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图纸下载 > 毕业设计 > 轴承支撑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jjsj10-1
轴承支撑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参考设计说明书.doc
轴承支撑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jjsj10-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5页)
编号:136055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7-05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轴承
支撑
支持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夹具
设计
轴承支撑座
机械加工
加工工艺
夹具设计
- 资源描述:
-
轴承支撑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优秀课程毕业设计含4张CAD图纸】-jjsj10-1
轴承支撑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
目录
摘要 2
1、零件的分析 3
1.1绘制和分析零件图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 5
2.1.毛坯的选择 5
2.2. 确定主要加工余量 6
2.3.基面的选择 7
2.3.1.粗基面的选择 7
2.3.2.精基面的选择 7
2.4.制定工艺路线 9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0
2.6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16
3、铣宽50槽夹具设计 19
3.1.确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 19
3.2确定定位方案 19
3.3.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 20
4、夹具结构设计 22
4.1夹具体及其它零件设计,确定夹具详细结构 22
4.2定位误差分析 22
体会与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摘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A0-铣宽50槽夹具装配图.dwg
A1-支架板.dwg
A1-铣宽50槽夹具体底板.dwg
A2-轴承支撑座毛坯图.dwg
A2-轴承支撑座零件图.dwg
CAXA制图
参考加工工序卡2.docx
参考工序卡片1.doc
参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doc
参考设计部分【不要可以删掉】.zip
文件清单.txt
轴承支撑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50槽夹具设计【工艺装备】参考设计说明书.doc







- 内容简介:
-
机械加工工序卡 零件号 件名称 支撑座 共 1 页 第 1 页 工序号 080 工序名称 攻 2纹孔 冷却液 开 材料 备型号 台式钻床 设备名称 步 号 工 步 内 容 夹 具 刀 具 量 具 f (mm/n (转 /分 ) v (m/T 机(T 单 (1 钻 2纹孔底孔 用夹具 钻头 游标卡尺 600 攻 2纹孔 专用夹具 丝锥 螺纹塞规 2 600 级 制 定 审 核 指 导 日 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共 页 第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金工 3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件 118100250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升降铣床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m/r 动 辅助 1 粗铣 42 A 端面 (A) 专用铣夹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6 300 2 半精铣 42 A 端面 (A) 专用铣夹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6 475 3 粗镗 42 孔 专用镗夹具,硬质合金镗刀,5800 4 半精镗 42 内孔至 用铣夹具,硬质合金可 转位端铣刀,6 900 5 精镗 42 内孔 专用镗夹具,硬质合金镗刀,51000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产品型号 零(部)图号 共 1 页 产品名称 零(部)名称 轴承支撑架 第 1 页 材料牌号 坯种类 铸件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4000 每台件数 备 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车 间 工 段 设 备 工 艺 装 备 工 时 1 铸造 铸造 2 退火 退火,去应力 3 铣 粗铣、半精铣 42 孔的外端面 立式铣床 用 4 铣 粗铣、半精铣 42 孔的外端面 立式铣床 用 5 铣 粗铣、半精铣 32 孔的外端面 立式铣床 用 6 铣 粗铣、半精铣 2- 20 孔的外端面 立式铣床 用 7 镗 粗镗、半精镗、精镗 42 孔 卧式镗 床 用 8 镗 粗镗、半精镗、精镗 32 孔 卧式镗床 用 9 镗 粗镗、半精镗、精镗 2- 20 的孔 卧式镗床 用 10 铣 粗铣、半精铣、精铣宽 50 深 50 的槽 立式铣床 用 11 钻孔 钻 2- 4、 4- 6、 5- 9 的孔 立式钻床 用 12 钻 攻螺纹 24 立式钻床 用 13 钻 锪 5- 15 的孔 立式钻床 用 14 终捡 终检 15 16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 数 更改 文件号 签字 日期 1 目录 摘要 . 2 1、零件的分析 . 3 . 3 件的工艺分析 . 4 2、工艺规程设计 . 5 . 5 确定主要加工余量 . 6 面的选择 . 7 . 7 . 7 . 9 动时间) . 10 . 16 3、 铣宽 50槽 夹具设计 . 19 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 . 19 . 19 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 . 20 4、夹具结构设计 . 22 定夹具详细结构 . 22 . 22 体会与展望 . 24 参考文献 . 