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盖章)评价单位: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清涧镇杜家沟村西北约3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381103823,北纬354115354345。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6号文)关于运城市市直(部分)和河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运城市杜家沟煤矿、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河津朝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关闭矿井资源和夹缝资源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881,有效期至2012年12月31日,矿区面积为9.89km2,批准开采2号、10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0kt/a,开采深度+840m至+600m,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联合下发的“晋环发2006445号文件”的要求,“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层(原煤作化工原料的除外)”,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0号煤层原煤全硫含量2.30%7.25%,平均4.31%,大于3%,霍州煤电集团正在对10号煤层原煤用作化工原料进行整体规划。现阶段10号煤层不具备开采条件,暂不开采,矿井先期开采2号煤层,本次评价仅针对2号煤层。待霍州煤电集团对10煤层原煤的开采规划具备化工原料的条件时,10号煤层再行开采,10号煤层开采时需另行评价。兼并整合前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河津朝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煤矿都已关闭停产,杜家沟煤矿正常生产,为生产矿井。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清涧镇杜家沟村西北约3km处,行政区划属河津市清涧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37.51103822.5,北纬354115354345。该矿向南2km可达河津韩城(108国道)公路,经该公路向东距河津市10km,向西距侯(马)西(安)铁路线的禹门口车站约2.5km。距省会太原市360km,距运城市100km,经公路、铁路可达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矿井仍采用平硐-斜井混合开拓。利用原杜家沟煤矿混合提升平硐作为兼并重组后混合提升平硐,装备10t架线电机车,担负矿井全部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刷大原杜家沟煤矿回风斜井作为兼并重组后前期回风斜井,担负矿井前期回风任务,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兼并重组后的名称、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投资总额、采掘方法及运输方式等基本情况见表1。表1 兼并重组项目基本情况列表序号项 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2#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2建设性质技改 3生产规模60万t/a4开采煤层2#煤层5开拓方式平硐斜井混合开拓6采煤方法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7运输方式主运输采用10t架线电机车运煤,辅助运输方式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方式;原煤运输采用汽车外运。8投资总额矿井总投资额为39074.45万元9建设工期15.8个月10服务年限3.2a11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天,日净提升时间16h12井田面积9.89km213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9.42ha表2 工程主要设计建设内容工程类别现有工程(杜家沟30万/a)情况整合工程概况与现有工程的关系及变化情况井田面积8.7425km29.89km2新增1.1475km2生产能力30万t/a60万t/a能力提升矿井主体工程主井平硐,净宽3.53m,净断面10.6m2, 坡度3,长1512m平硐,净宽3.53m,净断面10.6m2, 坡度3,长1512m利用原有主井提升10t架线电机车10t架线电机车利用原有副井无无辅助提升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调度绞车牵引矿车利用原有风井斜井,净宽2.5m,净断面5.7m2, 倾角9,斜长110m斜井,净宽3.5m,净断面10.0m2, 倾角9,斜长110m刷大原有斜井井巷工程-利用并刷大原杜家沟煤矿井巷利用原有进行改造井底车场平硐井底设井底车场平硐井底设井底车场利用原有通风系统2台y73no18d型风机2台fbcdz-8-no20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新装备压风系统2台lg-11型空压机2台sa-185a型螺杆式空冷空气压缩机新装备排水系统2台d85-457型离心水泵3 台md155-304型多级泵新装备地面生产系统主井生产系统矿车出井后原煤转载至皮带输送机,进入原煤场振动筛筛分为50mm两级,选矸后破碎然后混合,全部进筒仓新建副井生产系统-矸石系统-筛分间手选矸石,和掘进矸石均使用带式输送机直接运至矸石沟新建辅助工程机修车间建筑面积1011m2建筑面积1011m2利用原有综采设备库建筑面积200m2建筑面200m2新建坑木加工房建筑面积150m2建筑面216m2新建公用工程供水生活区深水井生活区深水井利用原有供电一回35kv电源引自中铝山西分公司石灰矿35kv变电所;一回电源引自本矿35/6kv变电所一回35kv电源引自清涧110kv变电站;一回电源引自本矿35/6kv变电所,35/6.3kv、1000kva变压器两台新建供热2台clsg1.75-85/60-aii热水锅炉,0.21mw热风炉1台,clsg0.7-85/65-aii,clsg1.05-85/65-aii各1台1号工业场地1台dzl4-1.25-a型蒸汽锅炉,2台dzl2-1.25-a蒸汽锅炉;2号工业广场2台dzl2-1.25-a蒸汽锅炉原有基础上改建,工业场地集中供热,取消热风炉行政与公共设施1号工业场地联合建筑、锅炉房、食堂矿办公楼、锅炉房、联合建筑、食堂等在现有基础上建设2号工业场地办公楼、食堂、宿舍等办公楼、食堂、宿舍等已建成环保设施矿井水处理-地面水处理站新建1号场地生活水处理-地埋式污水处理器新建2号场地生活水处理-地埋式污水处理器新建烟气治理-所有锅炉均配备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新建粉尘治理原煤场西、南侧安装了8m高挡风抑尘网原煤使用筒仓储存,筛分车间安装集尘罩、布袋除尘器新建固废1号工业场地东南侧荒沟堆放1号工业场地东南侧荒沟填埋,覆土绿化利用原矸石场3、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1) 矿址周围环境状况及建设条件分析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清涧镇杜家沟村西北约3km处,行政区划属河津市清涧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37.51103822.5,北纬354115354345。