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doc_第1页
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doc_第2页
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doc_第3页
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doc_第4页
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hps20140075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ningbo municipal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二一五年二月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前言11总则31.1编制依据31.1.1国家法律法规31.1.2地方性法规和规章41.1.3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51.1.4相关技术规范61.1.5有关区域技术文件61.1.6项目技术文件6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71.2.1评价因子71.2.2现状评价因子71.2.3影响评价因子71.3评价标准71.3.1环境质量标准7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01.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21.4.1评价等级121.4.2评价重点131.5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141.5.1评价范围141.5.2环境敏感区141.6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71.6.1相关规划171.6.2环境功能区划222“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概况及配套公司概况252.1基本情况252.1.1发展历程252.1.2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及验收情况252.1.3现有建成内容、产品规模262.1.4公用辅助工程312.2主要污染源及措施312.2.1废水312.2.2废气332.2.3噪声332.2.4固废342.3存在的问题342.4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原有项目电镀线情况343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5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353.1.1生产班制、作业时间及劳动定员353.1.2项目建设内容和产品方案353.1.3项目组成363.1.4设备情况363.2公用辅助工程373.2.1给水373.2.2排水383.2.3供电383.2.4供热383.2.5储运系统383.3总图布置383.4原辅材料423.4.1原辅材料用量423.5生产工艺流程423.5.11#全自动挂镀镍铜银线工艺流程433.5.22#滚镀铜镍银线工艺流程463.5.33#挂镀铜银线工艺流程503.5.44#挂镀铜镍银金线工艺流程503.5.5镀线先进性说明563.5.6本项目镀线产能核算573.6物料平衡和水平衡583.6.1物料平衡583.6.2水平衡593.7污染源分析613.7.1废气613.7.2废水673.7.3噪声713.7.4固废713.8污染物排放量汇总73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54.1自然环境754.1.1地理位置754.1.2地形、地貌和地质764.1.3气候与气象774.1.4水文774.2社会环境784.2.1象山县概况784.2.2象山产业区概况794.2.3白岩山污水处理厂概况804.3环境质量现状804.3.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04.3.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834.3.3声环境质量现状864.3.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874.3.5河道底质环境质量现状874.4周边污染源调查885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9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分析895.1.1预测范围895.1.2预测模式895.1.3预测内容895.1.4污染源强895.1.5估算模式预测结果905.1.6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05.1.7防护距离的确定915.1.8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小结925.2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925.2.1项目排水情况925.2.2项目废水纳管可行性分析925.2.3对纳污水域的影响分析935.2.4水环境影响分析小结93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935.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945.4.1噪声源分析945.4.2影响分析955.5固废处置和环境影响分析955.5.1固废种类与数量955.5.2固废处置措施及影响分析966环境风险评价986.1环境风险等级划分986.1.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986.2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006.2.1评价等级1006.2.2评价范围1006.3环境敏感目标1006.4项目可能的事故风险源1016.4.1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1016.4.2设备或装置风险识别1036.4.3事故下污染物转移途径1036.4.4贮存环节危险因素分析1036.5环境风险管理1046.5.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措施1046.5.2危险品使用安全防范措施1046.5.3危险品储存安全防范措施1056.5.4危险品运输安全防范措施1056.5.5污染防治措施的风险预防1056.5.6应急措施1066.5.7应急池的设置1066.5.8厂内安全管理措施1066.5.9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合理、有效性分析1076.5.10人员疏散和撤离计划1076.6项目环境风险应急体系1086.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三同时”检查1106.7.1环境风险防范应急的全过程管理建议1117公众参与1127.1开展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1127.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127.3调查方法与内容1127.3.1调查方法1127.3.2调查内容1127.4第一轮公众参与1137.4.1公示情况1137.4.2第一次公示结果1147.5第二轮公众参与1147.5.1公示情况1147.5.2第二次公示结果1167.6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情况1167.6.1调查内容1167.6.2调查对象1167.6.3调查结果1167.7公众参与结论1228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1238.1废气1238.1.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238.1.2废气收集方案说明1238.1.3酸雾废气处理1248.1.4氮氧化物废气处理1258.1.5氰化氢废气处理1268.1.6无组织工艺废气1278.1.7建议1278.2废水1278.2.1废水产生情况1278.2.2废水处理方案1278.2.3废水处理工艺流程1288.2.4废水处理达标可行性分析1318.3固废1338.4噪声1348.5排污口的规范1348.6环保治理措施汇总134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369.1环境管理概述1369.1.1环境管理的主要职责1369.1.2机构和岗位设置1369.1.3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环保管理1379.1.4加强“三废”治理设施的运行,确保达标排放1379.2环境监测1379.2.1环境监测目的1379.2.2环境监测计划1379.3环境监理13810清洁生产13910.1清洁生产综述13910.2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14010.2.1本项目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14010.2.2对照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分析14010.2.3对照宁波市关于进一步规范电镀企业(车间、工序)整治和发展的若干规定分析14410.3清洁生产建议14510.3.1工艺和设备14510.3.2减少镀液带出量14610.3.3企业管理14710.4与地方法规及文件符合性分析14910.4.1与浙江省电镀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符合性分析14910.4.2电镀企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符合性14910.4.3与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符合分析15310.5清洁生产小结15411污染物总量控制15511.1总量控制原则15511.2总量控制因子15611.3总量控制指标156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812.1环保投资估算15812.2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5812.3环境效益分析15813项目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5913.