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临高县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网防风加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言随着临高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尤其是农村,现有的网架结构已经难以支持其良好发展。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中压网环网化率及典型接线率、站间联络率低,网络结构相对较差;原有变压器容量较小导致配变重过载较多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之2014年的“威马逊”和“海鸥”强台风的破坏,农村地区配电线路受损严重。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电网的结构、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海南电网配网设备及线路的防风抗灾能力,海南电网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对10kv及以下的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为此委托中标单位对相应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项目特点,本报告编制内容包括概述,编制依据原则和研究范围,临高县概况,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节能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招标和项目管理,结论,相关附图、附表。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 项目建设期11.3 项目总投资11.4 指导思路1第二章 编制依据原则和研究范围22.1 编制依据与原则22.2 主要技术原则及要求32.3 研究范围9第三章 临高县概况及电网概况93.1临高县简况93.2临高电网现状及需求分析103.3临高农村电网存在问题13第四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4.1临高农村电网规划概况144.2项目必要性164.3工程建设方案184.4项目预期实施效果32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35.1 项目建设地点335.2 项目建设条件33第六章 建设规模35第七章 节能及环境保护377.1 项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分析377.2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87.3环境影响分析40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418.1投资估算418.2 经济效益分析448.3资金来源67第九章 项目招标和项目管理689.1 项目法人689.2 项目招标689.3 项目管理71第十章 主要结论72附件附件1、2014年海南电网地理接线图附件2、电网工程可研投资控制指标(2013年版)附件3、设计中标通知书附件4、设计资质证书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临高县2016年配网防风加固改造工程项目法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金戈鸣项目地点:海南省临高县农村地区1.2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2016年。1.3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估算:临高县2016年配网防风加固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044.34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实行资本金制。总投资的20%由中央预算投资资金解决、80%由企业申请银行贷款。1.4 指导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搭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电力发展平台,建立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和农网持续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建设管理,用新技术改造农村电网,用可靠、高效、节能的产品更新设备,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改善农村电网的结构、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提高海南电网配网设备及线路的防风抗灾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第二章 编制依据原则和研究范围2.1 编制依据与原则2.1.1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和要求;(2)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3)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00);(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5)配电线路防风设计技术规范(试行)(南方电网2013年9月);(6)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审定稿);(7)海南省“十二五”农网改造升级规划报告;(8)临高县 “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细化;(9)临高县“十二五”配电网规划项目库优化报告(10)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能综新能【2014】617号)。