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1 主要内容 l马克思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理论 l人力资本理论 l生命周期理论 date2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理论 date3 劳动力及其变动劳动力及其变动 1 1、劳动力、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身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身 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 和智力的总和。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资本论) 劳动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或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劳动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或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 2 2、劳动力数量变动、劳动力数量变动 短期变动 长期变动 l社会总人口数量的变化; l社会总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l适龄人口年龄范围的变化; l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l劳动力流动状况的变化。 date4 劳动力数量短期增加的原因 影响 因素 劳动 力参与率提高劳动 力资源增加就业人数增加 具 体 原 因 1、新成长的适龄人口 2、国外迁入 3、期内复、转、退伍军人增 加 4、期内学生毕业 5、刑满释 放 6、学生退学及升学率降低 7、非适龄老人重新就业 8、家务劳动 者参与 9、非适龄人口就业者增加 10、提前退休者重新就业 11、丧失劳动 能力者恢复劳 动能力并参与 1、新成长的适龄人口 2、国外迁入 3、期内复、转、退伍军人 增加 4、刑满释 放 5、提前退休者重新就业 6、非适龄人口就业者增加 7、非适龄老人重新就业 8、丧失劳动 能力者恢复 劳动 能力 1、新成长的适龄人口就业 2、国外迁入并就业 3、期内安置复、转、退伍 军人 4、期内学生毕业 并就业 5、期内安置刑满释 放人员 就业 6、非适龄人口就业者增加 7、失业者重新就业 8、家务劳动 者从事社会 劳动 9、提前退休者重新就业 10、丧失劳动 能力者恢复 劳动 能力并参与 date5 劳动力及其变动劳动力及其变动 3、劳动力质量提高 l涵义:劳动者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劳动技能以及精神素质的提高。 l主要途径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教育培训 l普通教育:初、中、高等学校教育,以培 养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一般的文化知 识,读、写、算的能力和一些基本的理论与技能,适应 面广。 l职业培训:各种专业学校、职工学校、培 训班等,以传授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专业性强,适应面窄。 l经验积累 date6 劳动力及其变动劳动力及其变动 l投资决策与政策问题 投资目的:取得投资收益 l经济收益 l社会收益 l精神收益 投资主体 l个人(家庭) l企业 l国家(政府) 影响因素 l工资政策:关键在于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 关联程度。 l就业政策:关键在于择业自由度 date7 劳动力资源利用 1、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 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中,已经就业及要求就业的失业人员 所占的比例。反映了社会劳动力最大可能利用的程度。 劳动力参与率 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 100% 2、就业率与失业率 就业率 在业人数 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100% date8 劳动力资源利用 失业率 失业人数 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100% 3、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在业人数 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 100% 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 date9 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 1、劳动力生产 l涵义:劳动力形成的过程,即从母体受孕起,直到把婴儿培养成劳动 力为止的全过程。 l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 作为自然过程:劳动力的生理条件自然发育成长的过程。 作为社会过程 l个体必须实现其社会化,才能成为劳动力 ; l劳动者成长过程交织着各种社会关系,并 不是纯粹个人的事。 l时间界限 劳动年龄:将达到劳动年龄但未直接就业、继续学习的时 间排除在外。 就业年龄:将达到劳动年龄但未直接就业、继续学习的时 间看成是劳动力生产过程的继续。 date10 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 2、劳动力再生产 l涵义:劳动者通过个人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补充和恢复劳 动力的消耗,获得新的劳动能力,以及提高劳动力的水平和质量。 l劳动力再生产的两方面 直接表现为“消费的生产”,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生产 者所造的物人化”的过程。 同时也包含在劳动力消耗过程之中,包含在信息交换过程 之中,表现为劳动的能动性。 l费用来源 家庭的生活、卫生保健及教育支出; 公共福利、卫生保健、体育、文化教育费用支出。 l费用构成 直接费用:家庭、国家和社会团体直接支出的费用; 间接费用:家庭、国家和社会团体为保证劳动力的生产而 损失掉的收益,包括工时损失、产假工资、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 。 date11 第二节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date12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1 1、含义:、含义:通过投资形成的、人体内具有的可用以获得未来收益或满足通过投资形成的、人体内具有的可用以获得未来收益或满足 的能力。的能力。 