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症.ppt_第1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ppt_第2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ppt_第3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ppt_第4页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骨骼构造简介 n成份:钙及磷两种矿物质 n构造:外层为皮质骨 中间为海绵枝状骨 n细胞:造骨细胞及破骨细胞 n骨质中含钙量30岁为最高峰 *2 *3 骨质疏松症定义 n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一种全身骨骼疾病 ,特征: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差,造成骨骼 脆弱,骨折危险性增高 n200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定义:一种骨骼疾病,特 征:骨强度变差、骨折风险增高;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 质量决定 *4 临床诊断 n50岁以下男性及停经前女性不能单纯以骨密度来诊 断骨松 n骨密度t值 (骨密度测量值年轻女性的骨密度平均值)标准 n骨松诊断以骨密度t值最低值为准 n检查部位:全髋部、股骨颈、腰椎 n(以上部位未能适用时,可测量桡骨远程三分之一 部位) *5 临床诊断 骨密度测量结果骨质疏松程度 t值= -1正常 -2.5 t值 -1骨质缺乏(osteopenia) 低骨量( low bone mass) t值= -2.5骨质疏松症 t值= 2 5,且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症 *6 病理生理学 n骨再塑过程包括造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与破骨细胞 的骨吸收作用,两者间息息相关且互相调节,造骨 细胞和破骨细胞相辅相成的功能,共同维持骨组织 的动态平衡,一旦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即会导致骨 流失,最后引起骨质疏松症 n骨质疏松症 n原发型 n停经后骨质疏松症 n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n续发型 *7 原发型骨质疏松症 停经后骨质疏松症 (第一型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第二型骨质疏松症) 时期停经后1520年间70岁以上女性、80岁以上男性 ,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 机制停经后体内雌性素量急遽减少, 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而吸收骨小梁 ,使骨小梁变细、断折、数目减 少、不连续,减弱骨强度 造骨细胞功能衰退、钙和维生素d摄 取量不足、肠道吸收功能变差,导致 骨合成减少,使骨皮质与骨小梁同时 受犯,致骨皮质变粗松大孔,骨小梁 消失,骨强度明显减低 症状停经后骨量流失快速 副甲状腺功能降低 尿液钙排出增高 副甲状腺功能增进 尿液钙量正常 经常 骨折部位 骨小梁含量较多部位的骨折(脊椎 压迫性骨折、腕部及髋部股骨转 子间骨折) 多发性脊椎楔形骨折肱骨、胫骨、髋 部的股骨颈骨折 *8 续发型骨质疏松症 n系由其他疾病引致骨流失所致 n服用类固醇、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疾病、性腺机 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 病、吸烟、酗酒、脏器移植、骨折、肠道吸收不良等状 况所引起。 n类固醇最常引起骨质疏松症 n会减少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阻碍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造成高 钙尿症,加速骨流失,导致钙的负平衡并引发相关代偿机制,增 高副甲状腺素分泌量,活化破骨细胞而增加骨吸收作用 n会抑制造骨细胞功能,阻碍骨合成;类固醇会降低雌性素和抑钙 素的作用,促进骨吸收,最后引起骨质疏松症,并常引发脊椎、 肋骨和髋部骨折。 *9 流行病学 n台湾停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 为25%,随年纪增加机率也更增加! n台湾妇女骨质疏松症: - 40-49岁: 8 % - 60-69岁: 12 % 21% - 80岁以上: 25 % 46% n大约三分之一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之中会 发生一次脊柱体、髋关节或者腕关节的骨 折,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风险。 *10 流行病学 n台湾65岁以上的妇女人口发生脊椎压迫性骨 折率约有20(男性12.5% ) n大腿骨上端的骨折,活到八十岁的女性约十 至十五有过此处的骨折,男性则大约六至 十。 n因为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髋部骨折: 100500, per 100,000,第一年死亡率约15-22,约 等于乳癌3,4期的死亡率。 n一年之后的死亡率约为30,死因大多是因 为长期卧床而导致之感染(肺炎、尿道炎、 皮肤感染等) 。 *11 骨质疏松症之测量方法 n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评量表 n定量超音波(quantitative ultrasound, qus) n双能量x光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12 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评量表 *13 骨质疏松症之测量方法- qus及dxa 定量超音波( qus)双能量x光吸收仪(dxa) 测量 部位 足跟骨(calcane s含80 90%海 绵骨)、胫骨(tibia) 腰椎、髋骨 原理利用超音波来量测声波在骨骼 中传递之波速及波衰减已被提 出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技术来评 估骨质疏松症,超音波的量测 可以测出骨质的弹性和强度 以两种不同能量之x光为扫描受 原理测部位,依背侧骨骼和软组织 吸收的量及照射到的面积换算出骨 密度值(g/cm2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辐射暴露剂量仅胸 部x光的1/10) 应用1.一般筛检用 2.评估停经女性或老年男性骨 松性骨折的风险 1.预测骨折风险 2.评估治疗反应及效果 3.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黄金标准 *14 双能量x光吸收仪(dxa) *15 危险因子 1.种族:白人及亚洲人较黑人有较低之骨质密度。 2.生活型态:包括抽烟、酗酒、咖啡因过量、缺少 运动、营养不良、摄取维生素不足或低钙高盐 饮食及蛋白质不足或过量者。 3.性别、年龄及体质:女性因骨质密度较男性低, 又因停经后骨质大量流失,加上平均寿命较长, 故女性患骨质疏松症为男性之至倍。此外年 龄愈大、体型愈瘦小者,危险性也愈高。 *16 危险因子 4.性腺功能不足:如早发性停经者。 5.遗传体质:有家族病史者。 6.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类固醇 、甲状腺素、四环素、肝素、化学疗 法。 *17 预防骨质疏松的十个建议 n多做载重,荷重的运动 n摄取适量钙及维他命d n避免过度节食 n不食用太咸含磷、蛋白质、咖啡因过量的食物 n避免贺尔蒙不足 n避免会增加骨钙吸收的药物 n饮酒不过量 n不抽烟 n多运动以增加柔软度及肌肉力量 n保持正确知识,改善身体的平衡度 *18 钙及乳制品 n钙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说是一种骨本,在 年轻时就要开始贮存骨本,年老时要注意如何保本. n钙质的摄取最好着重于天然食品补充,若饮食摄取不 足,可考虑服用钙片. n饮食中钙质摄取量与骨矿物量/骨密度、减少骨质流 失具有正相关性 n饮食中较高的钙质摄取与较低的骨折危险性有关 *19 每天钙质建议摄取量 *20 食物的含钙量 *21 钙钙含量食 物 50 麦、小米、玉米、稻米、面食、菜豆、马铃 薯、苦瓜、茄仔、 笋、萝卜、辣椒、芋、胡瓜、甘薯、豆浆、牛肉、鸭肉、鸡 肉、蟹、猪肉、内脏、鲤鱼 、鱼丸、白带鱼 、虱目鱼、吴郭 鱼、蛙、九孔、柑、苹果、葡萄、香蕉、杨桃、香瓜、梨、 菠萝、文旦、西瓜 50-100 