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本本简简本本仅仅供参考供参考查阅查阅) 江苏大吉环保能源大丰有限公司江苏大吉环保能源大丰有限公司 2013 年年 04 月月 目目 录录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 1 1.11.1 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1.1 建设地点.1 1.1.2 建设背景.1 1.21.2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1 1.2.1 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2 1.2.2 建设规模.3 1.2.3 工艺.3 1.2.4 工程建设期.4 1.2.5 建设项目人员及工作时数.4 1.2.6 投资情况.4 1.31.3 选址方案比选与规划相符性分析选址方案比选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4 1.3.1 选址方案比选.5 1.3.2 规划相符性分析.6 2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7 7 2.1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7 2.2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7 3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 9 3.13.1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9 3.1.1 废水 9 3.1.2 废气.9 3.1.3 噪声产生及排放状况.9 3.1.4 固体废物 9 3.23.2 生态影响方式、范围生态影响方式、范围 .14 3.33.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4 3.43.4 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 .14 3.4.1 施工期 .15 3.4.2 运营期 .16 3.53.5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18 3.5.1 废水 .18 3.5.2 废气 .19 3.5.3 噪声控制措施 .21 3.5.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1 3.63.6 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 .22 3.73.7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 .24 3.7.1 环境风险预测结果 .24 3.7.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24 3.7.3 应急预案 .24 3.83.8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 .25 3.93.9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5 4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2727 5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727 6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2727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丰市草庙镇川东村川东六组,距大丰市约 33.3km,厂址现为一废弃农药厂。 1.1.2 建设背景建设背景 城市生活垃圾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 目前我国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大,城市生活 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比较普遍的垃圾无害化处理 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和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 量效果好,焚烧后的垃圾体积减少 90,重量减少 80,并且可以 有效利用焚烧余热供暖或直接发电,从而使垃圾成为新的资源,同 时实现了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故其社会价值与经济 价值都较高。 大丰市原有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至 2007 年 6 月库满封场。目 前市区收集的生活垃圾已全部运到盐城大吉垃圾焚烧厂代为焚烧处 理。乡镇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因受条件限制尚未收集处理。近年来, 随着大丰市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日趋增多, 预测 2015 年大丰生活垃圾需处理量约为 27 万吨。届时大丰市将面 临生活垃圾无处消纳的局面。大丰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调研结果 表明,大丰市生活垃圾已具备焚烧发电的基本条件,而且垃圾焚烧 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因此拟在大丰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由江苏大吉环保能源大丰有限公司以 bot 方式投资建设大丰市生活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 1.2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1.2.1 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项目组成与工程内容 本项目主要由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内容组成,包括新 建垃圾接收、贮存与输送系统、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垃圾热 能利用系统等。主要工程组成见表 1.2-1。 