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 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二 o 一 三 年 一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选址于江苏省灌南县,是一家专业生产联苯及联苯系列产品的企业。该公司于2007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化工产业园投资建厂,占地面积为90404m2。年产5000吨联苯及20000吨洗油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批复文号:连环发2007311号)。由于市场原因,洗油产品一直未生产,也不再生产(连环发201124号),年产5000吨联苯项目已建成并通过环保验收(环验201028号)。年产500吨4,4-双氯甲基联苯、100吨4,4-双膦酸二乙酯甲基联苯、20吨邻三联苯、50吨对三联苯、100吨间三联苯、3000吨加氢合成油项目已取得批复(批复文号:连环发201124号),其中年产3000吨加氢合成油项目已建成并通过环保验(连环验201232号),年产2000t联苯-联苯醚混合物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批复文号:连环表复201212号),正在建设,其它项目尚未建设。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产品市场竟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在国内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为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完善企业产业链,决定在灌南县堆沟港化学园区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厂区,在一期工程年产5000吨联苯生产线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部分公用工程设施和排污指标余量等扩建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联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本项目产品联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常用作有机合成前体,是有机高温载热体的主要组分之一,广泛用于医药、日化、热载体、液晶材料等领域。可以用来合成增塑剂、防腐剂,还可以用于制造燃料、工程塑料和高能燃料等。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2.1名称、建设性质和地点、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2)项目性质:扩建; (3)建设单位: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4)项目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化工产业园;(5)项目投资:总投资为67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5万元;(6)建筑面积:4056m2(7)员工人数:建设项目拟增加工作人员30人,其中工人24人,技术及管理人员6人;(8)工作制度:生产车间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工作日为300天;(9)行业代码: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2.2项目建设内容1.2.2.1产品方案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见表1.2-1,产品方案见表1.2-2。表1.2-1 项目主体工程所在车间生产线名称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联苯生产车间联苯生产线蒸发、反应、冷凝、粗馏、精馏原辅料计量槽、反应炉、原料蒸发器、原料加热器、混合气冷却器、放氢冷却器、分苯釜、分苯塔、精馏釜、精馏塔、泵表1.2-2 全厂产品方案位置工程名称产品名称设计能力(t/a)年运行时数(h/a)扩建前扩建后增量1#车间3#车间联苯生产线(其中5000吨为现有已建)产品99.5%联苯500010000500072002#车间加氢合成油生产线(现有已建)产品92%加氢合成油30003000072004#车间4,4双氯甲基联苯生产线产品98%4,4双氯甲基联苯500500072005#车间4,4-双膦酸二乙酯甲基联苯生产线产品98%4,4-双膦酸二乙酯甲基联苯100100072006#车间邻三联苯提纯生产线产品99%邻三联苯202007200对三联苯提纯生产线 产品99.9%对三联苯50500间三联苯提纯生产线产品99%间三联苯10010007#车间联苯联苯醚混合物生产线产品联苯联苯醚混合物2000200002400全厂产品流向见图1.2-1。外购原料79.394联苯10000三联苯1319.179外售联苯联苯醚2000产品100004,4-双氯甲基联苯500342.079530.1外购原料744.343产品50057.184,4-双膦酸二乙酯甲基联苯100100外售9127.821外售1319.179邻三联苯20加氢合成油1527外购原料311.8697442.821319.179外购原料1470.1产品2000外售外售外售产品20产品152799%氢气150.640654.9083残渣对三联苯162.5185产品50外售离心母液间三联苯100外售产品100外售95.7323291.81834322.48054320.25872.5618128.645824.4167残液外购原料101.5707图1.2-1 全厂产品流向图(t/a)1.2.2.2公用及辅助工程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1.2-3。51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表1.2-3 公用及辅助工程依托表类别建设名称现有已建项目拟建项目设计能力内容(备注)设计能力内容(备注)公用工程供水(新鲜水)新鲜水用量20532.5m3/a锅炉软水系统用水、循环冷却补充水、生活用水使用新鲜水。地面及设备冲洗水、绿化用水、除尘系统用水使用循环冷却系统排水。新鲜水用量约25080m3/a,用水来源于产业园供水管网主要为生活用水、循环冷却补充水。设备、地面冲洗用水使用循环冷却系统溢流水。排水外排水量2700m3/a采用清污分流排水方式。污水管主要接纳地面冲洗废水、设备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由于水质较为简单,经收集池收集后直接接管园区污水管网,进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外排水量为1134m3/a采用清污分流排水方式。清下水管网承接清下水入灌河;污水管主要接纳厂区设备、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等,废水入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供电年用电量为600万kwh/a,由产业园变电所提供。144m2配电房,采用630kva及1200kva变压器各一台,在配电间另设400kw柴油发电机一台,作为全厂重要工艺设备用电负荷及消防用电的备用电源年用电量为491万kwh/a,由产业园变电所提供。厂内配置一台380kva变压器和配套电器设备组成,外线接园区内的12kv线。园区供电电源来自灌南县供电公司。供热用气量9600t/a由自建的4t/h燃煤蒸汽锅炉供给,蒸汽锅炉燃料为无烟煤,用量为2200t/a。用汽量为6000t/a扩建后,现有4t/h燃煤锅炉拆除,由产业园供热中心集中供热。已建80万大卡及120万大卡的导热油炉供给高温热源目前燃料为无烟煤,用量为2200t/a。