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1.1 任务由来11.2 编制依据21.3评价目的和原则91.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01.5环境功能区划111.6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31.7评价采用标准141.8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201.9评价工作重点251.10评价工作程序25第二章 项目概况后评价分析272.1企业历史演变及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由来272.2后评价项目工程概况282.3原项目工程概况292.4原环评污染源分析362.5原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382.6原环评存在的问题42第三章 项目现状内容与工程分析433.1项目现状工程概况433.2原环评批复情况与项目现有情况对比汇总803.3项目现状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823.4现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083.5项目环境污染扰民投诉情况1093.6企业“以新带老”拟采取的“整改减排”措施方案1093.7“以新带老”减排措施实施前后项目污染物“三本帐”分析111第四章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1144.1自然环境概况1144.2社会环境概况1164.3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调查118第五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205.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12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1295.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1345.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37第六章 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1396.1地表水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1396.2环境空气影响后评价分析1426.3声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1616.4固废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1626.5地下水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162第七章 环境风险后评价1657.1原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1657.2项目环境风险后评价1657.3环境风险后评价结论207第八章 清洁生产评价分析2098.1原环评报告清洁生产分析2098.2项目清洁生产后评价2098.3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析2098.4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总体结论2148.5项目清洁生产建议215第九章 总量控制后评价分析2179.1原环评总量控制分析2179.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后评价分析217第十章 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及技术可行性分析21910.1水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及技术可行性分析21910.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治理效果可行性分析22910.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评价分析23210.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后评价分析23310.5环保措施后评价分析234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3511.1分析方法23511.2环境环保投资23511.3社会效益分析23611.4经济效益分析23711.5环境影响损益分析23711.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238第十二章 项目合理合法性后评价分析24012.1项目合法性分析24012.2规划相符性分析24312.3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24512.4小结245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24613.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24613.2公众参与的原则和程序24613.3公众参与工作等级与公众的范围24813.4公众参与的形式24813.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25713.6小 结262第十四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后评价26314.1原环评报告的环境管理及监测方案26314.2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后评价26314.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三同时”一览表265第十五章 结 论26915.1项目概况后评价26915.2环境质量现状后评价分析结论27215.3环境影响后评价分析结论27315.4污染防治措施后评价结论27415.5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27515.6环境风险后评价结论27615.7清洁生产27615.8污染物总量控制27615.9公众意见27715.10结论27815.11建议278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敏感点分布及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3: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4:茶山镇水系分布及地表水监测布点图附图5:航拍卫星四至情况及声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6:项目平面四至示意图附图7:项目生产车间楼顶排气筒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8:本项目及四周照片附图9:东莞市茶山镇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图10:东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示意图附图11:东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图附图12:东莞市茶山镇大气环境功能区示意图附图13:东莞市茶山镇声环境功能区示意图附图14:项目车间楼顶现有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设施位置示意图附图15:项目生产车间一层现状实际平面图附图16:项目生产车间二层现状实际平面图附件: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确认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调查表、评价机构日常考核表建设单位评分表附件3:建设单位营业执照附件4:关于东莞翔国印刷电路板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东环建【2004】402号附件5: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07年编号3451附件6: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东环建【2008】4-1047号附件7: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干部宿舍、员工宿舍、员工食堂、高干宿舍、厂房环保竣工验收申请表,东环建【2008】4-1224号附件8: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废水污染源治理设施在线监测(监控)设备验收意见,编号:在线监控验(水)008号;附件9:广东省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许可证编号4419002011000422附件10:关于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东公消验字【2008】第03-0271号附件11: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意见附件12: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验收意见附件13: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转移协议书、工业废物处理协议、严控废物处理合同及固体废物转移服务协议书 附件14:项目城市排水许可证,许可证编号:粤东排茶山字第1304004号附件15:监测报告附件16: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三角地区执行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意见(粤环【2014】25号)附件17:项目东面东莞茶山建益电子(东莞)有限公司员工宿舍情况说明附件18: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技术评估复审意见26第一章 总 则1.1 任务由来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国公司”或者“公司”),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粟边村伟建一路(项目位置详见附图1,北纬230242.71,东经1135409.85)。经营范围:生产和销售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多层线路板)、新型仪表电器件和材料(柔性线路板)。道路普通货运(凭许可证经营)。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美元,主要从事单面、双面(含多层)线路板的生产。2004年公司投资额为2580万元人民币,企业原名为“东莞翔国印刷电路板厂”,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石大路富财工业区,2004年4月由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编制东莞翔国印刷电路板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年生产线路板530吨(即单面印制电路板100万m2,双面印制电路板60万m2),配套沉铜、电镀、蚀刻、丝印工序,电镀种类为铜、镍、锡。喷锡、镀金以外发加工为主,厂内只做样本。于2004年6月28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审批编号:东环建【2004】402号。2006年,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将项目迁建至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工业园,同时企业更名为“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占地面积66000m2,建筑面积60000m2,2006年3月由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年产单面印制电路板200万m2,双面(含多层)印制电路板120万m2,允许设置开料、钻孔、蚀刻、显影、丝印、电镀(镀种为锡、铜、镍),于2007年11月23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建设,审批编号为:2007-3451号,并于2008年9月8日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同意通过验收,验收文号:东环建【2008】4-1047号。2012年6月12日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下发了关于电镀行业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东环函【2012】692号)以及2014年4月9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三角地区执行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意见(粤环【2014】25号),要求东莞市全市的现有电镀企业外排生产废水部分指标要严格执行“表3标准”,达不到的企业需要作出整改。