2 2、特点、特点 属于人的一部分,与人不可分;属于人的一部分,与人不可分; 其形成总是与日常消费混在一起,因而难以准确衡量;其形成总是与日常消费混在一起,因而难以准确衡量; 具有耐久性,不同于再生产性物质资本;具有耐久性,不同于再生产性物质资本; 具有异质性,难以进行准确比较。具有异质性,难以进行准确比较。 3 3、与劳动力的区别、与劳动力的区别劳动劳动劳动劳动 力力人力人力资资资资本本 考察角度考察角度 从作从作为为为为生生产产产产要素的性要素的性质质质质和作用不同和作用不同 于其它生于其它生产产产产要素之要素之处进处进处进处进 行考察的行考察的 从其形成及从其形成及对对对对投投资资资资者的作用者的作用进进进进行考察的行考察的 。 范范围围围围不同不同 只包括罗罗个人个人劳动劳动劳动劳动 力的内容力的内容 除包括个人除包括个人劳动劳动劳动劳动 力的全部内容之外,力的全部内容之外,还还还还 包括迁移等包括迁移等劳动劳动劳动劳动 力的使用力的使用费费费费用在内。用在内。 内容不同内容不同人具有的 人具有的劳动劳动劳动劳动 能力能力人人对对对对自身自身进进进进行投行投资资资资的的结结结结果。果。 date13 1 1、涵义、涵义 l l 张一德、袁伦渠张一德、袁伦渠劳动经济学概论劳动经济学概论:用于增加劳动力数量和提用于增加劳动力数量和提 高劳动力质量的投资。即包括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各种费用。高劳动力质量的投资。即包括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各种费用。 l l 李福田、陈宇李福田、陈宇劳动经济学原理劳动经济学原理: 狭义是指一个人成长为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和医狭义是指一个人成长为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和医 疗费用等等支出之和。疗费用等等支出之和。 广义是指除上述费用之外,还要加上劳动力就业安置费用。广义是指除上述费用之外,还要加上劳动力就业安置费用。 l l 上述定义的缺点上述定义的缺点 把纯粹消费的部分也包括在内;把纯粹消费的部分也包括在内; 与投资的概念不相符,没有说明与收益的关系。与投资的概念不相符,没有说明与收益的关系。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 *14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 定义:定义: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对人本身进行的投资。它不包括纯粹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对人本身进行的投资。它不包括纯粹 的消费支出和一个家庭按法律义务将婴儿抚养成一个劳动力的基本费的消费支出和一个家庭按法律义务将婴儿抚养成一个劳动力的基本费 用支出,包括衣食住行支出和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支出。用支出,包括衣食住行支出和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支出。 2、特点 以人为对象,其结果凝结在人身上,与人不可分; 与消费相混杂,因而难以准确衡量; 效果受个人天赋潜能和主观努力程度影响很大,因而难以衡量; 具有风险性,其风险性来自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和个人职业 成功的不确定,以及个人天赋潜能的差异等; 具有耐久性。 date15 人力资本理论 1、涵义:旨在解释劳动者个人、厂商及国家在劳动力上的投资行为 ,以及与此无关的劳动力市场变动情况的经济理论。其基本出发点是 把人的能力看成是对人进行投资的结果,并把人的能力看成是可用于 获取一定收益的资本人力资本。 2、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l早期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h冯屠能和欧文费雪尔三人认 为,全体国民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都是资本的一部分。 3、传统经济学对人力资本概念的排斥 l古典经济学时期劳动力素质相当低,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劳动能力还 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直接按人时数计量劳动; l劳动的同质性假设是进行边际分析必不可少的; l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把人看成资本,看成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 是对人格的贬低,是对人的自由的侵犯。 date16 4、五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兴起和迅速发展的原因: 将人看成资本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解释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不能解 释的一些重要经济问题,也称为“经济之谜”。主要是: l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量增长与物质资本及劳动量投入增长之间的 “残差”(residual)(舒尔茨,1961); l库兹涅茨(1961)之谜:资本-收入比下降,美国1869-1888年为 3.2,1909-1928年为3.6,1946-1955年却下降为2.5; l里昂惕夫(1956)之谜: 美国作为资本富裕的国家,1947年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却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实际工资大幅度增长之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 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普遍地大幅度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 date17 人力资本理论 l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之谜: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西 方国家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 l工人的收入和流动性的差别; l不同国家物质资本产出率的差别; l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奠基者 l西奥多舒尔茨:从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之谜”的角度,提出并阐 明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与性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 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等思想。