本项目拟增加一台160万大卡的导热介质炉,现有80万大卡的导热油炉停用扩建项目建成后的导热油炉全部使用轻质柴油作为燃料,全厂导热油炉轻质柴油用量为1550t/a冷冻系统 30万大卡的冷冻系统制冷剂为r134a环保制冷剂增加20万大卡冷冻系统制冷剂为r134a环保制冷剂冷却系统循环冷却水量为100t/h设循环水站一座,由冷却塔、加压水泵、旁滤设备和加药装置组成。循环冷却水量为250t/h设循环水站一座,由冷却塔、冷冻水循环泵、循环水泵等装置组成。贮运工程运输厂外运输年运入物料5925.8217t/a,年运出物料5823.8996t/a原料运输外委社会运输单位,产品及其它运出物料由购买单位自行运输年运入物料5644.846t/a,年运出物料5101.301t/a原料运输外委社会运输单位,产品由购买单位自行运输厂内生产化学物料采用罐装及桶装,通过叉车运输至车间,上料时采用送料泵泵入自备1t叉车1辆,管道运输化学物料采用罐装及桶装,通过叉车运输至车间,上料时采用送料泵泵入依托现有贮存甲类仓库一个750m2;丙类仓库1个,单个面积为1350m2。储罐区2个,面积分别为2593.9m2、682m2。依托现有罐区一,罐区一新增1000m3苯储罐3个;仓库新增100m3联苯储罐1个。绿化绿化面积18080.89m3依托现有环保工程废气治理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1套,水膜除尘器2套。列管水冷却装置1套、列管冷冻水冷却装置1套、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1套。废水治理现有已建集水池1座,未建污水处理站。依托现有噪声治理选取低噪设备、合理布局;局部消声、隔音;厂房隔音等。选取低噪设备、合理布局;局部消声、隔音;厂房隔音等。固体废物处理一般固废堆场(5m3)暂存一般固废如生活垃圾依托现有,不新增暂存生活垃圾危险固废堆场(50m3)暂存如精馏残渣、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废包装桶(袋)等危险固废蒸(精)馏残渣(液)首先考虑回用,无法回用的外委焚烧,废活性炭及纤维外委焚烧;包装桶(袋)由供货商回收;废催化剂由供货商回收。依托现有,不新增无包装固废、污泥产生,废活性炭纤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催化剂由供应商回收;精馏残渣(主要是三联苯)收集储存用作加氢合成油的原料。排污口规范化规范化污水排污口污水排放口1个,清下水排放口1个,满足采样要求按照清污分流原则,排污口附近树立环保图形标志牌依托现有规范化废气排污口现有联苯车间1根排气筒(1#,20m);导热油炉房3根排气筒(2#,18m;3#,20m;4#25m),排放口设置采样口、监测平台。规范化废气排污口要求现有联苯生产车间1#排气筒重新利用(现有解析气通过该排气筒排放),拆除导热油炉房2#、3#排气筒。1.3 生产工艺苯在催化剂ni、mo的作用下脱氢得联苯,经过冷凝、分苯、精馏获得99.5%产品精联苯。以苯计,本产品转化率为99.7%(其中主反应转化率为89.1%,副反应转化率为10.6%),收率为99.98%。产品制备工艺流程简述:(1)纯苯汽化开启苯循环泵,把罐区内的原料苯(含量99.95%)打入纯苯计量槽,再将苯泵入蒸发器,用导热介质炉进行间接加热至汽化,汽化后的物料进入裂化炉,该蒸发器密闭性较好,此处不考虑废气排放。(2)联苯合成将汽化后的纯苯通入裂化炉,通过调节加温装置,使裂化炉按照一定的升温幅升温(使用电热带加热)。裂化炉中有ni、mo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发生反应产生联苯、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氢气。当裂化炉升至设定的温度(电加热至680)时,分离器视镜物料成黄绿色时应取样测转化率,直到无黑粒时为最佳状态,此时应稳定炉内温度保证生产转化率正常。裂化炉反应连续进行,每天运行24h,年运行300天,共计7200h。裂化炉为密闭生产设备,不考虑废气排放。(3)冷凝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冷凝器使苯、联苯、冷凝与其它物料一同转入粗馏塔,不凝气体苯、氢气由废气总管进入二级冷凝装置(列管水冷却、列管冷冻水冷却)冷凝后,经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处理后进入变压吸附塔,制成99.95%的氢气,用作加氢合成油的原料。解析气g1(苯、联苯、氢气)放空,经15m排气筒排放。(4)粗馏将联苯粗品泵入分苯塔,用导热油加热粗馏塔,苯蒸汽通过管道回用至蒸发器,塔底为粗成品(主要成分为联苯、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碳、杂质),当粗成品达到一定的浓度和容积时,通过粗联苯泵把粗成品打入精馏塔进行精馏。(5)精馏通过导热油加热精馏釜内物料。在常压下进一步蒸出苯。正常采出成品时精馏釜操作温度190,真空度95kpa。初馏分为残留的苯(含少量联苯),经冷凝后回收套用;继续精馏出产品联苯,冷凝后打入产品罐;精馏残渣主要成分为邻、间、对三联苯(含少量碳和杂质),储存用作加氢合成油的原料。不凝气苯由废气总管进入二级冷凝装置经处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进入变压吸附塔制程99.95%的氢气,用作加氢合成油的原料。解析气g1(苯、联苯、氢气)放空,经15m排气筒排放。活性炭再生产污废气在循环再生过程中冷凝下来,不外排。(6)制氢不凝气苯、联苯与氢气首先经列管式水冷却器冷却,再经列管式冷冻水冷却器冷却,然后经氢气压缩机、冷干机、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此时99.5%的苯、联苯变成冷凝液回收,回用于生产,氢气与极少量的不凝气进入变压吸附塔将氢气提纯从而达到所要求的纯度99.95%。(7)活性炭再生工艺本项目活性炭吸附后的气体,其中10%的净化气加热用于活性炭再生,净化气通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将其吸附的废气带出进入氢气压缩机进口,经氢气压缩机、冷干机冷凝回收,再经活性炭吸附,如此循环往复,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不断循环冷凝而减少,最终被冷凝下来回收利用,不外排。主要产污环节:变压吸附装置解析放空废气g1苯、联苯;裂化炉内有ni、mo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但会有废催化剂s1产生,年用量为0.5t/a,产生的废催化剂由供应商回收。活性炭纤维吸附装置产生废活性炭s2,主要成分为活性炭纤维、苯、联苯。精馏塔产生精馏残渣s3,主要成分为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联苯、碳、杂质等,作为三联苯提纯及加氢合成油生产的原料;图1.3-1 本扩建项目联苯生产工艺流程图1.4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4.1产业政策相符性(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相符性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拟在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建设年产5000吨联苯技术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连云港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备案(备案号:3207001202200-1号)。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产污少,性能稳定,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用地相符性项目生产占用的土地不违反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国土资发2012文之规定,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地方产业政策经查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本项目产品均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和禁止类,属于允许类。