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本科血栓》PPT课件.ppt_第1页
《临床本科血栓》PPT课件.ppt_第2页
《临床本科血栓》PPT课件.ppt_第3页
《临床本科血栓》PPT课件.ppt_第4页
《临床本科血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 检测检测 病例: 患者男,12岁,跛行.自幼有出血倾向,轻微创 伤后出血难止.否认有皮肤粘膜淤斑淤点现 象.查体:左膝关节肿胀。 血液一般检查结果: RBC 3.010 12/L, HGB 90 g/L, PLT 18010 9/L,其它无异常. 疑诊为? 该进一步做哪些化验检查? / 4 讲课提纲 1.血管壁、血小板检测检测 2.凝血因子、纤纤溶活性检检 测测 3.试验项试验项目的选择应选择应用 出血 血栓 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与维持 三个时相三个时相 一、血管壁的检测(筛选试验) v1、 出血时间测定BT 指皮肤受刺激后,出血至自然止血的时间。 反映毛细血管透性、脆性及血小板量与质 出血时间测定 参考值 2.59.5分钟 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 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继发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管性血友病、DIC 药物影响如服用潘生丁、乙酰水杨酸 血管壁的检测(诊断试验)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活性测定 v参考值 v意义 vWF减低见于vWD vWF增高见于剧烈运动,心肌梗死,脑 血管病变,尿毒症 v此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高,为诊断vWD的重 要试验 2、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 v6-酮-PGF1a是血管内皮细胞膜PGI2终 末产物,具有阻止血栓、溶栓作用 vELISA法定量 v参考值:17.97.2mg/L v临床意义:减低见于血栓疾病 3、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 【参考值】 (2552)g/L 【临床评价】 1、TM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抗凝指标。 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且 与损伤程度相关。DIC发生后通过TM估计其 疗效和预后 2、血浆TM水平增高常见于糖尿病、SLE、DIC 、AMI、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 尿毒症综合征、脑血栓、白血病等。 二、血小板检测 v筛选试验:PLT、CRT v诊断试验:血小板黏附/聚集试验 血小板抗体测定 血小板促凝活性测定 血栓烷B2测定 1、血块退缩试验 CRT 1)、原理 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小板伸出伪足 ,“抛锚”附着纤维蛋白于上,当血小板向心 性收缩时,使纤维蛋白网眼缩小,血清析出。 测定析出血清量占全血体积比,反映血块收缩 能力 CRT v结果:CRT=血清量 / 全血量 正常值为48% - 64% 2 hr开始收缩,24hr完全收缩 v意义:CRT40%为退缩不良 见于 血小板减少、无力症 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严重凝血因子缺乏 多发骨髓瘤等球蛋白增多症 vELISA法检测四型(PAIgG、PAIgA、 PAIgM、PAC3) v相关抗体特别是IgG增高主要见于ITP 。 v疗效观察 v其它免疫性疾病如SLE、慢活肝、MM 2、血小板抗体PAIg测定: 3、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 试验 临床意义 v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血小 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见于血栓前 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 v减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 骨髓增生性疾病、ITP、急性白血病、服用 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静脉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4、血栓烷B2测定 v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 TXA2(稳定物 TX2) 、PGI2(稳定物酮PGI2)。 vTXA2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血栓 PGI2扩血管,拟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 TX2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及血栓疾病 减低见于溶栓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三、凝血因子检测 一期止血由血管壁、血小板参与完成; 二期止血缺陷由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参 与完成。 v凝血机制 内源 外源 a a a a, Ca2+,a a,Ca2+, PF3 PF3 a 共同 a,Ca2+,a PF3 a a ( 纤维蛋白) 参与因子 筛选试验 l外源 ,Ca2+ PT v内源 ,Ca2+ KPTT v共同 Ca2+ TT 1、血液凝固时间CT v指血液离体后置试管中,自采血开 始至血液凝固所需时间 v反映内源性途径凝血功能 v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510分钟, 硅管法1532分钟 CT延长见于: 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WD 其它因子如、 、缺乏、减少(严 重肝损) 纤溶亢进或抗凝药物 CT缩短见于 高凝状态 (敏感性差,不用)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Ca2+ 接触因子激活剂磷脂 血浆 反映内源性途径凝血功能 参考值 3340秒, 比正常对照延长10秒以上有意义 临床意义: APTT延长见于甲型血友病和因子、 、缺乏;监测肝素治疗。 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 APTT交叉纠正试验: 鉴别血友病 不能纠正提示存在抗凝物 组织浸出液() 血浆 Ca2+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反映外源性途径凝血功能 v参考值: 1113秒,比正常对照延长 3秒以上有意义 v通常报告比率PTR和标准化比值INR 临床意义: PT延长见于外源因子缺乏如 和 、缺乏、DIC 、VitK缺乏、肝 硬化 肝素或FDP增多 PT缩短见于血栓病、高凝状态 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以 INR为2.03.0为宜。 凝血因子诊断试验 4、纤维蛋白原Fg(FIB)测定 仪器法原理: 在受检血浆中加人一定 量凝血酶,使血浆中的 纤维蛋白原Fg转变为纤 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 计算Fg的含量。 v结果与意义:定量2-4g/L 增多见于糖尿病、心梗、急性传染病、 肾炎、骨髓瘤、结缔组织病等 减少见于DIC、肝硬化、严重肝损、 原发纤溶亢进 四、抗凝系统检测 1、凝血酶时间TT: 以标准凝血酶裂解受检血 浆中纤维蛋白原使形成纤 维蛋白,至血浆凝固的时 间称为TT。如纤维蛋白原 少或存有抗凝物则TT延长 。 标准凝血酶 血浆 TT意义: v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意义(一般约18 秒) vTT延长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 、有循环抗凝物 ; vTT纠正试验: TT延长后加甲苯胺兰纠正 可以纠正见肝素治疗、DIC、SLE, 不可纠正见FDP升高 五、纤溶活性检测 v筛选试验筛选试验 有优优球蛋白溶解试验试验 、D-D二聚 体定性试验试验 、纤维纤维 蛋白原降解产产物定性测测 定 v诊诊断试验试验 有纤纤溶酶原及纤纤溶酶原激活物测测 定、3P试验试验 结果: 血清标本FDP10 mg/L 尿液FDP10 mg/L。 定性均为阴性 vFDP(1040 mg/L)见急性静脉血栓、心 梗、严重肺炎大手术、恶性肿瘤、休克 vFDP(40 mg/L)见于DIC、原发纤溶 、溶栓治疗 v尿FDP见肾移植排斥反应、肾小球炎等 vFDP测定为DIC诊断可靠指标 1、血清(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2、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测 定 v方法 胶乳凝集法 ELISA法 v参考值 胶乳凝集法为阴性; ELISA法 2项项增高 v Fbg进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g/L v 3 P 阳性(不敏感) FDP(最敏感)、D-D 增高 v PT、APTT 延长长或缩缩短 v AT 或PC 活性降低 v PLG:Ag (纤溶酶原) 200mg/L v :C 50%(肝病必备 ) v ET-1或TM (内皮素) 增高 vDIC实验积实验积 分评评判 5分 显显性DIC (3项项阳性) 2积积分 5 ,非显显性DIC 重点提示 vBT APTT PT TT CRT FDP 3P 试试 验验参考值值与临临床意义义 v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