表 1.2-1 主体工程、辅助及环保工程 类 别 名称内容或规模备注 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处理能力 600t/d,2300t/d 的机 械炉排炉。 2 台炉并联布置 垃圾接收 卸料厅 78m28m,设 6 个电动垃 圾卸料门,2 套电子汽车衡。 称重、记录、传输、打印 与数据处理功能。卸料门 采用电动提升门。 垃圾贮坑 垃圾坑的容积设计约为 19517m3(长 61m宽 23.7m平 均深度 13.5m),可储存约 14.6 天垃圾量。 设有自动垃圾抓斗、全封 闭、负压状态、防渗 垃圾给料 垃圾抓斗起重机控制室,设有 密闭、安全防护的观察窗。 自动垃圾抓斗 垃圾 接收、 贮存 与输 送系 统 渗滤液收集与 输送系统 垃圾卸料门侧下方垃圾池侧壁 设 2 层格栅排孔,2 层引流管, 分别将低处及高处的垃圾渗滤 液疏通到地下通廊的地沟中, 由地沟汇集到渗滤液收集池。 按垃圾量 25%设计,渗滤液量 150m3/d。 收集池内设渗滤液收集泵。 12mw 汽轮发 电机组 年发电量为 7787.94 万 kwh 余热锅炉2 台(单台蒸发量 26t/h) 接入系统 机组出口电压为 10.5kv,本厂 所发电量除厂用电消耗外剩余 电量经一台主变压器升压至 110kv 后,送往当地电力网。 电厂拟以一回 110kv 上网线路 与当地变电站联网。 生 产 工 程 垃圾 热 能利 用 系统 烟囱 80 米高,三管组合钢制烟囱, 预留一根管 自动控制系统dcs 集散控制系统公 用空压机三台排气量为 22.8m3/min,排气 3 类 别 名称内容或规模备注 压力 0.85mpa 的水冷螺杆空气 压缩机,两用一备 轻柴油储罐1 个 20m3辅助及点火燃料 活性炭贮仓110m38 天存量考虑 石灰贮仓150m34.5 天存量考虑 飞灰贮仓150m3 储存 9 天的飞灰量,飞灰 厂内经固化和稳定后送垃 圾填埋场 工 程 水泥仓150m310 天存量考虑 厂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 实现厂区雨污分流、清污 分流 渗滤液处理系统 垃圾渗滤液采用“预处理+ uasb 厌氧反应器+mbr 生化 处理系统+nf 纳滤膜系统+ro 反渗透膜系统”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预处理, 后采用“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 化生化处理+中水深度处理”处 理工艺。 渗滤液及生活污水经处理 后回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绿化用水等。 烟气净化系统 半干式旋转喷雾反应塔+活性炭 喷射+布袋除尘器的净化工艺, 预留 sncr 脱氮 2套独立的烟气净化系统, 呈并联布置 恶臭防治 抽气、活性炭除臭、阻隔帘幕 及其他密闭措施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厂界标准 值中的二级标准 噪声控制 合理布局、安装消声器、隔声 等 炉渣和灰处理系统 炉后建渣池,主厂房外建灰库, 另建飞灰固化车间 炉渣综合利用;飞灰固化 后送填埋。 环 保 工 程 绿化19665.8m2绿化覆盖率 30% 注:本项目不新增垃圾中转站,均利用现有。 1.2.2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600 吨,年处理生活垃圾 21.9 万吨。 拟采用 2 台日处理能力为 300t 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炉,工程拟设 置 2 台最大连续蒸发量为 26t/h 的余热锅炉,1 台装机容量为 12mw 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 7787.94 万 kwh,平均上网电 4 量为 6230.36 万 kwh。 1.2.3 工艺工艺 本项目严格地对工艺流程进行选型,包括了垃圾炉接收、焚烧 (含焚烧及蒸汽生产锅炉,以及排渣冷却等辅机) 、烟气净化处理、 灰渣收集处理、供水、余热利用系统等。 工艺流程叙述: 垃圾由专用车辆运送到厂区垃圾接收系统入口,经称量后卸入 垃圾储坑堆储发酵。为了稳定焚烧过程,需要用行车抓斗(吊车) 进行不停的撒布和翻混,使垃圾进行均质化。储坑中经过均质化处 理的垃圾,按负荷量的要求送入焚烧炉。焚烧炉燃烧空气由鼓风机 从垃圾储坑上部抽引过来,作为一次风的形式送入炉膛,二次风则 从焚烧炉间就地抽取。在焚烧炉正常运行时,垃圾在炉排上,经干 燥、燃烧、燃烬阶段,完成焚烧过程,其渣则落入出渣机由液压装 置推出并作相应处理。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锅炉受热面吸收,并经 过热器后产生中温中压过热蒸汽(400、4.0mpa)送往发电机组发 电;炉内预留 sncr 脱氮工艺;焚烧烟气则通过烟气净化系统作净化 处理,使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全部降低到国家允许标准值以下,经 80m 高的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1.2.4 工程建设期工程建设期 工程建设期 18 个月。 1.2.5 建设项目人员及工作时数建设项目人员及工作时数 本项目建成后职工总人数为 66 人。 垃圾焚烧及发电工艺均常年连续运行,四班三运转,每班工作 8 小时,全年工作 365 天。考虑设备检修等,全年焚烧炉运营时间 约 8000 小时。 5 1.2.6 投资情况投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 30368.53 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 5885.67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19.4%。 1.3 选址方案比选与规划相符性分析选址方案比选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1.3.1 选址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01) 、 城市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 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发200882 号)中规定 的相关选址原则和要求。 提出了三个比选方案。 1)选址一:草庙镇川东村川东六组 2)选址二:白驹镇狮子口村七组 3)选址三:华丰工业集中区 针对上述三个备选厂址,综合考虑工程位置、交通运输条件、 地形地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见表 1.3-1。 