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 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中协调推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 坚持绿色富国、绝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 。殡葬改革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密不可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殡葬管理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分析我市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对构建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殡葬管理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一、我市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我市殡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市委书记亲自督办。 2014 年清明期间,市委书记下基层调研,发现沿途的清明祭祀用品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立即责任市委督查室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拿出解决的措施。二是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 2014 年 11 月,市政府召开了殡葬改革专题办公会议,会议确定了尽快出台殡葬规划、对散葬坟墓进行整治及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对选择不占地的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庭,一位奖励 2000 元。在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前,分管市长多次深入到乡村、公墓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对策措施,并提出了 工作要求。三是开展散坟集中整治。根据市政府的专题会议精神,从 2015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 年起,我市启动了散葬坟墓集中整治三年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中心城区 “ 三沿五区 ” 范围内的散坟全部搬迁到公墓集中安葬 ” 。 2015 年和 2016 年,城区共搬迁散坟 13395 座。四是专门对祭祀行为发出通告。 2016 年 3 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的通告,其中规定,塑料、布料、纸张、锡箔纸等材质都不得用于祭祀,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缅怀故人,更加注重精神传承。 2、殡葬服务单位自觉 推行生态殡葬。我市有殡葬所(殡仪馆) 11 个,经营性公墓 14 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400 多个。殡葬服务单位在为群众办丧过程中,首先,在接运和保存环节,必须由殡仪馆专用殡仪车辆接运,对每一位遗体都会做消毒处理,对长期存放的遗体都会做防腐处理;第二,在告别环节,禁止使用鞭炮,不使用纸质花圈;第三,在火化环节,购买环保型火化设备,安装尾气处理设备;第四在安葬环节,公墓单位在注重墓区绿化美化的同时,兴建了树葬园、生态园和骨灰免费散撒园,近三年来各种生态葬法已落葬1000 余具。同时,我市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扶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 设,着力解决农民 “ 安葬难 ” 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毁林建墓、占田建墓等损害环境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第五,在祭祀环节,公墓单位认真落实市政府通告精神,大力宣传群众用花祭祀,对群众自带的禁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用祭祀用品劝导群众放弃使用,并免费赠送鲜花让群众祭祀。 3、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做好生态殡葬。社区(村委会)一是利用与群众近的优势加强生态殡葬的宣传。如某社区打出了 “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 的宣传标语,伍家乡合益、火光等村委会为营造良好整治氛围,有针对性 的在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对群众有乱埋乱葬意向的行为,积极做好劝导工作。伍家乡灵宝村二组一位老人去世后,有意在辖区山坡林地乱埋乱葬,村干部主动上门,面对面做调解工作,最终成功劝导丧户施行火化葬入公墓。三是在散坟整治过程中,村(社区)协助做了大量工作,伍家乡火光村抽调 5名工作人员组建整治工作专班,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同时村委会聘请了一支有 23 人的劳务队伍,确保整治行动顺利进行;针对部分不愿迁坟的群众,伍家乡火光村村干部亲自带队,采取主动上门解释政策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 自愿迁移坟墓。 4、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形成。在政府通告出台过程中,将草案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有195 名市民参与,对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祭祀用品表示支持的有 185 人,占 表示反对的有 8 人,占 其他意见的有 2 人,占 1%。在整个征集过程中,没有接到市民反对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5 意见的电话。通告发布后,正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时间,虽然有一些市民仍然携带了 “ 禁用 ” 的祭祀用品,如果是到公墓祭扫,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均能放弃使用。部分市民主动给政府建言献策,要求政府不仅禁止使用不易降解的祭祀用 品,要求从生产源头堵住,不流入市场。有的老人说:我早就跟子女说好了,等我百年后就把我的骨灰撒向长江,或树葬花葬,让我回归大自然,就是让我回家。 (二)我市生态殡葬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旧的丧葬习俗影响生态殡葬。一是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依然得不到多数群众的认同。在农村,人们把死后归入祖坟作为一种寄托,认为只有那样,灵魂才能得到安宁。二是人们的互相攀比心理,在丧事、墓葬上讲排场,不甘落后,生怕他人笑话,所以简约形式的生态葬法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群众认同。 2、殡葬服务单位受利益驱动不积 极生态殡葬。比如使用大理石骨灰盒,卫生棺,这些对生态就是一种破坏。同时,在宣传生态安葬上没有下真功夫,希望群众购买高价墓位。 3、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