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1 专题二专题二 八上八上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 9 9 三峡 三峡/ /郦道元郦道元 1111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吴均吴均 1010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苏轼 2121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22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列子列子 2 23 3 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司马迁 说明:加横线的句子为中考易考名句。用荧光笔标注易写错的字。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短文二篇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唐诗五首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2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二章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诗词五首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二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理解性默写小结理解性默写小结 9 9 三峡三峡/ /郦道元郦道元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三峡中与本文写水流湍急的句子“三峡中与本文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其间千二百里,有其间千二百里,有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3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澄澈的句子是: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澄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 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无绝。无绝。 (两句分开描写,已用斜杠隔开)(两句分开描写,已用斜杠隔开) 5. 表明诗人志向与处世思想的句子是:表明诗人志向与处世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窥谷忘反。 1010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苏轼 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高峰入云云,清流见底,清流见底。 答谢中书书中赞美江南山水美景的句子是答谢中书书中赞美江南山水美景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实是欲界之仙都仙都。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但少闲人如人如吾吾两人者两人者耳耳。 11 11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吴均吴均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千丈见底。游鱼细石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直视无碍。 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写视觉感受;写视觉感受 的句子是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写山写山“奇奇”的句子是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千百成峰。 文中文中“急湍甚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一句是写水流湍急, 三峡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不以疾也。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窥谷忘反。 1212 诗五首诗五首 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山山唯落晖。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 心情的句子是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中情景。诗中情景 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诗中描绘奇特壮美。诗中描绘奇特壮美 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江入大荒流。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 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云生结海楼。 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乱 花渐欲迷人眼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才能没马蹄。 2121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4 1.1. 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行天下之大道。 2.2.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得志与民由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不得志独行其道。 3.3. 大丈夫的操守: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 4.4. 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 一怒而诸侯惧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安居而天下熄 ” 。 5.5. 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 以顺为正者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妾妇之道”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 累的句子是“累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劳其筋骨 ” 。” 。 2.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才能“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所以动心所以动心 忍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 。” 。 3.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 ”两句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两句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 ,但要及时反思但要及时反思, ,及时改及时改 正正, ,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4.4.孟子在生于忧患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 拂士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2222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列子列子 1.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2.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3. 愚公移山的人员是:愚公移山的人员是: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4.4. 愚公移山的工具是:愚公移山的工具是:叩石垦壤,箕畚运 5.5. 愚公移山的结果是:愚公移山的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 6.6. 表示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表示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杂然相许。 7.7. 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8. 愚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9.9. 