表 1.3-1 选址方案比较 选址方案选址一选址二选址三 候选厂址草庙镇川东村川东六组白驹镇狮子口村七组华丰工业园内 地理位置 位于大丰市东南,距大丰 市约 33km,距草庙镇约 5.8km 位于大丰市西南,距大 丰市约 20km,距白驹镇 约 2km 位于大丰市东面,距大 丰市约 24km,海边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原为一废 弃农药厂 地形平坦地形平坦 城市建设 规划项目 及地域影 响范围 位于城市规划区外 位于城市规划区外,但 离白驹镇较近,影响城 市拓展 位于城市规划区外,华 丰工业园内 水、气环 境保护敏 厂址东侧有 30 多户居民, 最近户约 400m 距厂址约 500m 有一自然村 周边无居民,化工厂较 多 6 选址方案选址一选址二选址三 候选厂址草庙镇川东村川东六组白驹镇狮子口村七组华丰工业园内 感点 外围基本 支持条件 原为一废弃农药厂,用水、 用电、道路较完善 无相关配套设施配套设施较齐全 以上均可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址,但厂址一距离城市规划区 较远,周围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垃圾运输可利用现有道路,水、 电供应均便利,靠近海边也利于烟尘等扩散;厂址二距离白驹镇较 近,附近村庄也只有 500m 远,有一定的风险;厂址三位于华丰工 业园内,园区多为化工厂,污染较严重,环境容量小,周边居民对 园区意见较大,有可能迁怒于本项目。因此本项目推荐选择厂址一 作为焚烧发电厂厂址。 1.3.2 规划相符性分析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基本符合大丰市城市总体规划、大丰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 规划、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 护区规划的具体要求,符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 作的通知”(环发200882 号文)的规定;选址从环境角度分析可行。 因此,在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切实得到落实,在生产中严格管理,严 加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杜绝事故排放和非正常排放的前提下,本 项目厂址选择是可行的。 7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 so2、no2、氮氧化物、 pm10、h2s、hcl、nh3、hg、pb、cd、臭气浓度基本满足评价标准 要求。 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监测的川东港三个监测断面监测因子满足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昼间和夜间噪声现状监测值均符合评价标准要求,该 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良好。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的表层土壤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 镉、砷、汞、铬、镍均满足二级标准。 地下水 该区域 5 个监测点地下水环境质量各监测因子基本符合地下 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iii 类水质要求。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大气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 ,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小于 2.5km 的要求,本项目确定评价 范围为以焚烧炉烟囱为圆心,半径 2.5km 的圆。大气评价范围见图 2.2-1。 地表水评价范围 厂区废水零排放,对地表水体没有影响。 噪声评价范围 8 拟建项目厂界外 200m 范围。 生态分析范围 拟建项目厂区及周边 2.5km 范围。 风险评价范围 为距离源点 3.0km 范围。 图 2.2-1 大气评价范围及敏感保护目标图 9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3.1.1 废水废水 拟建项目主要废水有垃圾渗滤液、卸料区冲洗水、引桥及地磅 区冲洗水、车间清洁排水、锅炉反冲洗水和生活污水等。具体见表 3.1-1。 3.1.2 废气废气 本工程主要废气产生源为垃圾贮存系统和焚烧系统。焚烧炉的 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并入烟气净化系统。各焚烧生产线烟气均采用 “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组合净化工艺,炉内预留 sncr 脱氮。 2 套烟气净化系统采取平行布置,经净化达标后废气通过 80m 高集 束烟囱排入大气。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见表 3.1-2、表 3.1-3、表 3.1-4。 3.1.3 噪声产生及排放状况噪声产生及排放状况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发电机及其它配套设施,类比同 类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噪声源强见表 3.1-5。 3.1.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炉渣、飞灰、废机油、污水处理 污泥及生活垃圾等,总产生量为 173511.5t/a。 10 表 3.1-1 拟建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状况 污染物产生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 废水名称废水产生量 (t/a) 主要污 染物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处理方式废水排放量 (t/a) 主要污 染物 浓度 (mg/l) 排放量 (t/a) 排放 去向 垃圾渗滤液 54750 cod bod5 ss nh3-n 总磷 60000 30000 12000 2500 100 3285 1642.5 657 136.88 5.48 卸料区冲洗水 3650 cod ss bod5 nh3-n 总磷 500 400 300 30 10 1.83 1.46 1.10 0.11 0.04 预处理+ uasb 厌氧 反应器+mbr 生化处 理系统+nf 纳滤膜 系统+ro 反渗透系 统 0000 垃圾渗滤液及卸料 区冲洗水经厂区渗 滤液处理站处理后 37960t/a 厂内回用。 