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局编号:201400529号年 月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建设单位: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三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单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法人代表刘瑞华联系人陈庆昭通讯地址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迎宾大道87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0800建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延期补办行业类别及代码q8330 门诊部(所)占地面积(平方米)3805.75经营面积(平方米)3805.75总投资(万元)1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65%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5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及任务来源随着花都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拥有健康身体、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越来越多群众的目标,“健康体检”是伴随着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亚健康”而迅速崛起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已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和青睐。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人群逐年上升。当人们开始将健康作为一种追求和需要并且在健康上主动做出投资时,被动的、纯医学检查的体检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专业性健康体检机构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租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新建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从事个人健康、招工、医药家庭服务及委托单位需要的各项体检活动。由于本项目所使用的dr设备、x线透视机、数字x线摄影系统等具备辐射特性,建设单位应另行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单独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本报告表将不涉及此类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该项目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现受建设单位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建设内容本项目经营面积3805.75m2,总投资1700万元,开设的科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妇科、放射科、检验室,不设床位、洗衣房以及洗片室等,本项目只针对所开设科目进行检查,不进行治疗,预计年服务36000人。项目位于裙楼部分(上空),两侧为塔楼,塔楼为居民住宅,本项目功能布局见表1。表1 本项目功能布局名称功能面积m2办公室办公104治疗室治疗63门诊室检查53预约登记、收银区预约登记、收银170休闲区休息115抽血、候诊区抽血、候诊100vip候诊区候诊210彩超室彩超10.2tcd室tcd检查12动脉检测仪动脉检查10.2五官科五官检查10.2内外科内外检查10.2中心候诊大厅候诊511心电图室心电图检查75.8b超候诊、诊断区b超113超声波骨密诊断区超声波骨密度检查26.4dr候诊、诊断区dr检查100大会议室开会405.9音控室广播音量控制9.75业务学习室业务学习20展示区130资料室资料储存12.3五官科五官检查11.2内外科室内外科检查11.2体质辨别室体质辨别10.4总检查室总检查11.7综合内科综合内科检查11.2男外科男外检查11.2女外科五官检查12.3五官科五官检查33.8口腔科口腔检查11.2妇科妇科检查22.5检验室尿液检验12.5护理示教室护理示教87.8体检档案室体检档案储存11机房放置设备20杂物间杂物暂存16.6处置间杂物处置20.9库房药物储存14洗手间69.8过道1218.33、能源消耗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耗见表1所示。表1 主要能源消耗类别年耗量(单位)来源新鲜水918m3市政自来水电18万kwh市政电网4、主要设备清单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所示。表2 本项目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心电图机3台m1772a*1,ecg-9130p*12径流多普勒血流分析仪1台ems-9ub*2p3黑白b超3台sonoline g204超声彩色多普勒2台ssa-550*1,hd 11ex*15台式自动电子血压计1台ken2-spm sp-16超声波体检机1台sk-ca7尿液分析仪1台高尔宝geb-6008红外热像仪1台iris-50009换平板探测器及图像采集系统1套v1717m10彩超1台11人体成分分析仪1台12超声骨密度仪1台13心电图机1台14全自动血球仪1台15显微镜1台16x射线透视机1台dhxs0217数字x线摄影系统1套dgyx-dr18dr设备1台19风冷中央空调3台lsqwrf65m/b5、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接入,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医疗用水,员工及顾客生活用水量约为0.94m3/d(338.4m3/a),排水量约为0.846t/d(304.56t/a);医疗用水量为1.26m3/d(453.6m3/a),排水量约为1.134t/d(408.24t/a)。(2)排水根据广州市花都区污水处理系统总体规划(2008-2020),本项目所在地的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项目生活污水依托项目所在建筑物已建成的三级化粪池厌氧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医疗废水经臭氧+紫外线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后,汇合生活污水,由污水管道排至玫瑰路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排入新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天马河。(3)供电系统本项目用电由当地市政电网接入,年用电量约为18万kwh,不设备用发电机。 (4)暖通本项目设3台风冷中央空调,安装在项目东面靠近玫瑰路一侧。风冷中央空调又称风冷热泵型中央空调,它是以室外空气为“热源”,通过机械做功,输出热量,解决中央空调的冷热水供应,调节室内空气温度。风冷热泵机组是一种提供冷热源的独立完整机组,它利用周围空气这个自然能源,和风冷热泵机组的制造工艺,其优点是不用水冷,可省略冷却塔,水泵组成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节能、节水还可降低总投资。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21人,其中医生7人,护士及行政后勤人员14人,日工作时间8小时(上午08:0012:00,下午14:0018:00),员工均不在内食宿,年工作日360天。7、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需对建筑内部进行装修及设备安装,装修期为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本项目预计于2015年5月开始营业。