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代码单位代码 学学 号号 分分 类类 号号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与对策研究 学 科 专 业 名 称学 科 专 业 名 称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 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姓名 刘刘 林林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钟亚平钟亚平 论 文 提 交 时 间论 文 提 交 时 间 20092009 年年 1212 月月 1818 日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 学问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master dissertation shandong institute of p.e. and sports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and present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taekwondo reserved tal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by liu lin (sport training) supervisor: professor yaping zhong december.2009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1 1.1 选题依据1 1.2 研究思路及目的1 2.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3 2.1 研究现状3 2.2 文献综述4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6 3.1 研究对象6 3.2 研究方法6 4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8 4.1 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概念8 4.2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8 5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存在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26 5.1 山东竞技路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存在主要问题26 5.2 山东省竞技路拳道后备人才发展对策27 6 结论与建议32 6.1 结论32 6.2 建议32 7 参考文献33 8 致谢34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摘要 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开展跆拳 道运动的时间相对较短,优秀竞技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 基本上还没有形成适应当前跆拳道运动发展所需要的成熟模式。要形成自己的特 色,建立能够推动、促进跆拳道运动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完整的培养、输送体 系,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跆拳道强国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做到扬长避 短,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为将具有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成为优秀的 竞技人才,对目前的培养现状进行诊断,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这将对青少年 跆拳道运动员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 17 地市及三大武校(宋江武校、中华武校、奥林武校)各支跆拳 道队伍教练员、运动员、运动员家长为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 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结论: 1.山东省各地市竞技跆拳道教练员队伍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结构合 理,运动经历丰富,技术水平高,但教练员中缺乏高学历人才,职称结构极不合 理,知识结构不完善,科研能力低下,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机会少,个别地市 还存在教练员训练态度不积极的问题。 2对于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教练员对队员的文化学习比较关心, 家长对孩子参加训练也多数持支持态度,但参加训练的动机差异较大。 3对于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选材方面,存在选材范围局限、缺乏科学选 材等问题,导致后备人才数量不是十分充足。 4山东省竞技跆拳道项目教练员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制定的训练计划缺乏系统 性,持续性,心理训练实施较少,恢复手段不够全面。 5山东省竞技跆拳道竞赛体制不合理,参赛次数较少。 6山东省竞技跆拳道训练保障条件不够理想,经费不充足,来源单一;场馆、设 施不良;信息化建设尚不够完善,利用率低下;缺乏必要的医务监督工作。 建议: 1建立长期系统的科学培训体系,定期对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教练员综合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 素质,加大考评教练员的力度,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家长之间的沟通,注重思想交流,树立良好的学习气氛, 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3加强科学化测试,利用科技手段选材,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畅通人才流通渠 道,拓宽运动员出路。 4加强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程度,建立科研训练一体化,提高教练员制定全面科 学的训练计划,加强心理训练,注重恢复手段的应用。 5完善竞赛体制,增加比赛次数。 6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标准的训练场地、完善训练设施;加强信息化建设及 提高其利用率;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关键词关键词: :山东省 竞技跆拳道 后备人才 现状 对策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n the reserve forces on athletics taekwondo is a long-term task and a comprehensive project.