浓缩液 20440t/a 回 喷于焚烧炉。 引桥及地磅区冲 洗水、车间清洁 排水 5475 cod ss bod5 nh3-n 总磷 350 250 200 35 4 1.92 1.37 1.10 0.19 0.02 锅炉反冲洗水 3832.5 cod ss 60 60 0.23 0.23 水解酸化+二级接 触氧化生化处理+ 中水深度处理 0000 处理后厂内回用, 不外排。 11 废水名称 污染物产生状况 处理方式 污染物排放状况 排放 去向 废水产生量 (t/a) 主要污 染物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废水排放量 (t/a) 主要污 染物 浓度 (mg/l) 排放量 (t/a) 生活污水 6570 cod ss bod5 nh3-n 总磷 350 250 200 35 4 2.30 1.64 1.31 0.23 0.03 合计 74277.5 cod bod5 ss nh3-n 总磷 3291.28 1646.01 661.7 137.41 5.57 0000 经处理后厂内回用, 不外排。 循环冷却水旁流 水处理设备及河 水水质净化处理 设备反冲洗排水 21900 cod ss 40 40 0.876 0.876 收集后清下水排放 21900 cod ss 40 40 0.876 0.876 清下水管网,排入 川东港 12 表 3.1-2 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产生状况排放状况排放参数 产生量排放量 排放源污染物废气量 (nm3/h) 浓度 (mg/m3)kg/ht/a 治理 措施 去除 率 ( ) 浓度 (mg/m3)kg/ht/a 排放标准 (mg/m3) 高度 (m) 内径 (m) 温度 () 排放方 式及去 向 烟尘9575 958.13 (479.072) 766599.820 1.916 (0.9582) 15.3380 hcl200 20.01 (10.02) 160.087060 6.00 (3.02) 48.0275 so2788 78.88 (39.442) 631.0287102 10.25 (5.1252) 82.00260 nox350 35.02 (17.512) 280.180350 35.02 (17.512) 280.18400 co200 20.01 (10.02) 160.0850100 10.00 (5.02) 80.04150 hg0.5 0.05 (0.0252) 0.40900.05 0.005 (0.00252) 0.040.2 cd0.5 0.05 (0.0252) 0.40900.05 0.005 (0.00252) 0.040.1 pb10 1.0 (0.52) 8.0901.0 0.1 (0.052) 0.801.6 焚烧炉 烟囱 二噁英 50032.5 2 5ngteq /m3 0.5106 ng/h (0.251062 ) 4.0g/a 半干反 应塔 + 活性炭 吸附 + 袋式除 尘器 98 0.1 ngteq/ m3 1.0104 ng/h (0.51042) 0.08g/a 0.1 ngteq/m3 80 1.52 (三管 集束烟 囱,预 留 3#线 烟囱出 口直径 2.2m) 144 连续排 放大气 13 表 3.1-3 本工程 nh3、h2s 无组织排放源参数 序号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面积(m2)无组织排放源强(kg/h) nh30.0087 1 垃圾库房 (按 10的泄漏率计) h2s 1446 0.0008 nh30.01168 2 渗滤液处理站 (按 20的泄漏率计) h2s 220 0.00036 表 3.1-4 本工程粉尘无组织排放源参数 序号污染源位置污染源无组织排放面积 (m2) 无组织排放源强 (kg/h) 1飞灰固化车间粉尘0.020.0052 表 3.1-5 噪声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db(a) ) 序 号 设备名 称 台 数 所在车间 声源噪 声级 治理措施 车间外1m 处噪声 1 发电机 组 1汽机间 9510 0 以玻璃纤维做隔音;安置防音室; 调整设备使保持动态平衡(减震); 在空气进、排气口处安装消声器 60 2冷却塔 1 座 室外85合理布局85 3搅拌机2垃圾池8090安装消声器,建筑隔声55 4引风机2 烟气净化 间 85加装隔音箱、消声器55 5送风机2通道8590加装隔音箱、消声器55 6泵类 1 2 综合泵房95做泵隔振;做防音围封55 7 锅炉排 汽 2焚烧间 9511 0 选用低噪声型安全阀机控制阀设 备、加装消音器并采取减振措施 80 表 3.1-6 固体废物产生状况 (t/a) 序号废物名称产生量分 类处置方法 1炉渣49000一般废物作为建筑材料原料综合利用 2生活垃圾66一般废物厂内焚烧处理 3污水处理污泥60一般废物厂内焚烧处理 14 序号废物名称产生量分 类处置方法 4飞灰9342hw18(802-002-18)稳定固化后送垃圾填埋场填埋 5废机油2hw08(900-201-08)交有资质公司处置 合计58470- 3.2 生态影响方式、范围生态影响方式、范围 施工期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 和水土流失;影响范围是项目占地周边约 200m 区域。运营期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排放的废水、废气对农业及周边陆域 植被及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3.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 3.3-1 及图 2.2-1。 表 3.3-1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3.4 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 3.4.1 施工期施工期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序号保护目标名称 所属行 政村 方位 距烟囱距离 (m) 距厂界距 离(m) 规模 (户数、人 数) 功能环境功能区 1川居一组e2120185684/180居住 2川居二组se1528136068/190居住 3川居三组s109598030/87居住 4川居四组ssw1700157068/156居住 5川居五组sw1450132585/186居住 6川居六组e720480159/404居住 7川居八组 川东居 委会 wsw102596545/110居住 8新东一组nw11501040106/304居住 9新东二组wnw24502330134/324居住 10新东三组nw2180206090/280居住 11新东四组nw3075298066/168居住 12新东五组 新东村 n2905278049/130居住 13东灶三组s2404230026/56居住 14东灶五组se21302020102/247居住 15东灶六组 东灶村 se2650252042/110居住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类 功能区 15 施工期各阶段声级为 75115db(a),由于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 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于现场 运行,而单机设备声级一般高于 90db(a),又因为施工场地内设备 位置不断变化,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数量亦有所波动, 很难确切的预测施工场地各厂界噪声值。 