因而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1.4.2 与园区产业定位及苏环管2005197号文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内,该化工园区的性质定位为:园区产业定位以纺织染料、农药、生物制药及高科技精细化工等“中间”产品为主的化工产业区。对照苏环管2005197号关于对连云港市(堆沟港)化学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本项目符合入园企业要求,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因本项目属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扩建部分在原厂区内进行,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内,土地性质符合化工园区用地规划;项目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园区定位发展的精细化工项目;本项目生产中严格贯彻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资源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均能达到国内先进清洁生产水平。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化工园区产业定位和苏环管2005197号文的要求。1.4.3 环保要求相符性(1)苏环办2009199号文相符性对照苏环办200919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化工生产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江苏省将积极推进化工行业的产业化优化升级,对符合条件,且列入国家、省投资主管部门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或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不含土地费用)的大石化、大化工项目,要纳入环评“绿色通道”管理;严格控制中小项目(参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原则上暂停审查县级及以下化工园区(集中区)的环评文件;暂停审批化工园区(集中区)以外的新(扩、改)建中小化工项目(列入年度污染减排计划的项目除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中能化学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本项目属于中小型企业,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为省级化工集中区)。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苏环办2009199号文要求。(2)与环发201254号文的相符性根据环发201254号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本项目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园区规划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园区的设立符合区域产业定位,项目区不在人口集中居住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及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对特征化学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实行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将园区总量指标和项目总量指标作为入园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确保建成后该项目和园区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目标要求。本项目已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危险化学品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已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确保园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100%。本项目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内企业应加强对废气尤其是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排放,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园区内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进行安全处置。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发201254号文的规定。(3)苏环管2005262号文、苏环管200692号相符性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贸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条件规定,不得新上、转移、生产和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和产品;禁止建设“十五小”项目、“新五小”项目以及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项目,必须进入通过区域环评且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的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小区;原则上不得建设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有污染的化工项目。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中规定禁止建设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的项目,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苏南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禁止新建投资额分别在3000万元、2000万元以下有污染的化工项目。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已取得连云港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备案号3207001202200-1),项目厂址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该园区已通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现有环保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备完善,可实现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目前,纳污水体灌河的各项水质指标基本满足其功能区要求。