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 “斥”的一句是: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 “斥”的一句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0.10. 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23、 诗词五首 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采菊东篱下下,悠然见悠然见南南山山。 杜甫春望一诗,通过杜甫春望一诗,通过“白白头搔头搔更更短短,浑浑欲不欲不胜簪胜簪”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 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雁门太守行中的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报君黄金台上意上意,提携玉龙提携玉龙为为君君死死”两句,表现了将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东东风不与周风不与周郎便郎便,铜雀铜雀春深春深锁锁二二乔乔。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 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天天接云涛接云涛连晓雾连晓雾,星河星河欲转千欲转千帆舞帆舞。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5 专题专题三三 古诗古诗鉴赏鉴赏 原题重现原题重现 (三(三) )诗歌阅读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21313 题。 (共题。 (共 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少年行少年行 (唐)令狐楚(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未收天子河湟 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注释】河湟:黄河和湟水合流地带,这里河湟:黄河和湟水合流地带,这里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地域。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地域。 1212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 (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 (3 3 分)分) 示例:少年背着如彩霞般明亮的弓箭,腰间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瑟瑟秋风,跨上战马,示例:少年背着如彩霞般明亮的弓箭,腰间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瑟瑟秋风,跨上战马, 出咸阳城奔赴战场。出咸阳城奔赴战场。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3 3 分。两句描绘各分。两句描绘各 1 1 分,完整具体分,完整具体 1 1 分。分。 1313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3 分)分) 示例;不拟,不打算的意思,不收复河湟失地,不会回头眺望故乡,表现了戍边少年收复失地的决示例;不拟,不打算的意思,不收复河湟失地,不会回头眺望故乡,表现了戍边少年收复失地的决 心。心。 评分意见:本题评分意见:本题 3 3 分。解释词语分。解释词语 1 1 分,理解句意分,理解句意 1 1 分,表达情感分,表达情感 1 1 分分。 (三)诗歌阅读(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21313 题。 (共题。 (共 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润州听暮角润州听暮角 李李 涉涉 江城江城 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海门 斜去两三行。 斜去两三行。 【注释】【注释】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江城:润州。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江城:润州。 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 1212诗人选取了诗人选取了 、 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 意境。意境。 (3 3 分)分) 答案答案: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漠、鸿雁等。 (: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漠、鸿雁等。 (2 2 分)营造了一种荒分)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 (凉与寂寞的意境。 (1 1 分)分) 解析:本题考查意象和意境,仔细读诗,选取里面的关键词进行概括。解析:本题考查意象和意境,仔细读诗,选取里面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1313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 (3 3 分)分) 答案:答案:三四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三四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 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 。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 。 解析:解析:题中已给提示,只需找出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感情即可。题中已给提示,只需找出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感情即可。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6 常见题型与答案建模常见题型与答案建模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 设问示例设问示例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概括诗歌概括诗歌 内容内容 (析意象)(析意象) 填空,考查诗意理解填空,考查诗意理解 (1)从语言入手,抓关键词(动词、)从语言入手,抓关键词(动词、 形容词、议论抒情句) ,把握思想感形容词、议论抒情句) ,把握思想感 情;情; (2)从景物、意象入手,理解诗歌)从景物、意象入手,理解诗歌 内容大意。内容大意。 参照题干示例,参照题干示例, 找到对应诗句,找到对应诗句, 提取关键词语。提取关键词语。 概括诗歌主概括诗歌主 旨旨 (悟诗情)(悟诗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情感? 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按主题可以归为九类: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按主题可以归为九类: (储储备备知识定调调知识定调调) 1 1 、 送别情怀、 送别情怀 2 2 、 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 3 3 、 表明心志、 表明心志 4 4 、 建功报国、 建功报国 5 5 、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6 6 、感怀身世、感怀身世 7 7 、恬静悠闲、恬静悠闲 8 8 、生活杂感蕴含哲、生活杂感蕴含哲 理理 9 9 、咏物言志、咏物言志 (四条路径很重要!)(四条路径很重要!) (1 1)看标题;()看标题;(2 2)抓住抒情关键句或词抓住抒情关键句或词; (3 3)捕捉诗中描绘的抒情形象捕捉诗中描绘的抒情形象(意象)(意象) (4 4)联背景联背景(课内所学与注释提示)(课内所学与注释提示) 描绘画面描绘画面 (绘诗境绘诗境)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某一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某一 个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个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找全景物,细致捕捉语境特征,找全景物,细致捕捉语境特征, 添加想象修饰语,保障通顺流添加想象修饰语,保障通顺流 畅。畅。 直译原文定句式,直译原文定句式, 添加定、状绘形、声,添加定、状绘形、声, 微调词、序保流畅。微调词、序保流畅。 词语赏析词语赏析 (炼字)(炼字) 品味某一个富有表现力品味某一个富有表现力 的字词。的字词。 释词语译句子点明词语的手法及作用诗句所抒发释词语译句子点明词语的手法及作用诗句所抒发 的情感(或者主旨)的情感(或者主旨) 赏名句赏名句 (炼句)(炼句) 某一个句子是千古名某一个句子是千古名 句,试作赏析。句,试作赏析。 译句子译句子指出指出句子使用的手法名称并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名称并分析 指出诗句抒发怎样的情感(或者主旨)指出诗句抒发怎样的情感(或者主旨) 技巧赏析技巧赏析 (析技巧)(析技巧) 请分析本诗运用怎样的请分析本诗运用怎样的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1 .1 . 