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HUN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 拉动效应 学生姓名李文娇 学生学号20072310108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 2007 级 1 班 学院名称经济与贸易学院 指导老师肖 皓 学院院长张亚斌 2011 年 5 月 20 日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湖湖 南南 大大 学学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日期:20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 生签名:日期:2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 年 月 日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I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摘要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文章首先证明两 者的相关性,接着应用湖南省和中国 2002 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湖南省工业对信息产业 的依存度,并计算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研究结果显示, 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反映具有滞后性;与信 息产业相关的工业部门对信息产业的依赖度更高;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比信息服务业更明显,湖南省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与中国整体水平一致; 湖南省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信息制造业,湖南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 济的推动作用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信息服务业的推动作用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关键词:湖南省两化融合;相关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拉动效应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II The pulling effect of informatization for industrial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sis the pull effect of the information on industrialization of Hunan. This article first prove there ar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n applied the input-output table in 2002 of hunan and China, and analysis the dependence of industry on information of Hunan,and calculate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sense degree coefficient.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close contact exist betwee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Hunan, and the reflec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informatization have hysteresis qualit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related industrial department has higher dependency o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re are obvious effect of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on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driving effect of Hunan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consistent with overall level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The push effect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of Hunan higher tha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The fus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Hunan; Correlation analysis; Input-output analysis; pull effect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III 目录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和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I 摘要摘要 .II Abstract.III 插图索引插图索引V 附表索引附表索引VI 一、绪论一、绪论.1 (一)信息化的界定1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三)研究现状3 1.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3 2.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4 (四)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5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机理分析二、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机理分析.6 三、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三、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7 四、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四、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8 (一)相关性分析8 (二)投入产出分析10 1.依存度分析11 2.影响力系数分析12 3.感应度系数分析13 (三)小结13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4 (一)结论14 (二)政策建议14 结语结语.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6 致谢致谢.18 附录附录.19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IV 插图索引 图 1 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机理分析图6 图 2 信息化与工业化指数相关性示意图10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V 附表索引 表 1 波拉特信息部门9 表 2 修正的波拉特信息部门9 表 3 2000-2009 年湖南信息产业年增加值亿元.9 表 4 2000-2009 年湖南省信息化指数10 表 5 2000-2009 年湖南工业化指数10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0 一、绪论 (一)信息化的界定 信息化(information)一词最早是日本学者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1962 年, 文明史学者梅棹忠夫首次提出信息产业的概念 1。此后,日本学者主要从产业对信息化 进行阐述和界定,意指主动地推进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使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这样一种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 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关于信息化的表述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有的认为,信 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 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 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 2为:“信息 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 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 程 ” 2006-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3指出实现信息化要构筑和完善 7 个要素(开发利 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 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保证信息安全)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将信息化界定为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务的发展对工业产生的影 响。信息制造业是主要为其它部门提供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的行业,包括:通 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 信息服务业是主要为 其他部门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的行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 业、软件业。本文将以此界定为依据进行各项研究。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取得一系列的成绩,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的成效已有所显现。面对这一国情,党和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第十六条 4中明 确提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 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 1 梅棹忠夫,日本学者,曾著有知性生产技术一书,阐述信息处理方式 2 1997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3 2006-201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4 中国经济网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1 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 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 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 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 而湖南的发展现状也要求对信息化进行研究。从政府政策方面看可以将湖南省信 息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十六大 5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此时,湖南省第一次对本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思路进行调研。信息化被提上日程。 第二阶段,规范化阶段。2004 年 7 月 30 日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次会议通过湖南省信息化条例6目的是规范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促 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给湖南省内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 息资源开发、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安全保障等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一次从制度上对信 息化提出管理规范。同年 9 月 10 日首届湖南信息化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参展单位与企 业达到 500 多家,参展的信息化成果、信息技术与产品达到 2000 多种。博览会不止展 示了历年来湖南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更是希望借助有形的榜样,让 更多政府部门、行业与企业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找到针对自身可借鉴的信息化建设发 展方案,从而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动湖南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会上再次强调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工业强省、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 “四化两型”新阶段。