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单位(盖章):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编制日期:二一四年十二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规划调整建设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法定代表喻世友联系人袁秀丽通讯地址从化市温泉镇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900建设地点从化市温泉镇乌土村、卫东村立项审批部门从化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140184843510824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占地面积(平方米)31541.3绿化面积(平方米)10788.7总投资(万元)8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5%评价经费(万元)1.5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原批复情况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位于从化市温泉镇乌土村、卫东村,建设单位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项目前期环保报建手续完善,于2005年取得从化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从环批200533号)的批复。后陆续开发建设,由于建设过程中学校人口规模、主要设备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2013年7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备案稿)通过了从化市环保局的备案批准,同时有71栋已建成建筑物取得从化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意见(从环验201336号)的批准,详见附件4 从规函20141375号-总平面规划图中的“已建建筑物(除c4教学楼、c5医务楼外)”。目前中大南方学院尚剩余12栋在建设或规划的建筑物、共计建筑面积为86622.8平方米,包括4栋教学楼(编号b-1、b-3、c-1、b-5)、3栋综合楼(1栋编号d-4、d-5、d-8、k,另2栋编号l1l2)、1栋专家楼(l-4)、2栋教师宿舍(编号y-13、y-14)、1栋员工宿舍(编号l-6)、1栋净水厂房(编号v-2),详见附件4从规函20141375号-总平面规划图。根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原环评批复、环保验收批复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备案稿):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总用地面积667105m2,总建筑面积4552289.6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员工宿舍、图书馆、学生食堂、教师宿舍、专家楼、医务站(不设病床)、幼儿园、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5400t/d)、风雨操场等。学院内2栋实验楼的其中1栋实验楼(编号d-6、d-7、x-11)是用于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的电工物理、通信软件模拟等实验;另1栋实验楼(编号d-1d-3)用于健康与护理系的护士护理示教室、模拟病房、急救训练室、模拟手术室、心脑复苏实验室等,主要用于健康护理模拟实验之用,不进行真正的手术解剖、病房设置等,不进行制药、生物、化学等专业实验。预计在校师生、员工等共计约20300人,学校生每年在校学习时间约9个月(270天)。学院内设1台250kw备用柴油发电机,不设燃油热水锅炉和中央空调及冷却塔。2、本项目施工建设情况及调整内容中山大学南方学院c-6综合楼(原编号d-4、d-5、d-8、k)建设项目已通过从化市规划局(从规函20111298号)批复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备案稿)备案许可,目前项目仍未施工建设,现因应实际建设的要求对c-6综合楼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后的c-6综合楼建筑设计方案业已经从化市规划局(从规函20141375号)批复同意。对照从规函20111298号、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备案稿)、从规函20141375号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可知,c-6综合楼项目调整的主要内容为:(1)、c-6综合楼楼层功能调整c-6综合楼由原4栋5层建筑物(部分为1层, 其中d-4、d-5、d-8为5层教学楼,k为1层会堂)调整为1栋10层综合楼建筑物(编号c-6,部分为3层、9层),总建筑面积由原25233.8平方米调整至31742平方米,功能仍保持不变,仍以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展厅礼堂为主。(2)、c-6综合楼机电设备调整考虑到项目实际的情况,因此建设单位对c-6综合楼新增2台单机制冷量为148冷吨的vrv制冷空调系统,位于礼堂的东侧门厅3层天面,不设备用发电机。项目调整前后的建设内容情况对照如下表1:表1 调整前后主要建设内容对照表内容调整前调整后变化情况指标占地面积(m2)31541.331541.3无变化建筑面积(m2)25233.831742+6508.2功能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展厅礼堂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展厅礼堂不变设备不设发电机和中央空调不设发电机、设vrv中央空调新增2台vrv中央空调 表2 调整后c-6综合楼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数值规划总用地平方米31541.3规划建设用地平方米31541.