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马嵬(其二) 知识识与 能力 了解李商隐隐的生平和艺术创艺术创 作 ;把握这这两首诗诗的意境、情感和 表现现方法。 过过程与 方法 诵读诗诵读诗 歌,体会李商隐诗隐诗 歌意 境高远远、语语言华华美、情深意浓浓 的特点。 情感态态 度价值值 观观 体味诗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际遇,激 发忧发忧 国忧忧民的情怀怀。 白居易曾对一个人说过,今生今世,愿我 死之后,转世投胎做你的儿子,看来我是 比不上你了。此人的诗是诗苑奇葩,文是 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 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 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 丽工整,才情富赡,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 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 文的金科玉律。他就是李商隐晚唐诗 坛一颗耀眼的明珠。 四、名句默写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 2_, 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 是当时已惘然。 3空闻虎旅传宵柝,_。 4_,当时七夕笑牵牛。 【自主校对】 一、s xin cn wn l tu chu wi jun 二、1.缘由,来由 正,直 右端 指一种 2托付 托付 假托,假借 3还有 再 更加 改变 更换 夜里的计时单位 4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计策,办法 筹划,筹措 谋划 5副词,难道,哪能 副词,大约 可 以 值得 三、1.青春年华,此指一生 2.伤春之心 ,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迷 惘,茫然 四、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 无复鸡人报晓筹 4.此日六军同驻马 一、作者档案 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义山, 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 活在日趋衰败的晚唐,对黑暗政治表现出 强烈的不满,力图革新,但因受牛李党争 的影响,被人排挤,终身潦倒。 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积极浪漫主义精 神和严谨、深沉、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融合 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彩,形成自己新的风格 和流派。但也有语言晦涩、用典生僻的缺陷。现 存有李义山诗集。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温李”。在诗体上专学 杜甫的七律(杜牧以七绝见长)。 二、背景回放 (1)锦瑟这首诗作于诗人罢盐铁推官回郑州 闲居之后,不久便病故了。因为一生在“牛李党 争”的夹缝中讨生活,落魄潦倒,故晚年回顾一 生的坎坷遭遇,辛酸悲痛,不可胜言,所以这 首诗的感情特别哀伤悲愤。 (2)马嵬(其二)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唐玄 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进,逼玄宗 赐死杨贵妃及其亲属,史称“马嵬之变”。 一、整体悟读 1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 析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 。 参考答案: 诗诗歌 原文 典故 对对表现现人物感情的作用 庄生 晓晓梦 迷蝴 蝶 庄周 梦蝶 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 之境,借此隐喻隐喻 年轻时轻时 沉 迷的美妙情境。 望帝 春心 托杜 鹃鹃 望帝 春心 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怀,亦表 达殷切的思念之情。 沧沧海 月明 珠有 泪 月明 珠泪 明月珠泪,构成一个朦胧胧的 妙境,表达复杂杂的怅怅惘情怀怀 。 蓝蓝田 日暖 玉生 烟 蓝蓝田 玉烟 借此理想景色,抒发发一种对对 于高洁洁情感无法亲亲近的怅怅恨 。 2.仔细阅读马嵬(其二)一诗,谈谈这首诗的 “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 作用。 参考答案: “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 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它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 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 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 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 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 远离忠贤,以至于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二、局部涵泳 1如何理解锦瑟首联的表现手法和含义? 参考答案: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华年。”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意思是: 锦瑟呀,你要那么多的弦干什么?你每根弦上发 出的音乐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用瑟起兴不是无因的,瑟这种乐器本可以 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 跟哀怨的情调联系在一起,如:“何时诏此金钱 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 悼丁君)这首诗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 诗人由此而思及“华年”,它的情调也就可想而 知了。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 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那就更能引人遐想了 ,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 2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在艺术表现手 法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内容上看,大多数 诗都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 李商隐这首诗,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别开生面 的,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简要分析一下。 参考答案: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并不像别 的诗篇那样,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杨贵妃一个人 头上,认为她是红颜祸水,认为她的存在,是导 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由盛转 衰的原因,而对唐玄宗也仅仅认为他是受杨贵妃 的迷惑,才导致唐朝的衰败。 而李商隐的诗则不是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嵬之 变”之所以会发生,也有唐玄宗的原因,颈联中“ 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马嵬之 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玄宗以为可以和杨贵妃天 天在一起,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 以嘲笑。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暗含的意思, 即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对玄宗也加以指责 。另外,“六军同驻马”这一句能看出唐玄宗的自 私虚伪,既然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 ,他们就应该永不分离,可现在呢?在紧要关头 ,还是要把杨贵妃赐死,来换取自己的苟且偷生 。此诗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 三、开放探究 关于锦瑟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你以为会是哪一种说法,或有其他的主题? 思路提示一:悼亡说,以朱彝尊为代表:“此悼 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 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 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 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 ,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 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 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 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 (摘自李义山诗集评语) 思路提示二:自伤说,以何焯为代表:“此篇乃 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 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 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 。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摘自李义山诗集评语) 思路提示三:以瑟自比说,以汪师韩为代表:“ 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 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 ,有此文章,即已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 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 百之午矣。 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 ,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 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 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 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 自在蓝田。” (摘自诗学纂闻) 思路提示四: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 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即自伤 身世说。