该矿向南2km可达河津韩城(108国道)公路,经该公路向东距河津市10km,向西距侯(马)西(安)铁路线的禹门口车站约2.5km。距省会太原市360km,距运城市100km,经公路、铁路可达全国各地,交通十分便利。(2) 环境功能划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本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应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本区黄河从杜家沟煤矿井田西流过,黄河在本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类水质,则拟建矿区区域地下水质量定为类,执行地下水级水质标准。声学环境,以工业、居住混杂区考虑。(3) 城市建设规划河津市是全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区内煤炭企业分布较多,本工程是河津市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运城市和河津市的规划,本工程所在区域为煤炭重点开采区,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该区域重点发展的煤炭企业之一,本工程所选工业场地距河津市中心约10km,不在城区规划范围内,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当地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4)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tsp、pm10略有超标,so2、no2、co没有超标,尚有环境容量。(2)项目建设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结果:本项目所有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均小于d10%,说明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很小。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总量控制符合运城市及山西省环境保护厅的管理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在严格执行环评要求后,可实现“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项目建设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二、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1)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评价结果显示,1、2号断面ss、石油类、锰、铁均超标。综上分析,由于黄河泥沙含量较大,导致了监测断面ss超标,黄河在本段接纳了西侧陕西地界和东侧山西地界煤矿未经治理的矿井水,导致了监测断面石油类、锰、铁的超标。(2)项目建设地表水影响分析结果:由预测结果可知,正常生产情况下,预测值与现状值变化较小,正常情况下,本项目排水与黄河汇合后,水质预测指标与原水指标变化较小。黄河水质cod为13.06mg/l,bod5为2.52mg/l,ss为496.32mg/l,ss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ss超标是由于本底值高所致。(3)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运营后1号工业场地噪声源对厂界四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昼间夜间预测值较背景值增加较小,1#-4#测点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2号工业场地噪声源对厂界四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昼间夜间预测声值较背景值增加较小,1#-4#测点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从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在严格采取环评制定的各项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基础上,不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4) 区域环境敏感性因素分析评价区域中主要的环境敏感因素是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生态环境及村庄居民等。本项目所有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均小于d10%,说明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很小,表明工程建设对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从地表水影响分析结果可看出,工程投产后的矿井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小。从本次工程的总体布局情况来看,施工期水土流失、运营期矸石堆存与地表变形是相对敏感的生态问题。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挖填土方、修筑道路等工程行为的影响,部分植被地段和植物多样性将受到破坏,但总的植被分布格局不会被打破。项目建成后,随着运营期的不断延长,项目周边的生境会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将会增加,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发生一定调整,项目场地使陆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丧失,地表变形、污染物排放等影响均会对动、植物造成有害影响,但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与防治的情况下,其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居民而言,工程设计对井田范围内村庄、井田边界预留煤柱,评价在工业场区污染防治、矸石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了绿化防护等一系列的规定,可达到居民区环境保护的要求,且从各环境要素预测结果来看,项目运行不会对井田周围村庄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评价区无社会特别关注区,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也非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居留环境。