8、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主入口设置在东侧,项目南面从东往西依次设有办公室、咨询处、宣传展示区、门诊室、休息区、彩超室、ecg tcd室、抽血区、杂物间等;项目中部从东往西依次设有业务部、办公室、候诊区、抽血区、肺功能及听力检查区、会议室等;项目北面从东往西依次设有资料室,五官科、内外科、口腔科等检查室,杂物室等。本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5所示。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项目位于裙楼部分(上空),两侧为塔楼,塔楼为居民住宅。本项目东侧约8米处为玫瑰路,隔玫瑰路约33m处为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侧紧邻福恒生医疗护理用品连锁店;西侧为都会雅苑小区;北侧紧邻心脉健康科技。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四置图见附图3,本项目周边现状图见附图4所示。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根据现场勘查可知,项目所在建筑现状为已建成建筑。本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均可以满足相应的功能区划要求。项目污水进入新华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天马河水质已受到一定的污染,目前不能满足其类水质目标的要求。天马河水质现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该区域大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另外,还有少量工业废水未能达标排放。为配合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佛山跨界水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方案的实施,花都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以及河涌综合整治和截污减排工作,并督促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公共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把所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应当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经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广州、佛山跨界水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方案的实施,预计项目纳污水体天马河可满足相应水质功能要求。同时,花都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污染或轻污染的产业,将产业重点由原来的纺织、水泥等行业迅速调整为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汽车制造业、皮革皮具制品业,金银首饰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上。花都区环保局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对企业排污设施运行的管理,以日常监督管理为主,夜间、节假日检查为辅,切实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非法排污行业,依法严肃处理。花都区政府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后,天马河的水质现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信随着措施的持续实施,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天马河水质一定会得到改善。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广州北大门,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花都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连从化,南靠广州,西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清远。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汇之地,也是沟通珠三角与内地的桥梁和枢纽,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105、106、107三条国道和机场高速、广清高速、京珠高速、广州北二环、北三环高速五条高速公路交汇之处。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广州火车北站就位于花都。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四置图见附图3。二、地形地貌花都区地形呈东北向西南倾斜的长方形。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阶梯式倾降;北部丘陵绵亘,海拔在300-500之间,属南岭九连山余脉;中部是浅丘台地;南部位于广花平原,最低处海拔5米左右;境内最高峰牙英山,海拔581米。依形态划分,花都地貌有平原、岗地、低丘陵和高丘陵4类;按形态成因划分,可分为12个类型,没有高峻崎岖的山地,也没有低洼的湿地,所有地貌类型均可利用,全境大致为“三山一水六平原”。三、气候气象花都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北占2/3,南占1/3),北区中部偏南处(花都区回归线之南占1/3)。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量充足,温暖湿润。花都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根据花都气象站22年的资料统计,花都区年平均气温21.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年降水量为1699.8mm,最大日降雨量185.3mm,最大年降雨量2416.7mm。最小年降雨量1074.8mm,最大月降雨量640.4mm,最长连续降雨日数为37天,降雨量为773mm。降水集中在每年的410月,降水量年均14002000mm。根据花都气象站多年的观测统计资料,花都风向季节性明显,主导风向秋冬为偏北风,春夏偏南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常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频率为20%,夏季sse风次频率24.3%,冬季北风频率36-37%,静风频率为16%,地面年平均风速1.5m/s。日照时数为1936.5小时,无霜期为342天。四、水文花都区境内有中小河流 8 条,分属珠江支流白坭河、新街河、流溪河三大水系,并有中、小型以上水库十七座。区内主要是新街河及其支流天马河、田美河、 铁山河。白坭河位于花都出白坭圩与国泰水汇合;在赤坭段汇入大官坑水,在炭步段又汇入新街水,最后流经广州白云区鸦岗汇流珠江。白坭河干流长 53km,流域面积 788km2,平均坡降0.1%,其中花都干流长32.55km,集流面积 628.58km2。五和断面河宽 150m,中水位河槽水深 22.3m,历年平均流量60.40m3/s,90%保证率流量为 4.33m3/s,平均流速为 0.20m/s。白坭河已成为赤坭、炭步地区的 重要交通航道,在赤坭以下可通航 300t 级船只。流溪河流经市域东南,是本区农田水利灌溉主要水源。此外,流溪河、白坭河每年还有过境客水 22.5 亿 m3。 全区有大型水库 11 座,总库容量为 1.06 亿m3。新街河旧称横潭水,是白坭水下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是花都区与广州市白云区的界河,发源于梯面羊石顶,主要支流有天马河、铁山河、铜鼓坑、田美 河等。