(11)临高供电局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2.1.2编制原则(1)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2)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00);(3)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县级电网规划设计导则;(5)海南电网公司海南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6)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00);(7)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设计原则;(8)海南电网公司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试行);(9)南方电网沿海地区设计基本风速分布图(2014版);(10)海南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若干技术要求(海南电网生(2012)8号文;2.2 主要技术原则及要求严格执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国能新能2010305号文),结合海南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一期、二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规范设计和施工,并及时调整完善工程有关的技术指标原则和要求。综合前几年台风对海南电网的影响以及防风工作的成功经验总结,梳理线路防风薄弱点,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风措施,达到抵御30年一遇台风的水平。其中,遵循以下主要原则和要求:(1)农网改造升级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变(配)电站的布局及高、中、低压配电网主干线路的建设应满足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要求,避免重复建设。(2)农网改造升级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适用、减少维护、节能环保”的原则,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3)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规程和规范。(4)农网改造升级应充分考虑城镇、乡村等不同类别区域负荷特点、供电可靠性要求和区域发展规划,合理优化网架结构。(5)农网改造升级应积极采用“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6)对于特殊地段、具有高危和重要用户的线路、重要联络线路,可实行差异化设计,提高农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7)农网改造升级应适度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重点开展新能源分散接入、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等试点建设。(8)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一般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城镇不宜超过4km,乡村不宜超过15km;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城镇不宜超过250m,乡村不宜超过500m。用户特别分散地区供电半径可适当延长,但应采取适当措施,满足电压质量要求。(9)高压电网部分:针对台风中受损复电线路区段和防风能力亟待提高线路区段进行重点防风加固,加固后的线路不发生倒杆(塔)事件。9.1)对i、类风区的35千伏及以上线路直线水泥杆校核,达不到防风要求的宜采取增加拉线提高承载力措施,不能增加拉线的水泥杆应更换为铁塔。9.2)考虑将台风中受损线路杆塔和不满足风速标准的杆塔更换成满足风区设计标准的铁塔。9.3)水平档距利用率过高或耐张段过长区段,宜采取换塔或加塔的改造措施。9.4)针对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耐张塔跳线不满足风偏设计要求的,应加装防风偏绝缘子。(海南高压线路耐张塔防风偏加装防风偏绝缘子已初见成效)9.5)对出现滑坡情况的杆塔根据现场地形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综合判断采取迁移杆塔或修筑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基础加固措施。(10)中低压电网部分:优先提高i、ii类风区重要用户供电线路和i类风区线路防风能力,确保加固后的线路主干线不发生倒杆、断杆,支线不串倒。10.1)装设防风拉线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加装防风拉线进行加固,或在综合加固实施前,加装拉线作为临时性防风措施。10.1.1、单回路线路当耐张段内连续直线杆超过5基时,具备拉线条件时,在中间位置的原有电杆加装四向拉线,如无法加装拉线的可考虑采取在另一侧加装斜支撑杆。10.1.2、双回路线路原有线路电杆强度等级小于m级(选用绝缘导线时电杆强度小于n级)时,耐张段内应每隔一基直线杆装设一组防风拉线;原电杆强度等级不满足要求,更换为强度等级不小于k级的电杆并加装防风拉线。