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梧桐雨》与《惊鸿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论《梧桐雨》与《惊鸿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论《梧桐雨》与《惊鸿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论《梧桐雨》与《惊鸿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论《梧桐雨》与《惊鸿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编号 050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 (英文):discuss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li and yangs love between wutong rain and jinghong kee 姓 名 学 号 200801001350 院 (系) 中国语言文学 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 2008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20日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二一二年 五 月二十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 :论李杨爱情在元明清戏曲中的重写 学生姓名: 系 别: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 2008级 指导教师: 2011 年 12 月 12 日1、 关键词:比较 李、杨爱情 梧桐雨 惊鸿记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1)明确重写的定义 2)明确重写的蓝本,应以长恨歌为底本,在此基础上的重写 3)元明清戏曲可以梧桐雨惊鸿记长生殿为代表,整体把握其重写之处 4)可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戏剧冲突等方面论述其重写。3、文献查阅指引:4、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系意见: 负责人签名: 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论李杨爱情在元明清戏曲中的重写作 者 姓 名 所属系、专业、年级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蒋扬帆副教授预计字数13500开题日期2011/12/16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从产生以来,就有众多文人通过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对此进行演绎,而对于这一题材的研究,也是文学史和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持续的热点话题。近几十年来,李扬戏曲的研究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李杨爱情故事这一题材在戏曲文学中的流变过程,涉及到这方面的比较好的论文主要有复旦大学杨静的硕士论文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张帆的硕士论文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等。其中张帆在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中从生态学的视角,将李杨戏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来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这两条艺术链之间的关系。 第二类主要从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及对女性态度等角度对李扬戏曲进行比较。有王冬梅千古帝妃 异代文人心论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作者的情感取向,张利玲、陈亚军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中心等。张利玲和陈亚军通过分析各文学作品中的杨贵妃形象,认为杨贵妃的形象在作品中不断地发展:在政治上,呈现出被动牺牲、咎由自取到慷慨捐躯的变化轨迹;在爱情上,显示出沉溺爱情、污秽不忠到执著忠贞、勇于献身的演进曲线;在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单薄到丰满,最终成为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学典型。 第三类,从其他角度对李、杨故事作品进行比较。主要有戴惠湘论长生殿与桃花扇之异同,曾礼军祸水论、情悔论与遗民情怀隋唐演义与长生殿之李杨故事比较。戴惠湘将长生殿与桃花扇进行比较,认为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历史题材的悲剧,都将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写了一段经典的男女爱情故事,贯穿全文的线索都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定情信物等等。但两者具有不同的悲剧结局,爱情与政治主题所占比重各有不同,性爱和义理在情感中的表现各有侧重。 纵观现有李杨戏曲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李杨爱情的重写还少有人去探索,故从李杨爱情的重写这一角度去重新解读李杨戏,并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为我们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创作借鉴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提供一条简易之路。主要内容:一、绪论二、李杨爱情故事内容:从史实到爱情理想1、 梧桐雨最贴近史实的李杨爱情故事 2、 惊鸿记从史实走向政治化的李杨爱情故事 3、 长生殿从现实到爱情理想三、主题与戏剧冲突:从个人到至情理想1、 梧桐雨人世沧桑的主题与戏剧冲突2、 惊鸿记从个人到维护统治群体利益的“政治伦理主题”和戏剧冲突3、 长生殿至情理想的主题和戏剧冲突四、 戏剧情节模式:从乐聚悲离到“悲喜交加”1、 梧桐雨乐聚悲离的戏剧情节模2、 惊鸿记“三明治”型戏剧情节模式3、 长生殿“悲喜交加”的戏剧模式五、 人物形象塑造:从简单到精致1、 梧桐雨“独角戏”2、 惊鸿记人物增加及你物内涵的不断演进1)梅妃及小人物的出现2)原有人物形象角色设置的变化和内涵的不断演进3、 长生殿人物庞杂,形象丰满 1)类型人物的出现2)原有人物形象角色设置的变化和内涵的不断演进六、小 结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大量地搜集理论实践资料。 