其干流由铜鼓坑、铁山河汇合后算起,由东向西流经莲塘、新华街、于珠 江水泥厂附近汇入白坭水,干流全长 33.4km,集雨面积 428.68km2,历年平均流 量 16.8m3/s,平均坡降 1.43。天马河是新街河主要支流之一,位于花都区新华街,是由大径河与大布河汇合而成,属白坭水系。大径河发源于狮岭分水,经军田、狮岭、乐同与大布河汇 合,上游建有红崩岗水库;大布河发源于花都区北部与清远交界的马牿跳墙,经旗岭、乐同与大迳河汇合,上游建有芙蓉嶂、六花岗水库,中游建有洪秀全水库。两水在乐同汇流,蜿蜒流经三华、毕村、大陵、岐山、罗溪等地汇入新街河,干流全长22.1km,积雨面积 180.43km2,历年平均流量6.94m3/s,水深0.52m,流速约0.40m/s,平均坡降1.46。本项目附近主要地表水体为田美街河,纳污水体为天马河,本项目区域水系图见附图7所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花都位于广州北大门,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称“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花都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是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被外界誉为“花之都”。花都区全区总面积969.12km2,花都全区下辖新华、花城、秀全、新雅4个街道办事处和花东、花山、梯面、狮岭、赤坭、炭步6 个镇,共188 个村(居)委员会。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7.71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非农业人口21.72万人,农业人口45.78万人,未落常住户口2062人。近几年,花都经济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社会各项事业也与经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军队专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模范区”、“中国花木之乡”、“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区”、“全省双拥共建模范区”等荣誉称号。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花城街道办事处于2014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管辖13个村(居),包括原新华街的大华村、三东村、公益村、百合社区、桂花社区、梅花社区、紫薇西社区和原狮岭镇的石岗村、罗仙村、杨一村、杨二村、东边村、长岗村,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3.21万。1、社会经济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2.14亿元,增长11.3%;工业总产值1917.45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43亿元,增长17.7%,总量、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税收总额(含海关代征税)274.49亿元,增长18.4%。内外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65亿元,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82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总值34.77亿美元,增长10.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3:59:37.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2、教育花都为广州城市组群的北部副中心,有着显著的地缘优势, 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战略中被定位为生态宜居新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空港门户枢纽,对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粤港合作甚至国际交流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都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有传说中的“南海中盘古国”遗迹,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的故乡,还孕育出清代探花商衍鎏、古文字学家商承祚、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等文人学者。花都总面积969平方公里,下辖7镇1街、188个村(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67.71万,常住人口95.64万。近几年,花都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强区、花园城市、幸福花都”的目标,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汽车、空港、皮革皮具、珠宝等支柱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广州经济版图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速达13.9%。2012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5.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4.42亿元,出口总值31.51亿元,分别增长6.3%、7.0%、10.3%、1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社会各项事业与经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 “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区”、“全省双拥共建模范区”等荣誉称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区委、区政府以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人本发展,止于至善”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宗旨,确立“国家中心城市教育副中心,高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区域教育发展定位和“构建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发展格局、支持幸福花都建设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总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致力于创办“幸福花都之至善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2013学年,全区共有幼儿园105所(其中公办24所),在园幼儿32077人,教职工3545人;公办中小学118所,其中小学84所、初中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完)中9所,在校学生104618人,教职工5724人;民办中小学41所,在校学生60855人,教职工5229人。另外,有公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1人,教职工8人;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未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7859人;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学生约11万人;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村(社区)文化技术培训中心187个,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46个。