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沃国高考造就世界上最优秀学生?荒谬!2006-06-23 09:37:53来源: 红网网友评论 7条 一个叫丁刚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接连在人民网刊发文章,一论、再论“我国高考造就世界最优秀学生”。丁在文中说:“就基础教育而言,中国学生总体而言无疑是最优秀的,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这种最优秀是应试教育体制造就的。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你瞧,为“应试教育体制”唱赞歌,还“不容置疑”,中国的教育官看到这样的论调,一定心里老大的舒坦,仿佛大热天吃了三支大冰糕。丁在文中做比较:“论基础知识的功底,中国学生就总体而言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美国、英国学生比不了,至于一些发展中国国家,他们的学生水平相差就更远了。可离开了现在这样的高考制度,中国学生还能保持得住世界领先的地位吗?”美国、英国的学生听了,恐怕也要乐坏三颗大牙,爱理不理问一声:你说的“基础知识”,究竟包括哪些范围?面对网友的普遍质疑,丁在“再论”里赶紧声明自己说的仅仅是“中小学教育”,自己也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落后于美国”。看来,丁文一边亲吻中国教育的左脸中小学教育,一边也把巴掌拍在中国教育的右脸大学教育上。总体来看,丁文所弹的其实是个老调,就是说了又说的“中国基础教育强于美国,美国大学教育强于中国”之类。问题是,中国基础教育真的强于美国吗?真的世界第一、而且还“世界公认”吗?因为概念不清,丁文有一连串的逻辑盲点,比如:逻辑盲点一,什么叫“世界最优秀学生”?“世界最优秀学生”的概念怎么界定?逻辑盲点二,什么叫“全世界公认”?谁有权代表“全世界”予以公认,谁有权派发这样的“公认证书”?逻辑盲点三,造就多少个“世界最优秀学生”可算整个国家的中小学生乃“世界第一”?丁文的逻辑思维,就是把“基础扎实”等同于“世界最优”,把一部分学生初高中基础掌握得多等同于“总体上基础扎实”,这个跟此前杨振宁老先生所说的“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超过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是一个论调。拿“一小撮”指代“总体”,拿“基础知识”指代“整体素质”,拿“书本知识”指代“基础功底”,有的人就爱这样的“逻辑跳跃”。作者自己要想发现这样的“逻辑推理”之好笑可笑,是需要睡醒了并且要揉揉眼睛的。那一点来自教科书的可怜的“基础知识”,无论多么“博大”、多么“丰富”,都是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全部,这样的“基础知识功底扎实”算什么,又有什么用?而且,这样的“基础知识功底扎实”也就“扎”在小部分的“凤毛麟角”身上,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你看看央视“青歌赛”那些初高中文化的选手回答“综合素质问题”时的洋相百出,就知道“基础扎实”究竟“扎”什么地方去了。这样的“基础扎实”真的是“世界最优”吗?我向来认为,中小学生多学一点少学一点教科书里的“基础知识”,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一天的家庭作业是要完成6份试卷;一个初中生,在校12小时,回家加班做作业超过零点所有童年少年的快乐被剥夺个精光,这样的所谓“世界最优”的“扎实基础”究竟“扎”出了什么?反正诺贝尔奖到现在一个也没有“扎”出来。真正的有识之士,是不会被“基础知识功底扎实”这摊庞大的烂糊泥给蒙住眼睛的。英国教育家伊迪斯多次来到中国访问,他忆述亲身经历,不禁感叹:“中国孩子是最辛苦的一族。”不难看清:所谓“中国中小生全世界公认最优秀”是一个无价值的、彻头彻尾的伪命题;真现实、真命题就是:中国的中小生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应试童子”。丁刚先生为什么在“世界公认最优”的伪命题下,“直言不讳”地认为“中国应试教育体制造就世界最优学生”,而且“不容置疑”?“考试”本身无非是手段与工具,一如砍柴的刀,尽管有钝锐之分,但它毕竟仅仅是工具。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没有考试,无论水平考试也好、选拔考试也罢,考试都是手段与工具。反对考试工具,一如反对柴刀,显然是可笑的,但是把一次性的考试当作测试人才、选拔人才的惟一手段,“一考定终身”、只看分数不看能力、只看文凭不看水平,甚至考试的组织者把考试变成赚大钱的“考试经济”,这样的考试制度问题不能不去反思。用同样的试卷测试不同的人的水平,这当然是一种公平的手段。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这三者之间,就重要性来说显然是一个比一个弱,考试公平仅仅是“过程公平”;丁先生有没有想想,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埋没了多少因为缺少起点公平的人才,比如农村的孩子?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又因本身的体制性缺陷而埋没了多少人才,比如韩寒那样的“偏科”天才?中国的考试制度和长久以来因考试制度而形成的考试文化,其核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考分等同于素质、把知识等同于智慧,这更是“人人都是受害者”了,只是这样的“受害”是无形的、看不见罢了。丁文为应试教育大唱赞歌,当然与他本身是应试教育中的“成功者”有关,状元作为科举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说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好的。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作为做过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美国纽约)记者的丁先生,作出“世界公认中国学生最优秀”的荒诞判断、推出“应试教育体制造就世界最优”的反常推理、发出“离开现行高考制度中国学生还能保持得住世界领先的地位吗”的可笑发问,甚至提出“这是不容置疑的”的强盗逻辑,其认知水平、逻辑能力只停留在如此低水准层面,也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个典型产物。就像管卫生的官员认为曝光医疗行业丑行就是“妖魔化医生”一样,中国的教育官也是不待见被说“坏话”的,因为这个涉及到他们的政绩问题,所以他们最乐见说他们“试行”的“素质教育”好、很好、就是好,同样乐见说他们“实行”的“应试教育”好、很好、还是好。中国的教育改革,这些年来除了形式主义地嚷嚷“素质教育”,毫无声色、更无起色;中国的教育官向来对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理法处理设备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视听周边设备:耳机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石棉纤维及其制品项目申请报告
- 门市收益分成合同
- 临时实习工作协议
- 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分析会议协议
- 2025年中国女装绣花中裤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细分领域发展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公众参与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生 会考】2022-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中考初二会考生物试卷(3年真题)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俗世奇人》阅读考级试题含答案
- 本科毕业生实习总结模版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难题速递之说明文阅读理解(2025年4月)
- 理解市场营销英语术语试题及答案
- 购买废旧电缆合同协议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