25 2 摘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 、 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 ,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1、零件的分析 制和分析零件图 零件图为了方便加工各孔和面,应如下图竖直 放置。图中各技术要求明确。 4 件的工艺分析 此轴承支撑座共有三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 42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 的孔,尺寸为 的孔相垂直的平面,还有在平面上与 孔平行的 5 个 9和 15 孔。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 孔及孔的左端面。 2. 32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 的孔,与 孔相垂直的左平面,还有在平面上与 孔平行的 4个 中 孔为主要加工表面。 3. 20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两个 的孔,尺寸为 80 的与两个孔相垂直的平面,宽 50深 50的槽。两个与 孔垂直的 要加工表面为 的两个孔及两孔的四个端面。 这三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二孔的外端面对 孔对 孔的外端面垂直度公差为 孔对 孔的同轴度公差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三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 组表面,并且保证他们之 5 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2、工艺规程设计 根据工艺手册 表 知,选择毛坯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零件材料的工艺特性(如可铸性及可塑性)以及零件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 3)生产纲领的大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用某种毛坯制造方法的经济性。 4)现场的生产条件。这里主要考虑现场的毛坯制造的实际工艺水平、设备状况以及外协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但同时也要考虑因生产发展而采用较先进的毛坯制造方法。 零件的材料为为球墨铸铁 工艺手册 材料的抗拉强度为 500服强度为 320,延伸率为 7%,30。 考虑到零件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在工作过程中受力不大,没有经常承受交变载荷,所以综合考虑,选择铸件,由于零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重量在 12下,故可采用机械造型中的砂型模铸造,铸造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这从 6 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可行的。 确定主要加工余量 查工艺手册表 知标准为 11351 规定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的数值、确定方法及检验与评定规则,由于是砂型铸造,故 10级, 尺寸公差等级, 。其中顶面比侧面、底面降一级。 查工艺手册表 知加工余量,下面表 铸件各表面加工余量,表 3 铸件主要尺寸公差。 表 件各表面加工余量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说明 42端面 22 G 侧加工 32端面 15 G 侧加工 20端面 15 G 侧加工 42孔 42 H 侧加工,孔降一级 32孔 32 H 侧加工,孔降一级 20孔 20 H 侧加工,孔降一级 查工艺手册表 知铸件尺寸公差 表 件主要尺寸公差 加工表面 总余量 毛坯尺寸 公差 42端面 6 28 32端面 6 21 20端面 6 21 42孔 6 36 32孔 6 26 20孔 6 14 7 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 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定位基准是在加工中使工件在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不仅影响着加工精度,如基准不重合时产生的定位误差会影响着加工精度,作为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必须在前道工序加工出来,因此要合理的选择定位基准,多设想几种定位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周密地考虑定位方案与加工顺序的关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就应该选着该表面作为粗基面。由于 A 面是整个工件的位置精度基准,所以以重要表面 A 为粗基准加工。这样可以保证 A 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加工表面质量高。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 8 靠的得以保证。根据该支撑座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 42 孔的左端面 A 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来进 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这样就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同时也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平行度要求。 