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pdf_第1页
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pdf_第2页
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全科医学2 0 1 5年 3月第 1 3卷第 3 期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e n e r al p r a c t i c e , ma r c h 2 0 1 5 , v o 1 1 3 , n o 3 全 科 护理 研 究 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钭 国英 摘要:目的探讨虹吸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丽 水市中心医院2 0 1 4年2月l2 0 l 4年 5月收治的3 0 0例需要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 1 5 0例和对照组 1 5 0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 观察组利用返折输液管放开后形成 的负压原理即虹吸负压输液法进行静脉穿刺。采用统计学软件 s p s s 1 7 0比较 2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 穿刺成 功所需要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 9 4 ( 1 4 1 1 5 0 ) 7 8 ( 1 1 7 1 5 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 8 7 0 9 , p=0 0 0 1 ) , 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 组 ( 3 1 1 0 2 2 ) m i n ( 5 0 9 0 3 7 ) m i n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 见 表 1 。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 2 操作方法03岁的患儿 , 由于其发育 尚不成 熟, 头部皮下脂肪较少, 静脉血管呈网状分布、 清晰, 血 液可通过侧枝循环 回流 , 不易滑动 , 因此对 于 03岁 的患儿可选头皮静脉进行穿刺。而对于 3岁以上患儿 头部皮下脂肪开始增厚 , 头发厚 、 密 , 血管不清晰 , 不适 合头皮静脉穿刺。为避免不同护士技术差别的影响 , 2 组患儿均由同一人进行静脉穿刺操作。 1 2 1 传统穿刺输液法备齐全部所需输液用品 , 随 中华 全科 医学2 0 1 5年 3月第 1 3卷第 3期c h i n e s e j o u mm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i c e , ma r c h 2 0 1 5 , v o 1 1 3 , n o 3 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婴幼儿 , 选择好穿刺部位后 , 约 束好患儿 , 用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 , 护理人员按照常规 穿刺方法进行穿刺,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 针尖斜 面向上, 从静脉上方或侧方刺人皮下, 再沿静脉走向潜 行刺入 , 见 回血后再顺着静脉进针少许 , 用医用敷贴 固 定针头 , 再用 纸胶绕头 围 2圈 固定 妥 当, 防止针头移 位; 调节输液滴速, 进行输液。 1 2 2 虹吸负压穿刺输液法 穿刺操作时按照常规 穿刺法约束好患儿和穿刺部位消毒, 将调节器下部的 输液管前端反折 , 左手 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输液 管反 折处 , 并用左 手大拇指、 食 指、 中指绷 紧皮肤 , 右手 持 针 , 针头与皮肤成 l 5 。3 0 。 角 , 针尖斜面向上 , 从 静脉 上方或侧方快速刺入皮下 , 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下时 放低输液瓶, 使输液瓶内液面低于穿刺点平面约 1 5 2 0 c m时放开调节器 , 应用负压 的原理使输液管 内压 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 , 形成一小负压 , 针头与皮肤的角 度改成 5 。 一l 0 。 继 续进针 , 见 回血后将针头再进人少 许 , 然后左手按压 住针柄 , 右手把输 液瓶挂在输 液架 上 , 用医用敷贴 固定针头和针柄 , 再用纸胶绕头围 2圈 固定妥当, 防止针头移位; 调整输液滴速, 整理输液用 物 。 1 3 观察指标穿刺成功 : 第一次进针穿刺即可见 回 血 。分别统计和比较 2组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穿 刺成功所需的穿刺时间。 1 4 效果评价进入血管 , 立 即回血为 a级 ; 进入血 管 , 不回血为 b级 ; 穿过血管壁致穿刺失败为 c级 。 1 5 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 自行设计 的调查 问卷 , 对 患儿家长进行调查 , 本 问卷共计 2 0个项 目, 合计总分 1 0 0分 , 其中前 1 8项采用是 否作答 , 第 1 9项为护士巡 视的间隔时间的调查, 其要求填写具体数值, 第 2 0项 为建议性条 目, 患儿家属 自愿填写 , 非常满意 i9 0分 ; 满意 7 0 8 9分 ; 一般 : 6 o 6 9分 ; 不满意 6 0分 。 1 6 统计 学方法 所有数据 均 以统计 学软件 s p s s 1 7 0进行分析 ; 计量资料 以( s ) 表示 , 2组资料的组 间比较行独立设计的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 比 表示 , 行 x 检验 ; 以 p 0 0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2 组患者穿刺效果比较观察组穿刺效果分级 及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1 ) , 见表 2 。 表 2 2组患者穿刺效果比较( , ) 2 2 2组患者 穿刺成功所 需要 的穿刺 时间比较 观 察组患者 静脉穿 刺成 功所需 的穿 刺时 间为 ( 3 1 1 0 2 2 ) mi n , 对照组为( 5 0 9 0 3 7 ) m i n , 观察组 明显较 对照组时间短 , 2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 7 8 5 , p= 0 0 0 1 ) 。 