3、文化近几年,我区以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广州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花都广场为龙头,以镇(街)文化站为支撑,以村(社区)文化室为依托,围绕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目标,大力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洪秀全故居纪念馆为省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景区,广州民俗博物馆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七镇一街文化站有3个省特级文化站、5个一级文化站;全区共建有228个文化室、223家“农家(社区)书屋”。2010年,我区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称号。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秀全故居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景区的评定。作为区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洪秀全故居纪念馆从2006年始立项建设,总投资4490万元,2010年10月动工建设,2011年7月主体馆土建工程竣工,2013年内新馆落成并向游客开放。广州民俗博物馆2000年2月成立花都区资政大夫祠管理办公室,2006年立项筹建广州民俗博物馆,于2010年获批成立,更名为广州民俗博物馆,2011年6月揭牌。广州民俗博物馆是“十二五”期间广州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文化类项目,列入2013年广州市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包括新征用地54.54亩,建设一座面积9000的主展馆,以及其它室外民俗展示和配套设施。目前完成了粤剧、灰塑、瑞岭盆景、中彩珐琅和木版年画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主展馆将于2013年年底前动工。该馆于2012年被授予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区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市科普基地,建筑面积8630.3平方米,藏书量达46万册,各类报刊700多种。2011年1月开通数字图书馆, 同年6月建成开放面积2000平方米、藏书10万册的区少儿图书馆,这是全市目前唯一的区(县)级少儿图书馆。2011年区图书馆获“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单位”称号,少儿馆获2012年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区文化馆国家一级文化馆,是开展各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晚会的策划、组织及演出及举办各类型美术、摄影展览以及艺术人才的培训的文化事业单位,馆内设有文学、美术书法、音乐、戏曲、舞蹈、摄影6个专业门类,长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送戏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文化站我区共有8个文化站。目前,新华街、赤坭镇和花东镇文化站为省特级文化站,炭步镇、花山镇、狮岭镇、梯面镇和雅瑶镇文化站为省一级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近几年,全区掀起了全覆盖建设的热潮,目前全区共完善或新建行政村(社区)文化室228个、“农家(社区)书屋” 223家。按要求,文化室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1500册,报刊不少于15种,音像制品不少于10种(张),配有电脑2台、电视机1台、dvd播放机1台,可由祠堂、闲置的村委会房舍改建,与农家书屋、绿色网园、星光老人之家、党员活动室、科普室等共建共享。花都广场1998年3月正式动工兴建,占地29万多平方米,是市民休闲、娱乐和进行大型文体活动的场所。现在,区文化部门每周7个晚上在花都广场开展文化活动,设有广场舞会、广场健身操等,每晚广场舞台霓虹灯闪烁,舞影缤纷。从落成开始,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在这里开展贺新春大型文体游园活动。艺术展览馆位于花都广场西侧海豚俱乐部一二层。2013年9月装修改造完毕,并作为花都区第三届文化欢乐节音响展示的主展馆于国庆期间向群众开放,艺术展览馆填补了我区没有上档次艺术展览馆的空白,计划每年将举办20场次以上的艺术展览。4、文物保护花都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新华官禄布村),有省级旅游景点芙蓉度假村。其它名胜古迹、游览地有:冯云山故居、花县城遗址、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花县农会旧址等。本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文物保护目标。5、新华污水处理厂(1)建设进度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1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30日污水厂正式通水,2007年12月28日试运行,2008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使用。新华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已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6月建设完成,2010年12月试运行,2011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2)处理规模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总投资为 40790 万元,处理规模为10万m3/d,二期工程新增处理能力9.9万m3/d,远期总规模扩大至48万m3/d。(3)处理工艺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均采用改良 a/a/o 工艺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4)管网配套情况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主要收集新华街新街河以北区域的污水、新华街白坭河以北区域污水,总纳污面积为126km2。二期工程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新华街、雅瑶镇、新华街白坭河以北区域污水及花山镇铁山河西侧、花山镇平石东路以南区域,总服务面积为 197.4km2。(5)进出水设计标准新华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放水体为天马河,天马河水体规划为类水体。参照关于花都区新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一期)及配套污水管网系统工程环境 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穗环管影2006245 号)对现有工程的执行标准,同时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及水环境质量现状,鉴于水环境的敏感性,二期工程扩建后尾水排放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的严者。