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工商管理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工商管理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工商管理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韩钢,李随成(西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摘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现状以及失效的原因,并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五个基本假设,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次级委员会设置是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是否有效的因素,并且呈正相关。关键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次级委员会设置一、引言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主体并存且功能重叠、关系模糊。世界各国公司中无论是一元治理模式还是二元治理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司内部监督失效的问题,不论是监事会、还是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审计论文)委员会抑或是内部审计,这些公司内部的监督主体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制度失灵。当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均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仅针对单个监督部门的职能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规中,同时还发现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职责规定存在相似甚至重叠,而且,监督机构的具体职能与其组织地位不相匹配,明显不利于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如果仅仅将两种法系下的监督机制机械地捆绑在一起,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于董事会与监事会并存的二元制度之上,所以,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相互搭便车的心理,及实践中可能发生的推诿、扯皮等行为很有可能将双方的监督绩效抵消为零。不解决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问题,不仅会使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主体的作用难以发挥,反而会相互削弱,致使公司内部监督失控,而且更有可能会使本就纷繁的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化。罗伯特克拉克指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独立董事可能并不是真正独立的、或者可能没有能力和激励措施去做更细致的工作。外部董事的提名由现任董事的提名委员会控制;而该委员会可能又反过来被内部董事控制”。以下将研究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探讨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以利于建设有效的公司治理、完善我国企业改革。二、我国独立董事的状况及监督失效原因公司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否合理有效,主要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权责利分配和运营机制安排能否有效供给并及时调整;二是公司治理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有效运转,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运营、治理机制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公司治理绩效是否稳定提高。一般而言,有效的公司治理主要体现为股权结构合理、控制权稳定、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治理绩效良好等几个方面。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是一个作用机制,需要权力的赋予,也需要条件的配合才能发挥效用,上市公司为独立董事提供必要的条件,是独立董事有效行使职权的保证。(一)我国独立董事的状况我国的独立董事起源于英美法系,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独立董事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于年引入了该制度。独立董事可以根据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并且期望利用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去协助公司制定经营战略和重大决策。同时,还能防范内部人控制,弥补监事会的不足。这一点是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制度设计的核心。在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决定了董事会结构,迫切需要独立董事能有效监督我国特殊的“代理人控制”行为,即要求独立董事能代表公司或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在董事会内部形成一股能与大股东的代理人相抗衡的力量,对大股东及其代理人能实现有效制衡。这里隐含着独立董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应独立于大股东及其代理人。这一点在我国上市公司难以做到,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通过大股东的背景来聘请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仍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独立董事独立性严重缺失。据唐跃军、肖国忠对家上市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董事会中的由控股股东推举或任职于控股股东的董事比例大于的公司占到,比例在之间的占,比例小于的只占,可见董事会受大股东控制的程度非常高,不排除独立董事来自大股东的可能。()独立于大股东的独立董事比例占到左右。这是维护独立董事群体制衡作用的必备条件,否则独立董事监督大股东的职能只能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监督功能。()独立董事可以获取充分的激励。与大股东及其代理人相抗衡是需要承担更多风险和责任的一件难事,独立董事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必然会缺乏积极性去与强大对手作抗争。在外部信誉市场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更高的薪酬才能促使独立董事更加珍惜工作机会,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二)我国独立董事失效的原因独立董事由于受控董事会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我国在世纪年代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初衷之一就是借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公正性、专业性来制约上市公司大股东,来确保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所以说,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灵魂”。但是在实践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是由公司领导“拉来”或者“请来”的“人情董事”,权利不清、职责不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却因为各方面原因屡屡受到影响,无法独立行使职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使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但主要原因是独立董事的任免、薪酬常常受制大股东或由大股东控制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由于独立董事是由董事长和总经理提名推荐或者任命的,或者由大股东推荐选举的,且其报酬的多少也由他们来控制,结果就是独立董事成为他们的亲信和代表,无法行使职权和关注中小股东利益。据调查,有的上市公司聘任的独立董事居住在遥远的外省市,因为这些人是该公司的行业领导或者在其上市过程中立过汗马功劳,所以,上市公司有意借独立董事职位让其得到一笔不菲的津贴。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关系冲突。