10.1.3、拉线装置技术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截面不小于35mm2;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0。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拉桩杆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必须装设拉线绝缘子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拉线棒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拉线棒应热镀锌;单回路线路防风拉线选用lp6型拉盘,拉盘埋深不小于1.6米。双回路线路防风拉线选用lp8型拉盘,拉盘埋深不小于1.8米。10.2)加固电杆基础原有线路电杆强度等级小于m级(选用绝缘导线时电杆强度小于n级)时,不具备拉线条件的,更换电杆并配置基础;对其它没有加固的直线电杆,其埋深不满足要求时,应加固基础;电杆基础加固处理应根据电杆所处的位置,因地置宜,选择适当的基础加固方式。10.3)缩短耐张段长度10.3.1、单回路线路耐张段超过500米的线路,应整条统筹考虑,增设耐张杆塔缩短耐张段长度,将各个耐张段长度控制在500米以内。增设的直线耐张杆塔,应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f级的非预应力电杆加装四向拉线,当不具备打拉线条件时,可选用高强度电杆或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杆,其中:当选用高强度电杆时,其根部开裂弯矩,12米杆不低于150knm,15米电杆不低于160knm,并配置基础;当选用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杆时,水平荷载标准值不小于30kn。原有线路的耐张杆塔,应根据其所处线路位置(直线、转角、终端等),校核其强度和基础及电杆拉线配置是否满足当地基本风速分布图的风速要求。10.3.2 、双回路线路耐张段超过400米的线路,应整条统筹考虑,增设耐张杆塔缩短耐张段长度,将各个耐张段长度控制在400米以内。增设的直线耐张杆塔应选用高强度砼杆或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杆,其中:当选用高强度电杆时,其根部开裂弯矩,12米杆不低于200knm,15米电杆不低于260knm,并配置基础;当选用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杆时,水平荷载标准值不小于40kn。原有线路的耐张杆塔,应根据其所处线路位置(直线、转角、终端等),校核其强度和及电杆拉线基础配置是否满足当地基本风速分布图的风速要求。10.3.3、多回路线路三回路及以上同杆架设的多回路线路,应参照本文的综合加固原则,根据线路回路数、导线型号、档距等参数和设计风速要求,进行杆塔和基础受力计算,确定加固措施。10.4)缩短直线大档距长度10.4.1、单回路大档距当祼导线直线档距大于90米、绝缘导线直线档距大于80米时,大档距两侧电杆强度等级、埋深应满足要求。强度满足要求、埋深不满足要求的,加固电杆基础。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应在档距中间增加一基电杆。若因条件限制,不能增加电杆,则需在档距两端的电杆加装防风拉线,不具备拉线条件的,需更换电杆。10.4.2、双回路大档距当祼导线直线档距大于80米、绝缘导线直线档距大于70米时,大档距两侧电杆强度等级、埋深应满足要求。强度满足要求、埋深不满足要求的,加固电杆基础。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应在档距中间增加一基电杆,若因条件限制,不能增加电杆,则需在档距两端的电杆加装防风拉线,不具备拉线条件的,需更换电杆或另一侧加装斜支撑杆。图10.4.1-1 单回路裸导线线路增设杆塔缩短耐张段和大档距示意图10.5)更换高强度杆塔下列情况下宜更换为符合强度要求的电杆:10.5.1、风化严重、有明显裂纹或配筋裸露的电杆。10.5.2、跨越高速公路、铁路、一级公路以及具有通航功能的河流的架空线路的直线杆应更换为耐张杆塔。10.5.3、 更换电杆应分别满足强度和埋深要求。10.5.4、 直线杆更换电杆后,具备条件的宜将原绝缘子更换为胶装式瓷横担sq210。2.3 研究范围临高县本批次项目合计19个总项,87个子项。35千伏线路改造14.632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232.32公里,总投资2044.34万元。35kv部分增加耐张塔6基,增加线塔23基,投资423.84万元;10kv部分增加耐张塔69基,普通直线杆39基,高强度加强杆342基,装设防风拉线475组,加固291基,投资1620.50万元。第三章 临高县概况及电网概况3.1临高县简况临高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东邻澄迈县,西南与儋州市接壤,北濒琼州海峡。全境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47公里,陆地面积1317平方公里。环岛西线高速公路和粤海铁路西环线贯穿境内,交通便利。主要矿产资源有褐煤、油贡岩、石英砂等。下辖10个镇、17个居委会、154个村委会、726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临城镇,距省会海口市83公里。临高县境内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24度,1月份平均气温16.9度,7月份平均气温为28.3度。年平均雨日为135.9天,降雨量为1417.8毫米。510月份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85%。年平均强风有3.1次,年平均风速达3.5米/秒。因地处岛西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以来,临高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2011年,临高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7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3%。