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pt_第1页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pt_第2页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pt_第3页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pt_第4页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数据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数据 临泉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临泉县人民医院呼吸消化科 一、动脉血气分析作用一、动脉血气分析作用 可以判断可以判断 呼吸功能呼吸功能 酸碱失衡酸碱失衡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根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根 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型和型和型型 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1.1.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 PaOPaO 2 2 60mmHg60mmHg PaCO PaCO 2 2 正常或下降正常或下降 2.2.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 PaOPaO 2 2 60mmHg60mmHg PaCO PaCO 2 2 50 mmHg50 mmHg ( (一一) )判断呼吸功能判断呼吸功能 3.3.吸吸OO 2 2 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可见于以下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可见于以下 两种情况两种情况 (1)(1)若若PaCOPaCO 2 2 50 mmHg50 mmHg,PaOPaO 2 2 60mmHg60mmHg 可判断为吸可判断为吸O2O2条件下条件下型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 (2)(2)若若PaCOPaCO 2 2 50 mmHg50 mmHg,PaOPaO 2 2 60mmHg60mmHg 可计算氧合指数,其公式为可计算氧合指数,其公式为 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PaO 2 2 /FiO/FiO 2 2 300 mmHg300 mmHg 提示提示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鼻导管吸鼻导管吸OO 2 2 流量流量2 L/min2 L/min PaO PaO2 2 80 mmHg 80 mmHg FiO FiO 2 2 0.210.210.0420.0420.290.29 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PaO 2 2 /FiO/FiO 2 2 =80/0.29 =80/0.29300mmHg 300mmHg 提示提示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 举例举例 氧合指数公式氧合指数公式 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PaO 2 2 /FiO/FiO 2 2 这个公式比较常用,尤其是在阅读论文时。这个公式比较常用,尤其是在阅读论文时。 ( (二二) )判断酸碱失衡判断酸碱失衡 判断准确性提高判断准确性提高 定性的判断定性的判断 定量的判断标准定量的判断标准 可以判断五型新的混合型酸碱失衡可以判断五型新的混合型酸碱失衡 提高了判断水平提高了判断水平 1.1.单纯性酸碱失衡单纯性酸碱失衡(Simple Acid Base Disorders)(Simple Acid Base Disorders)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Respiratory Acidosis) 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Respiratory Alkalosis)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Metabolic Acidosis) 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Metabolic Alkalosis) 2.2.混合型酸碱失衡混合型酸碱失衡(Mixed Acid Base Disorders)(Mixed Acid Base Disorders) (1)(1)传统认为有四型传统认为有四型 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酸 (Respiratory Acid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Respiratory Acid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 呼酸并代碱呼酸并代碱 (Respiratory Acid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Respiratory Acid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呼碱并代酸呼碱并代酸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cidosis) 呼碱并代碱呼碱并代碱 (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Respiratory Alkalosis plus Metabolic Alkalosis) (2)(2)新的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新的混合性酸碱失衡类型 混合性代酸混合性代酸( (高高AGAG代酸高代酸高ClCl- -性代酸性代酸) ) 代碱并代酸代碱并代酸 代碱并高代碱并高AGAG代酸代酸 代碱并高代碱并高ClCl- -性代酸性代酸 三重酸碱失衡三重酸碱失衡 (Triple Acid Base (Triple Acid Base Disorders,TABDDisorders,TABD) ) 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呼酸代碱高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呼酸代碱高AGAG代酸)代酸) 