使用理论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等等,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同时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期限:(1)2011年7月8月 确定论文写作方向,搜集相关资料(2)2011年11月12月 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3)2012年1月2011年3月 完成论文初稿(4)2012年4月5月初 完成论文最终定稿(5)2012年5月中旬 论文答辩,最后修改,上交打印稿及电子版主要措施:(1)在图书馆查阅,借阅各种书籍,学术期刊。(2)在网上搜索有用信息,然后经过自己的综合整理,展开论述。(3)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进行讨论,按照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主要参考资料:一、 论著1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靳极苍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3洪升竹村则行、康保成笺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4李修生元杂剧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5吴世美著,康保成点校惊鸿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4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二、论文8戴惠湘论长生殿与桃花扇之异同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1): 109-1139程芳李杨爱情故事的承传与流变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10龙华杨贵妃形象流变研究以传统演艺为考察重点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11王冬梅 千古帝妃 异代文人心论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作者的情感取向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4):162-164 12杨柏论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对李、杨爱情的态度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1313杨静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4张帆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生态演进视野下的李杨戏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15张利玲、陈亚军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中心j现代语文,2007,4(10):23-25指导教师意见: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李杨爱情就成了文学创作中的热门题材。赵飞娟同学通过对明清戏曲中李杨爱情题材的考察,以梧桐雨惊鸿记长生殿三部戏曲为例,拟探讨其对长恨歌的重写,有一定的价值。资料收集充分,同意开题。指导教师签名: 系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 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 意 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老师和本人各保存一份湖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学生姓名赵飞娟学号200801001350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803班指导教师蒋扬帆职称副教授系(教研室)中文系指导过程记录指导内容记录(一) 初步确定论文题目论李杨爱情题材在元明清戏曲中的重写,老师在初步确定这个题目可行的情况下,指出了文章内容的大致范围,从几个方面入手,以及在相关网站上查找需要的资料及数据。学 生 签 名: 2011年11月 1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11月2日指导内容记录(二) 向老师报告在阅读相关期刊、文章时遇到的问题,老师就这些问题逐一分析并解决。初步确定好的论文框架,做框架内容,进行整体的指导,回去再做修改。参考文献篇数不足,建议补充到15篇。学 生 签 名: 2011年12月1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12月2日 指导内容记录(三) 开题报告后,针对评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老师给我做了详细地讲解并给出解决的意见。将文章结构再次做了调整,格式也标准化。学 生 签 名: 2011年 12月 20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12月22日指导内容记录(四) 一稿交给老师后,因为没能把握住题目,老师建议换题,将题目的范围缩小。论文题目由原来的论重写换为了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这样就将先前的四篇文章比较改为了对两篇文章的比较。学 生 签 名: 2012年3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3月2日指导过程记录指导内容记录(五) 二稿交给老师,他看过后,认为论文大体可以,就是在对作品的主题论述时还需要加强,结论不够完整,小标题没能突出主题,脚注格式不对。要求我把论文再好好修改一下。学 生 签 名: 2012年4月20日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4月21日指导内容记录(六) 按老师的要求将论文修改后,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又对我做了答辩的相关指导。