本项目不属于苏环管2005262号及苏政发200692号文中的禁止建设范畴,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苏环管2005262号及苏政发200692号文的规定。(4)苏环管200698号文相符性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文中规定生产的产品不得违反“四不准”和“十不批”,所作评价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审查;新布设的化工石化集中工业园区、基地以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的园区、基地,必须进行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污染影响评价,增设环境风险评专章,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编制公众参与篇章,公众参与篇章中须说明发布公告的方式、公众反馈的意见及对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等,并附公告的具体内容等书面材料。本项目所生产的品种不属于“四不准”和“十不批”范围内,项目选址在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园区已做了环境污染影响评价,评价中对环境风险专章分析、公众参与专章,因此,本项目符合苏环管200698号文。(5)与苏政办发2012121号文相符性分析为巩固前两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结合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与要求,全面提高化工行业环保和安全水平,推进化工行业高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集约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发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该通知要求:一、严格项目准入门槛 ;二、推进化工生产企业的改造提升 ;三、提高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水平。 本项目位于已编制规划环评并通过江苏省环保厅审查的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内,园区建设规范,从园区规划和建设上,适合项目入驻;本项目为扩建项目,项目严格执行化工项目“三同时”制度,安全、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经查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2011第9号令),本项目产品不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经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将依法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目前园区已经进行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园区设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焚烧中心、区域供热中心,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等基础设施已较完善,基础设施能满足本项目生产要求;就本项目而言,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 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经预处理后满足园区污水厂接管要求进入园区集中处理,生产废水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阀门。此外,产业园区还设置了污染源监控系统,加强园区企业的监控和管理,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文之规定。(6)符合苏政发200763号文要求根据苏政发200763号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广节能工程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污染物减排、全面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完善提高工程;提高土地投资强度,苏南、苏中和苏北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每亩实际投入一般不得低于250万元、160万元和120万元”。本项目采用园区集中供热、供电、供水设施;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蒸汽冷凝水用于地面冲洗、冷却水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用水量;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本项目总投资约6700万元,占地面积约为20亩(1333m2),即每亩的实际投资约335万元;本项目不违反63号文中其它政策规定。因此本项目符合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文)要求。(7)符合苏政办发2007122号要求根据苏政办发200712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苏北地区禁止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淘汰和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单个项目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下的各类化工项目。新建化工项目一律进入符合产业定位、通过区域环评、经省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的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或集中点)。鼓励苏北地区投资建设海洋化工产品、高附加值石化后道产品、盐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5650万元,生产产品不属于苏北地区禁止建设的产业政策禁止、淘汰和限制类,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内,该园区已通过区域环评审批,土地性质为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苏政办发2007122号要求。(8)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文相符性园区已建污水集中处理厂,危险固废委托连云港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滞后,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下,已在积极筹备建设中,符合115号文对园区基础设施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115号文)要求。