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5913.1.1符合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15913.1.2污染物排放可达性分析15913.1.3总量控制符合性分析15913.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环境质量符合性分析16013.2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6013.2.1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6013.3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6113.3.1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16113.3.2风险防范措施完善性分析16113.3.3公众可接受原则分析16113.3.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6113.4结论16114环境影响评价与结论16214.1基本结论16214.1.1项目概况16214.1.2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16214.1.3总量控制16314.1.4环保治理措施16414.1.5环境影响分析16514.1.6公众参与16614.1.7清洁生产结论16614.1.8综合结论166附件附件1备案文件167附件2配套项目环评批复168附件3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环评批复171附件4电镀中心环保竣工验收意见179附件5公示证明183附件6团体调查表192附件7个人调查表193附件 8浙东污水站改造环保竣工验收意见194附件 9专家意见198附件 10专家意见修改单206vii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言项目由来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前身为宁波鄞州三联电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鄞州区镀城内。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框架、汽车配件等的电镀,镀种为金、银,拥有电镀线7条。因鄞州区电镀城于2013年底停产关闭,公司为相应宁波市鄞州区电镀城总体拆迁计划,同时公司多年来已形成五金电子制品完整的生产、销售平台,故公司在象山产业园白岩山地块岭池路北购买了一块36.43亩的土地,用于生产五金电子制品,同时更名为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产品为led、smd贴片支架、kcf轻触开关系列、usp系列、s端子系列、发射机机架等,投产后年产量为5000吨,年产值1.3亿元。为解决电镀线配套问题,在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已建一期工程7#厂房西配套新建电镀线4条,分别为1条滚镀银、2条挂镀银和1条镀金线。项目特点本项目为配套电镀项目,项目位于“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7#厂房西,目前由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本项目最近敏感点位于项目西南侧的牛岙村(属林善岙行政村的自然村),与本项目厂界最近距离1510m。本项目配套新建4条电镀生产线,分别为1条滚镀银、2条挂镀银和1条镀金线。本项目1#镀线为全自动线;2#、3#电镀线均为自动镀线,且2#电镀线配置1条全自动前处理线,但因产品需求部分产品前处理需手工操作;3#镀线因产品原因前处理亦未手工线,该项目手工前处理线集中处理。;4#镀线因镀种时间相差较大(镀银10h,镀金15s),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为手工线。本项目电镀所需的热水由空气能提供,无需使用蒸汽供热。电镀线所有镀镍、镀铜、镀银、镀金槽后均设有回收设施,后道的清洗水槽配有槽边回收系统,经回收后废水回用于清洗工序。该项目经上述槽边回收加浙东中水处理后,废水回用率可达67%。项目各电镀线主要镀槽均设置了镀液过滤净化装置,确保镀液的稳定,提升了产品质量。电镀问题产品采用线上电解退镀。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委托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2014年4月,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根据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我院随即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现场进行了进一步的踏勘,收集了相应的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环境影响因子的筛选及确定评价等级、评价范围,收集了环境质量现状常规监测数据,以及项目附近特殊因子监测数据。2013年56月,我院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生产资料进行工程分析。根据工程分析,对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014年8月,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根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进行了第二轮公示,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2014年11月,经上述工作汇总后,我院编制完成了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并于2014年12月18日由宁波市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在宁波主持召开了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具体见附件9)我单位按照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报批稿(修改清单见附件10),现由建设单位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评价关注环境问题本评价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是营运期废气、废水中排放的涉重污染物对大气、地表水、生态环境环境和对周边敏感点的不利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位于象山产业区c区一期(白岩山片区)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7#厂房西内。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要求,选址符合象山县总体规划及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工程采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清洁生产水平较高。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落实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后,各项污染物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程度内。本项目在该厂址的实施从环保角度讲是可行的。2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1997年3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05年4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届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3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2年2月29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9)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46号,2012年9月27日;(10)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护部,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3月18日;(13)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08年6月6日;(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国务院令591号,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2013103号;(17)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1.1.2