本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3 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水功能区本项目受纳水体为天马河,水体功能为景工农用水,属于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附近水体田美河,属于iv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3环境噪声功能区四周各边界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饮用水源保护区否5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风景名胜保护区否7水库库区否8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新华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已完善)9管道煤气干管区否10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1是否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否环境质量状况本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玫瑰路7号都会雅苑17、18、26商铺及首层自编1号中间商场,根据本项目排水特点,本报告选择受纳水体天马河作为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目标。根据本项目排放污水的特征确定评价因子为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粪大肠菌群数。根据关于同意调整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162号)、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201129号),天马河为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本次评价根据广州市花都区环境监测站2014年枯水期在天马河口的断面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与评价标准指数如表4所示。表4 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水质项目phdocodcrbod5tpnh3-n粪大肠菌群数监测结果(mg/l)天马河口断面7.293.1123.34.350.3291.7918000标准限值6961530.10.52000由以上数据可知,本项目受纳水体天马河口断面除了ph值达到标准限值外,其余污染物因子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标准,水环境现状质量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天马河上游河段两岸的市政污水管网尚未完善,生活废水及部分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情况下直接排入河内,而天马河的流量较小,上游大量的污水排入河内从而导致下游的监测断面水质达不到水环境功能的要求。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根据花都区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本项目所在地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5年1月12日1月18日)和广州市空气质量日报(2015年1月30日花都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表5所示。表5 本目所在地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花都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项目监测值(g/m3)gb3095-2012标准(24小时平均)超标倍数so22155g/m3150g/m30no22591g/m380g/m30pm1050162g/m3150g/m30广州市空气质量日报监测数据项目监测值gb3095-2012标准(1小时平均)超标倍数co1.2mg/m310mg/m30o310g/m3200g/m30项目监测值gb3095-2012标准(24小时平均)超标倍数pm2.536g/m375g/m30从上表可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so2、co、o3 、pm2.5的监测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pm10、no2的监测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造成pm10、no2未达标的原因是受东侧玫瑰路来往车辆的影响,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花都区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本项目所在区域声功能属2类区,声环境质量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选址边界外1米包络线以内的区域,本评价委托花都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月18日沿建设项目边界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结果如表6所示,监测布点图见附图2:本项目四至图及噪声监测点位图。表6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及编号昼间监测值db(a)标准值db(a)夜间监测值db(a)标准值db(a)1#(东面)59.36046.1502#(南面)57.46045.7503#(西面)56.86045.4504#(北面)57.26045.350从以上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四周各边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保护附近水体田美河和受纳水体天马河的水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营运而明显恶化;(2) 保护该区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3)保护该区声环境质量,使其四周各边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表7 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环境要素敏感点方位距离规模环境保护目标空气环境广州市中西结合医院家属楼东33m约28户98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广州公安局花都区分局东140m广州市花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委东南65m都会雅苑小区住宅楼南20m约30户105人幼林培英雅韵幼儿园南50m兰格公寓西105m约14户39人都会雅苑小区住宅楼北22m约30户105人声环境广州市中西结合医院家属楼东33m约28户98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广州公安局花都区分局东140m广州市花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委东南65m都会雅苑小区住宅楼南20m约30户105人幼林培英雅韵幼儿园南50m兰格公寓西105m约14户39人都会雅苑小区住宅楼北22m约30户105人水环境田美河东573m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天马河西3400m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20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本项目受纳水体为天马河,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附近水体田美河执行类水质标准,见表8所示。