(9)与苏环办2011308号文的相符性本项目位于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连云港市(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已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总量控制、集中治理”原则,注重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以及规划实施综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点做好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公众参与;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强化了环境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识别、区域重大风险源分析和综合预测分析结果,评价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以及原料、产品运输和贮存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的影响。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已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本项目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应与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查意见协调相符。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包括污水集中处理、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风险应急等设施,已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应纳入当地政府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或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园区管理部门限期治理。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苏环办2011308号文。(10)与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的相符性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加强化工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如下:科学编制化工区发展规划,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对为乙方开展环评或未通过省级环保部门环评审查的规划,不得批准实施;化工区发展规划未经批准前,各地不得核准、备案各类化工项目;完成规划环评满5年的化工区,应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凡未按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地区,严格实行区域限批制度。新建(含搬迁)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区,努力提高污染治理集中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检查化工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入区企业接管率达100%,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中水回用。加强集中供热中心建设,集中供热率达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危险废物应就近处置,原则上不得跨省辖市转移。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于5000吨/年且需爱去焚烧处置的化工区,应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焚烧设施;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于10000吨/年且需采取填埋处置的化工区,应在省辖市范围内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区内企业必须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并强化对特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废水进企业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方可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新建和改扩建化工项目应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生产废水原则上应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阀门。已入区的老企业通过逐步改造,于2013年底前实现上述目标,凡化工区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运行不正常的,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和安全隐患整改以外的建设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内环境敏感目标未搬迁完毕的,项目不得试生产。加强对无组织排放废气尤其是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严格控制工艺过程中逃逸性有机气体的排放,逐步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产品。推进化工企业更新改造技术工艺,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发电综合利用。化工区新建和改扩建化工项目实施严格的行业准入管理。新建(含异地搬迁)化工项目投资额不得低于1亿元(不含土地费用、不得分期投入)。化工项目的核准(备案)由省辖市及以上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各地要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环保、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化工项目联合会审制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审查,严禁新上感官差、毒性强、质量难度大的化工项目。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分阶段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化工生产项目实行限期治理,预期为治理或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坚决依法关闭。加强化工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2012年底前,全面检查全省化工区空气自动监测预警站。建成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实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时动态监测监控。构建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对未形成相应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的地区,严格限制新建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项目。