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the time and excellent theltics taekwondo sporters and especially on the reserve forces, basically the maturity pattern was formed for adapting currently to new developments on chinese taekwondo. to be own fea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ekwoodo training mode,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of cultivation and conveying,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cultivation patter combining chinese systems, avoid demerits and make progress,which must take enough time. therefore, become th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 player in order to train the juvenile player with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and the diagnoses of the present cultivation situation in the sport school, proposing feasible sugg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his will have extremely important meaning to cultivation of the juvenile taekwondo players. this paper regards coaches of the juvenile teams of seventeen sport school and three wushu school professional clubs of shandong , player and their par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nd investigation and through an analysis on systematic composi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reserve forces in the schools, consulting th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and after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 experts consultation. this paper has mainly used the method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visiting and investigating,the data statistics,online investigation,logical analysis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of the reserve forces of the taekwondo soccer of shandong, drawing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conclusions: (1)coachs age structure and working-time is relatively reasonable;but low qualification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has large proportion;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teams have no enough peopl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poor; the coachs job training and work attitude led to training. (2) coach take care of the athletes culture study .the parents of athlete supports training, but they have the different aim. (3)athletes selec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handong province athletics taekwondo is a lack of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theory, it should be improved. (4)in the training of shandong province athletics taekwondo, the coaches exist incomplete practice schedules and fewer psychological training. (5)in contrast to the taekwondo,the number of the games and single condition formats can not give service to train. (6)shandong province athletics taekwondo, the leadership take serious, but exist little training and logistical, without founding, unstandard facilities, imperfect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society, unreasonable medical supervision.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v suggestions: (1) establish long time and scientific study system.strengthen the coaches study, improve the coaches capability and work heart. (2) strengthen coaches and athletes changing ideas, establish good study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 good reserved talents. (3) improve scientific elect athletes and establish rational circulation mechanism, extend athletes promise. (4) strengthen scientific suggestion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take attention to recovery training, psychology training. (5) perfect competition system and increasing number of games. (6) perfect training security conditions, increase funds, improve medicine help. key word: shandong province athletics taekwondo reserved talents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跆拳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一项 以腿法为主要进攻手段的竞技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技击实用性和观赏性。比赛 中运动员通过横踢、下劈、后踢、旋踢、后摆等技术动作,在搏弈中寻找合理的 击打时机,使用有效的技术动作击打对方的有效得分部位,以比分战胜对手。该 项目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共设八枚金牌。