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_第1页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_第2页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_第3页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_第4页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姓名:林然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指导教师:朱永春;彭晋媛 20070601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中文摘要 iv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民间信仰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为普遍的一类,属于民居(或 乡土建筑)范畴。福建的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就现有资料看,福建是 各类民间信仰神灵最多的省份,有着诸如妈祖、关帝、临水夫人、水 部尚书、保生大帝等信仰对象。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福建人民的日 常生产和生活,而且还辐射到台湾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民间信仰建筑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建筑载体, 具有较高的文化与 建筑研究价值。而附属于民间信仰建筑的古戏台,既是其重要构成要 素,同时也是戏剧演出的场所,在民间信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以民间信仰建筑为独立建筑类型的研究并未真正展开, 以至于人 们常常将民间信仰建筑与宗教建筑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民间信 仰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即以福建民间信仰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 兼论古戏台的源流、类型与制式。 在第一章绪论中,首先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提出了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 述。 第二章从福建民间信仰建筑产生的前提条件福建民间信仰入 手,叙述了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总结了民间信仰的主要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对福建民间信仰建筑进行了资料考订。 第三章继续从民间信 仰的角度,将民间信仰建筑分为先贤祠庙型、亚神庙型、神庙型和傩 庙型四类,并分别举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在总结了中国古代戏台建筑 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对福建民间信仰建筑戏台的源流、类型与制式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中文摘要 v 进行了探讨。论文第五章将民间信仰建筑的各构成要素一一进行分 析,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对民间信仰建筑的空间形 态、光影、色彩运用以及古戏台的装饰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福建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建筑 古戏台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英文摘要 iii abstract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is an extremely universal kin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t belongs to th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or local architecture). fujian folk religion has a long history. according to existence information, fujian has the most folk religion in china, such as ma zu, guan di, mrs lin shui, water department shang shu, guarantees lives god and so on. fujian folk religion not only profound its affect on fujian peoples daily production and the life, moreover, it also radiates to taiwan province and some countries and the area in southeast asia.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is the location where the folk religion activity takes place in, has a higher culture and the architecture research value. and the archaic stage which attached to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as its important part, simultaneously also is the place which the play performs, is playing the vital role in the folk religion activities. because the research on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as an independent architecture type does not carry out, people frequently mistake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with the religious architec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the paper is composed by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has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英文摘要 iv outlined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goal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propose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carry 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fujian folk religion 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of fujian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narrates it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d the folk religion main