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设立专业消防站,建立化工区重大危险源集中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已编写规划环评,且已通过江苏省环保部门环评审查的规划。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化工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入区企业接管率达100%;园区集中供热尚未建成,但已在积极建设中,待园区集中供热建成后企业改用园区集中供热;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本项目厂区已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并强化对特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项目区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项目废水进企业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本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卫生防护距离无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废气经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苏政办发2011108号文。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见图2-1。图2-1 建设项目周围500m环境概况(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风险评价范围见图2-2。图2-2 项目大气评价范围、风险评价范围、环境保护目标图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三废源强(1)废水源强表3.1-1 本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表废水类型废水量m3/a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浓度mg/l产生量t/a设备和地面冲洗废水270cod10000.270收集池ss5000.135石油类300.008苯10.0003生活污水864cod3500.302ss3000.259nh3-n250.022tp50.004综合废水1134cod5040.572ss3470.394nh3-n19.40.022tp3.50.004石油类7.050.008苯0.260.0003清下水8304cod300.249由雨水管网直排ss400.332(2)废气源强本扩建项目正常工况下废气源强见表3.1-2、表3.1-3,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源强见表3.1-4,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见表3.1-5。表3.1-2本扩建项目工艺有组织废气产生、治理及排放状况表污染源编号废气量nm3/h污染物名称产生状况治理措施处理率排放状况执行标准排放源参数排放方式h/a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浓度mg/m3速率kg/h高度m直径m温度车间八8#15000苯101015.150109.083列管水冷却+列管式冷冻水冷却+氢气压缩机、冷干机、活性炭纤维吸附9910.070.1511.091120.5150.15307200联苯55.330.836990.530.0080.060147.60.1687200表3.1-3 本项目导热油炉废气产生、治理及排放状况表污染源编号产生点废气量nm3/h污染物名称产生状况治理措施处理率排放状况执行标准排放源参数排放方式h浓度mg/m3速率kg/h产生量t/a浓度mg/m3速率kg/h排放量t/a浓度mg/m3速率kg/h高度m直径m温度导热油炉4#160万大卡导热油炉1160烟尘70.0080.058/70.0080.058100/250.51207200so22190.1891.361/2190.1891.361500/nox1560.1811.303/1560.1811.303400/表3.1-4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非正常排放污染源强参数表排放情况污染物废气量(nm3/h)排放浓度(mg /m3)排放速率(kg /h)事故状态排放高度(m)出口内径(m)温度()非正常排放150列管水冷却器、列管式冷冻水冷却器、活性炭吸附装置损坏,无法正常使用150.1530联苯55.330.83表3.1-5 本项目新增储罐无组织排放状况表序号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时间(h/a)面源面积(m2)面源高度(m)1苯0.0090.0818760 8031.754 (3)固废源强本扩建项目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置方法列于表3.1-6。表3.1-6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编号名称废物类别废物代码主要成分性状产生量(t/a)拟采取的处理处置方式1废催化剂ni、mo等固态0.5由供应商回收2不能再生后利用的废活性炭纤维hw06261-005-06活性炭纤维、苯、联苯、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等固态2.5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3精馏残渣s1联苯、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活性炭、杂质固态569.179用作加氢合成油原料2生活垃圾99固态9环卫清运合计581.179有效处理不外排 (4)噪声源强本扩建项目主要噪声源有真空泵、输送泵、冷却塔、循环水泵等设备,噪声源强约8590db(a),其噪声设备声压级见表3.1-7。建设方拟采取安装消声器、基础固定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干扰。表3.1-7 噪声污染源强、治理及排放情况序号噪声源数量台/套源强db(a)产生位置距厂界距离(m)拟采取措施降噪量1真空泵390车间八e61,s132.81,w171.01,n162.86室内、减震垫、隔声罩202温水泵290e61,s132.81,w171.01,n162.86室内、减震垫、隔声罩203半成品输送泵290e61,s132.81,w171.01,n162.86室内、减震垫、隔声罩204成品输送泵485e61,s132.81,w171.01,n162.86室内、减震垫,厂房隔声205冷冻循环水泵290冷冻站e172.91,s247.72,w59.10,n47.95室内、减震垫、厂房隔声206冷却塔1100循环水池e55.39,s88.18,w176.62,n207.49间震垫157循环水泵290/8污水泵280污水站e47.01,s86.18,w185,n209.49室内、隔声罩,厂房隔声203.2影响预测结果3.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2.1.1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由预测模式计算结果可知,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苯、联苯、烟尘、so2、nox的下风向预测浓度均较小,其中占标率最大的废气污染物为联苯(8#排气筒)pi(%)值为pmax=2.74%10%。