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可缺少的教育:学会“善良” .doc_第1页
最不可缺少的教育:学会“善良” .doc_第2页
最不可缺少的教育:学会“善良” .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不可缺少的教育:学会“善良”2006-06-01 09:39:28来源: 光明网网友评论 5条 一次,北京市的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感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央视中的一个“猜猜看”栏目,有这样一个题目:冲着门口的电梯间的壁上,有一面镜子,是做什么用的?全体嘉宾及现场观众竟然没有一个答对的!答案惊人地一致,是为了乘客整容用。正确答案是,为了坐轮椅的残疾人出电梯时,不用转身就能知道身后的情况。因为在西方国家,生产电梯有一项强制性标准,必须有这面镜子。答案出来后,现场寂静了好一会儿,没有掌声,没有笑声,人们的脸上有些许的尴尬。 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理性、有同情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的人必定会生出阴暗的心理,心灵不会健全。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拥有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人。 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的教育应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家长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爱心,让爱在孩子的心灵生根发芽,让爱充满这个美丽的世界。 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关怀,同样希望从子女那里得到爱的回报。然而,这种愿望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还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爱的孩子,长大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又怎么能适应社会生活呢? 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经验。 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父母要用爱心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望,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去影响孩子。对幼儿要指导他们从爱护身边的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花草鱼虫中养成对生命的怜惜爱护;稍大的孩子要教育他同情人、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给人以真诚的爱,使其成为有同情心、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心是美丽的心灵之花。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爱心。 在德国,非常重视善良教育。德国产品的质量及国民的严谨性是世界所公认的,他们反对玩具商开发生产“暴力玩具”,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玩枪炮、坦克等武器性玩具。有学者研究认为,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能成为和平人士。一些联邦议员指出,让男童少与枪炮玩具为伴是“明智”之举。 对于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儿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许多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狗、小猫、小兔等小动物,让孩子亲自照料,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在正式入学后,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此外,还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因为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认为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是自己份内的事,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是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个方面,在他们看来,即使得理,也要饶人。 当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忽视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与形成,不知道爱父母、爱同学,不知道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逐渐变得冷漠、自私、放任,而同时又很脆弱。 中国第一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善良教育”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在这个体系中,“修身”、“仁厚”、“温良恭俭让”、“和为贵”、“贫而乐,富而好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安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始终贯彻其中。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这就是说,善良不是天生的,要靠教育、灌输和培植,做点善事易,修善心难,诚如古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