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1742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平方米29571其中教学科研平方米29571不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平方米2172其中地下平方米0架空平方米2172综合容积率0.94总建筑密度%24.9绿地率%34.2办公学习人数人2686机动车泊位数个104表3 调整后c-6综合楼各层建筑面积及功能一览表内容建设面积/m2使用功能备注楼层建筑面积和功能地上1层9666.8大堂、展厅、礼堂、设备房、架空地上2层5275.61会议室、展厅、礼堂、设备房地上3层4252.69教室、研究室、会议室、礼堂楼座地上4层1988.39教室、研究室、vrv中央空调空调位于礼堂东侧门厅3层天面地上5层1954.10教室、研究室、工作室地上6层1954.10教室、研究室、工作室地上7层1954.10教室、研究室、工作室地上8层1885.73教室、研究室、工作室地上9层1935.74教室、研究室、工作室地上10层874.74研究室、天面水箱间小计3174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在c-6综合楼的13层北端、南端分别设1个建筑面积5826.93m2的礼堂和建筑面积4432.14m2的博物展馆,其它建筑功能以教室、会议室、科研室为主。中大南方学院设置专业有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公共管理学系、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健康与护理系、音乐系共10个系约30个专业,而c-6综合楼主要提供给外国语言文学系、公共管理学系、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和会计学系办公教学科研使用,因此本项目c-6综合楼科研室主要给文科院系专业使用,不进行手术解剖、病房设置等以及制药、生物、化学等专业实验室。本项目仅对本次规划功能及设备调整的内容进行评价,未调整的部分仍按照原环评文件及其批复中的要求落实污染防治措施。3、项目四至情况本项目规划调整后位置不变,仍位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南部。项目用地东面为运动场,南面为拟建综合楼(目前为空地),西面为实验楼(已建),北面为图书馆和实验楼(已建)。项目四至情况详见附图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目前正在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施工噪声、扬尘等污染。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项目原有污染根据原环评文件及从环批200533号、从环验201336号批复可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项目原有污染来源包括:学校师生及员工的生活污水、食堂厨房含油污水、医疗废水,食堂厨房油烟、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垃圾站及污水处理站臭气,备用发电机、水泵、风机运行时噪声,日常生活垃圾、污水站污泥、医疗废物、餐厨垃圾及废油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项目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情况、采取治理措施如下:(1)项目医疗废水拟经二氧化氯消毒预处理,食堂含油污水现已通过隔油隔渣预处理、生活污水现已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一起汇入本项目自建a2/o工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二级生化处理,506t/d污水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后回用于绿化灌溉、3373t/d污水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老虎埔水(禁止排入学校范围内的老虎埔水库内)、最终汇入小海河。(2)项目各饭堂厨房油烟现已采取“运水烟罩+高效静电除油烟装置”净化处理后经内置烟井引至所在楼层天面排放。据项目7个油烟废气污染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个油烟排放口的油烟排放浓度为0.21.0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项目发电机组燃油尾气已采取水喷淋(喷淋水加表面活性剂)装置处理,尾气经处理达标后由内置烟井引至g1食堂楼顶天面排放。据检测结果显示:本项目发电机尾气排放浓度低于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一级标准的要求。垃圾站和污水处理站臭气经加强清洁、管理和绿化阻隔吸臭后,臭气浓度较小。(3)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发电机、水泵、风机等机电设备噪声及进出机动车噪声。发电机、风机、水泵放置在地下室专用机房内,并对设备采取减振、隔声、消声、吸声等降噪措施,经过治理后噪声传至项目各边界的声级均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项目日常生活垃圾、污水站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厨余垃圾和废油脂属广东省hy05严控废物,经收集后需交有严控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定期交由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建设单位并对垃圾临时收集点进行定期消毒、杀虫、除臭,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2、c-6综合楼原有污染源根据原环评及规划批复:c-6综合楼原来规划为3栋5层教学楼(20860 m2),1栋1层会堂(4373.8 m2),教学办公人数约2150人,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师生及员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水泵、风机运行时噪声,机动车尾气。表4 原规划c-6综合楼染物源强一览表排放源污染物调整前排放量生活污水废水量136.11t/d(36750t/a)codcr1.73t/abod50.45t/ass0.37 t/anh3-n0.26t/a生活垃圾03、小结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原已建成71栋建筑物已取得从化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意见(从环验201336号)的批准,不存在环境问题。由于项目仍未建设完成,现仍在施工建设,其它规划或在建建筑物(如医疗楼、教学楼等)在建设过程须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的同时,落实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原环评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地理概况从化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的过渡带,属广东省的县级市、委托广州市进行管理。