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4页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居

+城居圆居

“诗意的栖居,生活在山水画里

解决矛盾,向往与追求园居被称为城市山林园居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感悟中国美学,探寻文化自信时间:2023年9月

0102知识与能力: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基本特征。从山水画中游,芥子纳须弥,虚实生意境三个方面整体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追求,文化传统和审美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与合作,从多角度,立足生活,综合认知理解园林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国园林深邃的人文内涵和美感所在,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多维包容的文化情怀。理解和传承文化精髓,树立自觉维护传统文化意识,并正确宣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目标:通过图像识读来比较中西古典园林造园理念不同花木形态水域山石道路地形地貌追求的艺术形式凝练概括西方中国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视觉识读(核心素养构建)探究中西不同的造园理念通过图像识读中西古典园林不同的造园理念和追求花木形态水域山石道路地形地貌追求的艺术形式凝练概括造园观念西方人工剪裁,规整的几何形态干涸河流,建几何形水池,造喷泉铲平山丘,平地修整成笔直线条,平整大道西方追求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喜悦,主客体分离,把自然当作可观察,可分析的客观存在。西方强调凸显人的力量中国自然栽植错落有致模拟自然水域模拟自然山态山丘形成复杂地形,小径曲折越过桥梁,穿过廊桥中国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国强调凸显融于自然“人工”“自然”由人作,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生成之趣妙趣造园理念

“_

虽明代计成《

宛园

自治》天重要造园理念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壹

画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弥贰/

须境叁/

意中国造园的最高境界郭熙《林泉高致》绘画理论,山水画要

可望

可行

可游

可居山水画所表达的理想境界正是园林要实现的目标中国古典园林将山水画中神游境界变为现实郭熙《关山春雪图》

山水主观意愿成就了山水写意,创造意境,表达理想

人境

人居壹

/郭熙《早春图》局部山水画是园林的创造蓝本间创造园林设计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有限空间形式和多种元素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幻境。真实再现人在画中游的境界空

贰的

/如何在有限的环境创造无限的空间幻境?一种是缩地—改大小

一种是壶天(仙境,圣境)—改远近移天缩地在胸怀,改变

客观外观如何改景致大小呢?(可以是门,可以是窗,一种框界,处处展示出自然的山水画)园林中改景致大小的框界之美园林中的花窗,园门,层檐等,都巧妙地把自然景色框界为一幅天然山水画——达到点景,借景,框景之妙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探究山水画与园林中的“留白”之妙留白少即是多,留白不是白意境以少胜多空间之妙一壁粉墙,空间幻境以水留白,倒影万千,扩大空间感受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寒江独钓图》

南宋马远

留白有限的环境创造无限的空间幻境改变主体内观小处做文章临山靠水靠近自然的感觉,逼真心理和视觉体验

可为之物近逼于前,不可为之物遮蔽不见扑面而来,身临其境

看不到才会有无穷感

因为遮蔽就会看不清

看不明,因为看不清

看不明就会引起无穷

的想象,就会让人思绪万千,有空间幻觉。壶中天地沉浸式体验,可游可居的自然山水之态------众秒法门意境物我两忘叁

/

园林中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既有实体之美,又有虚境之美。那么园林中的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如何来欣赏呢?他需要文化的修养,哲学的思想,和心灵的感悟,主要在于主体经验。所以园林造出来的并非纯自然景观,而是充满生命力,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交汇出来的新世界,活泼的艺术世界。实虚景物情,心客体主体共

鸣物质可见客观存在自在我心主观经验梅兰竹菊傲雪风霜意境园林中文学之妙虚心有节坚韧不屈—苏轼写竹

园林中的传统思想——

孔子,(以物比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庄子,天生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理念

佛家,芥子纳须弥的奇思妙想

禅宗,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艺术境界园林文人花木的寓意——

“借”

“四君子”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品性高洁

无竹令人俗。文学出处谁同坐轩——

东晋

陶渊明留听风

四壁荷花三面柳,四点景意境之美感悟园林文学荷面亭

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先秦,隐逸之意园林中的亭,台、楼、谢、轩、诗词匾额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宋

苏轼《点绛唇》

共鸣之意

留得残荷听雨声

——唐

李商隐半谭秋水一房山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诗情画意写入园中

山水画中游

化芥子纳须弥虚实生意境

信神游之境,入画入境传统文化愿你我都自豪于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自觉保护,宣讲传承——

正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