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权存在明显的重叠和交叉:()二者都把对公司财务的审计作为核心内容。独立董事有权向董事会提议聘用和解聘会计(会计论文)师事务所,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咨询机构;监事会有权检查公司的财务,必要时可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二者都有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法行为的权力。独立董事有权对重大关联交易、聘任和解聘高级管理人员及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而对于公司董事、高管在进行经营管理期间,有违反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或公司章程的行为时,监事会享有监督权、罢免建议权等,并有权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在这其中包括虚假财务报表、不正当关联交易等行为。()二者都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职责时监事会有权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二者都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享有的是表决权,监事会仅享有质询和建议权。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监事会的职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随时查阅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审阅文件、账簿和报表,并要求董事会提出报告;可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在必要时召集股东大会;列席董事会会议,可以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异议,并有权利要求复议;对公司的各级有违规行为的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和处分的建议。可以看出,监事会主要是对公司经营行为以及财务状况的监督。而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除应当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上市公司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一些特别职权。由此可以看出,独立董事,特别是由独立董事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也是监督公司财务状况。可见,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公司财务监督职能赋予了不同的主体,而且独立董事同监事会相比,对财务监督享有更高的主动权,这样,不仅会导致内部监督关系混乱,降低监督效率,增加监督成本,还会导致监事年第期(总第期)韩钢,李随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研究会的权利被进一步削弱,从而形同虚设。因此,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功能的重合,从根本上来讲,会降低双方的监督功能,增加公司内部的协作成本、监督成本,并削弱监督的效果。我们必须正视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之间的职能冲突,并寻求对策使二者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兼容和协调。三、独立董事监督的相关假设及变量选取(一)独立董事监督的相关假设假设: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内部监督呈正相关关系。证监会授予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防止关联交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监督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问题提供决策,并对公司经营业绩、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同时,独立董事制度还能够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抑制一股独大,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起步较晚,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关于独立董事与公司内部监督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根据目前监事会缺位的现状,以及少量的关于独立董事监督效率的研究都表明,独立董事的监督效率还是明显高于监事会的。同时,美国有关独立董事的经验以及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独立董事完全独立于公司利益关系之外,独立董事才能更加公正地参与公司决策,同时,独立董事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也不会做出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事情。由此,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就越有效。假设:董事会次数与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呈正相关关系。公司召开董事会的原因主要有:()在董事会上听取经理的工作汇报,达到监督经理的经营行为、掌握公司发展动态的目的;()根据经理所做出的工作汇报,商议并提出公司发展战略及重要决策,反馈给经理层进行具体执行;()及时处理公司遇到的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突发性危机,并商议寻求解决方案。无论何种情况,董事会的召开势必会约束经理的具体经营行为,经理也必须使董事会认可自身的决策完全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因此,董事会的召开频率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成正比。假设:次级委员会设置与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发现,次级委员会的设置能够加强对公司经营、财务状况的监督,从而提高监督效率。为了加强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明确要求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报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中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假设:独董规模与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正相关。独董规模越大,更能让个体独立董事的作用集中地发挥,进而对业绩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假设:持股关联董事比率与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呈负相关关系。关联董事与内部董事的最大区别是,关联董事代表的是大股东的利益,是指与公司经营状况直接相关的非高管董事,所以,关联董事在利益上与股东更接近。但由于关联董事的特殊利益关系,又容易与公司高管勾结侵吞公司利益。若关联董事不持有公司股份,仅以大股东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对高管人员进行监督,又会产生多级代理链,除非股东能够制定更有约束力的制约机制。关联董事身处公司的控制核心,并且拥有充足的能力掌握公司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信息,但他能否起到监督经理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持有公司股份。即使其股份数额不是特别巨大,持股本身带给董事的心理满足也足以促使其更好地监督经理。(二)变量选取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主要选取两组,年份都是以年月日年月日止,一组是我国家上市公司(少于两年的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有关资料为研究对象;一组是治理无效的家样本,特指受到中国证券(证券论文)监督委员会公告、中国证监会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处罚决定”的上市公司家(要统计近两年信息披露违规以及、公司家,以此进行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实证研究。四、独立董事监督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一)相关假设的数据统计分析()独立董事比率(独立董事数目董事会成员总数)。如表所示,所有观察数据样本中最小值为,最大值为,说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演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