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花都市交界,北面同佛岗、新丰县相连,地处大珠三角经济圈,属于广州“北优”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江三角洲通往粤北、华东中原地区的交通咽喉。从化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711404,北纬23222356。全市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45公里,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80公里。人口约58万。温泉镇位于从化市东北郊,区内交通发达,105国道、省道355线、从增高速贯穿全镇而过,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30多公里。本项目位于从化市温泉镇乌土村、卫东村,位于温泉镇的东南面,项目地块范围东、南、西、北四周均以山林地为主,北面为中山路、与温泉大道相连接,南面为村道,与南面最近600m的乌土村相连。2、地形、地貌从化市属丘陵半山区,市东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以丘陵、谷地为主,西部以丘陵、台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呈阶梯状。市内主要的山岭和河谷走向为东北西南向,与区域大地构造的走向一致,形成以北东方向平行岭谷为特征的地貌骨架。市内最高点为良口的天堂顶,海拔1210米,是从化市东部与龙门县的分界山,最低点为太平镇的太平村,海拔16.3米。市区街口街中心区(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内岩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组成。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巨型隆起带南缘,属一级块断隆起之大经复背斜与南岭东西向构造体系,佛冈东西构造亚带,从化复向斜交接复合区。构造形迹划为东西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和不明体系的北东向构造。从化市虽处于阳江从化断裂地震带的东北端,但未见历史上有破坏性地震的文字记录。3、气候气象从化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受偏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春季升温早,秋季降温迟。通过20年(1989-2008)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年平均气温为21.8,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0,极端最低气温为-0.8。项目所在地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约2093.1mm,年最大降水量约4748.3mm,年最小降水量为1305.3mm,年均日照时数1573.3小时左右。由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该区域气候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境内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均(1月)12.9,最高月平均温度(7月)为28.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0,极端最低气温为-0.8。多年平均气压1019.72pa。冬霜期为510天,历年平均无霜期为324天。年平均降雨量2093.1mm,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多集中在汛期49月份,其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46月以雷雨为多,79月为台风雨。雨量分布的特点是自西南向东北递增。年平均风速为1.3m/s,n风向、nne风向风速最大,分别达2.8m/s和2.5m/s,s风向、sse风向的风速也较大,分别达2.4m/s和2.2m/s。年平均辐射量103571卡/cm2,年平均日照1573.3小时,日照受地面因素影响,市内中南部的日照比北部多一些,全年日照率为42.9。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蒸发量1589.4mm,多年平均热带气旋登陆次数4.7次,热带气旋集中影响广州的月份为79月,台风最大风速(影响广州)为35.4m/s。多年平均雷暴天数77.1d,年最多雷暴天数110d(1959年)。4、水文从化河川由径流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类型。市内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潖二河和连麻河,其中流溪河最大。流溪河发源于新丰县七星顶,沿西南走向穿越从化市全境,流经花都市、白云区,鸦岗汇入广州珠江西航道,全长171km,流域集雨面积2300km2,其中从化境内河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8%。年平均流量82.4m3/s,枯水期90%保证率为15m3/s。干流因梯级开发建有黄竹朗(流溪河水库大坝)、良口、青年、塘料、卫东、温泉、大坳、李溪、人和等9个坝。流溪河是占广州市供水量约70%的江村、石门、西村三水厂的主要供水源,此外还有从化市水厂。同时,流溪河也是从化市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小海河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雨量丰沛,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最大年降雨量可达2670mm,最小降雨量为1030mm。小海河年产水量为4.734亿立方米,平均来水流量15.01m3/s,枯水期平均来水流量为8.6m3/s。5、植被、生物多样性从化市水热气候条件好,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和水果的生长,种植有水稻、蔬菜等农作物以及甘蔗、荔枝、龙眼及芒果等经济作物,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之一。植物资源有栽培植物119种,有华南地区仅存的原始次生林,野生植物中的油料植物60多种,药用植物有200多种,纤维植物有几十种,观赏植物有名贵的野兰花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较珍贵的有金钱龟、蟒蛇、南狐、果子狸、穿山甲、鹿等。6、土壤从化市土壤主要受生物气候地带性影响,形成具有地带性分别特点的赤红壤。土壤质地以轻粘土、中壤土和砂壤土为主。