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ocx_第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ocx_第2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ocx_第3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ocx_第4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论文题目: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学员签字: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的减弱,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绿色消费就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发达国家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理由,提出了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由于长期忽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水平低,技术落后,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在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背景下,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征和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作用的机制,即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为以后的分析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环境意识淡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接着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市场范围,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等;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就是针对以上的分析,从政府宏观层面,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等,行业组织中观层面,建立预警机制,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等,企业微观层面,发展绿色食品,开展绿色营销等多种途径,这三个方面来提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国际竞争力influence of the green barrier on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teacher: li qiu juan name:abstractin todays world,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non-tariff barriers to tariff barriers and increasingly weaken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re is the pollution of nature are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balance,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consumption has become mainstream in todays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marke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but also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to occupy an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negl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low level of technological backwardness,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green frequently encountered barriers to trade restrictions to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ave a severe negative impact.this thesis is encountered at our country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reen barriers, f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meaning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s, focusing on analysis of a green trade barrier effect mechanism, that is, the number of control mechanisms and the price control mechanism for future analysis and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ur country faced then analyzed the causes of green barriers, weak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production mode of operation backward, not a sound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etc.;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 is the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rade barriers,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impact of the export market,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growth r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tc.; the las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above from the macro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green agricultu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rade associations, the me so level, set up early warning mechanisms to strengthen self-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micro-level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green marketing, such as carrying out a variety of ways, these three areas to make green trade in our country to deal with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s; farm products; gree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11 -目录1绪论11.1研究的背景11.1研究的意义22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32.1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32.1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33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43.1绿色壁垒状况分析43.2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63.2.1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63.2.2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73.3中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93.3.1政府方面93.3.2行业协会、进口商会等中介组织方面93.3.3企业方面104 结论115参考文献121绪论1.1选题背景目前,全世界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根据wto统计,食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9%左右。每年的贸易值约为40005000亿美元,每年有4.6亿吨食物在100多个国家之间流动【1】。任何一个国家的食物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的疯牛病、多国的禽流感、欧洲的口蹄疫等,都涉及到几个甚至数十个国家,使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污染物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土地、水、大气是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基本要素,工农业造成的各种污染,例如大量排放生活、工业污水,工业废渣、废气,滥用农药和肥料,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受到污染。通过一环环的相互作用,使有害物质附集在生物体中,引起农产品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此,wto规定,在涉及资源、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各国可以制定本国的标准和规则,于是每个国家都纷纷采取各种贸易壁垒措施来限制他国农产品进入,而且情况愈演愈烈,这在客观上更给了贸易保护主义者设置绿色壁垒以可乘之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由2000年的150.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66.2亿美元,200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加了21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3.6%,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却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为生态环境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受本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约,把在本国、本地区内不准从事的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项目转移到积极吸引外资的中国来生产。这种把发展中国家作为转嫁污染场所的做法,无疑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1】。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有关部门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的一些粮豆,蔬菜、水果甚至肉类的有机氯比国际安全标准高8至10倍,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影响了农产品与国际贸易接轨。因此,一些国家不断采取贸易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使中国农产品贸易连续多年成为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国。因此,分析绿色壁垒给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有效地跨越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1.2选题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长期对环境了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环保水平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有很多环境问题,使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环保的标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地区,这于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对环境非常重视,环保法规也是最严格的及其加工品的环保要求也是最高的,对我国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的,使得我国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农产品的品种不断增也在不断加深,这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标准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阻碍了我国农产品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欧盟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强调食品安全要“从农场到餐桌”,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不仅要求终端产品要符合标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要符合标准。