2 3 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 1 1 1 例 , 满意 3 6例 , 满意率为 9 8 , 对照组非常满意 4 8例, 满意6 6例, 满意率为7 6 , 2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 0 1 ) , 见表 3 。 表 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比较 ( n , ) 3讨论 输液室是 医院重要韵科 室之一 , 由于小儿的配合 性差, 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其他科室相对增加。 头皮静脉穿刺是治疗婴幼儿疾病的有效输液途径, 但 婴幼儿在受疾病的影响下 , 易哭闹 , 尤其是在护士进行 静脉穿刺时 , 由于害怕、 恐惧 , 挣扎、 哭 闹更 为严重 , 同 时由于小儿血管细小 , 沟通能力弱 , 配合性差 , 因此其 穿刺较成人难度大。加上家 长过度心疼孩子, 对治疗 护理操作不理解 , 易怒 、 易激动对护士的穿刺操作技术 也产生 了不同程度 的影响 , 无形 中增加 了护士 的心理 压力和静脉穿刺的难度 。因此 , 在对婴幼儿进行输 液时 , 如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 通道成为输液室及儿科护理工作者 的重要任务。 由于小儿头皮静脉内压低, 静脉充盈不足, 血管 短、 细、 小, 在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时, 在静脉显露不佳 时护理人员很难 完全掌握进针 的深浅 , 加上穿刺时小 儿易动 , 很容易穿破血管 , 产生渗漏 , 而 即便是穿刺成 功 , 但 由于d , j l 高热或呕吐、 腹泻等原 因, 导致其严重 脱水 , 血容量下降、 血管充盈差 , 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 是受穿刺疼痛的刺激及消毒液的冷刺激等易使血液不 易回流, 从而导致穿刺失败, 增加重复穿刺的次数, 降 低了工作效率 , 增加了患儿痛苦 , 也增加了医护人员与 家属之间的纠纷。 。 。 虹吸负压静脉输液法是根据虹吸原理 , 待针 头斜 面完全进入患儿皮下后将输液瓶 向下放置 1 5 2 0 a m, 同时打开调节器 , 使输液管 内液体下 降时产生一 定的负压吸引力。从而使液体从较高处通过虹吸管 , 先 向上然后再向下流 向较低处 , 以避免静脉 回血时所 需要克服的输液管 内的水柱压力 , 使患儿在静脉压较 低时只要针头进入血管 内, 血液便很容易回到输液管 的头皮针内, 从而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j 。在本研 究 中, 我们应用虹吸负压输液法对d x j l 患者进行静脉 穿刺 , 结果显示 : 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成 功率为 9 4 , 而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为 7 8 , 2组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 同时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 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3 1 1 0 2 2 ) m i n ( 5 0 9 0 3 7 ) m i n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 , 与 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 9 8 7 6 ) ,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p 0 0 1 ) 。可见 , 虹吸负压输液法可显著提高患儿静脉穿刺 的成功率 , 明显缩短静脉穿刺成功所需要 的时间, 提高家属对护 理人员的满意度 , 从而为患儿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开 拓 了一条新 的途径 , 对患儿 的疾病治疗 ( 下转第4 8 6页) 4 8 6 中华全科医学2 0 1 5年 3月第 1 3卷第 3期c h i n e s e j o u rnal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 ma r c h 2 0 1 5 , v o 1 1 3 , n o 3 硝普钠降压 , 以免血压过高引起吻合 口的破裂和出血。 术后还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来 防治感染的发生。 另外 ,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 以增加患者对 治疗 和 康复的信心, 使患者处于良 好的治疗和恢复状态, 有助 于尽快和顺利的康复。还需加强医患间的有效良好的 沟通, 这是降低病死率和减少该病风险的有力的辅助 措施。出院的健康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医护人 员需教会患者及家属自己监测血压、 数心率的方法, 保 持情绪平稳 , 避免激动生气。嘱定期按时服用 降压药 等控制合并症, 不宜擅 自停药或更换药物。让患者术 后每隔3 个月定期来院复查。 嘱患者 日常生活中采用健康 的生活方式、 适 当限 制体力活动 、 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的发生 , 尤其在 在伴有主动脉瓣二尖瓣 化畸形和马方综合征 的患者 , 更应限制剧烈活动。 总之,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如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等原来的少见病也有增加的趋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一 旦发病 , 进展很快 , 容易误诊 , 病死率很高 , 这就要求 临床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紧急护理 几乎不能出一点差错, 而对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的科学 优质的护理无疑是降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 的重要和 有效的举措 , 具有肯定的i 临床实际意义 。 