该运动 在“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引和推动下,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全国各省、市、区 体育院校以及行业体协均成立了专业队,竞技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国际大赛 上屡次摘金夺银,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迄今为止,我国运动员在重大国际大赛 (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和亚运会等)中共夺得个人项目 6 枚奥运会金牌(含台 湾 2 枚),数十枚世界(洲际)奖牌。随着中国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出色表现,大众 跆拳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包括港、澳、台)练习跆拳 道人口已经超过 500 万,大众跆拳道的不断发展和规范为高水平的竞技跆拳道提 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预见跆拳道在中国己经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为竞技跆拳道高水平、高速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 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对竞技体育来说,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其可持 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后备人才培养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 的梯队建设,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山东省竞技跆拳道要想在竞技 周期里取得优异的成绩,完全有必要对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调查 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来提高跆拳道的竞技水平,才能促 进山东省竞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1.2 研究思路及目的 本文通过检索、重点查阅大量文献,找出近年来青少年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及 相关研究方法,并且走访运动训练学、管理学专家教授和跆拳道业界元老、青少年 教练员,制定问卷;同时对山东省17地市及三大武校(宋江武校、中华武校、奥林 武校)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山东省拳击跆拳道运动管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理中心的资料,对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整体分析评价,从而 对教练员、运动员、宏观管理、竞赛制度(比赛方法、比赛次数等) 、场地设施等 方面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目的是: 1.2.1 以“科学发展观”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以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 跆拳道专业理论重新审视“山东省跆拳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借鉴世界跆 拳道强国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成功之路。 1.2.2 摸索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队伍培养的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建立国内 一流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 、为“下一届世界锦标赛” 输送最优秀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2.3 目前的青少年竞技跆拳道人才是我国冲击“2012年伦敦奥运会” 和冲击 “未来世锦赛”希望所在,特别是男子项目,承载着几代人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 梦想,故有针对性的对当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望” 、 “闻” 、 “问” 、 “切” , 势在必行。 1.2.4 为今后山东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运动稳步发展、提升,再跃新台阶、制定 相应对策,探索青少年培养成功经验,亦可为西部落后地区跆拳道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为国家队输送更多更优秀跆拳道人才献计献策。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当代竞技体育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究其本质,实际上是 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体育人才,因此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 彰显出它的重要性。跆拳道作为一项新兴的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因其发展迅猛, 一直倍受广大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同样需要先进的体育科技做坚实的后盾, 以此指导科学的管理、训练和比赛,促使我国跆拳道向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 发展。 1992年10月7日,中国跆拳道筹备小组正式成立到现在,中国跆拳道已经走过 了整整16个年头。这期间,热衷于跆拳道发展的人士为中国跆拳道的腾飞撰写了 若干篇学术论文,也为中国跆拳道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前期的准备研究中,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跆拳道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发现书籍文献主要是介绍跆拳道历史、技术、规则等内容,论文主要研究的是该 项目的身体素质训练、技术战术训练、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健身效果等内容,关 于 “竞技跆拳道”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仅有16篇,占总数的3.1%;而对于跆拳 道后备人才研究方面的文章,目前还是空白,这对于快速发展的奥运项目来说, 重视程度严重不够,期待加大科研力度。 通过对 20042008 年所有的与“跆拳道”相关的硕士论文来看:在 32 篇论 文中,研究竞技跆拳道的论文只有两篇,占总数的 6.25%。其中苏旭东在福建省 竞技跆拳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基层培养跆拳道后备人才 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优秀后备人才不足,是制约福建 省竞技跆拳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建议跆拳道还应该利用培育市场来完善自身 的“造血功能” ,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组建跆拳道俱乐部,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开 展跆拳道职业联赛,增大资金的投入。