规划区域内土壤以黄色赤红壤为主,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土层疏松,含钾、磷较丰富,以壤土为主,透水土强,持水力差,容易物理风化,加剧水土流失。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从化市社会环境概况从化市全市行政区划为太平、温泉、良口、吕田、鳌头5个镇以及街口、城郊、江埔3个街道办事处。有村民委员会218个,社区居委会40个。2013年底,从化市户籍总人口60.2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农业人口43.69万人,非农业人口16.08万人,未落户0.4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2.5%、26.7和0.8%。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08。全年出生入户人口11506人。中心城区面积15.3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地在从化街口。2013年从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4.15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高于全国(7.7%)、省(8.5%)、广州市(11.6%)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2.8%; 第二产业增加值132.55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工业增加值113.57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29.04亿元,同比增长12.2%。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53:45.85:45.62调整为7.94:46.65:45.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47443元,合7660美元,比增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46800元,合7557美元,比增11%。2、温泉镇社会环境简况温泉镇位于从化市东北郊,人口约7.6万,其中常住人口4.8万人,流动人口2.8万人,下辖3个居委会和22个村委会。镇内有1所高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1所成人学校,2所中学,6所小学,3所幼儿园,2家医院。全镇土地面积210.9平方公里(316350亩),其中:林地191994亩(占总面积60%);园地47465亩(占总面积15%);水面面积2439亩(占总面积0.7%);基本农田36317亩(占总面积11.4%);河流、滩涂等利用土地6755亩(占总面积2.1%);建设用地31380亩(占总面积10%)。区内交通发达,105国道、省道355线、从增高速贯穿全镇而过,从增高速公路在镇内设有多处出入口,距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口仅10多公里,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也只有30多公里。2013年温泉镇完成gdp13.2亿元,同比增长13.8%;两税收入完成3.105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工业总产值完成17.24亿元,同比增长22%;农业总产值完成4.39亿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5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总人数300.89万人次,同比增长19.6%,旅游业总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22.9%。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区区划表5 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位于非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纳污水体老虎埔水水质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属环境空气一类区。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属环境噪声2类区。边界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边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特殊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8管道煤气干管区是9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11是否敏感区否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一类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根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对项目现场的实测数据,监测时间2013年04月22日28日,如下表5所示:表5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结果 单位:mg/m3监测点取样时间监测项目(mg/m3)so2no2pm10中大南方学院小时平均0.0090.0180.0100.029污染指数0.060.120.070.19日平均值0.0190.0210.0150.0180.0310.043污染指数0.380.420.300.360. 380.54由上表中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的so2、no2、pm1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可见,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自建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入老虎埔水、最终汇入小海河。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小海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而老虎埔水、老虎埔水库未划分水功能区划,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和水体的具体功能等情况,老虎埔水、老虎埔水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老虎埔水库属于小型水库,老虎埔水为其排洪渠,水库计划于2015年调整为山塘,不在按水库进行管理。