参考文献 1 n a y a r a k, c a s c i e l l o m, s l i m j n, e t a1 f a t a l a o r t i c d i s s e c t i o n i n a p a t i e n t wi t h g i a n t c e l l a r t e r i t i s : a c a s e r e p o rt an d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j c a s e r e p va s c me d , 2 0 1 3 , 2 0 ( 6 ) : 7 2 1 2 wh e a t l e y g h 3 r d i n s i t u f e n e s t r a t i o n of t h e i n t e r n a l i l i a c a r t e r y a 8 a ba i l o u t te c h n i q u e a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en d o v a s c u l a r re p a i r o f a l l ab d o m i n a l a o rt i c a n e u r y s m: l o n g - t e r m f o l l o w u p j j e n d o v a s c t h e r , 2 0 1 2 , 1 9 ( 6 ) : 7 1 6 - 7 2 o 3 沈幸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围手术 期护 理 j 河 北医学 , 2 0 1 1 , 1 7 ( 2 ) : 2 5 1 - 2 5 3 4 梁永红 , 毛晓群 , 李 国琪 , 等 带膜 支架腔 内修 复术治疗 s mn f o r 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 2 0 1 0 , 2 5 ( 1 7 ) : 1 6 2 8 1 6 2 9 5 龚红兰 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 j 全科护理, 2 0 1 0 , 8 ( 1 o ) : 2 6 4 4 - 2 6 4 5 6 周俊华 急性主动脉夹层护理研究 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 0 1 0 , 3 1 ( 3 ) : 2 1 0 -21 2 7 胡伟仙 护理干预在非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病人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 0 1 1 , 2 7 ( 5 ) : 2 1 8 许菜玲 , 林雪英 , 梁菊艳 探讨护理干预对 急性 主动脉夹层 的影响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3 ) : 4 8 2 48 3 9 胡作英 , 陈绍良, 程洁, 等 丙泊酚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围术期 的应用 j 中国急救 医学 , 2 0 1 0, 3 0 ( 7 ) : 6 6 7 - 6 6 9 1 o 梁频 护理部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分析 j 中 国医学创新, 2 0 1 3 , 1 0 ( 3 ) : 7 2 - 7 3 1 1 丁玉琴 , 叶芹 1 5例主动脉夹层 的护理体会 j 大家健康 , 2 0 1 1 , 5 ( 9 ) : 3 3 - 3 4 1 2 陈倩 , 齐少春 , 樊桂莲 , 等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 术后 的负性 心理 及 心理行为干预 j 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报 , 2 0 1 0 , 3 1 ( 7 ) : 1 1 3 7 一 l 1 38 1 3 郑 洁芳 , 邓志兰 , 杨燕 清 舒适护 理在主动脉 夹层患者 疼痛 中的 应用 j 齐齐哈尔医学 院学报 , 2 0 1 0, 3 1 ( 1 7 ): 2 8 0 9 - 2 8 1 0 1 4 刘新波 , 陈家华 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j 宁夏医学杂志, 2 0 1 1 , 3 3 ( 1 ) : 9 3 - 9 4 1 5 敬碧珍 , 刘辉 胸 主动脉瘤病 人行 b e n t a 1 1 手 术后 的围术期监护 j 全科 护理 , 2 0 1 0, 8 ( 9 ) : 2 3 7 6 - 2 3 7 7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0 - 2 8 ( 上接 第 4 8 3页) 及减少医患纠纷,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 在传统静脉输液方法的基础上 , 根据虹 吸负压的原理进行静脉穿刺 , 大大提高了一针穿刺成 功率, 减少了液体外渗和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有效地保护患儿血管, 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理 质量和工作效率, 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字松 , 林秋琼 , 周梅娟 虹吸法 在抢救产后大 出血患者快速建立 有效静脉通道中的应用 j 海南医学, 2 0 1 4 , 2 5 ( 6 ) : 9 2 9 - 9 3 0 2 程国美, 郝卫中 负压进针法在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 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 0 1 2 , 2 8 ( z 2) : 1 3 7 1 3 8 3 wh e l a n hm, k u n s e l m a nar, t h o ma sn j , e t a 1 t h ei m p a c t o f a l o c a l - l y ap p l i e d vi b r a t i n g de e e o n ou t p a ti e n t v e n i p u n e t u r e i n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