学 生 签 名: 2011年5月16日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5月16日答辩小组组长意见(对情况是否属实做出意见)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湖南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申请暨资格审查表学生姓名赵飞娟学 号200801001350系 别中国语言文学专 业汉语言文学班 级0803指导教师蒋扬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内容综述(对毕业设计或论文的研究步骤和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进行综述,提出答辩申请):本文通过查阅期刊、借阅相关图书以及网上查询等各种手段广泛收集有关梧桐雨惊鸿记及李杨爱情戏剧的相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梧桐雨与惊鸿记两部作品中李杨爱情的异同,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主要内容: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帝王家的爱情一直以来就是文坛上的一大热门话题。对李杨爱情题材戏剧进行研究的作品已有很多,但以惊鸿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作品却很少,就从中国知网查阅的资料来看,只有林国清的惊鸿记:明代的梅妃故事兼谈混唐平西传一篇是以惊鸿记命题的,其余有关惊鸿记的研究都散见于各作品,如杨静的研士毕业论文长恨歌与李、杨题材古今戏剧的研究以主题演变为中心。而本文把惊鸿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与白朴的梧桐雨进行比较,从李、杨爱情情节处理、爱情特征、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和戏剧冲突几个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得出梧桐雨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塑造了一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妃形象,表达出一种个体存在的“人世苍桑”主题;惊鸿记通过描写李、杨、梅三个人的爱情纠纷,塑造了荒淫败乱,沉迷情欲而误国的李隆基形象和受人摆布、谨守妇道的痴情女子杨玉环形象,表达“看往代荒淫败乱,今朝垂戒词场”的主旨。本文从2012年3月初开始动笔,历经三个月,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帮助下,已经完成了论文的全部写作任务。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也初步给予了认可。通过自己对论文选题的努力学习、研究以及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完成的论文符合学院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规定,各个程序完备,文档资料齐全,均已向系里呈交。因此,我郑重向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申请答辩,请审查。资 格 审 查 项 目是否01工作量是否达到所规定要求02文档资料是否齐全(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申请、定稿论文及其相关附件资料等)03文档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04是否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全部正式材料05是否剽窃他人成果或者直接照抄他人设计(论文)06是否为已公开发表的个人论著备选是否多人设计一个系统或者合作一个课题(多人设计一个系统或者合作一个课题)内容是否雷同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符合答辩资格,同意答辩 不符合答辩资格,不同意答辩(公章) 年 月 日注:此表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申请答辩,及系领导小组对申请答辩学生进行资格审查时用;资格审查项目由指导教师填写。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论文题目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作者姓名赵飞娟所属系、专业、年级中国语言文学 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8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蒋扬帆 副教授字 数18000定稿日期2012.5.16中文摘要 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帝王家的爱情一直以来就是文坛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作为众多李、杨爱情题材戏剧中的一员,白朴的梧桐雨和吴世美的惊鸿记都是写李、杨之间的的爱情的,但两部剧在李、杨爱情经历、爱情特征、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和戏剧冲突上有着许多的异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梧桐雨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塑造了一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妃形象,表达出一种个体存在的“人世苍桑”主题;惊鸿记通过描写李、杨、梅三个人的爱情纠纷,塑造了荒淫败乱,沉迷情欲而误国的李隆基形象和受人摆布、谨守妇道的痴情女子杨玉环形象,表达“看往代荒淫败乱,今朝垂戒词场”的主旨。