目前水库主要用途为灌溉、养殖、景观,建设单位与乌土村共同拥有老虎埔水库使用权,详见附件8。本项目项目所在区域水系见附图3。根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对老虎埔水、小海河的实测数据,监测时间2013年4月2224日,具体如下表6所示:表6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单位:mg/l(水温:,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mpn/l)监测项目w1(老虎埔水)标准值2013.04.222013.04.232013.04.24类水温28.327.627.5/ph6.266.206.1969悬浮物25241830氨氮0.0250.0260.0251.0溶解氧6.46.66.75codcr14131420bod52.62.72.74总磷0.070.080.050.2石油类0.040.040.040.05粪大肠菌群(mpn/l)54005400540010000个/l监测项目w4(老虎埔水与小海河下游汇合处的小海河)标准值2012.05.082012.05.092012.05.10类水温29.528.228.0/ph7.367.587.4369悬浮物23242325氨氮0.0250.0250.0250.5溶解氧7.27.57.86codcr10101015bod52.12.62.33总磷0.040.080.020.1石油类0.050.050.050.05粪大肠菌群(mpn/l)1950198019902000个/l上表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小海河各项水质监测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老虎埔水各项水质监测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综上所述,本项目周边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良好。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适用区域划分【穗府(1995)58号文】中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本项目属于声环境功能2类区。本次噪声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进行,所用监测仪器为积分声级计,沿本项目四周边界布设了4个环境噪声测点,分昼、夜间监测四周边界噪声。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eq作为评价量,具体监测结果见表7。表7 项目周围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点位置昼间值db(a)夜间值db(a)噪声值标准测值标准1#东边界52.86043.5502#南边界55.646.23#西边界52.943.74#北边界57.243.8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各边界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相应声环境标准要求。可见,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控制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的排放浓度,控制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部分排入老虎埔水、部分经深度处理达标后回用绿化灌溉,保护老虎埔水、小海河水质不受本项目影响。2、控制机电设备产生的噪声,保护该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不受影响。3、控制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排放,保护该建设项目周围环境不受影响。4、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位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内,周边以学校宿舍楼、图书馆、教学楼等为主,项目周围敏感目标详情如下表:表8 建设项目周边主要敏感点序号环境敏感点方位与本项目最近距离性质影响因素1(规划)南方学院幼儿园南面68.5m教学办公住宿噪声、废气2图书馆西57.1m3实验楼西南45 .8m北25.2m4教师宿舍西南120 m5老虎埔水库南70m水体污水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一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进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部分污水经污水站二级生化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排入老虎埔水、部分经进一步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后回用于学校的绿化灌溉。2、项目各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边界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3、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水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纳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总量指标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噪声勘察打桩基础挖掘构筑基础圈梁、砌墙、上板构件预制噪声噪声噪声噪声内外墙粉饰噪声门窗制作、安装固废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营运期师生教学、礼堂、博物馆生活垃圾回用或外排生活污水三级化粪池处理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图2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本规划调整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物源强变化来自于:学校师生及员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vrv中央空调运行时噪声。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建筑功能,核算出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情况如下。