当然只是从一个侧面进行研究,没有系统 的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作以阐述,也不能更准确的反映福建省跆拳道后备人才 培养的整体状况。 对于相关山东省跆拳道研究的文章有 2 篇,张启华,马淑兰我省跆拳道的现 状与发展对策初探和路光,金玉柱山东省跆拳道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 ,均没有提及到有关跆拳道后备人才建设的问题。同时,对于相关国外跆拳道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对跆拳道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也存在 不同程度的缺陷,为本的研究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世界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新颖的竞技运动,由朝鲜族人民在 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 传统体育项目 1 。跆拳道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是韩国跆拳道在 世界上广泛普及并取得重大成果的 10 年。从 1973-1979 年间还举行了第一届世界 跆拳道锦标赛和第一届亚洲、中东、泛美、非洲等地区的跆拳道锦标赛。1980 年 世界跆拳道联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 自 2000 年进入奥运会以来,全球已拥 有 186 个成员协会,跆拳道已经变成全球性的运动,目前跆拳道人口在所有运动 项目中仅次于足球排在第二。 一个体育竞技项目的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 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之一。相对于跆拳道这个项目来说,已走过了36个竞技 春秋,绵长的生命力无不昭示了这个运动项目的运动魅力。当然,少年强则国强, 国家少年跆拳道强则国家跆拳道强。无论跆拳道发展强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把 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培养作为发展本国跆拳道运动的最重要措施。韩国国技 院高段位考核委员会委员、世界跆拳道联盟八段金容辙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在韩国,很多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就会奔赴各个道馆进行训练,青少年跆拳道进 行的如火如荼。 但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孩子们参加的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似的暑期班和周末班,这种在训练时间和周期上的差异是导致目前中韩两国青少 年跆拳道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之一 2” 。这无不道出了中国青少年跆拳道不仅人 口数量上,而且在普及程度上均与韩国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纵观世界跆拳道发展格局,韩国队一直占有绝对优势,世界霸主的地位无人 撼动,基本上囊括了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包括前三届表演赛)上的大部分奖牌。 作为韩国的“国技” ,跆拳道自悉尼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就成为 1高谊,滑少英.风靡世界的跆拳道n.中华武术,2000,(1) 2韩国专家谈中国跆拳道发展:左手功底 右手心性eb/ol /20061014/n245796202.shtml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韩国摘金夺银的重点项目。韩国在该项目上可以说整体优势非常明显,在2007年 的跆拳道世锦赛上,韩国队狂扫4金4银4铜,实力让人瞠目。而即便是2008年的亚 洲锦标赛,一流高手因为国内选拔激烈而不能参赛,但只派出二线队员的韩国队 仍然拿下的三枚金牌。如果说谁是跆拳道的龙头老大,韩国绝对当仁不让。不过 虽然韩国很强,但因为赛制的关系,韩国也最多只能派出男女各两名选手参加四 个级别的角逐。所以韩国没有选择的级别,将成其他国家选手的舞台。除了韩国 以外,中国、中国台北、美国和伊朗,在某些级别上,也有自己的优势。2008北 京奥运会上,韩国所派四名选手皆获冠军,也无不证明了他们在世界上仍是当之 无愧的霸主。 由于跆拳道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逐步提高,欧美国家也形成了一只不可小觑 的力量。中国队主教练陈立人认为欧美崛起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韩国技 术国际化,自从韩国为推广跆拳道项目向各国输送教练后,韩国的跆拳道技术便 广为流传,各国结合自身特点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各 国特点的跆拳道技术,有的已经超过了韩国原先的技术。二是公平公正的规则得 到了很好地贯彻,陈立人说近年来世跆联致力于公平公正竞赛的工作,不断加强 裁判的公正公平执法意识,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促使项目健康发展,也 极大地推动了各国水平的整体提高 3。 2.2.2 我国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 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1995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跆拳道协会,同年 被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接纳为正式成员。1997年黄鹂在世界锦标赛上女子43公斤级 别取的银牌。1998年贺璐敏在13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上取得了金牌。1999年6月王 朔在世锦标赛获得女子55公斤级别冠军。2000年9月,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 国选手陈中获得了女子67kg以上级的冠军,这是我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 跆拳道金牌,是中国跆拳道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中和罗 薇,分别在67kg以上级和67kg级别中摘得金牌。 4 2008年亚洲锦标赛,刘哮波为 中国男选手拿到了第一个亚洲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吴静玉获得49kg级冠军, 朱国获得男子80kg级铜牌。 3欧美跆拳道力量在崛起 中国增加变化从容应对 / 2005-04-26 中国体育报 4刘卫军.贻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山东省各级体校及三大武校(宋江武校、中华武校、奥林 武校)跆拳道队伍的训练工作的主管领导和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本人从 2007 年 9 月到 2008 年 11 月,于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 省图书馆资料室做文献收集工作,在校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根据课题研究需要, 查阅了运动训练学 、 运动心理学 、 教育学 、 体育管理学 、 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 、 策略学 、 社会调查统计与预测 、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 中国体育 年鉴等著作近 25 本。