联系全诗的感情基调,似乎应有生离 死别之恨、理想破灭之痛,虽然诗题“锦瑟”, 但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 “无题”之作。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其 中往复低回的况味是极复杂的。其意境高远, 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 ,须从大处读之。 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 1锦瑟 关于锦瑟的主题,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此 诗系自伤身世。联系全诗的感情基调,应有生离 死别之恨、理想破灭之痛,虽然诗题“锦瑟”,但 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 题”之作。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 2马嵬(其二) 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 死。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 锦瑟 1迷离的意境 首联用民歌的起兴手法,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 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 引人遐想,意境迷惘。 颔联用庄周梦为蝴蝶事,是眼下的困顿状态,是 一场梦,还是眼下是真,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 是梦?诗人好像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泪是美人之泪还是作者之 泪?“珠有泪”“玉生烟”,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虽 然怅惘、悲伤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但至于象征意 义,只能各抒己见。 2清丽的语言 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鲁迅语) 从这首诗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写诗人听瑟的 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 空如话,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 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 丽的特点,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 的意蕴,可以使人品味无穷。 3奇妙的典故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 故,借此典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 情境。 “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杜宇的典故,诗人借 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 念。 “沧海月明珠有泪”,用了南海鲛人的典故,诗 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 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 旷浩净的爱赏,又有对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借蓝田玉山具有极高 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 法亲近的怅恨。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 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 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程度,所以不碍于 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马嵬(其二) 1渲染典型、特殊环境 这首诗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 旅传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 典型环境,而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 情也依稀可见。 2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更是本诗最主要的特色 。诗人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 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 心情跃然纸上。“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 ,“四纪为天子”与“卢家有莫愁”运用对比手法 ,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其迷恋女色、荒 废朝政与虚伪、自私的面貌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 A项,“弦”应读xin,“卜”应读 b;C项,“庇”应读b;D项,“勾”应读 u。 答案: B 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析: B项,“枉”应为“惘”;C项,“霄”应为“ 宵”;D项,“季”应为“纪”。 答案: A 解析: D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皇绕 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答案: D 4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析: 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 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答案: C 5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 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 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 ,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 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 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 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了。 解析: A项意思为:不管来生怎样,今 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 答案: A 一、文段精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11题。 锦 瑟 李商隐 6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根据首联两句,可以判明作此诗时,诗人 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 B颔联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 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怅惘。 C“望帝”一句以望帝的传说,寄托对理想的 追求和失望的悲哀。 D尾联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 端的“华年”相互呼应。 解析: A因为李商隐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 无法知人论诗,故对其诗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 对这首诗的理解,课本上就列出了4种,实际上 有20多种。 答案: A 7锦瑟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_ _ _ _ 答案: 锦瑟叙述与用典结合,抒发了迷惘 沉痛、不堪回首之意。 8诗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是哪几句?这 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 _ _ 答案: 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 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 的“此”词概括。 9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 法? _ _ 答案: 用典: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其内容和 作用课本注释中已有详细说明。通感兼夸张:珠 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留恋与怀念。 10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可”什么意思 ?什么用法?“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只是”怎么 理解? _ _ 答案: “可”,怎么,表否定的疑问副词;“只 是”也是副词,就是,可惜是。 11李商隐的朦胧诗锦瑟,清代文学家 朱彝尊认为是“悼亡诗”,清初校勘家何焯认 为“乃自伤之词也”,清代学者汪师韩认为“是 以古瑟自况”,你认同哪种说法,或另有什么 新解,试简要说明。 _ _ _ _ 答案: 朱彝尊的理由是:“意亡者喜弹此,故 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何焯的理由是: “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 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 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二、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 风 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宝剑篇:初唐将领郭元振,向武则天呈 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 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 天大为赞赏。新丰酒:典出唐代马周游长安,宿 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 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监察 御史。 12发挥想象,描摹诗中诗人的形象。 _ _ _ _ 答案: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怀才不遇,长期沉沦 飘泊,凄凉孤孑,愤郁不平而又欲极力挣脱苦闷 的志士形象。 