一、污水c-6综合楼由原4栋5层建筑物(部分为1层, 其中d-4、d-5、d-8为5层教学楼,k为1层会堂)调整为1栋10层综合楼建筑物(编号c-6,部分为3层、9层),总建筑面积由原25233.8平方米调整至31742平方米,功能仍保持不变,仍以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展厅礼堂为主。本项目科研以科研办公为主,不设实验室,不进行手术解剖、病房设置等以及制药、生物、化学等专业实验。该调整所引起的污水源强变化的主要为生活污水,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及相关经验系数,排污系数取0.9,核算出本项目用水量约为201.43m3/d,排污水量为181.29m3/d,即48948m3/a,详见表9。表9 调整后建设项目污水量计算表污水类型来源规模用水系数核算依据水量(m3/d)污水量(m3/d)师生教学办公污水教学办公人员2686人0.05m3/人天根据“942机关事业办公场所(无食堂)”134.3 120.87 礼堂洗手污水礼堂人员洗衣手间5826.93m20.01m3/ m2天根据“902 大礼堂”58.27 52.44 博物展馆生活污水博物展馆洗手间4432.14m20.002m3/ m2天参考“912 体育场馆”8.867.98 合计201.43181.29本项目所排污水是较典型的生活污水,具有典型的生活污水特征,类比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对中大南方学院生活污水的实测数据,根据水质及水量可计算出各种污染物产生量见表10。表10 项目外排污水水质及污染物产生量废水量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生活污水48948 t/a产生浓度(mg/l)29275.94223.8产生量(t/a)14.29 3.72 2.06 1.16 排放浓度(mg/l)4712.2107.2排放量(t/a)2.30 0.60 0.49 0.35 二、废气本项目规划调整实施后,由于不增设备用发电机,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104个地面机动车位),且废气源强基本保持不变,详情如下。表11 单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单位:g/(辆km-1)车型conoxhc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18352.3-2005)阶段小型车1.00.080.10本项目共有104个车位,每个车位车辆日出入2次计算,均为小型车,每车次行驶路程按200m计,则可计算出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结果见下表。表12 地下车库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t/a污染物名称conox碳氢化合物机动车尾气0.0150.0010.002由于本项目机动车尾气源强与原环评基本一致,且均为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源强较小,经自然扩散和地面绿化吸收后对周边影响较小,本环评不再重复对其进行评价。三、噪声由于本项目新增vrv中央空调,其它机设备基本不变,产生变化的噪声主要来源于vrv中央空调设备噪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说明书,本项目vrv中央空调噪声级约为65db(a),详见下表:表13 项目噪声产生情况一览表序号噪声源噪声级产生位置1vrv中央空调65db(a)礼堂的东侧门厅3层天面四、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变化量主要是生活垃圾。教学办公人员按0.5kg/人天计、礼堂展馆按1人/15m2,垃圾量按0.2kg/人天计,项目运营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80kg/d、即399.5t/a。五、项目调整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参考原环评报批文件及本评价前章核算的污染物产生情况,本项目调整后引起的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如下表所示:表12 规划调整前后c-6综合楼污染物变化情况一览表排放源污染物调整前排放量调整后排放量变化量生活污水废水量136.11t/d(36750t/a)181.29t/d(48948t/a)+45.18m3/d(+12198t/a)codcr1.73t/a2.30 t/a+0.571 t/abod50.45t/a0.60 t/a+0.147 t/ass0.37 t/a0.49 t/a+0.119 t/anh3-n0.26t/a0.35 t/a+0.092 t/a生活垃圾000其他污染物基本一致,无变化由上表可知,本项目调整后,导致污染物变化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有少许增加;未涉及调整部分污染物基本无变化,调整后污染物种类基本不变。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项目综合废水污水量48948 m3/a48948m3/acodcr292 mg/l14.29 t/a 47 mg/l2.30 t/a bod575.9 mg/l3.72 t/a 12.2 mg/l0.60 t/a ss42mg/l2.06 t/a 10mg/l0.49 t/a nh3-n23.8mg/l1.16 t/a 7.2 mg/l0.35 t/a 固体废物综合楼生活垃圾399.5t/a0t/a噪声vrv中央空调设备噪声65db(a)边界的昼间声级60db(a),夜间声级50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可附另页)经调查,项目周围无重要的生态系统,不属于珍稀或濒危特殊物种的生境或迁徙走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运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经过有效治理,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37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应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理计划,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工期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和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等有关规定。