2. 本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见表8所示。3. 本项目四周各边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见表8所示。4. 室内声环境质量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见表9所示。表8 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24小时平均值)评价对象污染因子浓度限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so20.15mg/m3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no20.08mg/m3pm100.15mg/m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ph69天马河codcr15 mg/lbod53mg/ldo6mg/lnh3-n0.5mg/ltp0.1 mg/liv类ph69田美河codcr30mg/lbod56mg/ldo3.0 mg/lnh3-n1.5mg/l总磷0.3mg/llas0.3mg/l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等效连续a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各边界表9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室内允许噪声级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诊室4045听力测试室25注1化验室、分析室40入口大厅、候诊厅5055各类房间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构件名称空气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高要求标准(db)低限标准(db)诊室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rw+c4540听力测听室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rw+c50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标准房间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高要求标准(db)低限标准(db)诊室之间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ntvw+c4540注:表中听力测试室允许噪声级的数值,使用于采用纯音气导和骨导阀测听法的测听室。采用声场测听的听力测听室的允许噪声级另有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现已完善,本项目所在地的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项目生活污水依托项目所在建筑物已建成的三级化粪池厌氧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医疗废水经臭氧+紫外线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预处理标准后,汇合生活污水,由污水管道排至玫瑰路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排入新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天马河。本项目水污染物标准值见表10所示。2、项目消毒池恶臭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见表10所示。2、本项目营运期四周各边界外1米处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见表10所示。表10 本项目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污染因子排放限值废水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codcr500 mg/lbod5300mg/lss400mg/lnh3-n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预处理标准codcr250bod5100ss60nh3-n粪大肠菌群数500废气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臭气浓度10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2类等效连续a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量控制标准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本项目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所在地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新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天马河。其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新华污水处理厂,无需申请。本项目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如下:1、废水量712.8m3/acodcr:0.193t/a;nh3-n:0.017t/a。 6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本项目为租用已建建筑,施工期主要包括装修与设备安装。(二)运营期本项目主要从事个人健康、招工、医药家庭服务及委托单位需要的各项体检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医疗废水,污水处理站臭气,公用、辅助设备噪声,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主要污染工序:(一)建设期1、废水污染源:本项目装修期间,施工人数约8人,不在施工场地食宿,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施工人员人均生活用水系数取40l/d,排水系数取90%,即建设项目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为0.32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288m3/d,主要污染物为nh3-n、ss、codcr、bod5等。2、废气污染源:装修过程中主要大气污染源为使用材料油漆、乳胶漆、喷塑剂、黏合剂等产生的有机废气,包括甲醛、甲苯、二甲苯、氯化烃。3、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厂房内外装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间歇性人为噪声、设备进厂搬运噪声以及少量磨、锯、割等机械噪声,其噪声级在90100db(a)之间。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本项目施工人员人数8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kg/d。装修阶段产生的含油漆等化学材料的内包装材料、废抹布等,危险固废产生量约0.3t。工程完工后,会产生的废建筑材料约0.15t。(二)营运期1、废水(1)生活污水本项目每天体检人数约100人,按入厕系数10%,用水系数0.01m3/人.d计算,约产生冲厕水0.1m3/d(约36 m3/a),本项目设有员工21人,均不在项目内食宿员工办公生活用水量按40l/人日计,则员工生活用水量约0.84m3/d(302.4m3/a),则本项目生活用水为0.94m3/d(338.4m3/a)。排水量为用水量的90%,则项目生活污水生量约0.846t/d(304.56t/a),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