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某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某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某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某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县县* * *乡乡* * *村村中中药药材材种种植植加加工工项项目目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1 1.1 项目概况1 1.2 方案编制依据1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 2.1 项目建设背景2 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5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第三章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方案.9 3.1 种植基地建设规模9 3.2 柴胡种植技术方案9 3.3 板蓝根种植技术方案11 3.4 黄芩种植技术方案14 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7 4.1 投资估算说明17 4.2 投资估算17 4.3 资金筹措18 第五章 效益分析.18 5.1 社会和生态效益18 5.2 经济效益19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措施.20 6.1 项目实施进度20 6.2 项目组织管理21 6.3 保障措施22 附件: 1、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项目地理位置图 3、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布置图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 项项目概况目概况 1、项目名称:*县*乡*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县*村民委员会 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点:*县*乡*村 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6、建设主要内容 种植中药材 1000 亩,其中柴胡 400 亩,板兰根 200 亩,黄芩 400 亩。 7、建设工期 该项目从 2008 年 12 月初至 2009 年 11 月底结束,总工期 12 个月。 8、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 60 万元。 9、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 60 万元,其中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 金 20 万元,其余由项目单位自筹。 1.2 方案方案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县*乡*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61 号)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 号) 4、 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5、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7、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8、*县*村村委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和必要性 2.1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背景背景 2.1.1 项目区域概况 *乡*村位于*县中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汾屯路沿村 庄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2007 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农 村建设重点推进村。该区域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属寒温半干 燥区,年平均气温 8.7,无霜期 160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600 毫米。村域面积 1.1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540 亩,人均耕地 面积 0.71 亩。 *村共 220 户,总人口 1098 人,共中男劳力 260 人,女劳力 220 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存有大量煤、铁、铝矿。2007 年全村 经济总收入 4900 万元,粮食总产量 289 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4900 元。2007 年*村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后,村 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到位,制定了近期和远期规划。随着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正式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拂遍 神州大地,*村抓住这一发展的大好时机,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 改善环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2 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 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中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 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 收入比 2008 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 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 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 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 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 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 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 能力不断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 业基础地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 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 动力。 *市在2006-2010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 产业特色化的发展目标。立足城郊优势,结合各村实际,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提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新 型化步伐,初步实现“一村一业”、 “一村一企”、 “一村多企”和“一企多 村”的目标,形成拉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科技示范园区,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和水平,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保持在 10%以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县*村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按照 高产、优质、 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构 建现代农业体系。*村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办企业大多属于工 矿企业,其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为此,*村依托当地独特 地质含量和气候条件,开发 1000 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有效改善该 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推动了*村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2.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有利条件的有利条件 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 国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 的四成以上。截止 2008 年初,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 1500 家,产业 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这表明中国中药产业在不断壮大。此外, 中国已有 9000 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 发展到现在的 40 多种。