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 为 60m,夜间影响范围为 180m。 为防止工程建设对附近村庄居民产生影响,应禁止夜间高噪声 施工(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 ,昼、夜施工均应做好防护措施,施 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 的噪声限值要求,避免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 tsp。由于在地面平整、挖沟等过 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堆土和露天堆放 的土石方也产生扬尘,同时施工中运输量增加也会增加沿路的扬尘 量。施工中土方挖掘和堆土扬尘影响局部环境,属短期影响,其影 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运输扬尘一般在尘源道路两侧 30m 的范围, 扬尘因路而异,土路比水泥路 tsp 高 23 倍。对于施工扬尘应采 取定期洒水作业,由于施工场地附近现状大部分为企业和农田,故 施工扬尘产生的影响不大。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次污染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燃烧柴油和汽油排放的废气,施工车辆的尾气排放要满足有关尾气 排放要求。但由于施工期较短,场地较小,所以废气污染是小范围、 短暂的。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方施工开挖 的渣土、碎石等;物料运送过程的物料损耗,包括砂石、混凝土等。 16 由于本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厂界内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定点堆放、 管理,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在可承受限度范围。 另外,车辆装载运输时泥土的散落、车轮沾上的泥土会导致运 输公路上布满泥土。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施工道路堆土的处置,及 时清理。 施工期生活垃圾及时清理,由市政环卫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收 运。 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工程少量基坑排水主要为地下水,采用明渠排水方案,排入附 近河流;混凝土拌和养护废水集中收集,经沉淀中和处理后回用不 外排;在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区设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设施,定期清理 粪便污物外运,作为农田堆肥。总之,工程施工期外排废水量较少, 对附近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限度范围。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目前用地现状为建设用地,植被主要为荒草等。工 程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引起局部区域植物覆盖率 下降,生物量减少,不会引起区域植物物种的损失。 本工程施工期间水土总流失量为 413t,年流失量 275t,约为水 土流失现状(138t)的 2 倍。若施工期能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根 据经验,土壤侵蚀模数可能值约为自然侵蚀模数的 1.2 倍,水土流 失量为 165t/a。 3.4.2 运营期运营期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正常工况下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 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垃圾库、渗滤液处理站无组织排放的臭 气污染物 nh3、h2s 小时最大平均浓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无组织 排放的臭气污染物 nh3、h2s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7 (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新改扩建项目二级标 准要求。 正常工况下焚烧炉废气产生的 so2、no2、hcl 的小时、日平均 最大浓度叠加本底浓度后达标;pm10、hg、pb 日平均最大浓度叠加 本底浓度后达标;so2、no2、pm10、二噁英年平均浓度最大影响贡 献值低于评价标准限值。 本项目在厂界外设置 300m 环境防护距离,当地相关部门禁止 在环境防护距离内建设新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非正常工况下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 非正常工况氯化氢小时平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低于评价标准限值。 经预测,非正常工况时保护目标居民区正常成年人吸入的二噁英量 低于呼吸进入人体的允许摄入量。