characteristic, and carried on the material examination in this foundation to the fujian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the third chapter continues from the folk religion angle to divides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into the saints temple, the lower temple, the temple and nuo temple, and separately gives an example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d chinese archaic stage archite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discuss the source, the course and the type of the fujian archaic stage. the fifth chapter states in the foundation in fron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n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one by one, and discusses it mutually between the influence relations. finally, the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spatial shape, the light shade, the color ut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archaic stage decoration essential factor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fujian, folk religion, folk religion architecture, archaic stage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图录 86 图图 录录 图2- 26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戏 台 19 图2- 27 泉 州 天 后 宫 总 平 面 图 ( 图 片 来 源 : 泉 州 文 物 保 护 中 心) 20 图 2- 28 泉 州 天 后 宫 山 门 平 面 图 ( 图 片 来 源 : 泉 州 文 物 保 护 中 心) 20 图2- 29 泉州天后宫天后 殿 20 图 2- 30 泉 州 天 后 宫 寝 殿 平 面 图 ( 图 片 来 源 : 泉 州 文 物 保 护 中 心) 21 图2- 31 泉州天后宫寝 殿 21 图2- 32 泉州天后宫寝殿檐 柱 21 图2- 33 福州罗源陈太尉宫(图片来源: ) 22 图2- 34 福 州 罗 源 陈 太 尉 宫 戏 台 ( 图 片 来 源 : 罗 志 勇) 22 图 2- 35 福州罗源陈太尉宫平面图 (图片来源:福州古厝 ) 23 图 2- 36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外观 23 图 2- 37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戏台 23 图 2- 38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饮楼 23 图 2- 39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底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 24 图 2- 40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轴测剖切图 (图片来源: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 24 图 2- 41 宁德古田临水宫山门 24 图 2- 42 宁德古田临水宫戏台 25 图 2- 43 宁德古田临水宫鼓楼 25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图录 87 图 2- 44 三明永安青水永宁桥外观 25 图 2- 45 三明永安青水永宁桥灵元宫 26 图 2- 46 三明永安青水永宁桥戏台 26 图2- 47 三明永安青水永宁桥演戏场面 (图片来源: ) 26 图 2- 48 三明永安三房安仁桥 27 图 2- 49 三明永安沧海化龙桥戏台 27 图 2- 50 三明永安沧海化龙桥龙兴宫 27 图3- 23 泉 州 花 桥 慈 济 宫 所 祀 保 生 大 帝 吴 仐 神 像 28 图3- 24 莆 田 黄 石 镇 江 东 村 浦 口 宫 所 祭 祀 的 梅 妃 神 像 29 图3- 25 莆 田 拱 辰 头 亭 瑞 云 祖 宫 所 祀 田 公 元 帅 雷 海 青 神 像 29 图 3- 26 福州阳歧尚书祖庙平面图(根据朱永春、叶灵福建民间信仰建筑精 神空间分析插图重 绘) 30 图3- 27 福州阳岐尚书祖庙入 口 31 图3- 28 莆田黄石浦口宫的鸳鸯交首 拱 31 图3- 29 莆田黄石浦口宫拜 亭 33 图3- 30 莆 田 荔 城 区 黄 石 镇 江 东 村 浦 口 宫 匾 额 , 雕 琢 九 龙 八 凤 33 图 3- 31 泉 州 长 春 妈 祖 庙 面 临 晋 江 ( 图 片 来 源 : google earth 软 件) 35 图 3- 32 福州琴江天后宫对外开敞的戏台(图片来源:朱永春、叶灵福建民间 信仰建筑精神空间分析 ) 35 图 3- 33 从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宝塔第三层看古戏台 35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图录 88 图 3- 34 福州古田会馆天后宫立面 37 图 3- 35 泉州泉港东岳庙平面图 37 图 3- 36 泉州泉港东岳庙戏台 38 图 3- 37 龙岩汀洲府城隍庙平面图 38 图 3- 38 龙岩连城莒溪璧洲文昌阁外观 38 图 3- 39 福州林浦齐天府(图片来源:朱永春、叶灵福建民间信仰建筑精神空 间分析 ) 40 图 3- 40 福州林浦金圣猴亭(图片来源:朱永春、叶灵福建民间信仰建筑精神 空间分析 ) 40 图 3- 41 泉州石狮永宁城隍庙平面图 41 图 3- 42 泉州石狮永宁城隍庙山门 41 图3- 43 七爷八爷 (图片来源: ) 43 图 3- 44 福州林浦太保亭 43 图 4- 7 四库全书本 乐书 书影熊罴案 46 图 4- 8 山西省大同市华严寺大雄宝殿平面图(金) (根据中国古代剧场史 插图重绘) 47 图 4- 9 甘肃敦煌莫高窟 112 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局部(图片来源: ) 47 图 4- 10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驱疫(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 石) 53 图 4- 11 宋佚名大傩图 ,此图描绘由十二人组成的傩班的祭祀活动。图中 所持的畚箕、扫帚、水瓢和炊帚,以及鳖、龟甲、牛角、蚌壳、蛤蟆、蝴蝶形帽 子等都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傩 器 56 图4- 12 泉州浔埔顺济宫抬 阁 59 图5- 35 泉 州 天 后 宫 总 平 面 图 ( 图 片 来 源 : 泉 州 文 物 保 护 中 心) 62 图 5- 36 莆田黄石江东村浦口宫,主祭梅妃,附祭江国舅和慈济真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图录 89 君 62 图 5- 37 泉 州 花 桥 慈 济 宫 , 正 殿 主 祭 保 生 大 帝 , 配 殿 祭 祀 鄞 仙 姑。 63 图5- 38 泉州石狮永宁城隍庙抬 阁 63 图5- 39 泉州石狮永宁城隍庙戏 台 65 图5- 40 莆田秀屿东庄镇西温戏 台 65 图5- 41 泉州天后宫戏 台 65 图5- 42 泉 州 泉 港 东 岳 庙 戏 台 , 庙 门 在 戏 台两 侧。 