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事故特征21.1 危险性分析2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62 应急组织与职责62.1 工程项目负责人62.2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62.3 施工班组长72.4 劳务人员72.5 现场安全员73 应急处置74 注意事项9附表:应急部门及联系人电话11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 物体打击是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1.1 危险性分析1.1.1施工作业人员管理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技术培训。(2)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3)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4)作业时,违章指挥、违章操作。(5)监督检查不落实等不安全因素。1.1.2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在搭设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施工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未制定搭设与拆除方案或方案不落实。(2)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教育或考试不合格,未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针对性差。(4)作业人员搭设时,未系安全带、未穿防滑鞋等其他安全防护用品。(5)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传递钢管、脚手板、扣件及其他材料。(6)拆除作业时,未按规定拆除,直接向外或向下抛掷材料。(7)作业区域未设置警戒区,无专人监护。1.1.3施工现场模板支设与拆除模板支设与拆除作业应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并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拆除临边或房间大厅模板时,包括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在有可能坠落钢模的区域划出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防止其它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而造成伤害,才能保证施工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未制定支设与拆除方案或方案不落实。(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针对性差。(3)拆除作业区域无专人监护。(4)作业人员随意向外或向下抛掷模板。(5)现场未划出警戒区和未设置警示标志。(6)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作业区域。1.1.4主体结构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并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根据施工特点合理调整施工工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未制定施工方案或方案不落实。(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针对性差。(3)垂直交叉作业时,上下人员处在同一位置未避开危险区域。(4)未按规定搭设隔离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密。(5)脚手板铺设不严密。(6)无专人负责指挥,上下联络指挥信号不明确。1.1.5施工现场安全通道所有施工人员出入口处必须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的相关要求,搭设安全通道,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未制定搭设方案或方案不落实。(2)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针对性差。(3)未搭设安全通道或搭设的通道不符合规定要求。(4)搭设的安全通道未达到物体坠落半径的要求。(5)安全通道两侧未挂设安全防护网或挂设不严密。(6)安全通道处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不醒目。1.1.6 起重吊装作业起重吊装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相关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才能保证施工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未制定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或方案不落实。(2)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教育或考试不合格,未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3)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针对性差。(4)作业人员搭设时,未系安全带、未穿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5)起重机械安全限位和保险装置不全或失灵。(6)起重钢丝绳磨损、断丝超标。(7)使用的索具长短、夹角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8)被吊物体重量不明、绑扎不牢、超载作业等违章行为,未执行“十不吊”规则。(9)作业区域未设置警戒区,未设专人监护。1.1.7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应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山西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各项规定的要求。不能直接向下抛掷,应集中用车及物料提升机进行下运,一方面减少污染,另一方面防止物料在投掷时伤人。如若出现以下情况,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1) 现场清理建筑垃圾时,未集中装车或装袋清运,直接向外或向下抛洒。(2)架体、临边上堆放材料过多或杂乱。(3)现场施工材料码放超高,底部松软未硬化。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1)建筑施工中易发生物体打击的区域、地点有: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通道口),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其他没有防护临边,脚手架的拆装,塔吊的安装与拆御等。(2)没有经过检查的搭建物,玻璃棚天窗、凉棚石棉瓦屋面,屋檐口等处。2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工程项目负责人职责:掌握事故动态,控制事故蔓延发展,及时准确向上级报告。2.2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职责:(1)联系附近医院,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和所需救援车辆;(2)立即联系施工班组长,组织救援;(3)电话通知项目部主要领导。2.3 施工班组长职责:组织现场劳务人员一方面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另一方面保护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入内。2.4 劳务人员即在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职责:听从指挥和安排,做好救援工作和警戒工作。2.5 现场安全员职责:组织人员疏导交通,引导救护车辆入场。3 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事故报警(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4)遇有重伤人员,现场指挥人员或通讯联络组及时拨打120救援电话,请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3.1.2现场急救(1)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3)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3.1.3 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组应立即拨打120,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及所需救援车辆,并立即联系施工班组长到达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救援工作。现场救护组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护救,并组织其他劳务人员保护事故现场,以等待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现场安全管理员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疏通道路,引导救护车辆入场救援。项目经理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指挥救援,其他人员则应协助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和疏通道路。4 注意事项4.1 出现紧急事故时,应遵循“先救人后报告”的原则,如有重伤人员,应立即调遣附近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在救援行动中,应急组织的所有成员应做到沉着冷静,各尽其职,服从指挥安排,行动要有组织,有秩序,忙而不乱,迅速有效地抢救伤员,把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4.2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重视并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外部信息联络与沟通,获得其支持与信任,并充分利用其有形和无形资源增强事故预防与控制效果。 4.3 保证最基本的应急救援设施和工具。项目部应做好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备齐基本的应急救援设备与工具,如医药箱、担架和交通工具等。4.4 迅速报告事故,组织抢救。首先应保证应急救援信息通讯畅通无阻,其次应教育员工和作业人员如何报告事故,规定在发现事故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并直接报告给项目领导,项目领导班子中必须至少留一人值班。项目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4.5 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在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有力方式严格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4.6 抢救人员要迅速果断。无论受伤者伤害程度如何,应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到医院抢救,如果受伤人员较多,必须分开送至不同地方抢救,以提高抢救效果。4.7 妥善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尽量做好受伤人员亲属的安抚工作,同时做好受伤人员的赔偿工作,防止事故影响。附表:应急部门及联系人电话部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办公室电话备注项目经理办公室薛玉彩项目经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