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4修订; (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322号,2003年8月15日;(3)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3修订;(4)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1月1日起施行;(5)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修订; (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859号);(7)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210号(2012.2.24);(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环发200711号),2007年2月14日;(9)关于开展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88号),2008年3月4日;(10)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428号;(10)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1426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2009年10月28日;(13)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14)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15)关于印发宁波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甬环发200720号,2007年2月27日;(16)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2007-8-1);(17)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甬政办发2010213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8)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2011-2015)的通知(甬政办发 2011281号),宁波市人民政府,2011年8月26日;(19)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的通知甬环发201246号;(20)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35号,2012.4.11;(21)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394号,2013-4-12;(22)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甬环发201448号;(23)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甬政发201449号。1.1.3 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2)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3)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5)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20号;6)浙江省电镀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浙环发201030号)7)关于印发宁波市“十二五”期间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促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281号);8)关于印发宁波市化工、造纸、铸造等重污染行业污染整治提升方案的函(甬环整办函20128号);9)关于加强电镀和铅酸蓄电池等重金属排放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见,浙环函2010337号;10)关于印发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1167号;11)关于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有关事项的函,甬环整办函20113号;12)电镀企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甬环发201228号)。1.1.4 相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1.1.5 有关区域技术文件1)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1997.01;2)关于印发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通知,浙江省计委、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1】242号文,2001-10;3)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保局,2006.04;4)关于加强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8】44号,2008-07;5)象山县总体规划(20042020)6)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5。1.1.6 项目技术文件1)象山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象发改备20144号);2)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3)象山县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意见;4)宁波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升级治理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意见;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2.1 评价因子根据污染因子筛选,确定出本次环评的环境评价因子如下:1.2.2 现状评价因子(1)地面水评价因子:ph、do、cod、氨氮、总氰、六价铬、总铜、总镍、总锌、总银。(2)空气评价因子:so2、no2、pm10、氯化氢。(3)噪声评价因子:a声级等效连续噪声laeq。(4)地下水评价因子:ph、do、cod、氨氮、总氰、六价铬、总铜、总镍、总锌、总银。(5)河道底泥现状评价因子:ph、总铜、总镍、总锌、总银。1.2.3 影响评价因子(1)水污染因子:ph、codcr、石油类、总镍、总铜、总银、氰化物。(2)空气污染因子:盐酸雾、硫酸雾、含氰废气、nox。(3)噪声评价因子:a声级等效连续噪声laeq。(4)固废评价因子: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5)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cod、总镍、总银、总铜、氰化物。1.3 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1.3.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现状评价标准:根据宁波市大气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gb3095-2012);氯化氢、硫酸雾大气评价标准采用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hcn采用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具体见表1.3-1。表1.31环境空气预测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依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pm10(ug /m3)年均4070gb3095-2012日均50150so2(ug /m3)年均2060日均50150小时150500nox (ug /m3)年均4040日均8080小时200200hcl(mg/m3)小时0.05(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日均0.015硫酸雾(mg/m3)一次0.3日均0.1hcn(mg/m3)昼夜平均0.01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1.3.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通知,项目所在地附近大目洋近岸海域(编号b08)为二类环境功能区,海水环境质量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各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1.3-2。表1.32海水水质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 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1ph7.88.56.88.82高锰酸盐指数23453do65434生化需氧量13455石油类0.050.300.506挥发酚 0.0050.0100.0507汞0.000050.00020.00058镉0.0010.0050.0109铅0.0010.0050.0100.05010砷0.020.030.0511锌0.0200.0500.100.5012氰化物0.0050.100.2013无机氮0.200.300.400.5014镍0.0050.0100.0200.05015非离子氨0.02016六价铬0.0050.100.20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项目附近的河道水环境功能区为类,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3-3。