表 要工艺及其定位基准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42左端面 32右端面,一个未加工表面 42孔 32孔,未加工内表面 32孔 42孔及端面 A 52端面 42左端面( A 面) 32孔右端面 42左端面( A 面) 两个 20孔外端面 42左端面( A 面) 宽 50深 50 槽 42左端面( A 面) 2- 20孔 42孔及端面 A 5- 15孔 42孔及端面 A 5- 9 孔 42孔及 52端面 4 42孔及端面 A 2 42孔及端面 A 9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路线 工序 1: 铸造 工序 2:退火,去应力 工序 3:粗铣、半精铣 42孔的两端面 工序 4:粗铣、半精铣 32孔的上端面 工序 5:粗铣、半精铣 2- 20 孔的外端面 工序 6:粗镗、半精镗、精镗 42孔 工序 7:粗镗、半精镗、精镗 32孔 工序 8:粗镗、半精镗、精镗 2- 20 的孔 工序 9:粗铣、半精铣、精铣宽 50 深 50 的槽 工序 10:钻 2- 4、 4- 6、 5- 9 的孔 工序 11:攻螺纹 24序 12:锪 5- 15的孔 工序 13:终检 10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工序 1:粗、精铣 机床:卧式铣床 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 15 100D ,齿数 5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 Z=以铣削深度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削深度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73,取 0 /fa m m Z:根据参考文献 3表 81,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73,取 据参考文献 3表 81,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4 7 6 0 4 7 1 . 9 7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74,取 475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4 7 5 2 . 4 9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0 . 1 8 5 4 7 5 / 6 0 7 .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7 . 1 2 / 4 2 7 . 5 / m i m m s m m a:根据参考文献 3表 81,取 0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21 0 . 5 ( ) ( 1 3 )l D D a 220 . 5 ( 1 0 0 1 0 0 6 0 ) ( 1 3 ) 1 2 刀具切出长度2l:取 2 走刀次数为 1 11 机动时间121 1 4 1 1 2 2 0 . 3 6 m i 7 . 5l lt f 机动时间 1 121 6 8 1 2 2 0 . 1 9 m i 7 . 5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11 0 . 5 5 m i nj j jt t t 工序 2:粗、精铣 机床:卧式铣床 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 15 100D ,齿数 8,此为细齿 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 Z=2以铣削深度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 Z=削深度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73,取 据参考文献 3表 81,取铣削速度 V m s 每齿进给量据参考文献 3表 73,取 0 /fa m m Z:根据参考文献 3表 81,取铣削速度 V m s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2 . 8 6 0 5 3 5 / m i 1 4 1 0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取 600 / m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6 0 0 3 . 1 4 /1 0 0 0 1 0 0 0 6 0m s 进给量0 . 1 5 8 6 0 0 / 6 0 1 2 /a Z n m m s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1 2 / 7 2 0 / m i m m s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141l , 68l 刀具切入长度 1l :精铣时1 100l D m m刀具切出长度 2l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222 1 4 1 1 0 0 2 0 . 3 4 m i l lt f 12 机动时间2 122 6 8 1 0 0 2 0 . 2 4 m i 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 22 0 . 5 8 m i nj j jt t t 工序 3:钻、扩、铰 20 9H 孔。 机床:立式钻床 具:根据参照参考文献 3表 9 选高速钢锥柄麻 花钻头。 钻孔 20 钻孔 20时先采取的是钻 17 孔,再扩到 ,所以 17D 。 切削深度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38,取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41,取 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0 . 4 8 6 0 5 3 9 . 5 3 / m i 1 4 1 7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取 630 / m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1 7 6 3 0 0 . 5 6 /1 0 0 0 1 0 0 0 6 0m s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42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 17( 1 2 ) 1 2 0 1 5 . 9 622c t g k c t g m m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12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14 2 6 3 0 . 2 5 m i 3 3 6 3 0 扩孔 20 刀具:根据参照参考文献 3表 31 选择硬质合金锥柄麻花扩 孔钻头。 片型号: 钻孔 20 时先采取的是先钻到 17 孔再扩到 ,所以 ,1 17d 切削深度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52,取 f mm r 。 13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53,取 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0 . 4 4 6 0 4 2 6 . 