其中,第一产业54.88亿元,增长14.62%;第二产业7.38亿元,增长43.30%;第三产业17.44亿元,增长5.31%。3.2临高电网现状及需求分析3.2.1临高电网现状临高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110kv,主要通过110kv洛龙线和洛文线与海南主网相联。至2014年底,临高县供电面积1317km,供电人口为49.57万人。110kv及以下变电站共有10座,变电总容量236mva。其中110kv变电站4座,主变6台,主变总容量为173mva,35kv变电站6座,主变10台,主变总容量为63mva;共有110kv公用线路4条,总长92.56km,35kv公用线路总长度102.59km。10kv公用线路共有46条,10kv线路全线总长度882.38km,线路主干长度为320.80km,配变748台,总容量为6.43万kva。临高县2014年最大供电负荷66.5mw,全社会用电量2.51亿kwh,供电量为2.46亿kwh,售电量为2.20亿kwh。供电可靠率rs-3为99.71%,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6.3%,综合线损率为10.57%。3.2.2 2015年负荷预测根据2014年实绩值及本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修编的负荷预测结果,预测临高县20142018总电量负荷的发展情况,如图所示。表3-1临高县20152019总电量负荷预测结果 单位:亿kwh、mw、h项目2014(实绩值)20152016201720182014-2018年年均增长率(%)“十二五”规划修编结论供电量2.703.303.904.705.7020.54供电负荷62.075.090.0108.0129.020.10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43204340436043804400细化调整后供电量2.462.833.253.774.2914.92供电负荷66.575.385.496.7109.613.31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7003758380638573914至2019年,临高县供电量为4.29亿kwh,供电负荷为109.6mw,“十二五”期间供电量和供电负荷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2%和13.31%。以临高电网电量负荷预测推荐方案为基础,进行分区电量负荷预测。分区预测的主要原则包括:(1)考虑分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规划情况;(2)考虑分区历史年电量、负荷发展情况;(3)考虑分区大用户负荷及自然增长负荷的增长差异性;(4)考虑分区负荷的总量与全县电力需求一致。临高县20112015年分区电量负荷预测结果如图所示。表3-2 临高县20142018分区电量负荷预测结果 单位:亿kwh、mw、%分区名称项目2014(实绩值)20152016201720182014-2018年年均增长率北部沿海片区供电量0.440.530.630.750.9220.25最大供电负荷11.7014.0016.5021.2029.2025.69中部临城片区供电量0.951.161.351.591.8718.45最大供电负荷27.1032.8038.6043.0050.1016.60南部片区供电量0.610.720.850.961.0915.62最大供电负荷16.1017.6018.8019.8021.407.37金牌港片区供电量0.540.60.740.891.0518.09最大供电负荷13.4013.8014.2015.4016.104.703.2.3需求分析 “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初期,临高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动用电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也逐渐加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基础保障。临高县历史用电情况详见表3-3。表3-3 20072011年临高县历史电量负荷表年份用电量(亿kwh)供电量售电量最大供电负荷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全社会数值(亿kwh)增长率(%)数值(亿kwh)增长率(%)数值(mw)增长率(%)20070.160.850.330.431.831.781.645.3320080.160.980.350.522.072.0213.481.8314.3848.116.1320090.190.830.380.572.021.97-2.481.77-3.2848.150.0820100.250.860.460.672.292.2413.712.0113.5651.957.8920110.260.850.540.812.512.469.822.209.4566.4827.97临高县自2007年以来至2013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1.66%,电力弹性系数约为1.05;人均用电量由2007年1695kwh增加至2013年的2584kwh,年均增长7.3%。2013年临高县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7.1亿kwh,比上年增长6.47%,人均用电量达到2584kwh,比上年增长5.8%。近年来随着临高经济和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临高电网负荷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上升通道。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由2007年的560mw增加至2013年的1061mw,年均增长8.54%。“十一五”期间,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临高电网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分别为611mw、663mw,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8.5%,增长速度较缓。