13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_ _ 答案: “黄叶”与“青楼”对比,“新知”和“旧好” 对比,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对比等。 14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 仿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6分)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 、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 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 _ _ _ _; 读李商隐, _ _ _ _; 读李商隐, _ _ _ _。 答案: 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风双飞 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我懂 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忠 诚的告诫 15李商隐的诗,一向以难于理解而著称,梁启 超曾经说过:“李商隐的诗,我也读不懂,但每 次读到锦瑟重过圣女祠等诗,就会自然 产生一种美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难以释手 。”锦瑟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爱情 诗,也有人说是李商隐年老回忆旧时叹咏身世的 诗(从“一弦一柱思华年”理解)。 请结合李商隐的身世,谈谈你对这首诗主旨的理 解和认识,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8分) _ _ _ _ _ _ 答案: 锦瑟是诗人在身心疲惫的晚 年,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之路所作的一个无 奈的回忆。全诗借锦瑟起兴,作者想到了 自己迷惘的青春少年,想到了自己苦难的 人生旅程,想到了自己的血泪诗篇,想到 了自己如蓝田玉一样自生自灭、即将湮没 在荒郊野岭的人生结局,李商隐若有所思 地安慰自己:想开点吧,别再难过了,其 实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还是让后人来追 忆我的人生吧。 咏史诗简介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借 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 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 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 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 因为咏史诗多含有“怀古”的成分,所以一般都概 括为咏史怀古诗。它是指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或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 、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 今等目的的一类诗歌。这类诗歌多写古人往事, 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含蓄,所以,我们阅读和鉴 赏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弄清史实。对诗歌(词、曲在内)所涉及的 史实和人物要有所了解并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透过这些史实揣测诗人的用意和诗歌主旨。 二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两种情 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 是感慨个人的身世遭际,往往只抓历史的影子 。要分析作者的真正意图来把握领悟其感情。 三要分析写法。任何文章都讲究章法,分 析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比如景情关系 、人事与自己的关系等的安排,抒情方法 的运用,都有利于理解和把握诗歌。 四要联系作者自身的背景或创作背景。 李商隐名句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 (6)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 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 氏亭寄怀崔雍崔袞) (8)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二首其一) (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二绝 其一) (1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 因才致累的诗人李商隐 文本回顾 晚唐时期,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 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 争斗不休,成为当时政治的一大矛盾。李商 隐先因文章才学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 识,推荐为官,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 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令人感慨的是:李商隐对“牛党”的排斥虽怨而 不怒,对“李党”王茂元的女儿王氏情深意笃, 恩爱有加。更令人深思的是:李商隐在“牛李 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 ,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 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 应用角度 “辩证地看问题”“逆境出人才”“生 存环境” 诗歌用典 方法点拨 锦瑟一诗中四处用典,或写年轻时沉迷的美 好情境;或写恨怀、伤感之情;或写复杂的怅惘 之情。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 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 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 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 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 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 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 ,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 诗歌用典有如下功用: (1)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 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以证今”也 。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画蛇添 足”的典故。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之为立 论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2)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 ,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 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苏东坡之仇池 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 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 太大之难堪。 (3)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 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 减少语辞之繁累。如李商隐之览古诗: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赦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瓦飞”一典出自汉书,“景阳钟”之 典出自南史,“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 ,出自庄子。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 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 之繁累。 (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 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严谨,从而增加外形 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 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 此词一题“郴州旅舍”,是宋哲宗绍圣 四年秦观在郴州贬所时所作。驿寄梅花:陆凯 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鱼传尺素: 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 鲤鱼,中有尺素书”。为谁:为什么。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驿寄梅花”“鱼 传尺素”这两个典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_ _ _ _ 我看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其中以男 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婉转, 辞藻典雅,摹写曲折入微。当然也有 一些诗篇绮语飞荡,轻薄浮艳,透露 出作者沉湎于情爱而不能自拔的心境 。他的诗意往往是避真就幻,刻意求 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 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宣泄出 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渡和关联,诗句间跳 跃很大。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 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如雾里看花,后人评价 极为分歧。如王渔洋诸人,曾发过“一篇锦瑟 解人难”的感叹。 正如我们看凡高的画,有些色彩和构图 并不能理解,凡高用他精神病人的眼光 来审视这个世界,以至他的画含着诡异的 力量和神秘的风情,李商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