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的水之美.doc_第1页
景观设计中的水之美.doc_第2页
景观设计中的水之美.doc_第3页
景观设计中的水之美.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设计中的水之美1、 前言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自古就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因此人们常说“无水不园,园因水活”。无论北方皇家的大型园林,还是南风私家园林,水一直都是这些园林的魂魄,一直占据园林的中心地带,亭台楼阁、灵石桥梁亦依水而建造。在观者看来,仿佛水是园林血液,有了水,园林就有了活力;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阳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一切,更有着“雾里观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意境。所以说,“园林离不开山,也离不开水。如果说,山是园林之骨,那么,水就可以说是园林的血脉。”因此,当我们去设计和建造一个园林的时候,水景在这个整体的规划中就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当然,一个优秀的水景园林的设计,是建立在我们队水体、水景艺术的熟悉而全面的了解上的,我想一个对水之美不甚了解的人,是很难设计和建造出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受人欢迎的水景园林的。所以,我将从二、水的审美特征园林景观中的水环境艺术设计,其宗旨是要提供给人类精神和心灵的享受、净化和升华,提供动植物以生命维持的能源。这种水环境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美,不仅是水本身,也是水与其它的因素共同呈现的美。水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纯净之美。古人的“当暑而澄,凝冰而洌”、“碧水东流”、“清水出芙蓉”等等,都是说明了水的纯净之美。这种纯净之美可以洗涤浮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在园林中运用水景的时候,都是力求水的清纯至净,而绝不会弄成肮脏的样子。2、 流动之美。水的流动之美,在于它是可塑造的、逸动的、柔软的、变化的。这样使得它本身具有极强的动态和特殊而繁博的内涵,同时也造就与之相匹配的其它因素的灵气和生命。于是在园林设计中,水的流动性是最大最重要的考量和关键。水,没有声流动性,就显示不出强大的生命力,整个与之有关的环境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没有朝气。3、虚涵之美。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有金木水火土组成。在很多的古人看来,水的内涵极其丰富而又近乎本真,特别是道家将水的虚涵之美,以至于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关于水的虚涵的本真命题的论述,表现最多的就是实与虚、静与动、有与无、大与小、真与幻的关系。4、听觉之美。顾名思义,就是水的一种声音形式的呈现。或拍击、或流淌、或倾泻、或大或小、或浑或厚,或杂或纯.声音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给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联想也是多种多样。 5、再造之美。所谓再造,即依据水景,可以在此基础上升华硬件或软件,使之具有主题性。比如台湾的“日月潭”,杭州西湖,天池等。这些景区的水本身就构成了占全部景观最大比重,具有独立和独特的意义。同时,水的再造之美,还体现在它滋养万物生灵的功劳方面。老子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就最为直接地说明了水的滋养万物而不争的品性。(二)、水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水在各类景观中的应用和延展,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发展出博大、细微的特点。我们究古论今,总结出在各类环境景观之下的水的审美特征的表现及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娱乐价值:娱乐价值是现代园林非常突出的价值之一。今天,我们会在园林景观中的水景方面,添加一些大量的设施,以供人们休憩游玩。比如钓鱼、游泳、划船等活动。我们身边的水上公园就是最好的例证。 水上公园游乐设施2、 审美体验价值:所谓审美体验价值,主要是通过水体本身的审美特征以及与诸要素的搭配所综合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带给游者的主观心理体验和情感感受。按照马克思美学观点,美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所以,当面对平湖秋月的景象,面对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情,要么潇洒激昂、要么悲戚忧伤。现在中国的很多园林设计与建设,有一种复古的倾向,在这样的倾向下建造的园林水景,也尽可能的摹古,特意造出一种古雅、古风的感觉来。对这样的案例本身我们不置可否,但也不妨设想一下,一个很有学识或情怀的人,在一处跟古时候很相像的园林行走,在心理和感情上,定然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慨,追古思今也合情合理。3、 增景、组景的价值:很多园林水景的建造更多是一种增景、组景的目的。南方私家园林里面的各种要素,在开始之初,都是这些文人士大夫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爱好,把多种元素加在一起,随着这些事物组合的成功,进而提升了其美学理论和价值。当统治者南游,看到这些极具个性和富有文学色彩的园林时,他们在北方也会模仿这种思路和样子。所以,以作者看来,组景,增景是最先应用和成熟起来的。4、 调节和改善环境、自然的价值:园林里面离不开大面积的水体,有水景,自然这些大量的水体会消暑降温,散热涵水。这就类似一个天然的空调。同时,这些水体也可以为周围的植物提供灌溉水源等。三、水元素的形式,状态及构成:水元素的形式主要分为静水和动水,动水又可分为微波、流水、落水、压力水(即喷泉)等。这主要是根据水的状态和水的形式而分的。所谓水的状态,是根据水的运动角度来评分的,水的形式是从水的长相角度来说的。 3.1、按照形式来分:主要是规则式水体和自然式水体。规则式水体主要人工设计和建造的,致使水的呈现形态按照人的意志来塑造。自然式水体主要不施加人为影响,让水体自然流淌浸漫而呈现的样子。3.2、按照水的状态分: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两大类。静态的不必多说,动态的又可细分很多种。如流动的、跌落的、喷涌的等等。在这些具体的分类之中,又可分出很多种式样。3.3、水的声音:在中国的文学中,对水的声音的描述是不尽其数。并且每一种描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在里面,给人以意境的联想。如:哗哗 、叮咚 、淅淅沥沥、汩汩、淙淙、潺潺、滴答滴答、滴滴答答.不同的形容就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想象。