但非正常工况对外环境和敏感目 标的影响程度比正常工况显著增加,对外环境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废气治理设施正 常运转,当点火、闭炉或其他原因炉温达不到要求时,通过喷入柴 油助燃等方式提高温度,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水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项目所产生的废水由厂内污水处理站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 质标准后在厂内回用,实现零排放。本项目废水零排放,对地表水 环境影响较小。 声环境影响评价 预测结果表明,拟建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均能达标,与本底 值叠加后,基本上能维持现状,区域声环境功能不下降。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固体废物,有炉渣、飞灰、 废机油、废水处理污泥及生活垃圾等。根据对同类生活垃圾炉渣 浸出试验资料,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拟作综合利用;飞灰属危 18 险废物,在厂内固化稳定处理后的飞灰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 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可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废 机油为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废水处理污泥 及生活垃圾进入本工程焚烧系统焚烧处理。在采取上述措施前提下,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现有项目在设计上对垃圾坑、飞灰贮坑、渣坑、渗滤液收集池、 渗滤液处理站等均考虑采取防渗处理措施。拟建项目采取的防渗措 施总体可行,在确保采用优质的防渗材料和精心施工的前提下,不 会对周围地下水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3.5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3.5.1 废水废水 本项目厂内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体制。厂区的废水处理系统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低浓度废水处理系统,该部分主要收集引桥 及地磅区冲洗废水、车间清洁废水、锅炉除盐水制备系统反冲洗水 及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其他几股废水一起进入厂 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二为高浓度废水,主要为垃圾渗滤液、卸 料区冲洗水,该部分废水收集后进厂内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渗滤液处理站采用“预处理+ uasb 厌氧反应器+mbr 生化处理 系统+nf 纳滤膜系统+ro 反渗透系统”处理工艺,生活污水处理站 采用“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生化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废水达回用水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 准 (gb/t 19923-2005)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 准 (gb/t18920-2002)有关水质标准要求后在厂内回用。 3.5.2 废气废气 焚烧炉废气治理措施 19 本项目控制二噁英及呋喃的排放的措施主要包括: a.对垃圾贮坑进行优化设计及加强运行管理以提高进炉垃圾的 热值,从而保证垃圾在炉内的正常稳定燃烧; b.严格控制炉排的机械负荷,选用最适宜于低热值垃圾燃烧的 炉型,并对炉膛设计有针对性的优化,保证进炉垃圾的干燥和充分 燃烧,确保炉膛温度在 850以上; c.设置了蒸汽空气预热器提高助燃空气的温度,同时炉膛和第 一通道的下半部敷设了绝热材料,并配以独特的前后拱和二次风组 织进行扰动助燃,使燃烧的烟气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以保证烟气 在大于 850的温度下停留时间超过 2 秒; d.每台炉设置 1 套柴油燃油辅助燃烧系统; e.工艺中通过调整空气流量、速度和注入位置,减少 co 和元素 碳,以减少二噁英的浓度; f.通过“三 t”控制法,即控制温度、时间、湍流使垃圾中的原生 二噁英绝大部分得以分解; g.尽量缩短烟气在处理和排放过程中处于 300500区域的时 间,控制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不超过 200,烟气除尘采用袋滤器, 以便减少二噁英的再合成; h.采用了“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相结合的烟气处理系统, 使有害有机污染物凝结于飞灰上,布袋除尘器在集尘的同时也把这 些有机物去除。同时在进入滤袋式除尘器的烟道上设置活性炭喷射 装置,进一步吸附二噁英。 废气中重金属的控制 a.做好源头控制,尽量将垃圾分类收集。 b.采用喷入活性炭吸附去除重金属。以汞为例,烟气中的大部 分汞是以气态形式存在,主要为氧化形式 hgcl2,还有部分气态元 素 hg。将活性炭吹送入滤袋过滤器的烟气管线上游,通过吸收反应 20 除去,去除效率可大于 90%。 烟气净化系统 本工程烟气净化拟采用“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烟气净化系 统,预留炉内 sncr 脱氮。利用高效雾化器将消石灰泥浆从塔底向 上或从塔顶向下喷入干吸收塔中,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通过设 置烟气减温塔采用喷水降温的方式有效降低烟气温度。通过喷入活 性炭对二噁英类物质的吸附和对重金属的吸附,然后进入袋式除尘 器,袋式除尘器通过过滤将烟气中细灰尘粒、中和剂及脱酸反应产 物颗粒、吸附有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活性炭颗粒等捕捉后排出,袋 式除尘器出口烟气含尘量可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同时采用了炉内脱 氮系统,确保氮氧化物排放达标。 恶臭控制措施评述 臭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进厂的原始垃圾,垃圾运输车在卸料过程 中和垃圾堆放在垃圾贮坑内散发出恶臭的气体,其主要成分为 h2s、nh3等。