因此,总的来看,项目建设在环境敏感因素方面具有可行性。河津有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的“鱼跃龙门”禹门口(大禹庙原址所在地),有“三箭定天山,滩留射雁名”的唐朝大将薛仁贵的寒窑。古建筑有:真武庙、高媒庙等,均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古塔镇风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回音古建筑,它和樊村的明代舞台都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项目井田范围不在河津市各类保护区范围内,井田开采不会对各类保护区造成影响。(5) 总量控制从区域环境质量要求方面考虑,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增加对区域环境的压力。由于项目采取了较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了现有矿井的落后生产设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将会有所改善。工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烟(粉)尘、nox、so2、cod、nh3-n均未超过运城市环保局下达并由山西省环保厅审核的总量控制指标。(6)从土地利用分析本次工程1号工业场地、2号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均占用现有工业场地,矸石场占用自然冲沟,不占用农田耕地。(7)从公众参与意见分析本次调查中有88%的公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并认为本项目选址合适,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希望该项目应尽早建设,没有人反对。(9)工业场地选择与平面布置合理性本工程结合井下开拓方式及地面场地布置的条件,根据地形、地貌状况,建、构筑物性质及使用要求、生产联系紧密程度,将场地分为1号工业场地和2号工业场地,工业场地设三个功能分区,分别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福利区。工业场地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明显,外运方便,符合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物料处置环节顺畅,物流、人流布置合理。(10)矸石场选址的可行性根据现场调查及地形踏勘,矸石场位于1号工业场地东南的一条荒沟,距最近村庄杜家沟村1500m以上。拟选矸石场长约160m,宽40-60m,深20-30m,占地面积约0.8ha,有效容积16万m3,按全部不综合利用,可服务全矿8.5年矸石处置。该场地植被主要为灌木丛及荒草。汇水面积约0.23km2。该沟为多年水土流失形成的一条天然冲沟,西北东南走向,沟口位于东南,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与工业场地基本相同,无断层发现。经现场踏勘,该矸石沟沟底黄土覆盖,沟底两侧有基岩出露。沟内主要为杂草、灌木,植被零散,汇水面积约0.23km2。汇水面积小,适宜矸石堆放。通过第十章(10.4.2)对矸石场址的可行性分析可知,在采取了环评规定的矸石堆存及覆土、绿化要求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规定要求,矸石场选择可行。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山西省中小企业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4月9日-4月15日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数据进行了审核。根据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tsp日均浓度范围在0.246-0.351mg/nm3之间,超标率90.48%,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94.7。评价区pm10日均浓度范围在0.128-0.430mg/nm3之间,超标率80.95%,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86.7。评价区so2日均浓度范围在0.037-0.137mg/nm3之间,所有监测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5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91.3。评价区no2日均浓度范围在0.008-0.058mg/nm3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48。评价区co日均浓度范围在0.6-2.8mg/nm3之间,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0mg/n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8。由此可见,评价区已经受到tsp、pm10的污染,评价区受so2、no2、co影响较小,尚有环境容量。tsp、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区内煤炭、石料厂等企业众多,锅炉分布较多,原煤堆场、石料堆场、运输等扬尘量大。另外,当地植被覆盖率差、风沙大,也是造成tsp、pm10超标的重要原因。(2)地下水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山西省中小企业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4月13日-15日对评价区地下水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根据评价结果显示,在所监测的各水井中,除总硬度和硫酸盐出现轻微超标现象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中类水标准要求。总硬度和硫酸盐超标,主要是由于当地地质情况所致,当地地下水未受到污染。(3)地表水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山西省中小企业环境监测站2011年4月13日-15日对评价区黄河进行了监测。根据评价结果显示,1、2号断面ss、石油类、锰、铁均超标。由于黄河泥沙含量较大,导致了监测断面ss超标,黄河在本段接纳了西侧陕西地界和东侧山西地界煤矿未经治理的矿井水,导致了监测断面石油类、锰、铁的超标。 (3)声环境质量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委托山西省中小企业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4月14日对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时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生产,1、2号工业广场和风井场地各产噪正常运行,从表11-1可以看出,1号工业场地1#4#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在52.654.6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8.849.7db(a)之间,昼间、夜间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2号工业场地1#4#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8.953.3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45.449.2db(a)之间,昼间、夜间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风井工业场地1#4#昼间噪声监测值在62.765.5db(a)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61.665.4db(a)之间,昼间、夜间各监测点噪声值均未超过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风井场地噪声环境现状较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风机噪声较大,并且风井场地较小,噪声在厂界内衰减量教小。风井场地噪声敏感点半坡村和运输路线噪声敏感点龙门村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的要求,说明半坡村和龙门村受本项目的影响较小。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要求,结合本次工程大气污染排放特征、该地区主导风向、场址周围关心点分布、井田范围以及该地区地形地貌,初步确定本次评价空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1号工业场地锅炉房烟囱和2号工业场地锅炉房烟囱连接线的中点为中心,南北5.0km,东西5.0km,共约25km2的范围内进行。(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黄河从井田西侧流过。杜家沟煤矿工业广场南侧约2.0km有涧河自东向西流过,接纳两侧雨水和两岸村庄、杜家沟矿生活区和河津铝厂生活污水。根据工程情况,地表水评价范围初步确定为杜家沟煤矿污水排入涧河上游500m至其汇入黄河处下游1500m。(3)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初步分析以及井田范围,评价初步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重点是井田范围及1号场地、2号场地、矸石场周围500m范围,要根据井田范围的详查资料对区域含水层分布、断层的位置及与含水层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采煤对含水层的破坏情况,特别是能否通过断层、导通影响到主要的含水层,从而对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和安全生产造成影响。(4) 环境声学评价范围本次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1号工业场地四周、2号工业场地四周及风井工业场地四周向外扩1m。(5) 固体废物以矸石排放场范围为主。(6) 生态环境以井田范围为中心,各边界外扩500m为评价范围。分工业场地、井田范围、矸石场三个亚区进行评价。三、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1. 大气污染源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a、运输扬尘:评价认为汽车运输扬尘主要是沿途超载抛洒及道路行驶引起的二次扬尘,因此,对物料运输提出具体要求:l 限制汽车超载,采用箱车,防止煤炭撒落;l 运输汽车出场前对轮胎、车体进行清洗,并及时清扫路面;l 对厂区道路、运矸道路和进场道路进行水泥硬化或铺沥青路面,并要对路面经常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b、在工业场地设锅炉房1座,内设2台szl4-1.25-aii型蒸汽锅炉和一台dzl2-1.25-aii型蒸汽锅炉,非采暖季运行一台dzl2-1.25- aii型蒸汽锅炉,运行245天,每天运行8小时,采暖季3台锅炉同时运行,为场地地面建筑和主井井筒防冻使用,采暖期运行120天,每天运行16小时。采暖供热热媒为0.3mpa的饱和蒸汽。根据环评方案,矿井供热、采暖均由锅炉房供给,1号工业广场新建锅炉房一座,在锅炉房设1台dzl4-1.25-a型蒸气锅炉,2台dzl2-1.25-a蒸汽锅炉,主井口建空气加热室。夏季运行1台1.4mw锅炉供洗浴,8h/d,245d/a;冬季3台锅炉同时运行,16h/d,120d/a。2号工业场地新建锅炉房,新安装2台dzl2-1.25-a蒸汽锅炉。其中,夏季运行1台2t/h的蒸汽锅炉,供生活区洗澡用,8h/d,245d/a;冬季2台锅炉同时运行,供2号工业广场采暖和生活区洗澡用,16h/d,120d/a。全矿年耗煤量4014.4t,评价要求燃用洗选后的洗精煤,杜家沟矿已与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精煤协议(见附件),煤质含硫量1.18%,灰分12.5%。据核算锅炉烟尘产生量为83.52t/a,浓度为1600mg/nm3;so2产生量为75.79t/a,浓度1452mg/nm3;nox产生量为9.9t/a,浓度190mg/nm3。评价要求锅炉采用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不小于96%,脱硫效率不小于85%。经计算,锅炉烟气经过处理后,烟尘排放量为3.34t/a,浓度为64mg/nm3, so2排放量为11.37t/a,浓度218mg/nm3,nox产生量为9.9t/a,浓度190mg/nm3,排放浓度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有关规定。c、原煤储存,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联合下发的晋环发20064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第三条第五项“新、改、扩建矿井及选煤厂原则上均应建设原煤筒仓或其它封闭式储煤场,现有的露天储煤场应限期改造,少量的转载落地煤应采用挡风抑尘网”。原煤储存采用2个直径15.0m,h=31.5m的筒仓;筒仓储煤扬尘量较小,评价对此部分粉尘量忽略不计,筒仓顶部设机械通风装置及瓦斯探头,避免瓦斯聚集。d、原煤在工业场地内输送转运、跌落、装载等过程中均有无组织煤尘排放,可研没有提出相应措施,评价针对排污特征提出以下要求: 采用皮带输送机及皮带走廊应设计为封闭式; 在各入口设自动撒水装置,适当增加原煤的含水率,及时撒水灭尘; 尽可能减小原煤入仓的落差高度。e、固废堆场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初设未提出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固废堆场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价提出以下措施:评价要求固废暂存场地都应做到封闭堆放,炉渣暂存场地面硬化,周围建围墙封闭,在厂区和生活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箱,矸石及时清运至矸石场,同时要求将固废及时清运、处置,可以有效防止固废堆存产尘。矸石场扬尘:评价要求矸石应及时清运至矸石场,层层堆放压实,并及时分片覆土封闭,进行绿化可大量减少矸石场扬尘产生量。2. 