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明清时期的文化.ppt_第1页
上课用明清时期的文化.ppt_第2页
上课用明清时期的文化.ppt_第3页
上课用明清时期的文化.ppt_第4页
上课用明清时期的文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导学: v1、归纳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v2、明朝后期涌现出了哪些科学巨著?请指出这些 巨著的作者、特点和历史地位。 v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被誉为清初学术界的“三先生”。他们思想的主要 内容及其影响分别是什么? v4、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代表作及历史价值。 v5、什么是类书和丛书?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v6、什么是“西学东渐”?分析其产生的背景、概况 、影响。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 v承古萌新 概念: 表现: “承古”是指进一步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科 技和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 “萌新”是指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新形 势,出现了市民文学和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与此 同时,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v1、科学技术总结性 v2、哲学思想民主性 v3、文学艺术平民性 v4、古典文化总结性 v5、西学东渐新颖性 承古? 萌新? v(古) v(新) v(古) v(古) v(新 ) v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哪 项不能说是其“新”的本质: vA 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 vB 文学艺术,戏剧小说成主流,平民性 vC 思想哲学,反封建启蒙,民主性 vD 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 A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v明朝后期涌现出了哪些科学巨著?请指出这 些巨著的作者、特点和历史地位。 著 作 类别类别朝代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值和影响 本草纲纲目 药药物 学 明朝李李时时时时珍珍 记载药记载药 物1800多种 ,方剂剂 1000多个。 全面总结总结 了 16世纪纪以前 的中国医药药 学,被誉为为“ 东东方医药药巨 典”。 农农政全书书农农学明朝徐光启徐光启 介绍绍我国传统农传统农 学 成就和欧洲先进进的 水利技术术和工具。 建立了比较较 完整的农农学 体系。 徐霞客游记记 地理 学 明朝徐霞客徐霞客 对对石灰岩溶蚀蚀地貌 的观观察和记记述。 比欧洲早约约 两个世纪纪。 天工开物 农业农业 和手 工业业 生产产 技术术 著作 明末 清初 宋宋应应应应星星 总结总结 明代农业农业 、手 工业业生产产技术术。 被誉为为“中国 17世纪纪的工 艺艺百科全书书” 。 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吗? 明清科技的特点 1、传统科技仍居先进地位 2、始终未突破传统科技范围(未产生于欧洲 相似的近代科技)。 3、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4、西学东渐,少量西方科技传入。(表现? )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科技不 如欧洲的主要原因? 回忆: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1、战国:扁鹊、。 2、西汉:,奠定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3、东汉: (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医圣”:,著有; (3)“神医” 发明“”,比西方早年。 4、唐朝: (1)孙思邈:著有; (2)唐宗时: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吐蕃著有四部医典。 5、明朝:本草纲目 (1)东方医药巨典 (2)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生物进化观 (3)动物适应环境、变异、遗传的认识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1、北魏: 著有,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明朝 徐光启:; (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 (2)一书的内容引入,介绍了欧洲先进 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中国古代地理学成就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1、西晋 裴秀:(1)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2)还提出绘图的原则; 2、北魏 郦道元:是一部史、地、文价值很 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3、明朝 徐霞客;对地貌的观察和记述 ,早于欧洲约世纪。 中国古代生产技术著作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1、战国: 手工业专著:; 记述国官营手工业 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2、北宋: 沈括:;“中国上的里程碑”。 3、明朝 宋应星: 总结了明代的生产技术。 国外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全书”。 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 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 ?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 生、推广和应用; 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 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 的区别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中国古代科技近代西方科技 重经验 重综合 重实用 重分析 以手工业生产为 基础 重实验 与机器大生产 相联系 重理论 v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v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v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D 提倡实验科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v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v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 春秋晚期的老子:有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 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着。 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 ”。 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世界就是“”的主观产物 。 秦汉时期: 西汉:的“新儒学”: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 ,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倡导儒学,其核心是“ ”、“君权神授”。 东汉前期:唯物思想家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 批判,他反对天人感应学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 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梁之际:杰出思想家著神灭论,书 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 ,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 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 宋元时期: 宋代哲学思想主要是; 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和道教思想形 成的新儒学。 南宋的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v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 想共同点是 v A“仁” B“心外无物” v C“理” D“格物致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 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v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是( ) v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 民主启蒙色彩 v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v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v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v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 点是 v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反封建思想 有 完整的思想体系 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vA. B. vC. D.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 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v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vC专制主义制度 D群主立宪制度 市民文学的发展 1、唐朝传奇 2、宋朝话本(白话小说) 3、明清长篇白话小说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 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 史的新阶段。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v下列文艺现象的出现,与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的是 v唐诗宋词宋代风俗画元曲明清小说 vA B vC D v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 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是 v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v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 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v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v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四、类书、丛书的编纂 v类书: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加以 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工具 书,称为类书。 v丛书:将原属单行本的书籍汇集起来编成一 套书,称为丛书。 五、西学东渐 1、背景: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6世纪中后期,天主教向东方发展。 2、在中国传教的奠基人利玛窦 来华: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来到中国。 使命:传播基督教。 手段: A说汉语,穿儒服, B、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C向明朝皇帝进献,受到召见。 地位:开启“西学东渐”先声 3、作用: 有利中西文化交流 有利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4、结果: 康熙帝: 罗马教皇: 雍正帝: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并判断下列关于明 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合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 ,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 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 “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vA白晋 B利玛窦 vC南怀仁 D巴多明 v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 国的文献是 vA.齐民要术 B.农书 v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v1、明清文化的典型特色是( ) vA博大精深 B领先世界 C承古萌新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