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这个制度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是目前世界上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值最多、涵盖农业化学品和食品品种最全的管理制度。它涉及到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791种农用化学品,尤其是“一律标准”,作为“肯定列表制度”的核心内容,可以将设限的范围无限扩大,这极大地增加了产品出口日本的风险。自从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已经对我国的出口日本农产品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将逐步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面对要求日益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如何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消极影响,甚至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措施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就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2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2.1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绿色壁垒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许多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同时不断发生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越来越关注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绿色观念深入人心。其次,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是促进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2】。在现行的国际贸易框架下,传统贸易壁垒的实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它不仅受到国际条约的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还容易遭到对手的报复。而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亟须一些能提高国外产品进口成本从而有效保护自身竞争力的新手段【3】。2.2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由于绿色壁垒在国家贸易中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不断增加,在今后的wto谈判中,绿色壁垒也必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总体说来,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技术标准逐年提升。第二是强制性法规数量不断增加,在绿色壁垒的具体措施中,有很多是自愿的措施【4】,如iso 14000认证、各种环境标志认证,都是以生产者自愿申请为原则,不属于强制性措施。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强制性法规逐渐增加,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法律,并在法律中规定,没有经过指定机构认可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如美国的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ul(保险商实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认证,欧盟的ce(欧洲统一,conformity european)认证、iso 9000和iso 14000认证。第三是绿色壁垒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在最初的绿色壁垒中,大多数为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针对某种特定产品实施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之间关联性不太大,国与国之间的扩散效应也不十分明显。但近几年来,绿色壁垒的关联性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措施之间相互配合,绿色壁垒产生的扩散效应也越发显著,容易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5】。发达国家往往把持着利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的主动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环境的劣势,更多的只能是被动接受,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深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3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3.1绿色壁垒状况分析绿色壁垒主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也是设置绿色壁垒阻碍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到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国家,同时其成员国也是当今世界运用绿色壁垒领域最广,制定的标准最苛刻的国家【6】。他们不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而且各国也有各自的严格标准,他们对进口商品可以随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标准。从总体上来看,要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必须至少达到下列3个条件之一,即:符合欧洲标准,取得欧洲标准委员会cen(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认证标准;与人身安全有关的产品,要取得欧盟安全认证标志ce;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o 9000合格证书。同时,欧盟还明确要求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盟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认证,才允许在欧洲统一市场流通【7】。2002年1月25日,欧盟委员会以中国出口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超标为由,禁止中国水产品出口欧盟,由此造成了中国2002年全年出口量与出口额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50%【2】。2002年1月31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第2002/69号欧盟委员会决议,禁止从中国进口人类消费或用动物饲料的动物源性产品,其中包括蜂蜜。浙江省蜂蜜、蜂王浆这2项最大的蜂产品出口欧盟订单全部停止。随后,日本、美国等也提出检测蜂产品中氯霉素、链霉素残留。造成浙江省从2002年起蜂产品出口欧盟同比下降18.45%,加拿大同比下降99.58%【2】。2003年12月31日起,欧盟正式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320种农药在欧盟境内市场销售,其中涉及中国正在生产、使用和出口的农药有63种。这些是中国种植业中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螺剂,目前广泛应用于茶叶的生产中,使中国许多茶叶被阻挡在欧盟市场之外。美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强国,也是各种贸易壁垒最多、体系最复杂的国家【8】。在技术标准和法规上,美国已制订了约2 300个技术性法规和条例,在要求进口商满足iso 9000系列标准之外,附加了许多为进口商品制定的条例【9】 。美国的技术性法规或标准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上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以标准、监测、标识及认证等手段,为进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及繁杂的检验手续。在中国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中,40.0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00%受美国限制,若单独从国家来看,无疑美国已成为中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最大国家,美国的绿色壁垒体系覆盖范围广,法规体系复杂,执法体系严谨,单边主义色彩鲜明。美国在1999年和2000年对中国苹果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当此措施难以有效限制进口时,目前又提出了108种农药残留含量限制要求。以中国对美的药品出口为例,2002年1-3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扣留进口药品共12 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 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而中国沿海地区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扣留的产品累计更是高达896批次,占中国被扣产品总量的78.60【10】。日本历来有明显针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8】。2006年5月底,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做出了规定,设限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标准更为严格,检测项目成倍增加。在日本制定的标准中,严于中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恰恰是中国输日的粮谷类、水产类等61种大宗农产品和食品。日本是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00,“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到6 0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商务部公布的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指出,中国至少11种农产品对日出口将难获日本“肯定列表”的肯定。2007年6月份,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影响较大,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5.9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8.0011。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最大影响的就是对日出口蔬菜,蔬菜中又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为主,农药残留量是最主要问题。3.2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3.2.1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波特假说【12】认为严格而适度的环境标准可促使厂商提高资源利用率,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环境质量。绿色壁垒给全球贸易带来的正的外部性效应体现在环境效应和技术效应2个方面。环境标准要求贸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在消费使用过程中做到与环境有亲和力,产品处理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对贸易进出口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也为环境投资创造了更多的资源。一国的环境保护必然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有积极的带动影响,从而产生保护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正的外部性【13】。