在我们的古诗词中,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都是水的拟声词,这些声音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它本身的节奏感,它被塑造的形状,它被阻隔而形成的水花等等,无不完全展现着美的特性。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不知被多少人称颂,被多少人想象。3.4、水的倒影:“水中倒影人消瘦,残月早登岳阳楼”,从这句诗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水的倒影的作用和价值。在园林里面,既然有大量的水体,自然这些水体就会映射周围的事物而形成倒影。在过去,倒影也给了无数文人雅士的灵感和想象。这在中国的文学里,屡见不鲜。像“鱼游天上餐云影,树倒波心濯练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鱼在山中泳,花从天上开”。皆是对水的倒影的直接描绘。现代城市园林或小区景观,会在水体岸边安装很多五颜六色的灯光,当夜晚降临,人们会看到水上水下五彩缤纷的闪闪灯光,也煞是美观。3.5、水体的构成形式(水池,喷泉,瀑布,叠水等)水体流淌喷洒的方式和表现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古今中外,概莫能一。在影片圆明园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是建造的巨大的喷泉系统的水景形式,也同样介绍了西方的自动机械喷泉。以下是一些实例。壁 泉喷泉 涌 泉叠 水 瀑 布 溪 流以上的种种状态,在不同的园林景观中,根据实际情况和人们的喜好,会有不同的体现。这样的事例很多,无须赘言。四、水景的设计原则水景设计原则,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问题。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看法。总结历史,概括现代的园林水景特点,以此来稍许罗列水景设计的原则,我个人主要得到以下几点感悟:1. 尊重自然、师法自然。水的流动性就是依靠地球的万有引力而形成的。虽然现代技术可以做出自然情境下不能出现的效果,但我们还是要考虑具体的地域、水资源、地势等自然条件,也要讲究水景的自然之势。为什么人们会对自然的溪流更有感情,而对相当一部分人工的水景不甚赞许,主要就是一个自然的原因。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过的人工痕迹,难免会使水景失去了它本身的特性,从而不被人所接受。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原生态设计和建造”,正是在尊重和追求自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2. 尊重文化、重视联想。这里面的文化,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群体心理等。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当我们设计水景规划时,肯定不能只顾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而忽略当地的实际条件。比如中国人对园林水景的审美心理和西方人对园林水景的审美心理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一般讲究“顺其自然”,西方一般要“以人为中心,驾驭自然”,这就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水景的设计,还要重视联想的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就善于想象,讲究“言在此而意在彼”,尚写意、含蓄、留白、婉转等韵味,这就是造水景时应当注意的重要的原则,这跟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别无二处。3. 重视环保,体现人文。环保的理念,在当代已是个最受人关心的话题了。很多地方的园林水景设计与建造在环保方面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浪费水资源、形象工程屡屡皆是。人文性,本来是园林水景设计的本身属性,可现代水景的设计,却忽略了这一原则。究其原因则是为了迎合某些人士的要求、使水景成了形象工程等,不是为大部分人所建造的。5、 水之美在园林中的运用5.1、中西园林的水之美的简单比较中西园林从古至今,因为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原因,是由较多的差别的。一般而言,西方园林与科学、技术、哲学等密切联系。较多的具有明显的人工性,讲究科学性和几何学,自然的个性化较少,开放性,主要体现“完整、和谐、鲜明”的特点,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在规模上讲究宏大。中国的园林自古以来就追求自然,模仿自然,再造自然。追求一种韵味和意境。在规模上,南方讲究精巧,北方追求宏大。在水之美方面,西方只把水体当做园林的陪衬,不是中心。主要是人造水景和自然水景的结合。并且水体会被约束在人工的几何形体内,如水池,规整的几何形,喷泉,瀑布等。而中国则是把水体放在整个园林的中心位置,还故意营造自然式的水景,不限制水体的流淌形式和表现形态。于是当我们看中国的园林水景时,虽然知道一切的自然都是人为造出来的,但看起来却很自然;看国外的园林水景,知道是人工造的,那长的也就是人工造的,很明显。西方园林一瞥 中国园林一瞥5.2、水元素与自然生态环境及建筑的结合水元素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它既能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周边的其它元素搭配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水元素搭配的最主要的元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作者在本文中例举了很多实例和图片,从这些实例中我们一眼能发现水元素与其它元素的搭配所共同呈现的艺术效果。西方的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也好,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也好,印度的宗教园林也好,还是中国的皇家和私家园林也罢,它所呈现的皆是水元素与其它元素的搭配协调,所谓亭台楼阁,水榭舫桥等,大抵如此,这里不须多言。 5.3、水元素与艺术灯光、音乐结合体现美 水元素与艺术灯光以及音乐的组合,是近现代园林水景的一大延伸和突出特点。这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园林水景方面的应用的体现。在过去,园林水景的色彩也就那么几种,透明的、蓝的、绿的等,但现代灯光技术可以让水呈现多种颜色。比如在水底安装有色灯管等;或者在岸边安装彩色灯管,夜晚通电,水的倒影也会绚烂多姿。 水元素与音乐的结合,也是人们的智慧结果。水声本身对人们来说就有一种节奏感、音乐感在里面,如果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水声或创造水声,使之产生我们想要的结果,是妙不可言的。六、小结纵览古今中外,水之美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占有主导地位的。本文只是从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