关键词(3-5个)比较 李、杨爱情 梧桐雨 惊鸿记英文摘要 the love story about the imperial familys love of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s one theme of which is a hot topic in literature world.as a member of many drama of which the subject matter about love between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bai pus wutong rain and wu shimeis jing hongji are writing the love of li and yang, but they still have man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spect of love experience, love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image.this article will comprare the two works from above talked several aspects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wutong rain shaped a couple of emperor and princess who were unable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destiny and expressed an individuals world cang sang theme by describing the love of li and yang;jinghong kee shaped the image of li longji who was a addicted to lust , jeopardize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state emperor ,and yang yuhuan who was at the mercy of others,no cheating was a lovestruck woman.and expressed the theme of to see people be dissolute to lust in former times , then get an education now关键词(3-5个)compratre the subject matter about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wutong rain jinghong kee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109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9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9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9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9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4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13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9论文篇幅10000字左右。55实评总分 91 成绩等级 优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李杨爱情是古代文学中一个熟知的题材,长恨歌之后,此题材的创作逐步兴盛。该论文以李杨爱情题材中的梧桐雨和惊鸿记为蓝本,比较它们对李杨爱情题材处理的异同。文中比较分析透切,思路清晰,论点鲜明突出,论证较充分,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评阅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10000字左右。5实评总分 成绩等级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作者姓名赵飞娟所属系、专业、年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蒋扬帆 副教授答 辩 会 纪 要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学位委员会意见评语:论文(设计)最终评定等级:负责人(签名): 系部(公章) 年月 日校学位委员会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月 日目 录绪论(1)一、不同的情节处理(2)二、 不同的爱情特质(7)1梧桐雨是关于两个男人争一个女人的爱情,而惊鸿记却是关于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的爱情。(8)2梧桐雨中李隆基一厢情愿,杨玉环脚踏两船;惊鸿记中李隆基心怀二人,杨玉环痴心绝对。(8)三、 不同人物的形象(10)(一)李隆基的形象比较(10)(二) 杨玉环的形象比较(12)四、不同的主题思想和戏剧冲突(14)(一)梧桐雨的人世沧桑主题与戏剧冲突(14)(二)惊鸿记维护统治群体利益的“政治伦理主题”和戏剧冲突(15)结论(16)参考文献:(17)论梧桐雨与惊鸿记中李杨爱情的比较摘 要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帝王家的爱情一直以来就是文坛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作为众多李、杨爱情题材戏剧中的一员,白朴的梧桐雨和吴世美的惊鸿记都是写李、杨之间的的爱情的,但两部剧在李、杨爱情经历、爱情特征、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和戏剧冲突上有着许多的异同。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梧桐雨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塑造了一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帝妃形象,表达出一种个体存在的“人世苍桑”主题;惊鸿记通过描写李、杨、梅三个人的爱情纠纷,塑造了荒淫败乱,沉迷情欲而误国的李隆基形象和受人摆布、谨守妇道的痴情女子杨玉环形象,表达“看往代荒淫败乱,今朝垂戒词场”的主旨。【关键词】比较 李、杨爱情 梧桐雨 惊鸿记 discuss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li and yangs love between wutong rain and jinghong kee abstract the love story about the imperial familys love of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s one theme of which is a hot topic in literature world.as a member of many drama of which the subject matter about love between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bai pus wutong rain and wu shimeis jing hongji are writing the love of li and yang, but they still have