7 8 / m i 1 4 1 9 . 7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取 500 / m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1 9 . 7 5 0 0 0 . 5 2 /1 0 0 0 1 0 0 0 6 0m s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42l 刀具切入长度 1l 有: 11 1 9 . 7 1 7( 1 2 ) 1 2 0 2 2 . 8 6 322c t g k c t g m m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12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24 2 3 3 0 . 1 6 m i 6 5 0 0 铰孔 20 刀具:根据参照参考文献 3表 54,选择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切削深度且 20D 。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 文献 3表 58, 取。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60,取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0 . 3 2 6 0 3 0 5 . 7 3 / m i 1 4 2 0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取 315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2 0 6 0 0 0 . 6 3 /1 0 0 0 1 0 0 0 6 0m s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42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14 01 2 0 1 9 . 7( 1 2 ) 1 2 0 2 2 . 0 9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12 取 2 走刀次数为 1 机动时间34 2 2 . 0 9 3 0 . 0 7 m i 1 5 该工序的加工机动时间的总和是0 . 2 5 0 . 1 6 0 . 0 7 0 . 4 8 m i 工序 4 :粗、精镗孔。 机床:卧式金刚镗床 740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5 粗镗 42、 32孔 单边余量 Z=次镗去全部余量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66,刀杆伸出长度取 切削深度为 因此确定进给量 f mm r 。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45,取 2 . 0 / 1 2 0 / m i nV m s m 。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2 0 9 1 2 . 1 1 / m i 1 4 4 3 . 2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41,取 1 0 0 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4 3 . 2 1 0 0 0 2 . 2 4 /1 0 0 0 1 0 0 0 6 0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2 1 0 0 0 2 0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1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12 . 2( 2 3 ) 2 3 . 2 730p m mt g k t g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121 1 5 3 . 2 7 4 1 0 . 1 1 m i l lt f 精镗 42、 32孔 粗加工后单边余量 Z=次镗去全部余量, 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66,刀杆伸出长度取 切削深度为 因 15 此确定进给量 0 /f m m r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45,取 2 . 1 / 1 2 6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m 261 0 001 0 00 n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41,取 1 0 0 0 / m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4 4 1 0 0 0 2 . 6 4 /1 0 0 0 1 0 0 0 6 0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 . 1 5 1 0 0 0 1 5 0 / m i f n m m 被切削层长度 l : 15l 刀具切入长度 1l : 2(1 刀具切出长度 2l : 32 取 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222 1 5 3 . 5 4 1 0 . 1 0 4 m i 7 . 5l lt f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 0 . 1 1 0 . 1 5 0 . 2 6 m i 工序 6:钻各小孔(以 4 为例) 机床:台式钻床 4006具:根据参照参考文献 3表 9,选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头 切削深度5根据参考文献 3表 查得:进给量 0 /f m m r ,切削速度。 机床主轴转速 n : m n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取 1 6 0 0 / m 。 实际切削速度 v :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 l : 30l 刀具切入长度 1l :1 6( 1 2 ) 1 2 0 2 422c t g k c t g m m 刀具切出长度 2l : 12 取 2 。 16 加工基本时间 12 3 0 4 3 0 . 1 1 m i 2 2 1 6 0 0j L l lt 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该轴承支撑座的年产量为 5000件。一年以 240 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产量应不低于 21 件。