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碱代碱高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碱代碱高AGAG代酸)代酸) 1.pH 1.pH 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指体液内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即pH=log 1/HpH=log 1/H + + 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是反映体液总酸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因素 共同影响共同影响 正常值正常值 动脉血动脉血pH 7.35pH 7.357.45 7.45 平均值平均值7.407.40 静脉血静脉血pHpH较动脉血低较动脉血低0.030.030.050.05 pH pH7.357.35时为酸血症时为酸血症 pHpH7.457.45时为碱血症时为碱血症 二、常用的考核酸碱失衡的指标二、常用的考核酸碱失衡的指标 2.PCO2.PCO 2 2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CO 2 2 分子所产生的压力称分子所产生的压力称PCOPCO 2 2 正常值正常值 动脉血动脉血353545mmHg 45mmHg 平均值平均值40 mmHg40 mmHg 静脉血较动脉血高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 57mmHg7mmHg PCOPCO 2 2 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PCOPCO 2 2 45mmHg45mmHg时时 为呼酸为呼酸 代碱的呼吸代偿代碱的呼吸代偿 PCOPCO 2 2 35mmHg35mmHg时时 为呼碱为呼碱 代酸的呼吸代偿代酸的呼吸代偿 3.HCO3.HCO 3 3 - - 即实际碳酸氢盐即实际碳酸氢盐( (actuleactule bicarbonate,ABbicarbonate,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 HCOHCO 3 3 - - 值值 正常值正常值 222227 27 mmolmmolL L 平均值平均值 24 24 mmolmmolL L 动、静脉血动、静脉血HCOHCO 3 3 - - 大致相等大致相等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HCOHCO 3 3 - - 22mmol/L 22mmol/L 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HCO 3 3 - - 27mmol/L 27mmol/L 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4.4.标准碳酸氢盐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standard bicarbonate,SBbicarbonate,SB) ) 在标准条件下在标准条件下 PCOPCO2 2 40mmHg 40mmHg、HbHb完全饱和、温度完全饱和、温度37 37 测得的测得的HCOHCO 3 3 - - 值值 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它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正常值正常值 222227 27 mmolmmolL L 平均值平均值 24 24 mmolmmolL L 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ABABSBSB AB ABS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ABS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5.5.缓冲碱缓冲碱(buffer basebuffer base,BBBB) 体液中所用缓冲阴离子总和体液中所用缓冲阴离子总和 包括包括HCOHCO 3 3 - - 、PrPr - - 、HbHb - - 血浆缓冲碱血浆缓冲碱( (BBpBBp)=HCO)=HCO 3 3 - - +Pr+Pr - - 24+1724+17 =41mmol/L =41mmol/L 全血缓冲碱全血缓冲碱( (BBbBBb)=HCO)=HCO 3 3 - - +Pr+Pr - - +Hb+Hb - - =24+17+0.4215 =24+17+0.4215 =47.3 =47.3 mmolmmol/L/L 仅仅BBBB一项降低时一项降低时, ,应考虑为贫血应考虑为贫血( (HbHb低低) ) 6.6.碱剩余碱剩余(base excess(base excess,BE)BE) 它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它是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正常范围3 3 mmolmmolL L 平均平均为为0 0 BE BE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正值时表示缓冲碱增加 BEBE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负值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 碱缺失碱缺失(base base defect,BDdefect,BD) 它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它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全血碱剩余全血碱剩余BEBE b b BEBE15 15 ABEABE 细胞外液碱剩余细胞外液碱剩余BEBE b b BEBEECF ECF SBESBE 7.7.