指出手法名称;指出手法名称;2 .2 . 联系原句指出手法的运用;联系原句指出手法的运用; 3 .3 . 表达效果(用该手法写出的景物特点表达效果(用该手法写出的景物特点+ + 情感) 。情感) 。 课内知识链接课内知识链接 八上八上古诗情感古诗情感归类归类与写作手法一览表与写作手法一览表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7 诗题作者诗题作者 主题情感主题情感 归类归类 例句例句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1 1、野望、野望 作者:作者: 感怀身世感怀身世 1 1、树树皆秋色,、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山山唯落晖。 2 2、 牧人驱犊返,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猎马带禽归。 1 1、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 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 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 2、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山遍野,树叶枯 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 独、落寞的情怀。独、落寞的情怀。 2、 、 黄鹤楼黄鹤楼 作者:作者: 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使人愁。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 将“乡愁”之情与“日暮” “烟波 之景相交融,由景将“乡愁”之情与“日暮” “烟波 之景相交融,由景 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 思之情。思之情。 3、使至使至塞塞上上 作者:作者: 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1 1、征蓬出汉塞,、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 2 2、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 1 1、山高路远,诗人以“征蓬” “归雁”自比,既言事,、山高路远,诗人以“征蓬” “归雁”自比,既言事, 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表达了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的抑郁、愤慨。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的抑郁、愤慨。 2 2、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 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 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 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 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4、 、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作者:作者: 送别情怀送别情怀 山随平野尽,江入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大荒流 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 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 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 图。图。 赏字词: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赏字词: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 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 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 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5、 、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作者:作者: 生活杂感生活杂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莺燕,从动物的动态的角度写出了初春给人带来的写莺燕,从动物的动态的角度写出了初春给人带来的 生机勃勃的感觉。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生机勃勃的感觉。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 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 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 写燕子那忙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 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 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6 6、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作者:作者: 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馨香盈怀袖,路远馨香盈怀袖,路远 莫致之。莫致之。 此物何足此物何足 贵,但感别经时。贵,但感别经时。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 本应愉悦地欣赏的,但此时心上人却在远方,使一切愉本应愉悦地欣赏的,但此时心上人却在远方,使一切愉 悦之情又淡然、惨然,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此物悦之情又淡然、惨然,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此物 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主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主 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 图。图。 7 7、龟虽寿龟虽寿 作者:作者: 表明心志表明心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里; 烈士烈士暮年,壮暮年,壮 心不已。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 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8 8、赠从弟(其赠从弟(其 二)二) 作者:作者: 咏物言志咏物言志 风声一何盛,松枝风声一何盛,松枝 一何劲。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这里反复运用了这里反复运用了 “一何”这个词语,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一何”这个词语,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 生动地表现出松柏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生动地表现出松柏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 巅的形象,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巅的形象,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 美。美。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8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 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 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手法象征 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9 9、梁甫行梁甫行 作者:作者: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柴门何萧条,狐兔柴门何萧条,狐兔 翔我宇。翔我宇。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 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 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 们的恐惧与凄楚。们的恐惧与凄楚。