代表性作品有: 关于农业生产、产出与供给的思考(1958); 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a); 人力资本投资(1961b); 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等。 date18 人力资本理论 le丹尼森: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929-1957年,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为20%,占实际国民 收入增长的23%,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42%。代表性作品有: 美国经济增长之源与我们面临的选择(1962); 教育贡献的衡量(1964); 增长率为什么会不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验( 1967)等。 lj明塞尔: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及 其变化之间的关系。代表性作品有: 个人收入分配研究(1957);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1958); 在职培训:成本、收益及意义(1962)等。 l date19 人力资本理论 lgs贝克尔:主要是从家庭生产和个人资源(特别是时间) 分配角度系统地阐明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为人力资本 的性质、投资行为作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代表性作品有: 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理论分析(1962); 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1964)等。 其中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被认为是现 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ate20 人力资本理论 6、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l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与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70年代, 主要是对教育、在职培训、健康、迁移、信息等投资形式与途径进行 了深入研究。 l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对 人力资本投资对个人与社会的经济收益以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非经 济方面,特别是对人口质量、家庭、婚姻和生育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 研究。 l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微观模型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60年代中 后期和70年代,在60年代初明塞尔教育投资模型、gs贝克尔在职 培训模型的基础上,y本波拉斯(1967、1970)、g奇兹(1970 )等从生命周期角度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的关系,建立了 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生命周期模型。 date21 人力资本理论 l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这 一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两个新动向: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ao克鲁格 ,1968), 对落后或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j托宾,1968;lc萨洛,1969)。 l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进入20世纪60年 代中后期,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影响较大者有 rr尼尔森和es菲利普斯(1966)、dw乔根森(1967)等 人进行的研究。 l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date22 人力资本理论 7、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与深化 (1)可持续发展研究;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 (3)收入分配研究; (4)贫困问题研究; (5)就业与职业流动研究; (6)储蓄与消费研究; (7)国际贸易研究; (8)科学与技术开发研究; (9)人口增长与生育率变动研究; (10)人口迁移与流动研究; (11)婚姻与家庭研究; (12)社会性别研究。 date23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1、投资范围 l接受正规的教育; l为获得及提高职业技能而接受职业培训及进修深造; l为增进健康,延年益寿而进行卫生保健及体育锻炼; l为获得更好的工作及改善生活条件而在企业间流动或迁移; l父母为发现和开发孩子的天赋潜能而进行投资; l为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行自学及自我训练; l为增进他人的人力资本而进行的捐赠或资助。 date24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2、投资成本 l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直接支出的货币或实物量,包括学杂费 、旅行费、信息费,以及其它各种费用。 l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包括放弃的工资收入、福利、奖金 、津贴收入以及已取得的工作成就、晋升机会等。 l精神及心理损失 3、投资收益 l含义:通过投资所能获得的未来收益和满足,包括货币收入和非 货币收入。 date25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收入流及其现值 总收益 = y1/(1r)y2/(1r)2 y t /(1r)t = y t /(1r)t t=1、2、3、 a 收入流aa 收入流bb 直接支出 放弃的收入 a b b y o c t date26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4、投资决策 l基本模型 y t /(1r)t c c = ci(1r)i i = 1、2、3、 l决策方法 现值法:规定一贴现率r,根据基本决策模型进行 决策。 