到2010年,增长速度迅速提升,临高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为790mw,年增长率达到19.2%。2013年临高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1061mw,比上年增长11.66%。1) 用电结构从用电结构上分析,临高县第一产业用电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0.77亿kwh上升至2012年1.03亿kwh,,2013年略有下调。第二产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由2007年的9.92亿kwh上升至2013年的17.24亿kwh,年均增长9.89%;第三产业用电量近年来增长迅速,由2007年的16.18亿kwh上升至2013年的28.81亿kwh,年均增长10.19%;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从2007年3.54亿kwh上升至2013年9.05亿kwh,年均增长17.22%,标志着临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用电比例来看,临高县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例由2007年的2.5:32.6:53.2:11.6调整为2013年的1.75:30.74:51.37:16.14。可以看出,“十一五”后期第一产业用电量所占比例振荡性降低,且所占比例最低,2013年呈下降趋势仅为1.75%;第二产业用电量所占比例基本平稳;第三产业用电量比例略有降低,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居民生活用电所占比例有升高。2) 用电单耗近年来临高县单位gdp单耗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第一产业从2007年的261kwh/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167kwh/万元,年均下降4.3%;第二产业单耗在850kwh/万元上下波动;第三产业单耗下降明显,从2007年的633kwh/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459kwh/万元,年均降低5.1%。3.3临高农村电网存在问题目前,临高市农村电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i、ii类风区前后档距差大且水平档距利用率高的线路基于对、类风区中前后档距相差1倍以上且杆塔水平档距利用率超过85%的直线杆塔进行核查,有条件时可增加杆塔的原则,确定不满足要求的直线杆塔共涉及高压线路2回,其中35千伏2回。具体明细见下表。表3.3-5 临高电网i、ii类风区前后档距差大且水平档距利用率高的高压线路明细表序号所属单位电压等级线路名称杆塔编号回路数改造杆塔数量投运年份采用设计规程前后档距差值比例水平档距利用率1临高局3535kv龙多线2#、3#、5#、16#、17#、26#、36#、41#、42#、45#、44#、61#、62#、71#、72#、73#、77#、84#、85#、86#、87#单回2120041999规程2.195110.26%2临高局3535kv多加线后段16#、25#、30#、31#、32#、39#、49#、#50单回819921990规程1.537100.00%(2)中压线路防风能力不足按照风区分布图,排查i类风区内10千伏防风能力不足的线路,其中主线长度共15公里,支线长度0公里,总长15公里。10千伏线路处于ii类风区经排查,主线长度共264.19公里,支线长度428.04公里,总长692.23公里。处于、类风区之外的10千伏线路,主线长度共39.9公里,支线长度126.46公里,总长166.37公里。表3.3-6 按风区分布10千伏防风能力不足线路统计表地区i类风区ii类风区i、ii类风区以外主线支线合计主线支线合计主线支线合计临高15.000.0015.00264.19428.04692.2339.90126.46166.37总计15.000.0015.00264.19428.04692.2339.90126.46166.37按照风区分布图,排查各类风区内10千伏防风能力不足的线路中,运行年限超过25年的线路有64回;平均档距小于50米线路共有92回,长度为100.1公里;平均档距处于50米到60米之间的线路共有172回,长度为377.97公里;平均档距介于60米到70米之间的线路共有148回,长度为386.69公里;档距处于80米到100米之间的线路共有12回;档距大于100米的线路共有1回。表3.3-7 按风区分布10千伏线路情况统计表 单位km、%分风区平均档距档距处于80-100m档距大于100m运行年份25年以上小于50米处于50-60米之间处于60-70米之间回数占比回数占比回数占比回数长度回数长度回数长度数类风区类风区9199.13148311.18123288.81122.8510.246415.2、类风区以外10.972466.792597.88合计92100.1172377.97148386.69122.8510.246415.2第四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临高农村电网规划概况根据临高县“十二五”配电网规划项目库优化报告分析,目前临高县电网存在12米/15米电杆连接处锈蚀、电杆埋深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线路区段进行重点防风加固,根据2014年批复实施的中央预算内农网升级改造项目,以及继续增加2015年的升级改造项目来陆续提高电网防风能力。临高县本批次项目合计19个总项,87个子项。35千伏线路改造14.632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232.32公里;其中:35千伏线路增加耐张塔6基,增加直线塔23基,10千伏线路增加角钢塔69基,增加直线杆39基、高强度杆342基、基础加固291基、增加防风拉475组,总投资约2044.34万元。