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 10 亿美元。在一 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 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中药材种植的有利条件: 1、目前多数大宗药材品种,价格已处中高,生产也得了到恢 复,如果没有特殊的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及人为因素,未来一年里 很难再有大的变化;而一些生产周期较长,价位又不太高,库存逐 渐下降的品种,今后仍会有良好的表现;部分采收、加工费工费时 的家种品种和野生药材,后市仍潜伏着较大的商机。 2、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对中药材扶持力度,价格 还会将在一个较高价位上运行,因此,2008 年中药材种植将会出 现一个新的局面。 3、目前我国不仅正式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 而且加大了中医药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举 办,将推动多种行业快速发展,也将给中医药,尤其是药食两用的 中药材市场带来无限商机。 2.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有 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由于*村地处山区,十年九旱、气候冷凉、土地贫瘠,发展粮 食、蔬菜等种植业没有优势,而中药材耐旱、耐寒、耐瘠、具有较强 的适应性,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 独特条件和资源优势。 *村范围内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中药材的采集和种 植历来是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中药材种植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有较高的积极性,目前中药材产业已覆盖到*县全县范围内。 项目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将*村中药材种植 业做大做强,带动当地农民走一条依靠当地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 道路,提高该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2、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活跃地方经济,并推动相 关产业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 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 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 支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健全农 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培养新型农民, 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 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 设取得实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积 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 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 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 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随着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的新形势为农业的发 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土 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符合中央推 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急需增收的愿望。 项目建成后会带动、培育一批中药材初加工和深加工的企业, 为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大大增加农 民的收入,带动交通运输、通讯、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等相关第 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以起到“建一片产业,搞活 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作用。而且,项目建设可以解决农村 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在给当地群众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将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第三章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方案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3.1 种植基地建种植基地建设规设规模模 根据*县*乡*村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 县*乡*村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的种植基地建设规模为 1000 亩, 其中:种植柴胡 400 亩,板蓝根 200 亩,黄芩 400 亩。具体分布如 下: 表 3-1 药材基地分布地点及规模 药材名称项目地点规 模备 注 柴胡史家坪400 亩 板蓝根纽家庄200 亩 黄芩 寒脑洼400 亩 3.2 柴胡种植技柴胡种植技术术方案方案 3.2.1 植物形态 柴胡有北柴胡、狭叶柴胡、长茎柴胡等,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 壤特点,本项目选择种植狭叶柴胡。 狭叶柴胡高 30-65 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呈红 褐色,茎单 1 或数枝,花期 7-9 月,果期 8-10 月。 3.2 2 生长适性 狭叶柴胡宜温和湿润的气候,栽植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 土与粘质壤土为佳。 3.2.3 栽植技术 1、整地 种植狭叶柴胡需要深翻土地,清除石砾、草根,每亩施农家肥 3000 公斤和过磷酸钙 20-30 公斤作为基肥,然后用细耙整平,做 成宽 1-1.3 米高的高畦。 2、种植 狭叶柴胡用种子繁殖,播种期一般为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条 播,每亩播种 1.5 公斤左右,按行距 15-20 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 撒在沟内,盖以细土及草木灰各一层,稍压后浇水。 3、田间管理 狭叶柴胡在发芽后幼苗期,需要间苗 1-2 次,株距保持在 7-10 厘米间,随时清除杂草并需结合松土和根部培土。生长期中,需追 肥 2-3 次人粪尿、硫酸铵、过磷酸钙等肥料。 3.2.4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植株根部腐烂,植株 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栽植前严格剔除病株弱苗,选壮苗栽植;种苗 根部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浸 5 分钟,取出后晾干栽种; 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雨季 注意排水。 2、黄凤蝶:幼虫为害叶、花蕾。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用 90敌百虫 800 倍液,每隔 57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或用青虫菌(每克含孢子 100 亿) 300 倍液喷雾防治。 3.2.5 采收加工 春、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3.3 板板蓝蓝根种植技根种植技术术方案方案 3.3.1 植物形态 板蓝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 40-90 厘米,根细长,圆柱 形呈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茎生叶较大,长圆状椭圆形, 有柄,叶下部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全缘,披针形,基部箭形半抱 茎。总状花序顶生兼腋生;花瓣 4 枚,雄蕊 6 枚,4 强;雌蕊 1。角果 长圆性,扁平,紫色。花期 5 月,果期 6 月。 3.3.2 生长习性 适应性较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地要求不严,耐寒。春、秋季节 温度适宜叶片生长肥大,喜疏松、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低洼水 的土地容易烂根,施肥充足可以连坐。 3.3.3 栽培技术 1、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壤土,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翻晒耕垡,因板蓝根 的主根能伸入土中 1 尺多长,所以秋耕越深越好,深耕有利于土层 疏松,促使板蓝根根部生长的顺直、光滑、不分杈。每亩施基肥 3000-4000 公斤,施基肥要均匀,再浅耕一次,耕后细耙,然后平整 作畦准备播种。 2、种植 板蓝根用种子繁殖,可春播和夏播。春播在 4 月上旬,夏播在 5 月下旬,先在畦面上按 21-24cm 行距划出 1.5cm 左右的浅沟,将 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 0.6-0.9cm 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 1.5-2 公斤。 