废水污染及治理措施分析(1)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mbr膜处理工艺。采用调节、二级接触氧化、mbr膜处理、过滤、消毒处理工艺:食堂排水经隔油池处理、浴室废水经毛发聚集器处理后汇入生活污水管道,集中排入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cod90%、bod595%、ss85%。由于1、2号工业广场距离较远,并且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主要用于1、2号工业广场的绿化、抑尘洒水,从运行简单、可靠的角度出发,评价要求设置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站,1号工业广场设置一座,处理能力为10m3/h,2号工业广场设置一座,处理能力为5m3/h。生活污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于原煤转载点洒水、绿化等。风井场地的生活污水仅有23个值班人员的日常生活洗漱污水,评价要求风井场地建一座2m3的污水防渗收集池。风井场地与1号工业场地之间约1.2km,有山体阻隔,不具备敷设管道的地形条件,评价要求煤矿设拉水车,将风井场地收集污水通过水车送至1号工业场地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及抑尘洒水。风井场地厕所要求采用新型免冲式环保厕所,该厕所采用无水打包免冲的方式,而粪便处理系统采用不锈钢脚踏式便器,通过可降解材质直接打包,环保便捷。收集粪便优先售与当地居民做肥料,不能利用时运至1号工业场地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2)矿井水处理由井下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主要设施包括调节池一座;综合净化间一座,加药装置及相应的水泵;另外还有消毒装置、清水池,处理能力5m3/h。采用调节 混凝 沉淀 过滤 多介质吸附 消毒的深度处理工艺, cod处理效率75%,bod处理效率80%,ss处理效率85%,处理后的井下排水水质指标为:ss30mg/l,总大肠杆菌群、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处理后的矿井水用于井下洒水。(3)初期雨水在厂区地势最低处设2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后,可以用于绿化及降尘洒水。 30兼并重组后矿界风井场地拟选矸石沟1号工业场地2号工业场地生态、地下水评价范围杜家沟村杨洼村南山村半坡村斜岭村碗窝村黄路道村上院村杨家山村杨家沟村杨山村石庙梁村村下院村贾木庄下岭村干泥坪村柏疙瘩运土道路取土场龙门集中供水工程保护区图1-1 环境保护目标图(1格1km)3. 固体废物产生及防治措施分析(1)矸石处置本工程矸石产量约3.6万t/a,送矸石场进行填埋。矸石场位于1号工业场地东南的一条荒沟,距最近村庄杜家沟村1500m以上。拟选矸石场长约160m,宽40-60m,深20-30m,占地面积约0.8ha,有效容积16万m3,按全部不综合利用,可服务全矿8.5年矸石处置。该场地植被主要为灌木丛及荒草。汇水面积约0.23km2。矸石场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2)生活垃圾处理全矿生活垃圾产生量150t/a,评价要求在厂区和生活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送往河津市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3)锅炉炉渣、脱硫渣和污水处理站污泥本次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兼并重组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矸石、炉渣、脱硫渣、厂区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企业拟将锅炉炉渣除部分可用于道路修整、居用建筑材料外,其余可运至矸石场处理。脱硫渣运往矸石场指定区域填埋,按类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采用1.5m厚的黏土作防渗层处理。生活垃圾,评价要求在厂区设置封闭式垃圾箱,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填埋。4噪声及防治措施分析为进一步防止高噪声设备对职工及周围村庄的影响,针对本工程噪声源噪声强度大,连续生产等特点,本工程噪声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总平面布置尽量将生产高噪声的设备集中布置,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布设,两区有辅助建筑相隔,并考虑地形、声源方向性、噪声强弱和绿化等因素,利用地形、辅助厂房、树木等阻挡噪声的传播;(2)从设备降噪考虑,设计将高噪声设备如空压机、真空泵、电锯、泵类、振动筛、鼓引风机等设备置于室内,利用建筑物隔声。(3)尽量选用低噪声型号及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使本工程运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规定标准。(4)水泵、风机基础选用高隔振系数材料,设计选用钢弹簧与橡胶复合串联式隔振基础,减少向楼板等支承结构传振。(5)锅炉房、空气加热器将鼓引风机及水泵等设于专门的房间内,在鼓引风机管道上安装消声器,水泵进出口管道端用柔性接头取代钢性接头等。(6)通风机房是矿井的强噪声源,未经处理直接打散到室外,将对区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设计在排风道风道内安装消声器,并安装扩散器,在出风口处加隔声罩降低通风机房噪声影响。(7)在厂界四周、高噪声车间周围、场区道路两侧种植灌木、乔木和林带绿化,起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在场地内空地及生活区布置花坛、种植草坪美化环境。(8)水泵房各种水泵进出口连接管设计采用柔性连接方式,防止振动传播造成危害。(9)本评价要求在通风机房主机房、空压机房、电机房、控制室室内墙面、屋顶内表面贴吸声材料,对主机、电机用吸声材料做隔声罩密闭。(10)要求坑木加工房电锯周围设吸声屏,减轻噪声影响。在坑木加工房内墙壁贴吸声材料。(11)运营期应加强调度管理,尽量减少夜间运输,环评要求运输车辆在经过该村时应减速慢性,禁止鸣笛,车辆做好遮盖,避免矸石的跌落,自大限度减少矸石输送对村庄的影响。(12)运输车辆要限制车速,经过村庄时要减速行驶,夜间要禁止鸣笛。通过以上防护措施的落实,可使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水平进一步下降,达到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5、效益分析1. 本工程的建设在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可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项目建成后将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带动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3)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4)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的形象。