总总COCO 2 2 量(量(TCOTCO 2 2 ) 化学结合化学结合COCO 2 2 量量(24 (24 mmolmmol/L)/L) 物理溶解的物理溶解的COCO 2 2 量量(0.0340=1.2mmol/L)(0.0340=1.2mmol/L) 正常值正常值24241.21.225.2 25.2 mmolmmolL L 其意义同其意义同HCOHCO 3 3 - - 值值 8.CO8.CO 2 2 -CP-CP 是指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是指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COCO 2 2 量量 理论上应与理论上应与HCOHCO 3 3 - - 大致相等大致相等 但因有但因有NaCONaCO 3 3 - - 等因素干扰等因素干扰 比比HCOHCO 3 3 - - 偏高偏高 其意义同其意义同HCOHCO 3 3 - - 值值 9.PO9.PO 2 2 PO PO 2 2 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 O O 2 2 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PaOPaO 2 2 正常值正常值 8080100 mmHg100 mmHg 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预计预计 PaOPaO 2 2 值(值(mmHgmmHg) 1021020.330.33年龄(岁)年龄(岁)10.010.0 PvOPvO 2 2 正常值正常值 40 mmHg40 mmHg PvOPvO 2 2 受受 呼吸功能影响呼吸功能影响 循环功能影响循环功能影响 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当休克微循环障碍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当休克微循环障碍 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时,由于血液在毛细血管停留时间延长、组织利 用氧增加,可出现用氧增加,可出现PaOPaO 2 2 正常,而正常,而PvOPvO 2 2 明显降低。因明显降低。因 此在判断呼吸功能时,此在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一定要用PaOPaO 2 2 ,决不能用,决不能用 PvOPvO 2 2 替代替代 10.10.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OSO 2 2 ) 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含量被全部血红蛋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含量被全部血红蛋 白能够结合的氧除得的百分率白能够结合的氧除得的百分率 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动脉血氧饱和度以SaOSaO 2 2 表示表示 正常范围为正常范围为 95959999 SaOSaO 2 2 与与PaOPaO 2 2 间的关系即是间的关系即是氧离解曲氧离解曲 SaOSaO 2 2 可直接测定所得可直接测定所得 目前血气分析仪所提供的目前血气分析仪所提供的SaOSaO 2 2 是依是依PaOPaO 2 2 和和pHpH推算所得推算所得 SaOSaO2 2 90 90 PaOPaO2 2 60mmHg 60mmHg PCOPCO 2 2 作为判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作为判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 pH pH 作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看法一致作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看法一致 判定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无一致意见判定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无一致意见 美国波士顿的美国波士顿的SchwartzSchwartz派主张用派主张用HCOHCO 3 3 - - 丹麦哥本哈根的丹麦哥本哈根的AstrupAstrup派主张用派主张用BEBE 但不管使用哪几项指标,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但不管使用哪几项指标,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 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三、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三、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下面主要介绍使用下面主要介绍使用pHpH、PCOPCO 2 2 、HCOHCO 3 3 - - 指标的判断方法指标的判断方法 1.1.首先要核实实验结果是否有误差首先要核实实验结果是否有误差 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仪绝大部分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仪绝大部分 是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是全自动血气分析仪 各项参数值均是有仪器自动打印出各项参数值均是有仪器自动打印出 一般不会出现误差一般不会出现误差 (1)HCO3-1)HCO3-、PCO2PCO2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均可引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均可引 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变化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变化 原发原发HCOHCO 3 3 - - 必有代偿的必有代偿的PCOPCO 2 2 原发原发HCOHCO 3 3 - - 必有代偿必有代偿PCOPCO 2 2 反之亦相同反之亦相同 2.2.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酸碱失衡代偿必须遵循下述规律酸碱失衡代偿必须遵循下述规律 (2)(2)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二个结论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二个结论 原发失衡决定了原发失衡决定了pH pH 值是偏碱抑或偏酸值是偏碱抑或偏酸 HCOHCO 3 3 - - 和和PCOPCO 2 2 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 牢记上述代偿规律和结论,对于正确判断酸碱牢记上述代偿规律和结论,对于正确判断酸碱 失衡是极重要的失衡是极重要的 根据上述的代偿规律和结论,一般地说,单纯根据上述的代偿规律和结论,一般地说,单纯 性酸碱失衡的性酸碱失衡的pHpH是由原发失衡所决定的是由原发失衡所决定的 pHpH7.407.40 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毒酸中毒 