设每天的产量为 21 件。再以每天 8 小时工作时间计算,则每个工件的生产时间应不大于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2,机械加工单件(生产类型:中批以上)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 %)1)( (大量生产时 0/ 因此在大批量生产时单件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 %)1)( 其中: 单件时间定额 基本时间(机动时间) 辅助时间,用于某工序加工每个工件时都要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包括装卸工件时间和有关工步辅助时间 k 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占操作时间的百分比值 粗、精铣 E、 粗加工机动时间m 粗精加工机动时间0 m 精辅助时间照参考文献 3表 45,取工步辅助时间为 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 则 m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48, 13k 单间时间定额 ( ) ( 1 % ) ( 0 . 5 5 1 . 4 1 ) ( 1 1 3 % ) 2 . 2 1 m i n 2 2 . 8 m i t t k 粗 粗 ( ) (1 % ) ( 0 . 5 8 1 . 4 1 ) (1 1 3 % ) 2 . 2 5 m i n 2 2 . 8 m i t t k 精 精 因此应布置二台粗、精机床即可以完成此二道工序的加工,达到生产要求。 钻、扩、铰 20孔 机动时间0 . 2 5 0 . 1 6 0 . 0 7 0 . 4 8 m i 辅助时间照参考文献 3表 41,取工步辅助时间为 17 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 则 m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43, k 单间时间定额 ( ) (1 % ) ( 0 . 4 8 1 . 7 7 5 ) (1 1 2 . 1 4 % ) 2 . 0 4 m i n 2 2 . 8 m i nd j ft t t k 因此应布置一台机床即可完成本工序的加工,达到生产要求 粗、精镗 42、 32孔 粗镗 动时间m 粗辅助时间照参考文献 3表 37,取工步辅助时间为 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 则 m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39, k 。 单间时间定额 ( ) ( 1 % ) ( 0 . 1 1 3 . 8 1 ) ( 1 1 4 . 8 3 % ) 4 . 5 0 m i n 2 2 . 8 m i jt t t k 粗 因此应布置一台机床即可以完成本工序的加工,达到生产要求。 精镗孔到要求尺:机动时间0 4 m 精辅助时间照参考文献 3表 37,取工步辅助时间为 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 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 则 m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39, k 。 单间时间定额: ( ) (1 % ) ( 0 . 1 0 4 3 . 8 1 ) (1 1 4 . 8 3 % ) 4 . 4 9 m i n 2 2 . 8 m i jt t t k 精 因此应布置一台机床即可以完成本工序的加工,达到生产要求。 钻 4孔 机动时间m 辅助时间照参考文献 3表 41,取工步辅助时间为 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 则 m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43, k 。 单间时间定额式( : 18 ( ) (1 % ) ( 0 . 1 1 1 . 7 7 5 ) (1 1 2 . 1 4 % ) 2 . 1 1 m i n 2 2 . 8 m i nd j ft t t k 因此应布置一台机床即可完成本工序的加工,达到生产要求 19 3、 铣宽 50 槽 夹具设计 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 加工宽 50 的槽,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达到 需要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定定位方案 对于所要加工的槽,根据基准定位原则,用固定式定位销套在 20孔,实现两个自由度的定位,再以一个固定式削边销在 42 孔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再以支撑板支撑 A 面,实现其余三个自由度的限制,最终完全定位。查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 册表 2,选择 型固定式削边销。如下图所示尺寸: 20 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 此专用夹具选用钩形压板与楔槽式快速夹紧装置配合进行夹紧,钩形压板可由旋转曲线实现 90度的转动,其动力源来自于顶杆。根据机床设计手册 钩形压板基座的选择,表 图 3形压板基座 表 3板基座 1d 4d L 1H D 1D 2d 3d 1h 2h 3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本尺寸 极限偏差 0 +0 10 0 80 105 106 80 14 22 34 18 12 56 21 图 3钩形压板的选择钩形板的选择,表 3钩形压板的尺寸。 图 3形压板 表 3形压板尺寸 d A B D H h r 1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本尺寸 极限偏差 65 40 40 100 30 20 0 52 60 20 22 、夹具结构设计 具体及其它零件设计,确定夹具详细结构 夹具的详细结构如下图所示: 位误差分析 零 件被加工的位置的设计基准是两被加工平面的中心线,加工宽 50的 23 槽时的定位基准为 A 面,所以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重合,因为零件图上没有标注尺寸公差,固取 14 级标准公差为 无基准位移误差 0故的定位误差是 62 24 体会与展望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学习,我在老师 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程设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