同时,发达国家的环境科学水平、管理观念、环保意识和标准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在制定严格的环境和市场标准的同时,也促使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本国技术设施,学习先进的环境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环保水平。由此可见,合理的、适度的绿色壁垒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一些产业的环境标准得到了相应提高,从长期来看,对中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具有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促进了中国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第二,促进农业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第三,有利于农业企业提高绿色意识,带动绿色产品的发展【14】。绿色壁垒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特别是安全质量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2.2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从总体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在目前,绿色壁垒对中国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更大,几乎波及到中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技术比较先进,环保意识也比较强,环保的水平也比较高,环保标准也就更为严格。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其环保水平和标准在近期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当前的绿色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这就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比较容易进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却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被拒之于发达国家国门之外。因此,这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国际环保标准极不利于中国开展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和中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是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总的来说绿色壁垒对中国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在绿色壁垒的影响下,中国向日本、美国、东盟、韩国等在环保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从环保立法进入了环保执法阶段。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以保护本国和本地区的环境为借口,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技术标准,而中国由于多种出口产品达不到它们的“绿色标准”而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出口数额减少。在中国出口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均为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15】。其次,对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的影响。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核心就是检测标准,而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检测标准与国外不能实现“对接”,表现为标准少、标准旧、标准低【16】。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使得我们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大,贸易流量将受到影响,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也会相应的受到约束。在中国与日本能够对应的标准中,日本有25%的标准严于中国标准【8】。如在日本列入“一律限量标准”0.01 mgkg1的农药内,中国现有的农药就有74种,超出日本标准几百倍,如克菌丹其,中国规定在水果中残留量为15.00 mgkg1,马拉硫磷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为8.00mgkg1等。这些严于中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恰恰是中国输日的大宗农产品和食品,如粮谷类、豆类、水产类等61种。面对中国的这些现状,许多出口农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国家和地区制定的较为严格的环境标准,更何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中国农产品由于绿色竞争力差,农产品出口将会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甚至可能会逐步缩小,出口速度势必会减慢【17】。因此,绿色壁垒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为中国加快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障碍之一。再次,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环境壁垒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在产品中加入环保因素,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产生相关费用,从而使出口成本加大,使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日本2006年开始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就严重影响了中国果蔬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18】。美国进境水果法案中,有很大篇幅分析进口水果对国内水果产业界的冲击,对进口苹果的残留检验有102项。这也是导致中国苹果、柑橘对美出口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8】。最后,对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在中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要使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从而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使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大大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19】。目前,中国大多数产品都面临着技术壁垒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每年超过450.00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5.00%。2005年,中国被拒绝出口产品包括各种农产品、食品、饮料、化妆品、陶瓷器皿、药品、轻工产品、医疗设备以及有辐射的机电产品,其中农产品、食品饮料类产品最多,共733批次,其次是药品405批次,医疗和轻工产品也较多,共372批次【20】。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遭遇的绿色壁垒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3.3中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3.3.1政府方面3.3.1.1对内加强宏观指导政府作为社会集团意志的代表,应该制定正确的绿色战略发展规划,大力促进与农业相关的环保产业的发展;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标志制度;加强对wto尤其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绿色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的研究,增强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3.1.2对外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环境条款的谈判,努力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各大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使国际多边环保贸易规则能真正顾及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合理要求;在面对因绿色壁垒而产生的农产品贸易纠纷时,充分利用起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捍卫自己的利益;加强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技术。3.3.2行业协会、进口商会等中介组织方面在对外经贸活动中,行业协会和进口商会等中介组织有着政府和单个企业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因为wto只对政府行为有约束作用,而对行业协会之类的非政府组织的行为无权干涉。因此,很多如国内产业保护和扶持方面的职能,若由行业协会来执行则可以避免wto组织的制裁。出于对这种优势的考虑,中国应该加强对与农产品贸易相关的行业协会和进口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和培育,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利用各行业协会社会联系广、信息渠道多样的优势,收集、跟踪国外种种关于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措施,建立相关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当国内企业面临绿色壁垒带来的摩擦和纠纷时,行业协会也应该在政府无法一一介入各种争端的情况下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抗议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做企业的坚强后盾。3.3.3企业方面中国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外贸企业,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体,也是直接承受绿色壁垒带来冲击的主要对象。应对绿色壁垒,企业是关键。绿色食品市场潜力巨大,国际上对中国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国内绿色食品的消费也呈上升趋势。这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要在当前绿色壁垒林立的世界农产品贸易市场中把握契机,中国的企业应该树立起绿色价值观念,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绿色管理和营销,积极申请并取得国际市场需要的环境标志、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或社会责任标准等认证。中国的农贸企业应加强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以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巩固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时,开拓如中东、独联体国家、东盟各国、南美等新兴的市场。4结论绿色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潮流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运用和泛滥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民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贸易保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条约不完善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造成了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究其原因可分为内部因和外部因。内因主要是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环保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因而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方面的缺陷,达不到国际环保标准,直接导致中国农产品在国外市场被拒绝。外因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国以保护环境、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健康为由,通过实施苛刻环保标准和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这些苛刻的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