pHpH7.407.40 原发失衡可能为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毒碱中毒 HCOHCO 3 3 - - 24 24 mmolmmol/L PaCO/L PaCO2 2 40 mmHg 40 mmHg pH 7.40 pH 7.40 代碱代碱 HCOHCO 3 3 - - 7.40 7.40 呼碱呼碱 举例举例 pH 7.32pH 7.32、HCOHCO 3 3 - - 15 15 mmolmmol/L/L、PaCOPaCO2 2 30mmHg 30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 2 2 30 mmHg30 mmHg40 mmHg 40 mmHg 可能为呼碱可能为呼碱 HCOHCO 3 3 - - 15 1524mmol/L 24mmol/L 可能代酸 可能代酸 但因但因pH 7.32pH 7.327.40 7.40 偏酸偏酸 结论结论 代酸代酸 举例举例 pH 7.45pH 7.45、HCOHCO 3 3 - - 32 32 mmolmmolL L、PaCOPaCO2 2 48mmHg 48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2 2 48mmHg 48mmHg40 mmHg 40 mmHg 可能为呼酸可能为呼酸 HCOHCO 3 3 - - 32 3224 24 mmolmmol L L 可能代碱可能代碱 但因但因pH 7.45pH 7.457.40 7.40 偏碱偏碱 结论结论 代碱代碱 举例举例 pH 7.42pH 7.42、HCOHCO 3 3 - - 19 19 mmolmmol/L/L、PaCOPaCO2 2 29mmHg 29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2 2 29mmHg 29mmHg40 mmHg 40 mmHg 可能为呼碱可能为呼碱 HCOHCO 3 3 - - 19 1924 24 mmolmmol L L 可能代酸可能代酸 但因但因pH 7.42pH 7.427.40 7.40 偏碱偏碱 结论结论 呼碱呼碱 举例举例 pH7.35pH7.35、HCOHCO 3 3 - - 32 32 mmolmmol/L/L、PaCOPaCO 2 2 60mmHg60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2 2 60 mmHg 60 mmHg40mmHg 40mmHg 可能为呼酸可能为呼酸 HCOHCO 3 3 - - 32 3224 24 mmolmmol/L /L 可能代碱可能代碱 但因但因pH 7.35pH 7.357.40 7.40 偏酸偏酸 结论结论 呼酸呼酸 3.3.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根据上述代偿规律 一旦一旦HCOHCO 3 3 - - 和和PCOPCO 2 2 呈相反方向变化呈相反方向变化 必定为混合性性酸碱失衡必定为混合性性酸碱失衡 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二种情况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二种情况 (1)PaCO(1)PaCO 2 2 升高同时伴升高同时伴HCOHCO 3 3 - - 下降下降 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 举例举例 pH 7.22pH 7.22、HCOHCO 3 3 - - 20 20 mmolmmol/L/L、PaCOPaCO2 2 50 mmHg 50 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2 2 50 5040 mmHg40 mmHg、 、HCOHCO 3 3 - - 20 2024 24 mmolmmol/L /L 结论结论 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酸 (2)PaCO(2)PaCO 2 2 下降同时伴下降同时伴HCOHCO 3 3 - - 升高升高 肯定为呼碱并代碱肯定为呼碱并代碱 举例举例 pH 7.57pH 7.57、HCOHCO 3 3 - - 28 28 mmolmmol/L/L、 PaCOPaCO2 2 32 mmHg 32 mmHg 分析分析 PaCOPaCO 2 2 323240mmHg40mmHg HCO HCO 3 3 - - 28 2824 24 mmolmmol L L 结论结论 呼碱并代碱呼碱并代碱 PaCOPaCO 2 2 和和HCOHCO 3 3 - - 同步升高或者下降的病人也有同步升高或者下降的病人也有 合并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合并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 需用酸碱失衡的公式计算来判断需用酸碱失衡的公式计算来判断 举例举例 pH 7.37pH 7.37、PaCOPaCO 2 2 75mmHg75mmHg、HCOHCO 3 3 - - 42 42 mmolmmolL L 分析分析 PaCOPaCO2 2 75 75明显大于明显大于40 mmHg40 mmHg HCO HCO 3 3 - - 42 42明显大于明显大于24 24 mmolmmolL L pH 7.37 pH 7.37在正常范围内在正常范围内 提示有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提示有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公式判断用单纯性酸碱失衡公式判断 PaCOPaCO2 2 75 7540 mmHg 40 mmHg 提示有呼酸可能 提示有呼酸可能 用公式计算用公式计算HCOHCO 3 3 - - =0.35PaCO =0.35PaCO 2 2 5.585.58 =0.35(75-40)5.58=12.255.58 =0.35(75-40)5.58=12.255.58 预计预计HCOHCO 3 3 - - =24=2412.255.58=41.8312.255.58=41.8330.6730.67 实测实测HCOHCO 3 3 - - 42 4241.83 41.83 mmolmmol L L 提示代碱存在提示代碱存在 结论结论 呼酸并代碱呼酸并代碱 记住钱教授提供的:呼酸公式记住钱教授提供的:呼酸公式 呼酸公式:呼酸公式: HCOHCO 3 3 - - =0.35PaCO =0.35PaCO 2 2 5.585.58 4.4.