内含报酬率法:在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的前提下计 算出r即内含报酬率,看是否达到期望的标准。 date27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5、投资行为差异 l投资人数与收入的关系:随着投 资收入的增加,投资人数也增加, 即不同的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期望 是不同的。 l投资人数与成本的关系:随着投 资成本的增加,投资人数减少,表 明不同的人对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 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o l c、m m c date28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6、边际决定者 l涵义:在任一给定收入水平下,若投资收入少量增加(或减少),就 加入或退出投资者队伍的人,成为边际决定者。 l边际决定者与投资需求弹性:边际决定者的数量越多,人力资本投资 的需求弹性就越大;边际决定者的数量越少,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弹 性就越小。 l谁是边际决定者 心理成本高的人 l天赋的学习能力差,不喜欢学习,厌恶 考试的人; l感情脆弱,依赖感强,不愿离开故友亲 朋的人。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个人成本承受能力低。 职业能力强的人:就业机会多,个人选择范围大。 l个人能力强,兴趣广泛; l有特殊关系和门路; l碰上了好机会的幸运儿。 date29 个人投资行为分析 7、个人投资期望不同的原因 l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风险 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市 场不稳定,导致个人投资的未来 收益不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市场 供求具有蛛网模型的特征,每隔 4-5年就发生一次波动。 个人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不 同 l职业选择能力不同 l家庭经济状况不同 l个人偏好不同 o l1 l0 l w s w1 d1 d0 w0 w2 date30 厂商的投资决策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增 加的现值大于投资总成本时,厂商 就进行投资。 vmpibvmpia (1r)i c b 收入流vmpib 收入流vmpia 直接支出 放弃的收入 b a a y o c t i= 1、2、3、n r投资的收益率(贴现率) c投资成本 n投资后的受益年限 vmpib 培训第i年的边际产出 vmpia 不培训时第i年的边际产出 1、基本决策模型 date31 厂商的投资决策 2、最佳投资量的确定 l投资收益及其变动:厂商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员工经培训提 高的劳动生产率带来的。随着投资的增加,边际收益必然递减。 个人潜能开发到一定水平以后,进一步提高将变得更加 困难; 随着投资的增加,工作时间将减少。 o l mc mp mc mp l投资成本及其变动:企业人力资本投 资的成本包括: 设施费用; 教学人员工资; 教学资料费用; 受训者受训期间工资; 外出受训的学费、差旅费等 。 date32 厂商的投资决策 l最佳投资量的决定 vmpibvmpia (1r)i mc 即投资边际收益的现值等于追加的投资成本时,人力资本投 资效益最好。 date33 人力资本投资与雇佣决定 1、无培训情况下的雇佣决定 mrpl = mfcl = w 即使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工资,是厂商决定是否 雇佣一个工人的条件。 2、有培训情况下的雇佣决定 即在有培训的情况下,厂商决定是否雇佣一个工人的条件是:在未 来一段时期内他所带来的总收益现值,不小于向他支付的工资总额的现 值。 vmpi (1r)i c wi (1r)i date34 人力资本投资与雇佣决定 3、二者的区别 l无培训的雇佣决定取决于即时的劳动力市场,有培训的雇佣决定 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变化; l无培训的情况下,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收入,有培训的情况 下,工资不一定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收入; l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将首先裁减未受培训的工人,是否 裁减受过培训的工人,取决于厂商对经济状况的预期; l无培训的雇佣与受雇稳定性都要小于有培训的情况。 date35 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 1、一般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使提供培训的厂商提高边际产出, 而且可以使其它厂商提 高边际产出,这种培训就称为一般培训。 2、特殊培训:只能使提供培训的厂商提高边际产出,而不能使未提 供培训的厂商提高边际产出的培训,就称为一般培训。 w0 w2 w1 w o t t t w1 w2 w0 e 3、厂商的投资选择 设w0-w0为无培训者的工资 曲线,也即是边际生产率曲 线。w1-w1为有培训者的边际产 值曲线。 date36 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 l当培训为一般培训时,工人的工资曲线为w1-w1,即工资等 于边际产值,企业不承担培训费用; l当培训为特殊培训时,工人的工资曲线为w2-w2,即在培训 期o-t内,工资高于边际产值,其中w1ew2部分相当于培训费 用;培训后的服务时间t-t内,工资低于边际产值,其中 ew1w2部分相当于雇主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 l在现实中培训一般都是介于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之间,因 而培训费用和报酬情况显得很复杂。总的情况是费用分担 和利益分享,具体方式多种多样。 date37 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 4、企业培训政策 l费用分担:越是特殊培训,厂商承担的部分越多;越是特殊 培训,受训者承担的部分越多。 l利益分享: 长期雇佣协定:明文的和非明文的; 红利报酬制度:奖金制度; 内部劳动力市场规则:提级、晋升等制度。 date38 第三节 生命周期理论 date39 线性人生(the linear path of life) 一、线性人生模式 出生教育工作结婚家庭退休死亡; 单一的职业被认为正常、合理,并且是职业成功和稳定生活的关键; 因为人生较短、可预见性强并且变化缓慢。 