具体线路情况见下表:表4.1-1 线路起讫点及改造内容表序号项 目 名 称电压等级线路起讫点建设改造内容起点讫点135kv龙多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35kv110kv龙力站110kv多文站增加直线塔17基,增加耐张塔4基.235kv多加线后段防风加固改造工程35kv110kv多文站35kv加来站增加直线塔6基,增加耐张塔2基.310kv博厚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6基,高强度杆32基,普通直线杆5基,杆头加固22基,防风拉线25组。410kv龙岭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高强度杆9基,普通直线杆15基,杆头加固3基,防风拉线22组。510kv和舍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1基,高强度杆15基,普通直线杆2基,杆头加固14基,防风拉线22组。610kv和来联络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高强度杆9基,普通直线杆7基,杆头加固11基,防风拉线33组。710kv加来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6基,高强度杆51基,普通直线杆4基,杆头加固39基,防风拉线40组。810kv南宝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7基,高强度杆41基,普通直线杆1基,杆头加固27基,防风拉线81组。910kv德才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高强度杆6基,杆头加固24基。1010kv昌富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2基,高强度杆13基,杆头加固6基,防风拉线13组,yjv22-3*185电缆长度共530米,电缆终端接头2套,隔离开关2组,避雷器2组。1110kv马袅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2基,高强度杆13基,杆头加固3基,防风拉线7组。1210kv石堂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高强度杆3基,杆头加固4基。1310kv多文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8基,高强度杆9基,杆头加固12基,防风拉线19组。1410kv头神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10基,高强度杆27基,杆头加固23基,防风拉线32组。1510kv糖厂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4基,高强度杆12基,普通直线杆1基,杆头加固17基,防风拉线26组。1610kv龙波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15基,高强度杆96基,普通直线杆4基,杆头加固63基,防风拉线155组。1710kv礼贯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2基,高强度杆3基,杆头加固6基。1810kv临城联络2#线后段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高强度杆2基,杆头加固4基。1910kv抱美主线及所属支线防风加固改造工程10kv增加耐张塔6基,高强度杆1基,杆头加固13基。4.2项目必要性 本批次项目按照高压线路及中压线路分类解决线路防风能力;(1)解决高压线路防风能力不足的需要2015年高压电网防风规划目标“针对台风中受损复电线路区段和防风能力亟待提高线路区段进行重点防风加固,加固后的线路不发生倒杆(塔)事件”。临高35kv多加线、龙多线后段等2条线路主要存在:线路设计风速偏低(最大设计风速30m/s,即基本设计风速28m/s),防风能力不足。对35kv多加线、龙多线后段等2条线进行防风加固,消除线路的安全隐患,杜绝线路在台风中出现倒杆事故,提高线路的防风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资产损失,以保障居民的用电。因此对本次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2)解决中压防风能力不足的需要临高10kv加来线等17条线路主要为:线路设计早、运行年限长久,多为1978-1980年建设,运行至今多未改造,存在线路设计风速便低、耐张段长、线路老化、杆塔开裂、拉线锈蚀等安全隐患。同时线路防风拉线少,未按要求安装防风拉线的杆塔也未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线路抗风能力弱,不满足沿海线路防风要求。因此对10kv加来线等17条线路,以耐张段为单位进行防风加固排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防风加固,消除线路的安全隐患;对直线杆塔进行增设防风拉线,受地形等限制无法安装防风拉线的采取其他加固措施,提高线路的防风抗灾能力,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自然灾害资产损失,保障居民的用电。