采用以下方式控制恶臭气体:利用焚烧炉一次风机 抽取垃圾储坑、渗滤水储坑、垃圾卸料大厅内的空气,作为焚烧炉 的助燃空气;垃圾卸料大厅出入口设置空气帘幕;卸料大厅与 垃圾储坑之间设置若干可迅速启闭的卸料门,垃圾储坑上方保持一 定的负压;利用抓斗对垃圾不停进行搅拌翻动,不仅可使进炉垃 圾热值均匀,且可避免垃圾的厌氧发酵,减少恶臭的发生;利用 封闭的残渣输送系统,对残渣储坑实行密闭负压操作,臭气经风机 送至垃圾储坑作为燃烧一次空气;选用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 防渗沥液滴漏功能的全密闭自动卸载垃圾运输车车辆;定期检查 和维护垃圾运输车辆;环卫部门加强日常道路监督检查;垃圾 渗滤液收集系统设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送至垃圾仓; 垃圾渗滤液处理构筑物加盖密封处理,将恶臭气体吸风排至垃圾坑 负压区。 21 综合分析全厂所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类比运行中的焚烧厂的 实际处理效果,本项目建成后所排放的二噁英类的控制效果可达到 0.1ng(teq)/m3标准要求,其它重金属、飞灰、酸性气体等污染物质 也均可保证达标排放;通过恶臭控制措施可以减轻恶臭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飞灰固化车间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后可以做到达标排放。由 此可见,本项目所采用的废气治理技术,通过全面的、有效的治理 技术和措施得以保障,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3.5.3 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措施 本工程噪声源主要来自风机等空气动力设备、大功率水泵等。 项目将根据设备情况分别采用以下降噪措施:对锅炉空排气管道 控制阀、安全阀选用低噪声型设备,安装排气消音器,对阀与消音 器间的管路做减振处理;对风机做隔音箱,安装排气消音器; 对各种泵类采取加装橡胶接头等振动阻尼器,水泵等基础设减振垫; 锅炉房等选用隔声、消音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加强管理、机械 设备的维护;主厂房合理布置,噪声源相对集中,控制室、操作 间采用隔音的建筑结构。在运行管理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内,门窗处 设置吸声装置(如密封门窗等) ,室内设置吸声吊顶,以减少噪声对 运行人员的影响,使其工作环境达到允许噪声标准;总图合理布 局并加强厂区绿化,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针对厂区 运输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采取限制超载、定期保养车辆、避免 厂区禁按喇叭等措施以降低交通噪声。 通过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确保减少本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 3.5.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固体废物,有炉渣、飞灰、 废机油、废水处理污泥及生活垃圾等。 根据对同类生活垃圾炉渣浸出试验资料,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 22 拟作综合利用。 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 号),生 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 等其它废物混合,也不得与其它危险废物混合;不得在产生地长期 贮存,不得进行简易处置,不得排放。本项目对飞灰采用水泥固化 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的要求 后,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废机油为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公司进行处置。 废水处理污泥及生活垃圾进入本工程焚烧系统焚烧处理。 综合分析认为,以上几种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处 置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 3.6 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完成后,整个评价区要完善绿化。这些绿化工程,不 但能美化环境,而且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能。树林、草植物及枯 枝落叶腐殖质层能阻挡和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土壤的入渗量, 减少地面冲刷,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在整个评价区的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并较多应用观 赏性树种,营造宜人的共享空间,并且通过乡土植物和新材料的应 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绿化成本和后期管理维护的成本。 以乡土树种为主,营造生态型的绿地空间。乡土树种是一个 地区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也是绿化中管理最粗放的树种,易成活, 后期维护简单,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群落。故 在评价区的植物配置中大量应用如国槐、金丝垂柳等乡土树种作为 行道树种,成为有序且自然气息很强的林荫道景观。 培育草坪,寻求更合理的植物生态系统。草坪的景观效果及 23 防护效果均较佳,可以净化空气、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并具有很 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绿色的草坪能减缓太阳的辐射,保护人们的 视力,并能防止噪音、净化水源、保持水土、调节环境小气候。 大量应用观赏性植物,为了丰富评价区的植物景观,在植物 配置中应用较多的观赏性植物等,保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在整 个植物配置中常绿树种的用量不超过 50%,以强调绿色和生态性, 为了增强植物景观效果,在厂区内种植月季等时令花卉,保证七至 九月鲜花不断。 