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 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 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010、饮酒 (其五) 饮酒 (其五) 作者:作者: 恬静悠闲恬静悠闲 采菊东篱下,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见南山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在采菊 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 融为一体了。用景物描写衬托诗人远离世俗后闲适、自融为一体了。用景物描写衬托诗人远离世俗后闲适、自 得、恬淡(或悠然恬静)的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得、恬淡(或悠然恬静)的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 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1111、春望春望 作者:作者: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1 1、感时花溅泪,、感时花溅泪, 恨恨 别鸟惊心别鸟惊心 2 2、烽火连三月,、烽火连三月, 家家 书抵万金。书抵万金。 1 1、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 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 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 有别, 其精神却能相通, 一则触景生情, 一则移情于物,有别, 其精神却能相通, 一则触景生情, 一则移情于物, 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2 2、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运用夸张,表达、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运用夸张,表达 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1212、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 作者:作者: 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1 1、黑云压城城欲、黑云压城城欲 摧,甲光向日金鳞摧,甲光向日金鳞 开。开。 2 2、报君黄金台上、报君黄金台上 意,提携玉龙为君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死 1 1、首联写景又写事, “黑” 、 “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首联写景又写事, “黑” 、 “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 辞手法(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 )后句写守城将士辞手法(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 )后句写守城将士 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 2 2、这句引用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这句引用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 在易水东南修筑的高台,用以招揽天下之士。 ) ,以抒写在易水东南修筑的高台,用以招揽天下之士。 ) ,以抒写 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的方式,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的方式,赞扬了危城将士奋死抗赞扬了危城将士奋死抗 敌,尽忠报国的精神,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敌,尽忠报国的精神,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 1313、赤壁赤壁 作者:作者: 咏史抒怀咏史抒怀 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 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1414、渔家傲渔家傲 作者:作者: 感怀身世感怀身世 我报路长嗟日暮,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学诗谩有惊人句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 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 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 (丈夫) 早逝, 而无人能会意; 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丈夫) 早逝, 而无人能会意; 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 有着对现实无能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1515、 、 浣溪沙(一浣溪沙(一 曲新词酒一杯)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作者: 生活杂感生活杂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 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 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 “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 “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 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两句话对仗工整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两句话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音韵和谐; 画面生动画面生动, ,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抒发了对青抒发了对青 春易逝的感慨春易逝的感慨, ,情感浓郁情感浓郁, ,寓意深刻寓意深刻, ,发人深省发人深省, , 1616、 、 采桑子(轻采桑子(轻 舟短棹西湖好)舟短棹西湖好) 作者:作者: 生活杂感生活杂感 无风水面琉璃滑,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漪,惊起沙禽掠岸 飞。飞。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静,把水 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 “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 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而西湖愈显其幽静。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2 分分)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水面的晶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水面的晶 莹澄澈。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莹澄澈。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 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 (答“动静答“动静 结合” “衬托” “反衬”亦可结合” “衬托” “反衬”亦可) )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9 1717、 相相见欢(金见欢(金 陵陵城城上西楼)上西楼) 作者:作者: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1 1、万里夕阳垂地大、万里夕阳垂地大 江流江流 2 2、 中原乱, 簪缨散,、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几时收收 1 1、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 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 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 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2 2、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 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 收?”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收?”