birth marriage birth first child birth last child death first parent death second parent death date40 the linear path of life 教育 工作 培训 破产 开始非正规经济 创业 配偶死亡 解雇 再就业 离婚 工伤 工作场所暴力 退休 出生 死亡 意外 伤害 自然 灾害 date41 生存风险 不同年龄的死亡、残疾分布 date42 生命周期(life cycle )的含义 l定义: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和确定性事件保持不变的时期。 l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因面临同样风险和确定性因素,所 以都处于同一生命周期,具有相同的vulnerability(脆弱性、 易损性)。 life cycle risk + certainties = vulnerability constant date43 生命周期更替 l涵义:一个人由于积极的或消极的原因,决定其易损性水平的风 险和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他/她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b + certainties b = vulnerability b event life cycle a life cycle b from life cycle a to life cycle b date44 生命周期更替 l导致生命周期更替的原因:个人、社区、国家以及全球范围 的不同事件将许多人推入新的生命周期,包括: 家庭成员死亡 患病或致残 工作事故 家庭暴力 毒品和酒精问题 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 经济、财政或政治危机等 l生命周期更替的结果 易损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减弱 易损性减弱: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date45 生命周期更替 l导致更脆弱生命周期的消极事件: 一个或两个供养者失去工作; 一个家庭成员生病、病危或死亡; 一个或两个供养者艾滋病(hiv/aids) 呈阳性; 供养者离婚; 家庭暴力; 因工致残; 经济崩溃; 非正规经济活动失败; 迁移(国内或国际)不成功; 遭遇危机或紧急事件; 战争; 等等。 date46 l导致生命周期易损性减弱的积极事件: 一个或两个供养者获得更好的工作; 教育水平提高 获得新技能 成功开展一项商业活动 成功融入工作市场 成功获得非正规收入等等 l使生命周期保持不变的事例:以易损性低的第一个生命周期为 例 (积极惯性): 稳定的收入 预防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效获取基本物质和服务 有效获取个人和社会发展手段 有效的影响(effective voice) 有效的维护(effective representation)等等 date47 生命周期的影响 l带来新的挑战:包含新的风险,不仅对家中的供养者( breadwinner or the breadwinners),而且对受养者( dependants),父母成功适应新的生命周期影响家庭现在和将 来的福利。 l提供新的机会: 为成功者提供了不断拓展和上升的机会; 为不成功者提供重新开始的机会; 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打破难以忍受的恶性循环提供 了可能。 date48 生命周期与人生路径 l基本观点: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许多个生命周期,不同的人起点不同 ,经历不同,结果也不同。有的人越来越好,有的人越来越差,有的 人依然如故,好的依然好,不好的依然不好。 l最好的人生路径是: beh cbde h cdeh l最差的人生路径是: cfi acfi bcfi date49 a 三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b c d e f g h i first phase: before working years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risk a + certainties a = vulnerability a second phase: during working years second phase: during working years 高 中 低 易损性 date50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 l任何年龄都有风险,任何一个生命周期也都有风险,但每一个生 命周期面临的风险很不相同; l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不 幸事件的影响和易损性能得到控制,对于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避免下降式的人生路径、促进个人/家庭发展和社会正义,都具有 决定性意义,社会保障都是必要的; l社会保障应当贯穿人生的所有阶段,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对每一 个人都紧密相关,不应当因人的性别、职业、年龄等不同而有所 不同或相互独立; l社会保障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是由所有人(by 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房清扫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州市从化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导游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知识测试卷附答案
- 营养与膳食知识练习题(附答案)
- 2025年G2电站锅炉司炉从业资格证安全技能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档案业务比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全国信息化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 证据目录范本
- 中兴 ZXNOE 9700 系统介绍
- 标准档案盒脊背(格式已设置好)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300道-
- 园林绿化工高级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安医大生殖医学课件04胚胎的培养
- 提高肠镜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课件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关于推荐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意见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