65 图5- 43 泉州天后宫山门戏台背 面 67 图5- 44 莫 高 窟445窟 北 壁 盛 唐 绘 弥 勒 经 变 ( 图 片 来 源 : .tw) 67 图 5- 45 明人绘 南中繁会图 中的戏台 (图片来源: ) 67 图 5- 46 明 人 绘 南 都 繁 会 景 物 图 卷 中 的 戏 台 ( 图 片 来 源 : ) 68 图 5- 47 清刘阆春 农村演剧图(图片来源: ) 68 图 5- 48 泉州泉港东岳庙雨亭 68 图 5- 49 泉州泉港东岳庙与义烈庙香炉 69 图 5- 50 宁德古田临水宫钟楼 69 图 5- 51 泉州石狮永宁城隍庙的钟 70 图 5- 52 三明永安青水永宁桥灵元庙内的钟与鼓 70 图 5- 53 龙岩永定西陂天后宫看楼 72 图 5- 54 从戏台看雨亭 72 图 5- 55 琴江天后宫独立开敞的戏台(图片来源:朱永春、叶灵福建民间信仰 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 果。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 他人或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 有和承担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签 名 日 期: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 111 研究对象 民间信仰是“民间流行的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心理和行 为,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至一般的迷信。它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确的传人、严格 的教义、严密的组织等,也不像宗教信仰更多地强调自我修行。它的思想基础主 要是万物有灵论,故信奉的对象较为庞杂,所体现的主要是唯心论,但也含有唯 物主义的成分,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天地日月等自然信仰。 ”1 福建的民间信仰源远流长, “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2 。福建范围内 宫庙林立,所祭祀的神灵众多。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五十八祠庙记载: 礼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勤死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 则祀之,有戾乎此者皆淫祀之。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3 就现有资料看,福建是各类民间信仰神灵最多的省份,诸如妈祖、关帝、临 水夫人、水部尚书、保生大帝等。这些民间信仰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福建人民的日 常生产和生活,而且还辐射到台湾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民间信仰建筑是极为普遍的一类,属于民居(或乡土建 筑)范畴。但民间信仰建筑不等同于宗教建筑,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居。由于 以民间信仰建筑为独立建筑类型的研究并未真正展开, 以至于人们常常将民间信 仰建筑与宗教建筑混为一谈。如山西太原晋祠,一度被归入道教建筑4 ,后改 入坛庙类5 。准确地说,晋祠应当属于民间信仰建筑。 本文以福建民间信仰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 兼论古戏台的源流、 类型与制式。 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之一的民间信仰建筑,具有较高的文化与建筑研究价值,是 民间信仰活动的建筑载体;作为附属于民间信仰建筑的另一研究对象古戏台,既 1 夏征农主编.辞海(1999 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174. 2 脱脱(元).宋史m.卷 89地理志福建路. 3 黄仲昭(明)修纂.八闽通志m.(下册)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365. 4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11. 5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6.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2 是民间信仰建筑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戏剧演出的场所,在民间信仰活动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从福建民间信仰的角度研究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 试图着重解决 以下问题: 1探讨民间信仰建筑的构成,以及古戏台与民间信仰建筑中其他构成要素 的关系; 完整的民间信仰建筑有其固定的构成要素, 古戏台作为其独特的构成要素之 一,与民间信仰活动紧密相关,它的存在、演进同时也影响着其它要素的构成。 本文试图探讨戏台与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以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2探讨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福建民间信仰纷繁复杂,神灵众多。民间信仰建筑既有当地民居的特性,又 受到所祭祀神灵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筑所祭祀的神灵的归类区分来对福建 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作类型划分和特征归纳。 3厘清福建古戏台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戏剧活动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作为戏剧演出场所,戏台建筑的出现无疑与 民间信仰活动仪式的需要密不可分。随着戏剧的发展和民间信仰活动的变化,戏 台建筑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建民间信仰活动内在本质的分 析,查明福建民间信仰建筑中古戏台的源流、基本类型、组群特征。 4民间信仰建筑中的戏台与其他戏台的关系。 除民间信仰建筑戏台之外,还存在着宫廷戏台、宗祠戏台、会馆戏台、家庭 戏台、寺庙道观戏台等各种戏台类型。本文试图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演化。 113 研究意义 第一, 对具有福建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台资料的保存有一定作用。 本课题对福 建民间信仰建筑中古戏台的起源和演进的历史研究、对戏台的空间分析、对戏台 装饰艺术的收集整理, 为具有福建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台资料的保存起到一定的作 用。同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信仰建筑也籍以传承、更新与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3 发展。 第二, 对民居研究、 戏台建筑及当代城市公共观演空间的规划设计均有重要 参考价值。目前对福建民间信仰建筑的研究尚属空白,课题中对福建民间信仰建 筑研究的理论探讨,可望弥补民居研究中的这一缺环。另外,古戏台建筑作为传 统观演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空间构成、装饰构造对研究古代戏曲文化 史、当代城市公共观演空间的规划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从民间信仰角度 对戏台的研究,有助于从文化层面对戏台建筑空间重新认识。 