查阅 1990 年至 2007 年各类体院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 、 体育科学 、 体育科研 、 体育与科学 、 跆拳道等 10 余种刊物中有关青少 年跆拳道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及俱乐部管理方面的文章 100 余篇。利用互联网,登 录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网,检索有关青少年方面及竞技跆拳道发展改革相关的电子 杂志报刊,同时还查阅了国外一些跆拳道运动发达国家青少年培养方面的相关资 料。 3.2.2 访问调查法 3 3. ..1专家访谈法 于2008年5月至8月走访17地市及三大武校(宋江武校、中华武校、奥林武校) 各支跆拳道队伍、山东省体育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局,共计访 问各支队伍负责人20人次,管理人员16人次,教练员20人次,地市体育局领导13 人次,获得第一手材料和建议。 3 3. ..2 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设计“专家” 、 “教练员”2份调查问卷,首先用特尔菲法 对问卷指标进行筛选,成稿后经过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后,又经过多位专家审议, 90以上的专家认为比较有效。 为了获得信度系数, 首先对山东省17家跆拳道队伍 20名教练员进行调查, 两周后, 用同一份问卷又进行一次调查, 分析两次调查结果, 问卷中的问题回答的一致性很高,其信度系数均在0.75以上。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及委托山东省拳击跆拳道 管理中心的同志发放、回收的形式,问卷回收后先后两次进行剔除。发放回收及检 验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发放问卷(份) 回收问卷 回收率() 有效问卷 有效率() 教练员(20) 19 95 19 95 专家 (47) 41 87 39 83 表1中:教练员级别:高级2人占10.5%;中级3人占15.8%;初级14人占73.7%, 共计19人; (本研究对教练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本次调查对象为 17地市及三大武校(宋江武校、中华武校、奥林武校) 各支跆拳道队伍,具有很强 的代表性) 。专家技术职称结构: 教授、国家级裁判13人占31.7%;副教授15人占 36.6%;讲师(研究生)19人占46.3%;计47人。 3.2.3 数据统计法 将问卷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3.2.4 网上查询法 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网、中国跆拳道协会官方网站、世界跆拳道联盟等相关网 站。 3.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对调查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较深入探讨,论证。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4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4.1 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概念 竞技跆拳道是跆拳道的一部分,是跆拳道竞技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相对于 大众跆拳道而言,竞技跆拳道是指在统一的礼仪和规则要求下,具体分析评判从 跆拳道总体技术中遴选出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典型技术的优劣,是对技术动作本身 和练习者掌握运用技术能力两方面进行的综合比较 5。 而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是指在竞技跆拳道领域内,遵循竞技体育发展的规 律,各地方跆拳道运动队为增强内需、持续发展而组建的依照年龄层次和体重划 分,专门从事运动训练和参加竞技跆拳道比赛的青少年队伍。竞技跆拳道后备人 才主要来源于各级专业运动队、专业及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和大中学校业余训练队 的运动员,以力争取得比赛胜利,为国家集体荣获荣誉,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 实现个人价值为体现的运动项目。 4.2 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4.2.1教练员队伍结构分析(年龄、数量、来源、学历、运动经历、 职称、执教经历、年限、知识结构、科研、岗位培训状况)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承担着培养运动员的主要任务。 教练员对整个训练过程从选材、训练的诊断、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到比赛与训练的指令、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实施控制。因此,教练员本身素质及 水平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直接和重要因素。 6 随着竞技跆拳道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越来越激烈,这些给跆拳道教练 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练员不仅要有对新技术发展的预见性,还要具有控制训 练的能力,懂得如何科学选材、训练、管理,使训练各个方面得以提高。随着跆 拳道比赛竞争的日益激烈,山东省跆拳道教练员队伍结构、队伍素质及训练科学 化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 山东省各地市跆拳道教练员主要来自退役的运动员,也有部分是体育院系毕 业生。其中男教练员人数明显多于女教练员。 5苏旭东.福建省竞技跆拳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3) 6王崇喜,体育教学法,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m,1996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状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20名教练员中, 年龄在30岁以下有10人占50%, 30-40 岁有 6 人占 30%, 40-50 岁有 3 人 15%,50 岁以下有 1 人占 5%。从年龄结构 看中青年教练唱主角,相对比较合理。随着竞技跆拳道的水平不断提高,教练员 的工作强度、工作任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中青年教练员较能适应这个工作。 表 2 教练员年龄情况调查统计 n=20 年龄 30 岁以下 3040 岁 4050 岁 50 岁以下 人数 10 6 3 1 % 50 30 15 5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学历结构状况 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练员的知识水平,教练员的学历是显 示教练员综合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比赛日益激烈,只有 运用科学技术指导运动训练,才能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教练员 要有很高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来提高训练效果。 