many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spect of love experience, love character and character image.this article will comprare the two works from above talked several aspects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wutong rain shaped a couple of emperor and princess who were unable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own destiny and expressed an individuals world cang sang theme by describing the love of li and yang;jinghong kee shaped the image of li longji who was a addicted to lust , jeopardize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state emperor ,and yang yuhuan who was at the mercy of others,no cheating was a lovestruck woman.and expressed the theme of to see people be dissolute to lust in former times , then get an education now.【key words】compratre the subject matter about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wutong rain jinghong kee 绪论 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从产生以来,就有众多文人通过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对此进行演绎,而对于这一题材的研究,也是文学史和戏剧文学史上的一个持续的热点话题。近几十年来,李扬戏曲的研究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李杨爱情故事这一题材在戏曲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像张帆的硕士论文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就是涉及到这方面的比较好的论文。张帆在在流转中永生与超越中从生态学的视角,将李杨戏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来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这两条艺术链之间的关系。 第二类主要从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及对女性态度等角度对李扬戏曲进行比较。张利玲和陈亚军就是通过分析各文学作品中的杨贵妃形象,认为杨贵妃的形象在作品中不断地发展:在政治上,呈现出被动牺牲、咎由自取到慷慨捐躯的变化轨迹;在爱情上,显示出沉溺爱情、污秽不忠到执著忠贞、勇于献身的演进曲线;在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单薄到丰满,最终成为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学典型。 第三类,从其他角度对李、杨故事作品进行比较。主要有戴惠湘论长生殿与桃花扇之异同,曾礼军祸水论、情悔论与遗民情怀隋唐演义与长生殿之李杨故事比较。 纵观现有李杨戏曲研究成果,将惊鸿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作品还是比较少的,而惊鸿记作为李、杨爱情题材戏曲在明代的代表作,对其进行研究又是十分有必要的,故本文主要将惊鸿记与梧桐雨进行比较,来寻求两部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为研究李、杨爱情戏曲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目前最为大家所知的李、杨爱情题材作品应属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了,毫无疑问,这三部作品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各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惊鸿记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它的影响力没有前三部大,但是作为李、杨爱情题材戏曲发展链条上的一节,它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梅妃及以雷海青为代表的爱国之士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但是惊鸿记本身的创新和亮点,也是其对后代作品影响的重要体现。长生殿中就把这些人物作为第二主角来刻画,由此形成了长生殿的人物长廊。再如惊鸿记中李白醉酒,让高力士为其脱靴的情节,后演变成单独的剧本,现在还在戏剧舞台上演出。惊鸿记在现代很少有人去研究,必然会有其原因,这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在此就不多作解释了。但是没有人去研究并不代表它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如前面所说,它对后世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它也有被读的意义,故本文将其与梧桐雨进行比较研究。至于选取梧桐雨来作为比较对象是因为其一,在较为出名的四部描写李、杨爱情的作品长恨歌梧桐雨惊鸿记长生殿中,梧桐雨与惊鸿记没有特意地去净化李、杨的乱伦事实,这使它们与其他作品相比较而言更接近史实,同时也使得它们彼此更具有比较性。其二,两部作品在处理李、杨爱情上,不像另外两部那样地偏重于表现他们两人的感人爱情,而是将历史、社会、个人命运等客观因素加入其中,来表现更真实的爱情。这既是两部作品与其他作品的最大区别,也是它们彼此的最大关联点。总之,无论是从两部作品的题材还是人物形象,两者都具有可比性。一、不同的情节处理 梧桐雨和惊鸿记都是描写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借他们的感情来表达作者对他们感情的看法的剧作。无论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上来看,他们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旨,在对他们二人感情的描写上进行了一些处理。本人将两部作品的主要情节一一列了出来,方便进行比较说明。 