第三, 对文物保护、戏剧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本课题的基础调研资料具 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课题中对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的分析研究,可供文 物保护工作参考,对戏剧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四, 对闽台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台湾的民间信仰主要来自福建省,本 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闽台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有关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的文献,到目前为止主要集中于戏剧界。戏剧界将戏 台作为戏曲文物进行研究,而建筑界对戏台建筑的研究则比较薄弱。 对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的研究,最早始于对戏曲的研究。20 世纪 20 年代,王 国维的宋元戏曲史6 开拓了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戏曲的新领域。此后,郑 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7 (1932 年)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中国戏剧。 对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世纪 3040 年代) ,为中国戏台建筑研究的起步阶段。年代) ,为中国戏台建筑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 时期以介绍戏台建筑为主,特别是齐如山、傅惜华在国剧画报上登载了不少 戏台的图片,初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对戏台建筑的分析研究也初见端倪。 卫聚贤于 1931 年发表元代演戏的舞台8 一文介绍了山西省万荣县西景 村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 年)的一座戏台,收录了宋、元、明、清有关戏台 的碑刻各一通,并试图论述戏台名称和历代戏曲特征之间的关系。 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卫聚贤.元代演戏的舞台j.清华大学文学月刊 2 卷 1 期,1931,12:17.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4 周贻白于 1936 年著 中国剧场史 9 , 这是有关中国剧场史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含三章十四节:第一章为“剧场的形式” ,包括“剧场” 、 “舞台” 、 “上下场 门”和“后台”共四节;第二章为“剧团的组织” ,分述“剧团” 、 “角色” 、 “装 扮” 、 “砌末”和“音乐” ;第三章论“戏剧的演出” ,内含“唱词” 、 “说白” 、 “表 情” 、 “武技” 、 “开场与散场” 。书中论道: “中国的戏剧,无疑地源出歌舞。即以 现在的戏剧的形式、也还未脱离歌舞的范围。然则在未有戏剧之前,歌舞演出的 地方,便当是剧场的前身了” 。这是以戏剧的视角来观察戏台。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 世纪世纪 5070 年代) ,是中国戏台建筑研究的拓展阶段。年代) ,是中国戏台建筑研究的拓展阶段。这一 时期,更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戏台的研究,同时研究的范围也有了一定的拓展。 墨遗萍于 1957 年发表记几个元代乡村戏台10 ,文中介绍了文物、文 献资料所记录的古代戏台 14 座,部分现在仍存,特别是首次公布了后来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山西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 丁明夷于 1972 年发表山西南部的宋元舞台11 ,文中按年代提供了 15 座宋、金、元代戏台的相关资料,并认为山西中南部在宋代特别是金元以来,无 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均普遍建立戏台。此外,文中还勾勒出中国戏台发展质变的 大致趋势: “平地上演出到建立高出地面的台子;由上无顶盖的露天舞台到有屋 顶的舞台;由演出的四面观到一面现” 。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初到现在) ,为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研究的繁荣阶 段。 年代初到现在) ,为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研究的繁荣阶 段。在这一时期,专著和论文的数量比前两时期有明显增加,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也有很大提高。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对戏台建筑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文物考 古和戏曲界,建筑史学者给予的关注则很少。 20 世纪 90 年代,为了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中国戏曲 志等书籍,展开了全国性的传统剧场调查,刺激了剧场的研究。这一时期起至 今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高琦华的中国戏台12 (1996 年) ,廖奔的中国古 代剧场史13 (1997 年) ,何兆兴的老戏台14 (2003 年) ,刘徐州的趣 9 周贻白.中国剧场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0 墨遗萍.记几个古代元代戏台j.戏剧论丛,1957(5). 11 丁明夷.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j.文物,1972(4). 12 高琦华.中国戏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3 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14 何兆兴.老戏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5 谈中国戏楼15 (2004 年) 。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一是在广度上有所拓宽,二 是受全国文化研究热的影响,结合地方文化背景探讨戏台,如周华斌的京都古 戏楼16 (1993 年) ,李畅的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17 (1998 年) ,谢涌涛、 高军的绍兴古戏台18 (2000 年) ,陈琪、张小平、章望南的花雨弥天妙 歌舞:徽州古戏台19 (2002 年) ,乔延忠的山西古戏台20 (2004 年) 以及薛林平、王季卿的山西传统戏场建筑21 (2005 年)等。 随着对戏台建筑研究的深入,开始从民间信仰角度研究戏台,这一阶段的研 究成果有:吴柯、朱永春的傩祭与中国传统建筑22 ,朱永春、叶灵的福 州民间信仰建筑精神空间分析 23 ,车文明的中国神庙剧场24 (2005 年) 。 到目前为止,对福建古代戏台建筑仅有零星的研究,如刘闽生的福建古戏 场建筑及其装饰艺术25 ,曹春平的福建古代的戏台26 。而从民间信仰 角度研究福建古代戏台基本上还属空白。 笔者认为,福建的民间信仰建筑与古戏台遗存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就对古戏台渊源的探究来看,必然会涉及到民间信仰建筑。