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 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 的无奈(或担忧)之情。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1818、 如梦令(常如梦令(常 记溪亭日暮)记溪亭日暮) 作者:作者: 生活杂感生活杂感 争渡,争渡,惊起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是写人的“争渡,争渡”是写人的活动, “惊起一滩鸥鹭”是写活动, “惊起一滩鸥鹭”是写 人的活动带来的动物的反应。结合上文可以想像出,河人的活动带来的动物的反应。结合上文可以想像出,河 面上,一女子划着船,略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面上,一女子划着船,略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 的路了, 直到到了荷塘深处才发觉。 尽管周围景色迷人,的路了, 直到到了荷塘深处才发觉。 尽管周围景色迷人, 还是急着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着小船,惊动还是急着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着小船,惊动 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 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提示:提示: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按主题可以归为九类: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按主题可以归为九类: 1 1、送别情怀、送别情怀 2 2、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3 3、表明心志、表明心志 4 4、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5 5、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6 6、感怀身世、感怀身世 7 7、恬静悠闲、恬静悠闲 8 8、生活杂感蕴含哲理、生活杂感蕴含哲理 9 9、咏物言志、咏物言志 重要重要考点解考点解说说 考点考点一一 悟诗情悟诗情(析意(析意象)象) 古人云: “诗言志。 ”古人云: “诗言志。 ” “志志”是指思想、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是指思想、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理解诗歌内容,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理解诗歌内容,体察作者情感,这是读懂古诗读懂古诗的的第一步第一步要要了解古诗写了什么。了解古诗写了什么。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可能会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可能交代描写对象,可能含有作者的感情基调,对理解诗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可能会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可能交代描写对象,可能含有作者的感情基调,对理解诗 歌内容有很大帮助。歌内容有很大帮助。 抒情诗,往往借助于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作者情感。抒情诗,往往借助于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作者情感。写景往往是根据抒情需要有所选择的。写景往往是根据抒情需要有所选择的。这种含这种含 “情”含“意”的景物,即诗中的“情中景” ,就叫“意象” 。“情”含“意”的景物,即诗中的“情中景” ,就叫“意象” 。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如何如何鉴赏诗歌意象鉴赏诗歌意象 1 1 分析景物特点;分析景物特点; 2 2 体会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体会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3 3 把把握作者借景抒情所抒发的情感。握作者借景抒情所抒发的情感。 考点二考点二 绘诗境绘诗境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如何描绘“诗境”如何描绘“诗境” “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是“景物”与“情感”的有机组合。描绘画面是诗词鉴赏的常考题型。完成此类题目,“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是“景物”与“情感”的有机组合。描绘画面是诗词鉴赏的常考题型。完成此类题目, 首先要领悟诗情。一般方法如下:首先要领悟诗情。一般方法如下: 圈画圈画景物景物,描绘时做到景物,描绘时做到景物无遗漏(部分重要课下注释要牢记);无遗漏(部分重要课下注释要牢记); 体会景物氛围,在体会景物氛围,在头脑中展开画面,用文字再现画面;头脑中展开画面,用文字再现画面; 描绘景物时要善于修饰描绘景物时要善于修饰,做到,做到绘形绘色绘声绘形绘色绘声,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生动、流畅。流畅。 题号题号 考点考点 描绘画面描绘画面 舜文中学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二专题二 三三 课内文言文课内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 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10 1515、请发挥想像,用、请发挥想像,用 自己的话描绘“杨自己的话描绘“杨 花” “漫天作雪飞”花” “漫天作雪飞” 的情景。 (的情景。 (3 3 分)分) 参考答案 柳絮柳絮朵朵,像白雪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飞舞,随风飘荡。 赋分 1 分 1 分 1 分 答题思路 景物全景物全 抓住景物在句中的抓住景物在句中的 特征特征 前后连贯前后连贯 考点三考点三 炼字炼字 “炼字”考察的一般是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最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这样的字往往最“精炼传神”,一 般是动词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 、数词数词 、虚词虚词 。 炼字的思路是“由字到句再到情” : 答案建模如下: 1.1. 解释解释字义;字义;2.2.从修辞从修辞表现景物表现景物或人物或人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特点、表现诗人情感三个三个角度角度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 题号题号 考点考点 炼字炼字 1414、请说出“百般红、请说出“百般红 紫斗芳菲” 中的 “斗”紫斗芳菲” 中的 “斗” 的修辞手法, 并简析的修辞手法, 并简析 其妙处。其妙处。 (3 3 分分)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拟人的修辞 手法, 将百般红紫的花朵百般红紫的花朵 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晚春时节花草树(晚春时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7《储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 Unit 9 Reusing thing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牛津沪教版(三起)
- 蔬菜储藏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第11课 公益小导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
- 任务二 运用函数计算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桂科版八年级上册-桂科版
- 7.2《重力 力的示意图》(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药物制剂专项考核试题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初中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速写静物(课堂PPT)
- 第六节-食品新资源的开发-课件
- 复变函数-西安交大版课件
- 膝关节体格检查专家讲座
- 南方医大护理学导论教案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 宫颈环扎护理查房
- 隧道断面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 (中职中专)《电控发动机维修》全套教学设计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案合集1-22章全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