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 正确使用公式必须要遵从以下步骤正确使用公式必须要遵从以下步骤 必须首先通过动脉血必须首先通过动脉血pHpH、PCOPCO 2 2 、HCOHCO 3 3 - - 三个参数并三个参数并 结合临床确定原发失衡结合临床确定原发失衡 根据原发失衡选用合适公式根据原发失衡选用合适公式 将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将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HCOHCO 3 3 - - 或或PCOPCO 2 2 相比作出相比作出 判断,凡落在公式计算代偿范围内判断为单纯性判断,凡落在公式计算代偿范围内判断为单纯性 酸碱失衡,落在范围外判断为混合性酸碱失衡酸碱失衡,落在范围外判断为混合性酸碱失衡 若为并发高若为并发高AGAG代酸的混合性酸碱失衡,则应计算代酸的混合性酸碱失衡,则应计算 潜在潜在HCOHCO 3 3 - - ,将潜在,将潜在HCOHCO 3 3 - - 替代实测替代实测HCOHCO 3 3 - - 与公式计算与公式计算 所得的预计所得的预计HCOHCO 3 3 - - 相比相比 举例举例 pH7.53pH7.53、PaCOPaCO 2 2 39mmHg39mmHg、HCOHCO 3 3 - - 32mmol/L 32mmol/L 分析分析 HCOHCO 3 3 - - 323224 24 mmolmmolL,L,提示有代碱可能按代碱提示有代碱可能按代碱 公式计算公式计算 PaCOPaCO 2 2 =0.9HCO=0.9HCO 3 3 - - 5=0.9(32-24)55=0.9(32-24)5 =7.25 mmHg =7.25 mmHg 预计预计 PaCOPaCO 2 2 = =正常正常PaCOPaCO 2 2 PaCOPaCO 2 2 =40=407.257.25 =52.2 =52.242.2 mmHg42.2 mmHg 实测实测 PaCOPaCO2 2 39 mmHg 39 mmHg42.2 mmHg42.2 mmHg 提示提示 有呼碱成立有呼碱成立 虽然此时虽然此时PaCOPaCO2 2 39 mmHg 39 mmHg在正常范围内,仍可诊断在正常范围内,仍可诊断 为原发代碱的基础上合并相对呼碱为原发代碱的基础上合并相对呼碱 代碱公式代碱公式 PaCOPaCO 2 2 =0.9 =0.9 HCOHCO 3 3 - - 0.5 0.5 举例举例 pH7.39pH7.39、PaCOPaCO 2 2 24mmHg24mmHg、HCOHCO 3 3 - - 14 14 mmolmmol/L/L 分析分析 HCOHCO 3 3 - - 141424mmol/L24mmol/L,PaCOPaCO 2 2 242440 mmHg40 mmHg pH 7.39 pH 7.397.40,7.40,提示代酸存在提示代酸存在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PaCOPaCO 2 2 =1.5HCO=1.5HCO 3 3 - - 82=1.51482=1.5148282 =27 =2731 mmHg31 mmHg 实测实测 PaCOPaCO 2 2 242427mmHg27mmHg 提示提示 呼碱存在呼碱存在 虽然虽然pH 7.39pH 7.39在正常范围内在正常范围内 仍可诊断为呼碱并代酸仍可诊断为呼碱并代酸 代酸公式代酸公式 PaCOPaCO 2 2 =1.5 HCO=1.5 HCO 3 3 - - 8282 5.5.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的判断甚为重要,动脉血气分析虽对酸碱失衡的判断甚为重要, 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但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 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有错误的。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必须结合临 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床、其它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举例举例 pH 7.45pH 7.45、PaCOPaCO2 2 52 mmHg 52 mmHg、HCOHCO 3 3 - - 35 35 mmolmmol/L/L 分析分析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判断为判断为 HCOHCO 3 3 - - 35 3524 24 mmolmmol/L /L 可能为代碱可能为代碱 PaCOPaCO2 2 52 5240 mmHg 40 mmHg 可能为呼酸 可能为呼酸 pH 7.45pH 7.457.40 7.40 偏碱偏碱 结论结论 代碱代碱 若按代碱公式计算若按代碱公式计算 预计预计PaCOPaCO 2 2 正常正常PaCOPaCO 2 2 PaCOPaCO 2 2 40400.90.9(35-24 35-24)55 44.944.954.9 mmHg54.9 mmHg 实测实测PaCOPaCO2 2 52 mmHg 52 mmHg在此代偿范围内在此代偿范围内 结论结论 代碱代碱 结合病史,此病人系肺心病病人,原有血气分析结合病史,此病人系肺心病病人,原有血气分析 示呼酸,经使用呼吸机和积极抗感染改善通气治示呼酸,经使用呼吸机和积极抗感染改善通气治 疗后,病情有明显改善。故应判断为呼酸并代碱疗后,病情有明显改善。故应判断为呼酸并代碱 ,也可称之,也可称之COCO 2 2 排出后碱中毒排出后碱中毒 (post post hypercapnichypercapnic alkalosis alkalosis) 四、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危重病人四、动脉血气分析在呼吸危重病人 诊治中注意的几个问题诊治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1.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有效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有效的 适度适度PaCOPaCO 2 2 缓慢缓慢 确保确保PaOPaO 2 2 60mmHg60mmHg PH 7.207.25 PH 7.207.25 此策略可用于此策略可用于COPDCOPD、慢性呼吸衰竭救治、慢性呼吸衰竭救治 在确保在确保PaOPaO 2 2 60mmHg60mmHg基础上基础上 升高升高PaCOPaCO2 2 可缓慢下降 可缓慢下降 2.2.严重严重COCO 2 2 潴留、特别是急性潴留、特别是急性COCO 2 2 潴留潴留 通畅气道通畅气道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 COCO 2 2 不宜过多补碱性药物不宜过多补碱性药物 当当PH PH 7.207.20时时 可不补可不补 PH PH 7.207.20时时 少补少补 5 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404060ml/60ml/次为宜次为宜 短期内不能短期内不能COCO 2 2 呼酸并代酸呼酸并代酸 可适当加大补碱量可适当加大补碱量 避免避免post-post-hypercapnichypercap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