对我省 20 名地方体校跆拳道教练员学历的调查结果显示如表 3,我省各地区 跆拳道教练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基本合理,研究生学历在 5%,70%的教练员具有本科 学历,20%教练员具有专科学历,只有 5%的教练员是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但这些 学历获得的含金量不是很高,很多是函授所获得学历。难能可贵的地方是,拥有 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占 5%,这说明目前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更有利于 训练途径中的知识化和科学化的开展。 表 3 教练员学历情况调查统计 n=20 学历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大专 中专及以下 人数 1 14 4 1 % 5 70 20 5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运动经历状况 对一名教练员来说,丰富的运动经历造就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是成功执教的 基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练员曾经都是优秀的运动员。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表 4 教练员运动经历情况调查统计 n=20 经历 国家队 省队 市队 非专业队 人数 2 6 8 4 % 10 30 40 20 在所调查的 20 名地方体校执教的跆拳道教练员中,曾经是健将级运动员的有 2 名、一级运动员的有 8 名、二级运动员的有 10 名。从他们的运动经历可以看出, 我省竞技跆拳道后备队伍教练员运动经历丰富,技术水平高,基本上反映了目前 运动员退役转型做教练员的现实情况,但理论知识上的局限性,是不可回避的。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职称结构状况 教练员的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在学术水平、训练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和素养。调查结果如表 5 所示:20 名教练员中,所占比重最高的当属初级职称, 为 40%;中级、高级都占 20%,国家级的没有。职称较低的教练员比例多,整个教 练员队伍职称结构极不合理。因此,需要及时加强基层教练员的职称结构建设。 表 5 教练员职称结构情况统计表 n=20 职称 国家级 高级 中级 初级 无 人数 0 4 4 8 4 % 0 20 20 40 20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状况 执教年限是指从事教练员工作的年限,它主要反映教练员的资历和经验 7 。 由表 6 我们可以看出,教练员执教年限在 1-3 年的占 40%,4-6 年的和 7-9 年的各 占 20%、25%,10 年以上的占 15%。从数据得知,山东省竞技跆拳道教练员的执教 年结构基本为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有利于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队伍的可持 续发展。 表 6 教练员执教年限情况统计表 n=20 执教年限 1-3 年 4-6 年 7-9 年 10 年以上 人数 8 4 5 3 % 40 20 25 15 7徐继超.江苏省苏北地区体育运动学校田径教练员人才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7.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状况 要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水平,首先要完备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由表 7 可以看出, 教练员的知识结构需要大幅度的提高,最需要完善当属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这 也是作为一名教练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次,有 50%的教练员需加强管理学、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这说明教练员的知识储备极为不 足,不及时“充电” ,会影响到自身执教水平的提升;在专项知识方面,也可能由 于教练员运动经历的差异,有 33.3%的教练员需要加强专项知识的完善。 表 7 教练员知识结构完善状况 知识结构 管理学 社会学 专项知识 心理学 教育学 哲 学 策略学 运动医学 需 完 善 状 况 (人次) % 12 50% 8 33.3% 12 50% 4 16.7% 16 66.7%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的科研状况 教练员除了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指导训练、指挥比赛等能力外,还应对 训练和比赛进行分析、评估,以及必要的科学研究,而撰写论文则是科学研究的 重要表达形式。教练员通过写论文,可以及时总结教学、训练经验的得失,并将 之上升为理论,由此可见论文写作具有非常的重要性。 8 表 8 教练员科研能力统计表 论文 发表论文 阅读教学及科研期刊 经常 偶尔 从不 人数 % 10 50% 5 25% 10 50% 5 25% 由表 8 可以看出,发表过论文的人数只有 10 人,约占 50%,说明教练员平时 精力主要集中在训练上,对提高科研能力这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 度上验证了山东省竞技跆拳道后备队伍的教练员职称结构不合理、呈偏低的状况。 教练员经常阅读的人数有 5 人约占 25%,偶尔阅读的有 10 人占 50%,从不阅读的 人数是 5 人占 25%。 通过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教练员已经意识到经常阅读的重要性, 这是比较可喜的进步。 8 赵晓东.河北省竞技路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大学,2007.15-16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山东省各地市体校跆拳道教练员岗位培训状况 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训练的效果。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比 赛日益激烈的今天,像以往只凭借经验训练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教练员必须通 过培训和进修等,不断学习科学的训练的方法才能提高运动训练效果,以取得好 成绩。由表 9 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教练员岗位培训,经常参加的仅有 3 人, 占 15%,有时参加的有 13 人,占 65%,从未参加的 4 人,占 20%。并且我们了解就 是参加培训的教练员,近几年参加培训的次数也很少,仅有 1-2 次。可见在教练 员培训方面,有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每一次新规则的颁布实施交流 与学习上,尤为重要。 表 9 教练员岗位培训状况统计表 参加培训 经常参加 有时参加 不参加 分数 % 3 15% 13 65% 4 20% 4.2.2 教练员的工作态度及影响因素 教练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其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队伍发 展,对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表 10 我们可以得出山东 省竞技跆拳道教练员训练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部分教练员的工作态 度认真,但仍然有 15%的教练员的工作态度很低,这种工作态度对于后备人才的培 养是十分不利的。