因此,有必要以福建 的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为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13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131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在传统的建筑史学研究方法,即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结合的基础上, 引入归纳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1搜集文献资料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 可以迅速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15 刘徐州.趣谈中国戏楼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6 周华斌.京都古戏楼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7 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18 谢涌涛、高军.绍兴古戏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 陈琪、张小平、章望南.花雨弥天妙歌舞:徽州古戏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20 乔延忠.山西古戏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1 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戏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 吴柯、朱永春.傩祭与中国传统建筑j.华中建筑,2006(2). 23 朱永春、 叶灵.福建民间信仰建筑精神空间分析.第 7 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24 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5 刘闽生.福建古戏场建筑及其装饰艺术m.中华戏曲第 20 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26 曹春平.福建古代的戏台j.古建园林技术,2000(3).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6 和研究成果,为确定研究方向以及深入研究起到借鉴和理论指导作用。 本课题通过向民间信仰建筑管理人员询问了解、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索取、 互联网检索、图书馆借阅等方式以获得相关文献资料。 2进行实地调研 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是互相补充,相互推动的。文献研究可以给实地考察以 理论指导,而实地考察可以获取第一手的调查资料,获得文献资料所不能达到的 直观印象,加深理论理解,同时也可以发现现有文献中的问题,完善理论研究。 本课题根据福建省文物局文物登记总表,从中筛选出属于建筑类别的国家 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千个,再根据建筑名称筛选出属于民间信仰建筑 的保护单位两千余,按照所属城市划分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南平、三明、 宁德、福州、莆田九个城市分表。然后运用互联网逐一检索,以获得其重要程度 的直观认识。 最后根据其文物价值、 所祭祀对象、 是否附带戏台等条件进行选择, 尽量做到所调研对象按照城市均衡分布又不失代表性。 对于学校所在城市和交通 条件相对便捷的城市,适当增加调研对象。 3归纳比较总结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访问资料相结合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可以获得大量对研究对象第一手或第二手的资 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同一地区祭祀相同神灵的民间信仰建筑、 同一地区祭祀不同神 灵的民间信仰建筑、不同地区祭祀相同神灵的民间信仰建筑的类比,结合文献资 料和实地调研资料,获得理论分析的实证依据。 4综合提炼,结合图示,形成完整认识 图片资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需要大量文字才能描述准确的信息内容, 采用图 文结合的方式,对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的分析研究大有帮助。 132 可行性分析 国内已研究的相关理论为本课题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实地调 研、理论分析掌握第一手材料,经过归纳总结和进一步提炼,将其运用于民间信 仰建筑及其古戏台关系的分析研究中,使课题内容更加充实、更具可操作性。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 第一章 绪论 7 1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第一,研究视角创新。之前对戏台所作的研究,往往出于对戏曲的研究或对 戏台本身建筑形态的收集整理。 本课题选择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为研究 对象,首次从民间信仰的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民间信仰建筑与古戏台,开拓了研 究的新思路。 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第二,研究内容创新。对福建古戏台的归纳整理,此前仅有零星研究工作。 如刘闽生的福建古戏场建筑及其装饰艺术和曹春平的调查报告福建古代的 戏台 。本课题以福建古戏台作为突破口,首次以民间信仰与古戏台的内在联系 及其发展为主线,揭示古戏台的演进轨迹,拓展了研究的内容。 第三,研究方法创新。第三,研究方法创新。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多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研 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引入哲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宗 教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和具体等比 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创新性。 15 资料搜集方法和表达 1基础资料的搜集 本课题涉及到民间信仰建筑与古戏台这两个概念, 对此, 本文采用的措施有: 第一,借助互联网,对资料进行全面广泛的收集和初步整理工作; 第二,利用高校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以及各级档案馆等公共资源,收集文字 图片资料,查漏补遗; 第三,走访当地文保部门、规划部门,访问相关建筑管理人员以获得信息; 第四,对调查研究对象进行现场拍照,测绘成图,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资料搜集, 基本可以满足获取大量真实可靠的相关基础 资料的要求。 2基础资料的分析 在掌握一定量的基础资料的条件下,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提取到有用的 东西,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就成为又一个关键问题。这需要我们同时应用建筑历 史相关理论,还要结合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和民俗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 福建民间信仰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