表1.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类标准值(mg/l)依据1ph值(无量纲)6-9gb3838-2002类标准2化学需氧量203高锰酸盐指数64溶解氧55bod546氨氮1.07总磷0.28石油类0.059铜1.010锌1.011铬(六价)0.0512氰化物0.213氟化物1.01.3.1.3 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地为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3类标准。表1.3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别昼间夜间0504015545260503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1.3.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具体评价标准值见表1.3-5。表1.35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项目类标准值(mg/l)依据1ph值(无量纲)6.5-8.5gb /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2硫酸盐2503氨氮0.24氰化物0.055氟化物0.056高锰酸盐指数3.07氟化物1.08铜1.09锌1.010镍0.0511六价铬0.05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3.2.1 废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具体见表1.3-6。表1.36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序号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mg/m3)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1硫酸雾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2氯化氢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3铬酸雾0.05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4氰化氢0.5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现有和新建企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6执行,见表1.3-7。表1.37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序号污染物项目基准排气量(m3/m2镀件镀层)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1镀锌18.6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2镀铬74.4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3其他镀种(镀铜、镍等)37.3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4阳极氧化18.6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5发蓝55.8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无组织排放废气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执行,详见表1.3-8。表1.3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序号污染物项目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1氯化氢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252氮氧化物0.15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於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1.3.2.2 废水本项目废水经收集后排入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现有的生活污水管网。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现有污水站除cod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氨氮执行db33/887-2013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表1标准外,其余污染物执行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标准。废水达到上述标准后汇同预处理的生活污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经白岩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海。具体见表1.3-9和表1.3-10。表1.39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mg/l)厂内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备注总银 (mg/l)0.3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总镍(mg/l)0.5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ph值69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悬浮物(mg/l)50企业废水总排放口化学需氧量(mg/l)80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氨氮(mg/l)15企业废水总排放口石油类(mg/l)3.0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总磷1.0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总铜0.5企业废水总排放口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l/m2(镀件镀层)多层镀200排水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一致浙江省电镀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浙环发201030号)表1.3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mg/l)序号项目一级b标准依据1ph69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cod603bod5204ss205氨氮(以n计)8(15)6总磷(以p计)17石油类3说明: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生产中回用于清洗的水应符合金属镀覆和化学覆盖工艺用水水质规范(hb5472-91)中表1b类(清洗用水),详见表1.3-11。表1.311金属镀覆和化学覆盖工艺用水水质规范(mg/l)指标名称单位电镀用水的类别a类b类c类电阻率(25)m.cm0.10.0070.0012总可溶性固体(tds)mg/l7100600二氧化硅(sio2)mg/l1-ph值/5.5-8.55.5-8.55.5-8.5氯离子(cl-)mg/l512-1.3.2.3 噪声营运期: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1.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1.4.1 评价等级1)环境空气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计算出项目排放废气中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pi。