠度计算模板表格(自动版)
- 宝钢集团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 潍城区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完整版)电厂生产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 为老年人更换纸尿裤评分标准
- 现金发放签领表(共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