因此对本次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3)进一步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思想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国家正在大力开展家电下乡活动,以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随着农村大型家用电器的普及,农村电网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会更高,实施农网完善工程,着力于加强农村居民最急需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的完成改造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电网瓶颈”,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因此,按照临高县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成果,针对临高县农村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行建设和改造,以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实施临高县配网防风加固工程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4.3工程建设方案4.3.1项目安排原则本批次配网防风加固改造项目按照主线高于支线的原则,安排城区主干线、镇区主供线路及挂接重要用户的分支线路优先进行防风加固。表4.3.1-1 海南电网防风规划目标表2015年高压电网针对台风中受损复电线路区段和防风能力亟待提高线路区段进行重点防风加固,加固后的线路不发生倒杆(塔)事件。中低压电网优先提高i、ii类风区重要用户供电线路和i类风区线路防风能力,确保加固后的线路主干线不发生倒杆、断杆,支线不串倒。4.3.2 防风方案4.3.2.1、高压线路防风加固方案按照加固原则,挑选薄弱点分步骤、有计划开展整改,提出项目安排优先级如下:1)、优先对台风受损复电线路区段的杆塔进行加固改造。2)、优先对高铁、高速公路、海岸、山峰及山谷口等重要跨越地区杆塔加固改造。3)、优先对系统运行明确的关键、重点线路加固改造。4)、优先对沿海10公里范围内线路加固改造。5)、优先对河岸、湖岸、山峰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微地形区域杆塔进行加固改造。6)、优先对i、 ii类风区按1979规程等早期标准建设的线路进行抗灾评估和改造。7)、优先进行线路杆塔的防风偏改造,尤其是对电厂送出线路、核电送出线路进行改造。8)、对i、类风区的35千伏及以上线路直线水泥杆,具备条件的应增加防风拉线,不具备条件的可更换为加强型杆或铁塔(钢管杆)。4.3.2.2、中压线路防风加固方案主要根据30年一遇设计基本风速分布图,排查现状中压配电网防风能力,因地制宜的制定差异化加固方案。具体防风规划思路如下:(1)防风薄弱环节排查基于10千伏排查原则,对海南电网中压线路进行系统排查,分析现状海南各市县中压配电线路防风薄弱环节。(2)制定10千伏中压配电网防风加固方案按照风区不同,主线高于支线的原则,安排城区主干线、镇区主供线路及挂接重要用户的分支线路优先进行防风加固,结合线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中压线路差异化防风加固规划方案。表4.3.2-1 中压防风加固差异化措施表措施地区备注(装设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加插耐张塔缩短耐张段长度、加插电杆缩短直线大档距、更换高强度塔)五种措施类风区主线线路带有重要用户增加耐张杆塔(装设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加插耐张杆缩短耐张段长度、加插电杆缩短直线大档距)四种措施类风区支线(装设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加插耐张塔缩短耐张段长度、加插电杆缩短直线大档距)四种措施类风区主线(装设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加插耐张杆缩短耐张段长度、加插电杆缩短直线大档距)四种措施类风区支线(装设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加插电杆缩短直线大档距)三种措施其他风区线路4.3.3建设方案4.3.3.1工程概述临高县本批次项目合计19个总项,87个子项;其中:35千伏线路2回,共计长约14.632公里;10千伏线路85回,共计长约232.32公里。项目总投资2044.34万元。具体工程概况如下:1)改造35千伏线路2回,35kv部分增加耐张塔6基,增加直线塔23基,总投资423.84万元。2)改造10千伏线路232.32公里,10kv部分增加耐张塔69基,高强度杆342基,普通电杆39基,装设防风拉线475组,加固291基,投资约1620.50万元。4.3.3.2 建设方案4.3.3.2.1高压电网35千伏线路工程防风加固方案1、改造内容本次35kv防风加固改造项目涉及35kv龙多线、多加线后段,本次改造均为局部改造,在原线路线行下改造,不涉及路径变化,各线路概况及改造内容如下:(1)龙多线龙多线起自110kv龙力站,止于110kv多文站,线路全长约21.663km,杆塔数量为93基,本次改造将35kv龙多线新增直线塔17基,新增耐张塔4基。(2)多加线后段多加线起自110kv多文站,止于35kv加来站,线路全长约12.897km,杆塔数量为57基,本次改造将35kv多加线新增直线塔6基,新增耐张塔2基。2、设计气象条件根据南方电网沿海地区设计基本风速分布图(2014版),本次工程2条35kv线路均属于33m/s基本风速区,同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全国基本风压表,通过换算得临高县30年一遇基本风速为33.12m/s。由上述结果知,两种方法所得基本风速相差不大。同时参照附近多条线路的设计资料和运行经验,综合考虑本批次35kv线路30年一遇、离地面10m高、10min时距平均最大风速即线路基本设计风速取值为35m/s。气象组合见表4.3-1。表4.3-1 本工程35kv线路气象条件组合表序号名 称风 速 (m/s)温 度 () 1最高气温0402最低气温003基本设计风速(10m高)35204外过电压1518/155内过电压18206年平均气温0207安装条件1058雷暴日(年平均)93.33、导、地线及光纤型式由于本次改造更换杆塔均在原路径上进行,因此不涉及到线路长度增加。故导地线及光纤利旧,光纤挂接方式不变。4、绝缘子型号及绝缘配合本工程导线悬垂、耐张绝缘子串均选用fxbw4-35/70型合成绝缘子,一般情况下,导线悬垂绝缘子串使用单支,重要跨越处及相邻档高差较大处使用两个单联串。爬电比距按系统最高电压计算为3.08cm/kv,满足级污区防污要求。本工程跳线串推荐选用固定式防风偏合成绝缘子fytx-35/70,爬电比距按系统最高电压计算为3.45cm/kv,满足级污区防污要求。 