因此,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拟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整改。同时由于本项目2006年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较为简单,其报告表中未反映出部分配套生产设备以及将项目电镀线阐述不清,故本次以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手段在采取改进措施的同时理顺相关环保手续。企业现状主要生产设备有:显影机6台、高温抗氧化线2台、蚀刻机5台、pth化学沉铜线1条、电镀线4条,其中一次铜电镀线1条、二次铜电镀线(该电镀线为镀铜线和镀锡电镀线并在一条线上)1条,半自动镀铜线1条,手动镀铜线1条。备用发电机2台(960kw和250kw)等(现状设备情况详见表3.1-9)。现状工程产品产能为:单面印制电路板48万m2/a,双层印制电路板60万m2/a,多层印制电路板12万m2/a(其中4层印制电路板6万m2/a、6层印制电路板3万m2/a、8层印制电路板3万m2/a)。电镀镀种为铜、锡。电镀面积共216万m2/a(其中镀铜144万m2/a,镀锡72万m2/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鉴于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不符合原环评报告审批文件的情形,项目目前的产品规模、生产设备及原材料使用量与原环评审批情况不一致,且企业拟改造厂内污水处理站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因此,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要求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受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公司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为了掌握项目建成以来产品及生产工艺变化情况、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已实施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及有效性、项目总量控制符合性以及对企业周边环境影响演变等,评价小组收集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详细考察、研究翔国公司现有工程及周边企业排污情况,走访并征询了当地群众及企业单位的意见,在回顾工程环保历程及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年9月1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1.2.2全国性法规依据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起实施);4)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6)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7)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8)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9)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号);10)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0号, 2003年10月20日);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12)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环发【1999】296号);1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24日);14) 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6】50号);15)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6)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17)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1年12月17日);18) 关于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环发【2005】145号);19) 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2008】6号);20)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2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22)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3) 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19号);2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分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25)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6) 国务院关于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13号);27) 关于做好地方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26号);28)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2012年4月1日);29)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07】201号);30)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31)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2) 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52号);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5号 ,2009年3月1日起施行);34)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2008年8月1日施行);35)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36)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37)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信息部第39号)。1.2.3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第四次修正);2)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9月2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3) 广东省实施办法(2010年7月23日修订);4)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第4次修正;5) 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2003年5月28日);6)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2010年修正本,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7) 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2010年7月23日修订);8)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9年5月1日);9)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2004年9月24日);10)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粤府办【2010】42号);11)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5年11月29日);1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13) 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1】48号);14)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15)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号);16)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粤水资源函【2011】377号);17) 广东省实施规定(1999年);18) 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粤府函【2001】286号);19) 关于深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粤环函【2003】808号);20)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十届21次常务会议公告第83号,2003年8月);21)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粤环【2005】11号);22) “关于印发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发【2004】8号);23) 关于印发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05】43号);2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粤府【2007】61号);25) 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的通知)(粤府办【2005】15号);26) 关于发布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通知(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27) 关于印发广东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验收管理规定及相关验收技术指南的通知(粤环【2008】99号);28) 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2008】42号);29)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函【2007】99号);30) 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09年3月30日);31)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粤环发【2010】18号);32) 关于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11】115号);33)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号);34) 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通知(粤环【2011】110号);3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238号);3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保障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通知(粤环函【2012】111号);37) 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38) 关于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11】115号);39)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40) 印发的通知(粤环【2012】18号);41)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23号);42) 