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需采取的措施情况如下: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废气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期的扬尘、装修板材散发的不良气味以及使用的黏合剂时散发的有机废气等。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结构施工及物料运输,其中产生扬尘较多的阶段有土地平整和散装物料的装卸与运输阶段,类比同类项目,在离工地500米远处产生的扬尘tsp小时平均浓度达到0.58mg/m3,比国家二级标准的日均浓度(0.30mg/m3)高出近1倍,故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明显。项目附近主要敏感点为项目西面及西南面70m范围内的图书馆、实验教学楼和西南侧120m的教工宿舍,本项目施工扬尘可能对上述敏感点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期物料运输、装卸、拌和等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采取洒水降尘、设置施工围蔽、合理布置料场和车辆行驶路线及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及时硬化路面等降尘措施;此外,施工过程须采用商品混凝土,在落实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扬尘不会对周边环境和敏感点造成明显影响。对于装修过程的不良气味及有机废气等污染,一般仅来源于项目内部板材使用,产生量较少,影响范围较少,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为尽量减少装修期间的废气影响,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装修选材上,要先用国家正规机构检定的绿色环保产品,从根本上预防了装修过程室内污染;装修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少因施工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装修过程中要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累积。施工过程用电须办理临时用电手续接市电,不得采用发电机供电,以减少污染排放,以免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过程将动用钻孔机、混凝土泵、电锯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声,成为对邻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一般而言,施工机械是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施工,通常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有效的密闭隔声处理,施工期间作业噪声对周围的影响不可避免。工程噪声源可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可估算其施工期间离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无指向性点声源在半自由声场中的发散衰减计算式如下:根据上述公式及该建设项目与周围主要敏感点的距离,可计算出在无屏障的情形下,该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其噪声级如下表所示。表13 建设项目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噪声值 单位:db(a)序号机械名称声级测值边界外距离(m)204060801001502002501钻孔机9078.071.968.465.964.060.558.056.02翻斗车8573.066.963.460.959.055.553.051.03装载机8573.066.963.460.959.055.553.051.04推土机8573.066.963.460.959.055.553.051.05空压机8573.066.963.460.959.055.553.051.06电 锯9583.076.973.470.969.065.563.061.07风 镐9583.076.973.470.969.065.563.061.08混凝土泵8573.066.963.460.959.055.553.051.09移动式吊车8068.061.958.455.954.050.548.049.010气动扳手9078.071.968.465.964.060.558.056.0由上表的预测结果可知,单台施工机械噪声在100米方可削减至70db(a)以下,需250米方可削减至60db(a)左右,噪声级较高的施工(如钻孔等),其瞬时噪声在150米范围内超过60db(a)、250米范围内超过55db(a)。施工阶段通常在同一时间段内多种施工设备同时投入使用,则施工期的噪声源强为多种设备噪声源叠加后的总声压级,按下式计算:式中:n声源总数;l总aeq对于某点的总声压级。根据本项目施工情况,假设土建施工期现场有4种设备(钻孔机、推土机、翻斗车、空压机)同时使用,结构施工阶段有3种设备(移动式吊车、空压机、混凝土泵)同时使用,将施工设备的噪声预测值代入上式进行计算,则可计算出土建施工期噪声叠加源强为92.9db(a),结构施工期噪声叠加源强为88.7db(a)。一般而言,施工机械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无法进行有效的密闭隔声处理,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会对其周围的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场地边界噪声级将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情况,项目施工噪声在周边敏感点将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详见表14)。因此,噪声源大的设备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为施工设备产生噪声声级高,连续作业并伴有强烈的振动,如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将会对项目学院内师生的日常教学及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表14 项目工地附近敏感点受施工噪声影响情况 单位:db(a)敏感点与项目建筑边线距离(m)土建施工阶段(昼间)结构施工阶段(昼间)贡献值标准值超标值贡献值标准值超标值图书馆、实验楼7070.06010.065.8605.8教工宿舍12065.3605.361.1601.1项目附近主要敏感点为项目西面及西南面70m范围内的图书馆、实验教学楼和西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