分区绿化 为美化环境,工程建成后,平整弃土,植树造林,可绿化区域 种植观赏花草,美化环境,使拟建厂区成为一个办公条件舒适、环 境优美、赏心悦目的人造景观。 通过增加整个厂区的绿化和立体绿化,可将厂区与周围环境进 行绿色隔离。绿地的布置从工艺角度考虑,一般来说,可分为厂前 绿地、防护绿地、缓冲绿地三种。 厂前绿地厂前区,以美化环境、防噪和除臭为主,种植常绿树、 开花草木、灌木等,以丰富四季景色。 防护绿地主要是废气、恶臭卫生隔离防护绿地。常以北方高大 树木、灌木、花卉和草类交替种植成密实的混合林带,对净化空气 起到一定作用。 缓冲绿地分布在生产区内,在靠近恶臭源的地方布置对 nh3、h2s 等恶臭气体吸收效果好的树种如刺槐、泡洞、榆、加拿大 杨等;在靠近粉尘源的地方布置对空气净化效果好的树种,如毛白 杨、刺槐、泡桐、柳树等。 景观美化 拟建工程的建设要在风格上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与周围的环 境融为一体,并使之增景。为此,在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设计时, 24 在颜色、体量、线条等都要与大背景相协调。绿地要精心设计,达 到园林的效果。 3.7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 3.7.1 环境风险预测结果环境风险预测结果 本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考虑三种情况:非正常工况主要 考虑两种情况:一是焚烧炉配套的烟气处理设施达不到正常处理效 率时的废气排放情况;二是关于二噁英类物质的非正常排放,在焚 烧炉启动(升温) 、关闭(熄火)过程中或由于管理及人为因素造成 的如炉温不够、烟气停留时间不足情况下二噁英的非正常排放;三 是焚烧炉内 co 量过大造成爆炸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正常工 况及事故排放情况下,二噁英类、氯化氢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 正常情况下有所增加,但仍能满足相关评价标准要求。在最大可信 事故情况下,本项目周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均可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因此,加强对这些目标所在地的突发事故污染监测和防范是必要的。 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事故的应急预案。当出现事故 时,要采取紧急措施,如果必要,要采取社会应急措施,以控制事 故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总体上拟建项目建成后,在确保环境 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的基础上,风险水平可接受。 3.7.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由专人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制订“环保管理人员职责”和“环 境污染防治措施”制度。企业应配备活性炭除臭装置、通讯报警设备、 自动监控设备、紧急冲淋装置、防护设备、围堰、事故池 1000m3(兼做消防废水收集池) 、泄漏物收集设施,雨水排口立切断 装置、监测装置等;并制订应急预案等防范措施;加强事故风险防 范。 25 3.7.3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建设单位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 2004)和本报告书要求,制订风险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应急预案 演习,应对可能发生的应急危害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即可以在有 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3.8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 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 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 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以控制,并保证相应的环保资金投入, 使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降低到 最小程度。本项目环保投资约 5885.67 万元,包括废气处理、固废 处理、废水处理及噪声、臭气治理等,占总投资额的 19.4。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 施技术合理、经济可行。 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仓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北京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 抗诉法考试题及答案
- 监护证考试题及答案
- 华强物业考试题及答案
- 费米估算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焊工技师证书职业技能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堤田小学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建筑工地材料储存库建设合同
- 城管执法理论知识培训课件讲义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 制冷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 牛的品种-培训课件
- 未缴纳社保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 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课件
- 任务钢结构防火涂层厚度检测项目五钢结构现场涂装施工21课件讲解
- DB43-T 3111-2024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导则改
- 《高速公路边坡光伏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