关于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名录(2013年本)的通知(粤环201289号);43) 关于印发的通知(东府【2011】53号);44)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府【2011】88号);45) 东莞市重点污染企业整治方案(东府【2005】123号);46) 关于开展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原地保留申请工作的通知(东环办【2010】39号);47)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48)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49) 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50) 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51) 东莞市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52) 关于东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有关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2007】650号);53)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东莞市人民政府东府【1996】8号文);54) 关于印发东莞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通知(东环建【2010】81号);55)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2002);56) 东莞市蓝天碧水计划(2002年2月21日);57) 东莞市环境噪声防治规定(1996年5月24日东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58) 关于印发东莞市环保系统深化环保办事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工作方案的通知(东环办【2008】16号);59) 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产业导向目录(2010年本);60) 关于印发东莞市污染企业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原则的通知(东环【2008】55号);61) 东莞市茶山镇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62) 关于电镀行业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东环函【2012】692号);63) 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名录(2013年本)的通知(东环办【2013】17号);6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府【2012】143号);65) 关于印发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3】14号);66)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三角地区执行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意见(粤环【2014】25号)。1.2.4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2) 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及修改方案(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59号);1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2007);1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1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1.2.5其他有关依据1) 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办理告知书,2012年06月15日;2)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编制环评的委托书;3)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环评报告及批复(东环建【2004】402号、东环建2007-3451号);4)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东环建【2008】4-1047号);5) 广东省排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许可证编号:4419002011000422号);6)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废水污染源治理设施在线监测(监控)设备验收意见(在线监控验(水)008号);7)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备案编号;4419002012031);8)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审查意见和验收意见;9) 东莞翔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文字、图表资料。1.3评价目的和原则1.3.1评价目的本项目属于已建项目,通过本次后环评,拟达到以下目的:1) 对本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的适应性进行分析;2) 通过对整个项目历程的说明、项目实施内容现状情况进行核查,与项目各批文内容、环评报告等相对照,得出项目实施情况是否和各文件相一致;3) 实际调查产品产量、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现状,所得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数据、主要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对所得排污数据以及通过监测所得的排污数据进行汇总、对照,明确污染物排放量,并得出项目产品产量、对应原料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的相符性;4) 通过各相关污染物的监测,明确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性、环境质量状况,并与原有环评监测报告的内容相对比,得出目前还存在的环境问题;5) 对照原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关环保设备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对企业落实的各项治理措施作现状调查,明确各治理设备的处理效率、运行情况等;明确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厂区外环境及厂区本身产生影响;6) 针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按照清洁生产要求,提出可行的整改意见。1.3.2评价原则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坚持“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2) 做好污染源分析后评价,贯彻“清洁生产”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对污染源和现状的实测,分析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3) 充分利用近年来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4) 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和规划;5) 后评价工作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可靠,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污染物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其次是固体废物和设备噪声污染。依据该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的要求,通过分析识别环境因素,筛选出本次后评价的各项评价因子。1.4.1影响因素的识别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排污特征,主要环境影响为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表1.4-1 环境影响矩阵筛选表环境要素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营运期污水-20-10-1固体废物-10-10-1大气污染物-1-1-10-1噪声000-1-1突发事故-3-1-10-3注:+为有利影响,-为负影响,0为没有影响,1为稍有影响,2为较大影响,3为重大影响1.4.2评价因子筛选通过项目产生的污染源和影响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环境保护目标、功能等级及敏感程度,并参照环境影响识别结果,从污染因子中筛选出特征污染因子及对环境影响明显的常规污染因子,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4-2。表1.4-2 评价因子筛选表类 别项 目因 子地表水环境污染因子ph、悬浮物、bod5、codcr、氨氮、总铜、锡等现状评价因子ph、悬浮物、bod5、codcr、氨氮、do、总铜、总镍、锡、总氰化物、总锌、六价铬环境空气污染因子氨气、盐酸雾、硫酸雾、粉尘、锡及其化合物、甲醛、总vocs、nox等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盐酸雾、硫酸雾、总vocs、甲醛、氨气、锡及其化合物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色度、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铜、锌、镍、硝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铬(六价)声环境污染因子等效声级现状评价因子等效声级固体废物污染因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评价因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1.5环境功能区划1.5.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再经东莞市茶山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由东莞市茶山横江华骏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进行处理后达标排入寒溪河。污水处理站整改后,生产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60%回用于生产,40%的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污水管网引至东莞市茶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寒溪河。项目纳污水体为寒溪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寒溪河具体功能为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1.5.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粟边村伟建一路,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东莞市茶山镇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的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功能区示意图详见附图12。1.5.3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及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号)划分,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功能区属于珠江三角洲东莞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地下水水质目标定为类,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t/b14848-93)的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详见附图11。