根据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排放的各污染物中,各源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较低,占标率最高为硫酸雾的无组织排放,为2.38,故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2)水环境本项目生产废水经管网进入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现有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后经白岩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不进行模式预测,不划定评价范围,仅进行废水排放可达性分析,并利用白岩山片污水处理厂的环评结果,简要分析本项目废水排放对纳污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3、声环境本项目位于象山产业区c区一期,是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地区,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 2009)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项目属i类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等,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明感,污水产生及排放强度小(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综合以上情况确定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5、风险评价根据本项目原辅材料使用情况,由表6.1-2确定本项目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均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由表6.1-3确定本项目所使用的材料为非重大危险源,且本项目位于非环境敏感地区内,对照表6.2-1,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4.2 评价重点1)通过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掌握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和自然、社会环境基本情况,筛选环境敏感点,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寻找项目建设可能的环境制约因素,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基础的环境背景数据。2)通过工程分析查,查清建设工程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可能的污染途径,为有目的的控制和减缓污染物排放影响提供科学基础。3)对拟建工程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并预测其影响程度与范围,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4)对工程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分析工程依托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并制定完善的防止或减缓影响的措施,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5)对工程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价。6)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设计单位优化设计、管理部门审批决策和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5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1.5.1 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根据导则关于三级大气环评的评价区范围规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区的范围确定为:以项目所在车间为中心东边2.5km、南边2.5km、西边2.5km、北边2.5km的正方形区域,总面积约为25km2,详见图1.5-1。2)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厂界。3)地表水环境不进行模式预测,不划定评价范围,仅进行废水排放可达性分析。4)风险评价距离点源不低于3km。5)地下水环境宁波市浙东表面处理有限公司一期区块。1.5.2 环境敏感区根据评价范围内的敏感情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确定本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为: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项目属环境空气二类区,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周边已有居民区及规划居民区,其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保护目标的具体方位、距离和特征见表1.5-1。2)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南侧内河,为挖泥筑堤后形成,主要功能为蓄洪排捞,其水环境质量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和工程所处位置,声环境质量应满足3类标准。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评价区域内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特殊敏感目标。表1.5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具体方位、距离和特征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与本项目厂界距离(m)特征1公屿村东南2100435户2林善岙行政村牛岙村西南1510146户江岙村20603黄盆岙西2216172户4杉木洋西北2378351户15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1.51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及大气评价范围16宁波君联电子有限公司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6.1 相关规划1.6.1.1 象山县总体发展规划(20032020)1)组团式城镇空间(1)“一心、两翼、五组团”“一心”:指中心城区,为县域城镇发展的枢纽地区;“两翼”:北翼是指象山港城镇与产业带,西周、贤庠是其核心支点;南翼是指环石浦港城镇与产业带,石浦为核心支点,定塘与鹤浦为次级支点。“五组团”:由中心城区组团、西周组团、贤庠黄避岙涂茨组团、石浦鹤浦高塘组团、定塘新桥晓塘泗洲头组团形成五组团结构框架。 2)集聚式产业空间县域空间经济活动遵循集聚原则,形成“北聚工业,南强旅游”的产业空间构架。象山港产业综合区:环象山港工业产业带规划范围为象山港南岸、象山县境域北部,西起西周,向东经黄避岙至爵溪,以汽车(配件)、针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及临港船舶修造等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在象山港大桥(该项目近日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桥头一带,积极发展港口仓储物流业。3)用地布局规划重点建设象山港产业区、沿石浦港产业区和象山县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一区两带”的产业布局格局。象山港产业区:整个产业带可以划分为以下a、b、c三大区。(3)c区规划范围:爵溪针织工业园及白岩山区域主要产业:规划以针织服装、印染及机械、电子、生物工程、it产业等为发展重点,建设成为国际服装生产基地。20本项目所在地图1.61象山县总体规划图1.6.1.2 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1)规划用地 规划总面积517.57公顷,用地分属象山大徐镇和爵溪街道,现状用地为村庄、农田、盐田和鱼塘。规划范围分为大徐片和白岩山片两部分,其中白岩山片西南以山坡线为界,东北以白岩山盐场为界,西北到黄盆岙口,东南到地厂岙口。该工业区是象山县城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针纺工业基地和二类工业企业安置地,以二类工业为主,适当安排满足相关环境评估要求的三类工业企业。二、三类工业用地安排在新建路以北,盐场河以南,分成4个地块,每块面积均为10公顷,规划二、三类工业用地总计为48.02公顷。本项目所在的象山产业区c区一期白岩山片区内。2)市政设施规划供水:预计本区平均日用水量为3.02万吨,实行分质供水,生活用水由爵溪水厂供应,工业用水由规划新建的工业水厂供水。排水:其中白岩山片区污水由白岩山片北侧规划待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万m3/d)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从片区中部排污总管统一排入公屿海;大徐片污水由规划待建大徐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作为区域河道景观用水。供电:规划本区用电负荷为5.3257万kw,主供电源为规划新建的110kv变电所;规划电网等级为110kv/10kv,10kv电力线采用环网形式,地沟敷设。供热:规划区内工业用热源由位于爵溪的宁波正源电力有限公司热电厂供给,热力管的敷设采用地沟或低支架敷设形式。燃气:结合东海春晓天然气工程,在规划道路上预留燃气管位。电信:规划区内电话容量为1.96万门,新设三处电信模块局和2座移动通信基站;有线电视线路、通信光缆等均采用地埋形式。3)居住用地产业区原则上不在企业内部设置职工宿舍,职工宿舍统一安排到丹大路以南的居住用地内,宿舍区要配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规划区内现有的自然村近期原地保留,限制黄蓬岙、地厂这二个村的农民住宅建设。远期黄蓬岙村搬迁至江岙村,地厂村搬迁至公屿村,按城镇居住用地标准统一规划建设。居住用地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为公屿片,规划居住用地35公顷,规划居住人口1.0万人。西片为林善岙片,规划居住用地41公顷,规划居住1.5万人。根据象山产业区c区(白岩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所在地属于三类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本项目图1.62土地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