2. 本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将排放污染物,给项目所在区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为了减轻环境污染,本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环保措施,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环保效益。四、公众参与(一)公众参与的范围为使公众参与调查能充分反映群众对整个项目的意见,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查对象涉及到评价区内的几个村庄,其中将井田范围内的半坡村及井田范围附近的杜家沟村作为调查的重点对象。(二)公众参与的方式1、第一次公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件)有关精神与关于强化公众参与的通知(晋环发200944号文件)有关精神,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9月15日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人员于2010年9月21日向项目所在地半坡村、杜家沟村公众通过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了公示,公示内容如下: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公示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6号文)关于运城市市直(部分)和河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运城市杜家沟煤矿、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河津朝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关闭矿井资源和夹缝资源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881,有效期自2009年12月3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矿区面积为9.89km2,批准开采2号、10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0kt/a。公司已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开展本公司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工程内容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告如下:一、建设项目概况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河津市清涧镇杜家沟村西北约3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381103823,北纬354115354345。矿区面积为9.89km2,批准开采2号、10号煤层,10号煤层服务年限约5.3a,辅助水平2号煤层服务年限3.2a。本次环评仅评价2号煤层,10号煤层开采时另行评价。兼并整合前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河津朝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煤矿都已关闭停产。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锅炉烟气、粉尘、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矸石、噪声等,以及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下水下渗以及地表植被的破坏。2、建设项目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锅炉选用燃煤锅炉,配套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烟气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满足环保要求;原煤全部进入封闭式煤仓进行储存,粉尘排放量极少;矿井水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等,不外排;生活污水经二级生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部分回用于洒水、绿化等,部分达标外排;矸石运至1号工业场地东南侧自然荒沟进行合理处置,并且最终进行覆土绿化;噪声针对不同产噪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房屋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建设单位将对受沉陷影响的耕地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综合整治,确保区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或将影响程度降至最低;矿井工业场地将进行绿化和美化,厂区绿化系数达到20%以上。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2、本工程是在综合利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利用原有工业场地,拟选矸石场址为自然荒沟,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划分、环境现状等方面分析,认为工业场地及矸石场选址合理可行;3、项目采用平硐开拓方式,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方式,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4、本工程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够满足总量控制要求;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后,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杨洼村、半坡村、斜岭村等村庄居民,以及项目区周围各村庄的居民、单位职工或团体、组织和管理部门。2、征求的主要事项:主要征求公众对项目的选址是否认可,着重关心该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了解公众对本项目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在本公告公示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电话一系列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以咨询该项目的详细情况。