梧桐雨情节要点:1、 安禄山因征讨奚契丹失利而理应斩首,但张守珪惜其骁勇欲留用,而押送其进京,由皇上圣断。2、 李隆基因贪恋自己儿子寿王之妃杨玉环有嫦娥之貌,用“非常”手段将其封为自己的贵妃。其中的“非常”手段就是先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然后娶入宫。3、 李隆基不顾张九龄之谏,不但留下安禄山的性命,更因杨贵妃对安禄山的喜爱,而让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4、 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5、 杨贵妃为安禄山做洗儿会,李隆基赐安禄山百钱,并欲封其为平章政事,但因杨国忠与张九龄的劝阻而改为渔阳节度使。安禄山自此对杨国忠怀恨在心。6、 七夕之夜杨贵妃因安禄山将调任边疆烦恼,设乞巧筵在长生殿欲为她和安禄山乞巧。李隆基正好遇上杨贵妃乞巧,参与其中。杨贵妃因感慨牛郎织女之事而让李隆基与其私约,“以坚终始”。7、 在杨贵妃的太真殿中李隆基对天启誓:妃子,朕与卿尽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并送一双钿盒为盟证。8、 为博杨贵妃一笑,李隆基命人千里送荔枝进宫。9、 安禄山为抢杨贵妃夺天下而以讨贼为名造反,安史之乱发生。打断了李杨二人的霓裳羽衣舞。10、 李隆基率众人逃往西蜀。在途中听众人的建议让太子东还征伐安禄山。11、 李隆基等人在途经马嵬坡时,众军兵不愿前行,要求诛杀叛国贼杨国忠,李隆基听之。但众人因“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要求杀杨贵妃,不然不保李隆基前行。李隆基为自保,无奈地让杨贵妃缢死。12、 李隆基回到宫中之后,仍无法忘记杨贵妃,命人画杨贵妃的画像,“朝夕哭奠”。 惊鸿记中的情节要点:1、 梅妃与李隆基在梅亭赏梅时,梅妃因感慨“落梅残月他时冷落凄其”,李隆基对天启誓,让上天见证他们的感情。2、 杨国忠生日,李白、杜甫、陈玄礼、安禄山等人前往杨府拜寿。3、 李隆基为梅妃的梅花赋命翰林院颁示。4、 太子无意误闯梅亭,偷采梅花,被梅妃发现,两人相识。李隆基以为二人有奸情前往梅亭捉奸,太子与梅妃谢罪后都得到赦免。5、 因梅妃爱梅,李隆基命各地官员进贡奇梅。南岭太守进贡五种奇梅,李隆基设宴请众人一同赏梅。6、 杨玉环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于寿王,两人五年夫妻恩爱有佳。7、 李隆基在花萼楼与众兄弟观看其亲自调教的梨园弟子表演时,梅妃吹玉笛、舞惊鸿舞助兴,惊艳四座。汉王趁梅妃为其分橙之时,脚踩梅妃脚,调戏梅妃。梅妃生气而回了自己的寝宫。李隆基以为其困了,着高力士去请,梅妃以脚上珠花落了,要补珠花为由拒绝。李隆基再次着高力士去请梅妃,梅妃以心痛之病复发为由再次拒绝。汉王等人最终没再见梅妃来宴席之上。8、 汉王怕梅妃将其调戏自己之事告之李隆基,惹来杀身之祸而向杨国忠和杨廻求救。杨廻使献二计,其一为汉王第二天主动向李隆基认错,说自己因喝醉了,而误踩了梅妃的脚,请皇兄原谅;其二为杨廻和杨国忠将杨玉环引荐给李隆基,并劝说其纳杨玉环为妃,让杨玉环争了梅妃的宠。买通高力士作证太梅妃和太子私通,在梅亭私会。梅妃将被斩,汉王也就安全了。9、 汉王在杨国忠和杨廻的帮助下依计行事,劝服李隆基接杨玉环进宫并封为贵妃。10、 杨玉环入宫后与梅妃争宠,凭借其美色及媚力赢得了李隆基的宠爱。11、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呈送“助情花”给李隆基,而得到李隆基有喜爱。12、 李隆基与杨玉环避暑游玩时,安禄山求见。李隆基与杨贵妃说起助情花之事,很是喜爱安禄山的“忠心”并说自己视其如子,杨玉环开玩笑说安禄山应视其为母。李隆基便真下令让杨玉环收安禄山为义子。杨玉环为安禄山开洗儿会,李隆基赐钱13、 安禄山趁机诬蔑梅妃与太子私通。在众人的劝说下,李隆基废太子,并将梅妃打入冷宫。14、 李隆基与杨玉环赏牡丹,命李白作诗。李白醉酒,写下三首赞美杨玉环的诗。并让高轩士为其脱靴。15、 李隆基在宴席上看了杨玉环的舞后,想到曾经的梅妃,于是让高力士偷偷地看梅妃。梅妃欲拜托高力士请李白作赋挽回李隆基的心,可高力士怕杨玉环的势力,而拒绝。梅妃无奈只得自己作楼东赋。李隆基看后,命高力士让梅妃到翠华西阁等他。两人见面不久,就被得到消息而来杨玉环打断。杨玉环生气,李隆基自此也不敢再去宣梅妃。16、 李隆基极宠杨玉环,因杨爱吃荔枝,而命人千里送荔枝进宫。17、 七夕之夜,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由牛郎织女想到自己,而许下誓言:愿永远做夫妻。18、 安禄山因太子和杨国忠的打压,在外做官心里不安,回京又无理由,于是想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反。安史之乱爆发。19、 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大摆庆功宴,以雷海青为代表的乐工们演奏伤亡之曲,惹得安禄山大为气愤。雷海青被处死。20、 李隆基率领众人逃往西蜀,在途径马嵬坡时,弹尽粮空,众军士们将这场灾难归罪于杨国忠,要求诛杀杨国忠才肯前行。李隆基下令杀杨国忠后,众军士又因杨国忠死了,怕杨贵妃在李隆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为自保而要求杀杨贵妃。21、 正在李隆基因不舍杨玉环而左右为难之时,杨玉环跪求请死。言道“陛下请远计宗社,何恋妃妾?诚负国死无恨。”李隆基云“今日之事是以联连累妃子耳,妃子何负于国家。”杨玉环归还定情钿盒后,自缢而死。22、 梅妃在安史之乱中,走投无路而入庵为尼。23、 众乡亲向李隆基诉苦,李自悔,觉得惭对百姓。杜甫、李白因国难而寻李隆基而来,愿为其效力。24、 反安禄山战争取得胜利,李隆基原道回长安时,路过马嵬坡思念杨玉环。回到长安宫中后,其对杨玉环的思念与日俱增。命高力士与念奴前去马嵬坡移杨玉环之垄。高力士和念奴带回杨玉环的香囊。梅妃啊梅妃,你为玉真恶诟,冷落离宫。意欲调和两情,使你同谐百岁,不料卒然祸起。今日还宫已难赴玉真于九泉,尤想申梅亭之永誓,遍访民间,未见踪迹,不知死于乱军之手,还是流落他方。我想与你时翠华聚首,盈盈泪两眸。25、 李隆基为杨玉环烧香,无意中在庵中遇到已为尼姑的梅妃。李念旧情,将其接回宫中。26、 一闲游仙人带来杨玉环给李隆基的信。李隆基和杨玉环借助那仙人的帮忙得以相见。此时杨玉环已位归仙班,众人得杨玉环的点度方知:李白本是天仙,因侍王母时坠却紫杯而被贬下凡尘的;李隆基是孔昇真人,梅妃是王母侍女许飞嗳。通过对比以上情节,可知两部作品所写的李、杨爱情确实是同一个爱情故事,都是根基于长恨歌,民间传说以及作者的个人见解而形成的。但是构成作品的情节及情节安排却是大相径庭。(1)从情节的数量上来看,很显然惊鸿记的情节比梧桐雨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惊鸿记是对梧桐雨的重写。换句话来说就是,惊鸿记是在梧桐雨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惊鸿记中的情节15、16、17、19分别对应于梧桐雨中的情节8、6、9、11,忽略一些细节的比较,这几个情节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节是两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