1.5.4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及东莞市茶山镇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的规定,项目所在位置属于规划工业集中地带,属3类区,声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示意图详见附图1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5-1:表1.5-1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功能区区划名称所属功能区属性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为iv类,具体功能为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大气环境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3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标准4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属于珠江三角洲东莞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地下水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t/b14848-93)中的类标准5是否自然保护区否6是否风景名胜区否7是否饮用水源保护区否8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9是否两控区是10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属于东莞市茶山镇污水处理厂)11用地是否属于工业用地是1.6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6.1污染控制目标在本后环评中,将分析本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筛选出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1)项目运营过程中所有污染均应得到妥善控制,保证其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以及建设项目附近水体、大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2)控制项目工艺废气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保护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使其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3)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采取严格稳妥的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使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保护项目纳污水体寒溪河不受明显的影响。(4)控制项目车间生产设备、发电机、各类风机、水泵等噪声源,使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控制项目生产固废和生活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建设区域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特别是危险废物的处置。(6)建设项目应实行清洁生产,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1.6.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厂址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情况以及本项目环境污染特征,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1。表1.6-1 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点功能性质规模距离本项目边界的距离保护内容及级别1韩边村居民点约500人北面400米环境空气二类2粟边村约3975人南面254米3何屋村约1400人西南面390米4孙屋村约3205人西南面420米5刘屋村约800人西面1100米6上周塘约500人西北面1385米7下周塘约400人西北面2224米8超朗村约2906人东北面1080米9新塘村约550人北面1373米10陈屋村约420人东面2134米11麦屋村约450人东北面2271米12新村约650人南面2350米13盘头岭约420人西南面2433米14石步村约1500人西南面2452米15渡头村约1800人西南村2606米16南社明清古村落居民点、古建筑约2600人北面2475米环境空气二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孙屋居民点约450人东北面2645米环境空气二类18寒溪河地表水体,具体功能为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南面1268米地表水环境类1.7评价采用标准1.7.1 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项目纳污水体寒溪河为类水体,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表1.7-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要 单位:mg/l,ph无量纲序号指 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1ph值(无量纲)692do33codcr304bod565悬浮物150(采用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值)6nh3-n1.57铜1.08铬(六价)0.059氰化物0.210锌2.011镍0.0212总锡*2.0注:镍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鉴于中国没有锡的相关质量标准,因此,参考瑞士的排入地面水的排放标准(1975)。2、地下水环境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及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号)划分,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功能区属于珠江三角洲东莞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地下水水质目标定为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7-2。表1.7-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1色度152ph,无量纲6.58.53总硬度(mg/l)4504硫酸盐(mg/l)2505氯化物(mg/l)2506挥发性酚类(mg/l)0.0027高锰酸盐指数(mg/l)3.08氨氮(mg/l)0.29铜(mg/l)1.010锌(mg/l)1.011镍(mg/l)0.0512硝酸盐(mg/l)2013亚硝酸盐(mg/l)0.0214氰化物(mg/l)0.0515铬(六价) (mg/l)0.053、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属工业用地,其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功能区,项目周围so2、no2、pm10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h2so4雾、hcl、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苯、甲苯、二甲苯、tvoc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标准,甲醛参照前苏联(1974)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各污染物标准限值见表1.7-3。表1.7-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要序号项 目取值时间浓度限值选用标准1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u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ug/m31小时平均500ug/m3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ug/m324小时平均80ug/m31小时平均200ug/m3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70ug/m324小时平均150ug/m34hcl日平均0.015mg/m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次浓度0.05mg/m35h2so4雾日平均0.10mg/m3 1次浓度0.30mg/m36nh31次最高浓度0.20mg/m37总挥发性有机物总tvoc8小时均值0.6m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8苯1小时均值0.11mg/m39甲苯1小时均值0.20mg/m310二甲苯1小时均值0.20mg/m311甲醛最大一次0.035mg/m3参照前苏联(1974) 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昼夜平均0.012mg/m34、声环境根据项目所在地位置及东莞市茶山镇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属3类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1.7-4 声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功能区划类别昼间夜间项目四周厂界36555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产废水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三角地区执行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意见(粤环【2014】25号)意见:“现有项目的总镍、总铜、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6项水污染物指标暂时按照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表2标准)执行,其余14项水污染物指标继续执行粤环【2012】83号文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后评价,非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因此,本项目可执行总镍、总铜、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6项水污染物指标暂时按照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即表2标准)执行,其余14项水污染物指标继续执行粤环【2012】83号文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外排生产废水总铜、氨氮、化学需氧量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较严值,废水中悬浮物、bod5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及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较严值见表1.7-5; 生产回用水项目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工艺和产品用水标准和厂方水质要求,见表1.7-6; 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见表1.7-7。表1.7-5 生产废水排放标准 (mg/l,ph除外)序号污染物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情感开发与互助平台合同
- 合同解除及索赔协议
- 改造造价咨询合同范本
- 工地焊接合同范本
- 1999年建筑合同范本
- 保洁简式合同范本
- 维修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房东租客专用合同范本
- 单位吊顶装修合同范本
- 农村自建租房合同范本
-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 哪一款“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
- 采油采气井控题库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设备基础知识-动设备课件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