红豆、碗豆、蚕豆、花生米、瓜子、鱼肉松、豆腐、蛋类、乌 贼、虾、蚵、鱼翅 100-200 营养米(加钙米),杏仁、皇帝豆、芥蓝菜、刀豆、毛豆、脱脂花 生粉、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蛋黄、鲜奶、咸河蟹、鲍鱼 、香菇、刈菜、橄榄 200-300 黑豆、黄豆、豆皮、豆腐乳、豆豉、咸海蟹、蚵干、蛤蜊、苋菜 、高丽菜干、木耳、红茶、包种茶、健素 300-400海藻、勿仔鱼、九层塔、金针、黑糖 400 头发 菜、芝麻、豆枝、紫菜、田螺、小鱼干、虾米、干虾仁、 小鱼、咸菜干 *22 除增加钙质摄取还需注意什么 ? n均衡饮食避免过高蛋白质 n减少盐分摄取 n充足维生素d及日照 n避免过量烟、酒 n适当运动 n女性更年期补充贺尔蒙 *23 维生素d与钙片 n一般钙片的选择: n碳酸钙,乳酸钙,磷酸钙 n柠檬酸钙:价廉味美,不需胃酸活化吸收不会如碳酸钙产生 co2引起胃胀,血中溶解度比产生结石的草酸塩高(也可能 降低结石的机会) n维生素d:足量维生素d摄取(每日至少800国际单位) n优点:帮助小肠对钙的吸收 n缺点:避免过量 n一般人的维生素d是足够的, 除非有进食不佳, 胃口不好, 少 晒太阳或肾功能较差等问题 *24 防治骨松及骨折的药物 n抗破骨或抗流失类药物(抑制骨质被吸收) n包括钙剂、维他命d、抑钙素、双磷酸盐、雌激 素受体调节剂、性激素类、破骨细胞酵素抑制剂 、rankl单株抗体等 n促造骨或促骨生成类药物(增加骨质合成) n副甲腺素 n混合型 n锶盐 * 25 双磷酸盐类 nalendronate (口服10mg一天一次、或70mg 一周一次) nrisedronate (口服5mg一天一次、35mg一 周一次、或150mg每月一次) n2010年循证医学提到,对于停经后妇女骨质 疏松症合并有骨松症骨折患者(续发性预防) ,可有效预防及降低后续发生脊椎骨折、非 脊椎骨折、髋骨骨折与腕骨骨折之风险 *26 fosamax借着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 降低骨质被吸收的量 当新骨质形成的平均总量, 大于被吸收的骨质总量时. .只要持续以fosamax治疗, 便能达到增加骨质总量至正常值的效果 fosamax会选择性的附着在骨质吸收的部 位 双磷酸盐类(fosamax,福善美)作用机转 *27 双磷酸盐类 nzoledronic acid (5mg一年一次针剂型) nibandronate (有口服2.5mg每日一次、口服 150mg每月一次、针剂3mg每三个月一次) netidronate (口服400mg一天一次,周期性 的每三个月使用14天) *28 双磷酸盐类 n类固醇引起的骨质疏松症(steroid induced osteoporosis):类固醇使用每天超过7.5mg 剂量会增加临床上骨松症的风险 n在2010年循证医学中提到,双磷酸盐药物能 有效减低类固醇导致的骨质流失,若与使用 对照组的病人比较,双磷酸盐药物能增加腰 椎4.3%、股骨颈2.1%的骨密度 *29 荷尔蒙治疗 n作用机转:停经后妇女因雌激素的缺乏导致骨密度快速的 流失,通常在停经后的5-7年,骨密度约减少1530% n因雌激素的缺乏导致蚀骨细胞活性的增加,且成骨细胞的 活性减低,导致骨质的吸收增加,雌激素可以抑制前驱蚀 骨细胞分化成成熟的蚀骨细胞,以抑制骨质的加速吸收 n对更年期妇女以雌激素及黄体素荷尔蒙治疗可以有效预防 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第一线药物 n以whi大型双盲临床试验分析可以证实以雌激素及黄体素疗 法经过5.6年可以有效减少33%之髋关节骨折机会 *30 荷尔蒙治疗 n最佳疗效剂量为每日0.625mg的雌激素 (conjugated estrogen,premarin)或至 mg的二氢基雌激素(17-estradiol)或其他同 效量之经皮肤或经阴道途径使用之雌激素。 同时并用黄体素(例如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provera每天2.5至5mg) *31 荷尔蒙治疗 n60岁以下hrt为减少脊椎压迫性骨折或髋骨 骨折之发生风险; n60岁以上则不建议为第一线治疗。 n荷尔蒙补充疗法禁忌情况包含具子宫内膜癌 、乳癌、血栓症等危险因子之更年期妇女。 