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ppt_第1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ppt_第2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ppt_第3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ppt_第4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项目希腊罗马 文明的 拓展方 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 城邦,吸收外部文 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 ,在继承希腊文明、吸 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 罗马文明 国家的 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各 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小国寡民,长期独 立自治 对外进行军事扩张,建 立庞大的军事帝国,实 行元首制并过渡到帝制 ,加强集权,同时进行 法制建设,在帝国范围 内推行法律 项目希腊罗马 政治体 制和统 治方式 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 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 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 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 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 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 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 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 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 ,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 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 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文 明领域 的突出 贡献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 权和轮番而治、法律至 上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 中最伟大的成就 二、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成因比较 中国 君主 专制 政体 (1)自然环境:根基于典型的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广阔 的内陆平原有利于政治上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2)经济基础: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是君主专制政 体存在的经济基础 (3)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发展为君主专制政体 提供了思想基础 希腊 民主 政体 (1)自然环境: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小国寡民的城邦,决定希腊民主政治的存在与发展 (2)经济基础:土地的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刺激了商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而海洋资源则为其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 活动提供了条件 (3)文化基础:工商业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航海 活动有利于形成开放的民族性格 1(2011年山东文综)“想参加陪审团 的公民按 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 止 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 案件一无所知,他们 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 人的 演说陈 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由于开庭前,陪审员对整 个案情一无所知,只凭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 对案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说明古雅典司法制度的 不公平性,也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故 选B项,不选A、C两项;单独的陪审员制度不能 说明其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故D项错 误。 答案:B 2(2010年天津文综)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 对贵 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解析:平民在雅典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经 济阶层,指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是相对于贵族 而言的,平民中的新兴工商业者拥有雄厚的经济 实力,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答案:D 3(2011年浙江文综)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 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 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 想罗马 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B C D 解析:老子希望社会退步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状态,雅典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小国寡民,故 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政治改革 的目标,不是社会状况。罗马法的基础是十二 铜表法,与小国寡民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 答案:C 4(2010年江苏单 科)“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 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 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 此奴隶应归 我 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 明罗马 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 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依据罗马法,法官审理案 件,必须依据法律条文,公民向法官提出申请, 法官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非常注重法律程序 。 答案:A 5(2011年安徽文综)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 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 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 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 ,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 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 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 ,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 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解析:第(1)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隋唐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此得出“变 化”;“影响”可以从“打破了旧的”“形成了 新的”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中的“根基 ”实际是贵族制的社会基础,“作用”可以从政 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不同”的表 述要注意可对比性,从性质、作用、标准等角度 回答;“社会观念”可以从人们对知识、财富、 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回答。 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 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 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 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 工商业发展。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 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 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