且根据评价区的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因此,项目正常情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发生非正常排放时,经预测本项目污染因子均未超标,但预测因子非正常排放的影响较正常排放的影响显著增加,因此应加强管理,防止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本扩建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因此,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是合理可行的。3.2.1.2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由估算模式可知,经相应措施处理后项目废气均能达标排放,同时最终环境影响也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废气处理应加强管理,防止因处理设施故障造成废气非正常排放。排气筒定期监测。3.2.1.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面源的卫生防护距离为:罐区一周边50m。现有已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3#车间周围50m、2#车间周围100m及罐区一周围50m。根据关于对的批复(连环表复201212号),现有在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厂区周围需100米。从图7.1-1项卫生防护距离图可以看出,本项目及现有已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在现有在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之内,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厂区周围100m。3.2.1.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环评提出的本扩建项目需申请的总量指标建议值为: 废水:1134t/a、cod0.572t/a、ss0.394t/a、氨氮0.022t/a、tp0.004t/a、石油类0.008t/a、苯0.0003t/a;废气:苯1.086t/a、联苯0.060t/a。总量平衡途径:本扩建项目大气总量控制由环保主管部门在灌南县内通过区域平衡解决。本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站预处理后达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的水污染物的量作为考核量不需另外申请总量,其水污染物排入环境的总量已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3.2.1.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合理可行,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可以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废气总量控制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满足环保要求,项目废气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所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3.2.2 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建成后,本项目废水总量为1134m3/a,主要为设备冲洗及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本项目废水经厂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共7500m3/d的处理规模。园区污水厂已接管量为2046671.849m3/a,即6395.85m3/d,还剩1104.15m3/d,所以园区污水厂富余足够的处理能力接收本项目废水。经园区污水厂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对灌河水体的影响甚微,下游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增量中只有极小一部分的份额是由本项目贡献的。根据园区环评及污水厂环评结论,污水厂尾水对灌河影响程度分别为:启动期cod的排放对灌河的水质影响较小,尾水排放灌河后,涨潮或落潮时,大约在排放口下游1km左右,cod对灌河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近期的尾水排放cod对灌河的水质影响不大,涨潮或落潮时,对灌河的影响约为排放口下游3km范围;远期尾水排放cod主要在排放口附近的水质有超过类水质标准现象,200m外即可达到类水质要求,而其影响范围在涨潮及落潮时达到排放口下游4.55.5km范围。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废水排放在满足接管标准的情形下对污水处理厂影响较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放对地表水体水质影响也不是很大,不会对灌河及沂南小河产生影响。3.2.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各高噪声设备在经过减振、隔声处理后,对厂界处各监测点的贡献值不大,经叠加背景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说明项目噪声影响较小。3.2.4固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固废分类收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3.3 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本扩建项目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及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较简单,污染物的浓度符合连云港市化学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经收集池收集后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2)废气本扩建项目工艺废气是变压吸附装置解析放空产生的有组织废气苯、联苯。现有联苯生产位于1#车间,本项目联苯生产位于3#车间,两车间相距较远,本项目不能利用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因此,自建工艺废气处理装置。本扩建项目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如下:不凝气苯、联苯、邻三联苯、间三联苯、对三联苯与氢气首先经列管式水冷却器冷却,再经列管式冷冻水冷却器冷却,然后经氢气压缩机、冷干机、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此时99.5%的苯变成冷凝液回收,回用于生产,氢气与极少量的不凝气进入变压吸附塔将氢气提纯从而达到所要求的纯度99.95%。吸附常常是在压力环境下进行的,变压吸附提出了加压和减压相结合的方法,它通常是由加压吸附、减压再解析组成的吸附一解吸系统。在等温的情况下,利用加压吸附和减压解吸组合成吸附操作循环过程。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并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减少,同时在减压(降至常压或抽真空)过程中,放出被吸附的气体,使吸附剂再生。本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