有关影响教练员工作态度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资待遇和工 作激情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分别占 65%和 60%。 表 10 教练员的工作态度及影响因素 态度 人数 百分比 影响因素 频数 百分比 高 一般 低 12 5 3 60 25 15 工资待遇 比赛奖金 运动员成绩 工作激情 对工作的热爱 13 3 4 12 6 65 15 20 60 30 4.2.3 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3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而且是 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势必会影响智力水平, 训练时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战术意图并灵活运用, 最终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运动员” 9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动脑筋比智慧的体育运 动,它不仅仅是完全以身体对抗为主,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战术的变化、对规则的 理解等,都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的自觉行为,这一切都和是否具有较高文化素质 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提高就快,因而竞技成绩提高也就 迅速。反之,运动成绩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角,由于过分地早期专业化训练,忽视科学文化学 习,使得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存在知识结构缺陷,不仅危害竞技体育发展,也对其 退役后进入社会的发展起到危害作用” 10。由此可见,低文化低素质运动员不仅 在职业生涯中不利于自身发展,而且在退役后进入社会也处于弱势群体。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态度 教练员对学习的态度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对学习的态度。由表 11 的调查结果 表明, 教练员还是比较关心队员的学习情况, 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经常督促的占 75%, 比较关心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占 25%。对运动员学习不太管和从来不问的没有。这表 明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是非常关心的,认识到文化学习对提高运动员竞技水 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多教练员就如何能够提高运动员文化课的成绩进 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表 11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学习态度 态度 经常督促学习文化 比较关心 不太管 不太问 人数 % 15 75 5 25 0 0 0 0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认知 9 李大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体育文史,1997(1):7 10 毕弘.改革运动队文化教育之我见j.体育文史,1998(4):17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17% 17% 6% 11% 49% 0% a b c d e f 图 1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认知情况 由上图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认知显示:教练员对提高运动员文化学习的 途径认知中各不相同,其中 49%的教练认为树立良好文化学习氛围最为重要,家长 做工作和建立较为完善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均占 17%。 没有教练选择完善教学 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运动员文化较差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文 化学习氛围,教练员和家长多督促运动员学习,建立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这样 才能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学习和训练两方面都不耽误。 (a 家长做工作:b 建立较为完善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保证青少年运动 员学习训练两不误;c 加强课外辅导;d 教练员平时多督促队员文化课学习;e 树 立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f 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4.2.4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整个训练实施过程,决定着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在对教练员 对运动员培养目标的调查中,我们可以从表 12 的数据显示出来,各地市的教练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结晶洗涤干燥IV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锑过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射频识别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纤预制棒切割设备性能提升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密封件密封性能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齿轮齿轮镀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鸭舍环境消毒效果跟踪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树脂耐低温性测试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隔音棉复合成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急诊科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安徽省淮南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操作规范
-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农业农村科技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合同第三方见证人范本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黄遵宪年谱长编(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均值X-R极差分析控制图(自动测算表)
- 体力劳动工作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