3、田间管理 苗高 6-9cm 时要及时间苗,后按株距 6-9cm 定苗,同时兼行 除草、松土。定苗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当的掌握追肥和灌水, 一般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每亩追施硫酸铵 7.5 公斤、过磷酸钙 7.5- 15 公斤,混合撒入行间。凡生长良好的在 6 月下旬和 8 月中、下旬 能采收二次叶惩(为大青叶作药用),采叶后随时追肥浇水,以促使 叶片再生。 3.3.4 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危害叶部,在叶背面产生白色或灰色霉状物,无明 显病斑,严重者使叶枯黄。 防治方法:收获后处理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前和 发病初期用 50%退菌特 1000 倍或 65%代森锌可湿粉 500 倍液喷 雾防治;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2、菜白蝶:以幼令危害叶片,吃成孔洞。严重者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收根后,地上部分集中烧毁或深埋;幼虫幼令 期喷 90%敌百虫 800 倍液或 2.5%鱼藤精乳油 500-800 倍液或用青 虫菌粉 500 倍液喷雾。 3、小菜蛾:幼虫咀食叶片成缺刻、孔洞。防治方法同菜白蝶。 4、蚜虫:又名腻虫,蜜虫。以成、若虫吸食茎叶液,严重者造成 叶发黄。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株和落叶深埋或烧毁;喷 20%的 灭多威 10001500 倍液或是喷 50的蚜虫乳油 10001500 倍液。 3.3.5 采收加工 每年 6 月下旬苗高 15-18cm 时可收割一次叶子,割时在茎基 部留茬 1.5-2.4cm 长。待叶子重新生长时(8 月),可再割一次。收割 后晒干为药用大青叶。10 月地上部枯萎,刨收根部,先在畦旁开 挖 60cm 深的沟,然后顺序向前刨,因它的根较深,要刨到 45cm 以上才合适。把刨出的根晒干至六、七成干,去掉附土,然后捆成 小捆,再行晾晒至充分干燥为止。 3.4 黄芩种植技黄芩种植技术术方案方案 3.4.1 植物形态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茎方 形,高 25-60 厘米,基部多分岐,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 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1.5-4.5 厘米,宽 3-12 毫米,先端钝或 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点, 光滑或仅在中肋有短毛;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偏向一 方;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先端 5 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长, 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长 2-2.5 厘米,雄蕊 4.2 强;雌 蕊 1,子房 4 深裂,花柱基地着生,小坚果 4,近圆形,黑色。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 3.4.2 生长适性 宜在稍寒冷的气候生长。 3.4.3 栽培技术 1、整地 种植黄芩需要深翻土地,清除石砾、草根,施堆肥或人粪尿、 草木灰作为基肥,然后整细耙平作 1m 宽的畦,底周围开畦沟宽 3035cm,沟深底平以便排水。 2、种植 黄芩用种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两种。春播在 3 月下旬至 4 月 上旬,秋播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条播或撒播,亩播种量 1.3 1.5 公斤,条播的行距约 30cm,播后覆盖细土 1 层,浇水,约 15 天 左右出苗,苗高 10-15cm 时即可定植。一般在 4-5 月或 9 月定植, 作宽约 60cm 的畦,按行距 3035cm 开沟,将挖取的种苗按 25cm 株距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朝下,距地面 3cm 为宜,栽后填土压紧 及时浇水保墒。 3、田间管理 随时除草,定植后松土、培土、追肥 2-3 次,肥料以粪尿最好, 开花期除留种的植株外,须随时摘除花蕾,留种应选择 2-3 年生、 发育良好的植株。 3.4.4 病虫害及其防治 1、叶斑病:病源菌为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菌,危害叶部。发 病初期,先从叶尖或叶缘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后迅速自下而上 蔓延,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收获后清除病残枝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黄 腐酸盐 250 倍液,每 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 2、根腐病:病源菌为真菌中半知菌亚门镰孢菌。89 月发生, 初期只有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后逐渐蔓延到主根腐烂,全株 枯死。 防治方法:注意雨季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发病初期用 70%托 布津 1000 倍液,或黄腐酸盐 250 倍液浇灌病株。 3、菟丝子病:610 月菟丝子缠绕黄芩茎秆,吸取养分,造成 茎叶早期枯萎。 防治方法:播前精选种子;发现菟丝子随时拔除;喷洒 生物农药鲁保 1 号灭杀。 3.4.5 采收加工 春季至夏初采收。选生长 3-4 年的植株进行采挖。因黄芩主根 深长,收获时要深挖,小心挖取全根,避免伤根断根。将根挖出后 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除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第四章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说说明明 该项目所需田间整地工程全部按当地目前市场实际价格估算; 种子费用由供应商报价加运杂费估算;机械设备购置按厂方或供 应商报价加运杂费估算;农家肥按当地市场价加运费进行估算。 4.2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 4.2.1 分项估算 1、田间整地 1000 亩,按 250 元/亩估,共需 25 万元。 2、购买柴胡种子 600 公斤,按 50 元/公斤估,共需 3 万元;购 买板蓝根种子 300 公斤,按 20 元/公斤估,共需 0.6 万元;购买黄 芩种子 600 公斤,按 90 元/公斤估,共需 5.4 万元;购买种子共需 9 万元。 3、购买农用机械 1 套,按 8 万元/套估,共需 8 万元。 4、施农家肥 3000 吨,按 60 元/吨估,共需 18 万元。 4.2.2 估算总额 根据上述说明,该项目投资 60 万元,详见下表: 表 4-1 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工程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总投资备注 1田间整地亩10000.02525.0 2种子9.0 2.1柴胡种子公斤600503.0 2.2板蓝根种子公斤300200.6 2.3黄芩种子公斤600905.4 3农用机械套188.0 4农家肥吨30006018.0 总计60 4.3 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 60 万元,其中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 金 20 万元,其余由项目单位自筹。 第五章第五章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5.1 社会和生社会和生态态效益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 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 社会状态。首先,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 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其次,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 村经济的根本途径;第三,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 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第四,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 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该项目实施后,不仅有利于*村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促进该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而且该项目利用荒地种植耐旱中药材,可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5.2 经济经济效益效益 经过市场调查,目前中药材市场紧缺,发展前景可观。该项目 以公司加家户的模式,积极引导村民从地下煤炭资源,向绿色资源 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如果每户种植三亩,每年至少可增收 5000 元。可见,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不但有助于*村新农村建设目标 的早日实现,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 长点,为推进*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六章第六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