n使用荷尔蒙疗法超过5年其发生乳癌危险性 会开始升高,对于较高龄之停经妇女(65 岁以上)心血管疾病之风险亦会增加 *32 选择性组织动情素活性调节剂 (tibolone) n作用机转:是一合成类固醇荷尔蒙,其作用是在经过肝 脏与肠道代谢后,在不同酵素作用下产生之代谢产物 在不同组织产生具雌激素类似体、雌激素撷抗剂与黄 体素之作用 n在骨头、中枢神经系统及阴道具雌激素作用 n在乳房及子宫内膜因雌激素作用被抑制及类黄体素的 作用而无雌激素刺激作用 n因具有雌激素的效应,对于骨密度有促进增加的效果 n每天2.5mgtibolone可以减少脊椎骨折发生率,但会增 加发生心血管疾病机会 *3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控剂 (raloxifene) n作用机转: :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是一非雌激 素的药物,但却可和细胞内的雌激素调节剂结 合,而产生类雌激素或抗类雌激素的效果;大 多数的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之所以能在不同组 织产生类雌激素或抗类雌激素的效果 n每天使用一颗(60毫克),可与饮食、维他命d 和钙片同时服用 *34 副甲状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n在人体的作用是调节钙质平衡,促进骨代谢,增加肾 脏对钙的再吸收,并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n副甲状腺素对骨骼的作用,在于持续或间歇性作用模 式。临床上持续副甲状腺素增加的情形,常见于副甲 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导致破骨细胞活力增加,加速 骨质疏松 n但间歇性每天给药一次时,却是造骨作用高于破骨作 用,使骨生成代谢指标上升,刺激小梁骨与皮质骨形 成新骨,改善骨骼显微结构、骨量及骨骼强度,因而 降低骨折风险。 *35 副甲状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n副甲状腺素1-34; teriparatide每日皮下注射,一 次20g n是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的人体副甲状腺荷尔蒙 n美国与欧洲各国核准用于治疗更年期妇女及男性 骨质疏松症 n高剂量长期使用teriparatide会增加骨肉瘤产生机 会,不可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或有恶性骨肿瘤病史 的病患 n副甲状腺素使用建议期限不超过24个月 *36 锶(strontium ranelate) n锶是同时具有抑制骨质流失及增加骨质生成的药物 。 n能够增加骨质生成的原因 n主要是刺激钙离子感受器(calcium sensing receptor; casr),活化前驱造骨细胞(pre-osteoblast)生成更多的造 骨细胞来增加骨质生成 n另外在抑制骨质流失的部分,主要是能增加蚀骨细胞抑 制分子(osteoprotegerin ; opg)的生成,进而抑制破骨细 胞的生成及其活性 *37 锶(strontium ranelate) n每日一次,每次服用一包2g,加水成悬液剂后口 服使用。必须与钙、制酸剂、tetracycline、 quinolone等抗生素或食物间隔2小时以上,以避 免影响吸收 n在副作用方面发生腹泻、恶心、头痛、皮肤炎的 不良反应。应避免使用于苯丙酮尿症者、静脉血 栓性栓塞(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之高 危险群病人 *38 抑钙激素(calcitonin) n鲑鱼抑钙激素,比人体本身的抑钙激素强50倍,且容易被人 体吸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疼痛时,具有疗效 与独特的止痛效果 n目前有注射及鼻喷剂剂型,适应症为骨质疏松症、恶性疾病 引起之高血钙症及变形性骨炎(pagets disease) n作用机转:抑钙激素藉由与蚀骨细胞表面的抑钙激素受体结 合,可逆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吸收作用,增加 骨密度,同时藉由改善小梁骨的微结构,降低骨松骨折风险 。此外,藉由鲑鱼抑钙激素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中枢 神经系统的抑钙激素受体结合,而达到止痛的作用 *39 细胞核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 (rankl inhibitor) n骨再塑的细胞分化过程,细胞核kb受体活化因子(rec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