咨询该项目详细信息的期限为:本公告公布日起10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张总 电话评单位: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系人:王淑慧 电话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自本公告公示日起10个工作日后截止。公众公告张贴公示见图19-1。图19-1公众参与现场公示2、第二次公示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后,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在山西环境保护网()公示栏进行了公示,征求意见的起至日期为2011年9月30日-10月19日。公示网址为/news.do?action=info&id=27949,公示截图见图19-2。图1 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续图1 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3、公众参与座谈会与调查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发布公告后,于2011年11月2日邀请了井田范围内的半坡村及井田范围附近的杜家沟村的部分村民和干部参加座谈会。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向公众提供了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介绍了本项目的详细情况,参会人员充分发表了个人意见,会后向参会的公众发放了调查表。调查表见表19-1及附件。公众参与座谈会见图19-3。图2 公众参与座谈会表19-1 公众参与调查表姓 名单位性 别年 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 业 项目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6号文)关于运城市市直(部分)和河津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运城市杜家沟煤矿、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河津朝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关闭矿井资源和夹缝资源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5881,有效期自2009年12月3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矿区面积为9.89km2,批准开采2号、10号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0kt/a。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完工后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及矿井机械化程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改善井下安全生产条件,减轻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使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工程建设也可能带来以下不利影响:煤矿开采引起地表塌陷,可能造成对部分农田和建筑物的破坏。环评要求进行土地复垦。锅炉烟气、废水排放、原煤储存、运输可能会污染当地的环境。环评考虑了污染防治措施。各种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污染。矸石排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并可能造成环境空气和水体方面的二次污染。环评采用矸石排入荒沟,并覆土绿化。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本次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使该项目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现就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查,谢谢合作!1、您对煤矿生产运营情况的了解程度:(1)比较了解( )(2)一般了解( )(3)不太了解( )2、您对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1)赞成( )(2)反对( )(3)不关心( )3、您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环境有何影响:(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 )(3)无影响( )4、您认为该建设项目对您的生活和健康有何影响:(1)有利( )(2)有害( )(3)不明确( )5、本建设项目运营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可多选):(1)空气( )(2)水体( )(3)固废( )(4)生态( )(5)噪声( )6、矿井开采如影响到您的饮用水,您认为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接受:(1)矿方集中供水( )(2)经济补偿( )(3)其他()7、如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引起农作物减产、水土流失等现象,您认为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接受:(1)矿方进行土地复垦( )(2)经济补偿( )(3)矿方补偿、村民复垦()8、您对项目的建设有哪些方面的顾虑和建议:(三)调查表统计结果及分析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从整个调查过程看,被调查人员基本上能作到认真负责地填答。调查对象情况见表3。表3 公众参与人员情况统计表项 目人 数比 例(%)性 别男3468.0女1632.0年 龄351020.035553366.055714.0学 历初中1530.0高中2040.0专科1530.0职 业干部612.0工人1530.0农民2958.02、 调查结果统计公众参与人员状况与分析分析统计结果可知:1. 年龄结构组成:被调查者中青壮年(55岁)占86.0%,为本次调查的主要人群;2. 职业方面:职业构成上以工人(30.0%)、农民(58.0%)为主。问卷回答统计通过对所收回的调查表统计,其结果见4。表4 调查结果统计表序号调查内容调查类别人数所占比例%1您对煤矿生产运营情况的了解程度比较了解3672.0一般了解1428.0不太了解002你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是赞成4998.0反对00不关心12.03您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环境有何影响有利2958.0不利510.0无影响1632.04该项目建设对您的生活和健康有何影响有利3162.0有害714.0不明确1224.05本建设项目运营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空气3264.0水体2754.0固废1734.0生态2142.0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