表4.3-2 fytx-35/70型合成绝缘子机电特性表序号参 数指 标1额定工作电压35(kv)2额定抗拉负荷70(kn)3额定抗弯负荷565(n.cm)4400n外力下偏摆200(mm)5最小公称爬电距离1400(mm)6联结型式标志167锁紧销型式16w850%雷电冲击闪络电压(峰值)230(kv)9工频湿耐受电压(有效值)95(kv)表4.3-3 fytx-35/70固定防风偏合成绝缘子的主要尺寸与特性项 目外形尺寸和技术参数额定电压(kv)35额定拉伸机械负荷(kn)70结构高度(mm)700最小公称爬电距离(mm)1400最小电弧距离(mm)455连接结构标记锁紧销型式16w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230工频一分钟湿耐受电压(有效值)(kv)95参考重量(kg)8.15、金 具本工程导地线悬垂线夹、耐张线夹采用铝合金节能型金具,使用非磁性高强度稀土铝合金材料制造,能耗低、强度高、防腐性强,使用方便可靠。导地线悬垂线夹、耐张线夹和其它金具主要按照电力金具产品样本(1997年修订版)选用,个别金具为企业样本。金具强度符合线规规定 “安全系数正常情况不小于2.5,事故情况不小于1.5”.6、防雷及防振措施1)防雷措施本工程地处雷电活动频繁,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本工程在防雷保护方面采取以下措施:a)全线架设双地线, 塔头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15。b)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导地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c)在15,无风的状态下,档距中央导地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式的要求:s0.012l+1 (m)式中:s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m。l档距,m。2)防振措施根据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参照其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本工程导线、普通地线防振采取以下措施:a)全线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不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25%;b)在导、地线分别安装节能型防振锤。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dz-4,普通地线防振锤型号为fdz-1。7、接地设计本工程杆塔逐基接地,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接地线时的接地电阻不大于表3.7-1所列数值。 表4.3-4 杆塔的最大工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m)工频接地电阻()10010100500155001000201000200025200030考虑到减少人口密集区跨步电压的要求,水田、居民区接地电阻统一按10设计,接地装置采用围绕基础四周上层敷设水平圆环,并与下层垂直接地方框连接的方式,接地型号及埋地深度详见图纸。接地引下线采用16镀锌园钢、接地体采用12圆钢,涂防腐导电材料防腐;接地引下线及联接零部件应热镀锌以防锈蚀,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应采用导电沥青进行防腐处理,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处需加用防盗帽。8、杆塔与基础1)35kv临高防风加固改造工程共新增29基铁塔。如下表所示:表4.3-5 35kv杆塔使用表序号杆塔形式基数类型备注135k-l1c2-z1d-1823单回直线塔235k-l1c2-j1d-156单回耐张塔3合计292)基础本工程线路铁塔基础采用台阶基础。9、施工停电方案设计按照最大限度减少线路停电时间的原则,对35kv线路工程施工实施顺序做了初步安排,具体如下:1)第一步,在不停电情况下完成改造的全部新杆塔基础工程,在满足对带电导线安全距离的情况下,进行铁塔塔腿、部分塔身的阶段组塔工作。2)第二步,申请将35kv线路停电,停电期间对新立铁塔进行组装及导地线安装并拆除原旧杆。4.3.3.2.2中压电网10千伏线路工程防风加固方案1、路径方案本次10千伏线路防风加固工程中改造项目17个,主要是是解决中低压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线路的防风抗灾能力。由于是在原线路走廊上进行部分杆塔改造,因此为单一的线路路径。2、改造方案本次临高县10kv线路防风加固改造工程共涉及87条线路,主要按以下方案进行防风加固: 1)耐张段过长、档距过大的增设杆塔缩短耐张段及档距; 2)位于涂滩、泥水、沙地等基础不稳固地区杆塔,优先安装拉线,不能安装拉线或土质、积水有强腐蚀性的进行杆头加固;3)直线杆塔优先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英语汇报课件模板
- 文库发布:安全课件
- 车辆挂靠与品牌推广营销合同
- 公共车库资产抵押融资合同范本
- 房贷合同编号查询及使用规范指南
- 食品质量跟踪服务合同范本确保食品安全
- 房地产销售代理授权合同
- 互联网公司财务记账代理与风险控制合同
- 硬盘阵列芯片行业分析:RAID控制器芯片是最大的细分占56%的市场份额
- 房屋租赁合同(2025年完整版)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校测面试题
- 2025年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合同的内容讲课件
- 2025年农村经济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夏季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心身疾病病例分享
-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