2010 年 11 月 26 日湖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指出要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全面贯彻“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 标。 “四化两型”战略包括继续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为基 本途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 展、人本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该会议第一次把“信息化”提 高到了同其他三化相提并举的位置。 现在湖南省正处于信息化发展的第三阶段,为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 健康增长的目标对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5 党的十六大报告 6 湖南省信息化条例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2 (三)研究现状 1.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 早在 1977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就在其信息经济一书中不仅对信 息产业的不同行业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对信息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分析,阐明信息化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 Joshers C(1983)指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了信息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20。 CAntonelli(1997)研究认为信息化使企业组织关系产生变革,所以要推动信息 化在产业中的应用21。 Kevin J.Stiroh(2002)认为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使信息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他的溢出效应更有助于促进工业产业的整体发展,从而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2。 近年来基于我国国情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大部分都着眼于工业化是信 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 息化,使两者交互融合的理论。如: 杨亚琴(2003)明确提出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 化的主导方向和重要手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协同互动中不断走向融合发展。信息化 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实际上就是两者交互作用的逻辑前提,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 在规律1。 魏礼群(2003)则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地阐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2。魏礼 群认为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 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 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 因此,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 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片面发展信息化的道 路也走不通。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 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论 断。当然,还有许多学者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途径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李强,姜爱林(2006)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 生成工业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两种新的发展形式3。 李林(2008)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本质4。文章根据产业融 合理论出发,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业层面融合的作用机制。 张劲(2010)从农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角度说明“两化融合”有利于构建现代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3 产业体系5。 张玉波,谭雪清(2010)认为根据我国目前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影响,制定制造业 信息化标准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效手段,所以应制定立足于产业,以应用 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的制造业信息化标准体系6。 赵春梅(2010)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是工业产品与信息产品的简单融合, 而是两种生产方式分阶段、分步骤的融合,是生产方式和体制的创新过程7。 由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国内外学者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研究的着眼点 也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信息化 经济开始得较早,这个阶段也称为新经济时代。所以,这些国家的学者更关注信息化 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们的研究也着力于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 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进程缓慢,目前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特殊国情, 所以对于两者的互动融合关系研究居多。以上综述也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关于信息化与 工业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由点及面,从单纯的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发展基础,信息化为 工业化提供科技支撑的研究,到近年来信息化对产业经济法发展的影响研究。也从另 一方面体现出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具有溢出效应。 2.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 定性研究方法从理论方面探究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 并指出要促进两者融合,共同发展。但是,单纯的定性分析不能准确地定义两者的关 系,信息化对工业化的积极效应也不能清晰体现,还需要借助量化分析工具。 定量分析方面主要是通过经济模型的建立来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研究。 如 Kevin J.Stiroh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溢出效应阐述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并结合新 古典主义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外溢或网络效应的关联性推 动全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22。Joshers C 利用基于信息部门和经济部门的 标准经济模型分析信息资源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做出预测:未来美国生产中 的信息投入增长速度将会大大加快20。俞立平(2009)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化 与信息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速度大于信息化对工业化的 影响速度,并且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更为稳定的结论8。 其他定量分析方法也包括波拉特法:彭鹏(2002)用波特拉法将湖南省信息产业 分为第一类信息部门和第二类信息部门,第一类信息部门是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 和信息服务的企业;第二类信息部门是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 将这两大部门的年增加值综合后,看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出 信息化指数和工业化指数。最终得出湖南省工业化与信息化具有相关性的结论19。定 量分析方法还包括利用经济数据占 GDP 比值的方法确定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程度。 其中徐险峰(2005)以第二产业占 GDP 总值的比例判断出中国工业信息化处于初期阶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4 段10。熊国金(2008)通过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占 GDP 增加值的变化趋势得出信 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支柱性作用的结论11。 综合以上分析我发现量化分析方法的波拉特法得出工业化与信息化具有相关性的 结论,但是,两者关系的程度依然不能准确体现。所以,本文将采用波拉特和投入产 出相结合的方法,既能研究两者关系,又能较为准确地定义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 应。 (四)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出 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引进对我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本文写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理论分析,阐述信息化拉动工 业化发展的机制原理,以及信息化拉动工业化发展的途径。第三部分析湖南省信息化 和工业化的现状,为实证研究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运用修正的波拉 特法和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第五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结 合前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了湖南省企业在“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在哪些方面 做出努力给出建议。 本文首先阐述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机理,再运用波拉特分析方法分析信息部门与 工业部门的关联性,接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湖南省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依存度,信息 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进行分析。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5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机理分析 图 1 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机理分析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和服务工具对工业部门的生产、销售、管理、 财务、和服务施加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电子商务,完善物流体系。两个产 业之间的这种联系使得信息产业对工业产生波及效果。 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工业制造部门,并对传统工业部门的装备、工艺进行改 造。并且,信息技术借助于传统工业部门拓展其影响,形成信息技术外溢。比如 20 世 纪末,发达国家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带入传统产业部门,实现了生产机械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信息传输速度,电子商务得到发展,使得转 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成为可能,并产生了外包等新颖的经营方式。此外,信息服务的发 展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物流速度,节约成本,促进销售,加强管理,提高服务 质量。不仅如此,信息化的发展还转变了管理模式。由于计算机设备和信息快速传输 的发展,企业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垂直一体化管理向组织扁平化、矩阵式管理模式 转化,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 从图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很多时候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工业部门,而 是间接影响其改革组织方法或提高生产率,形成交互式影响。所以,信息产业具有溢 出效应。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溢出效应对信息化影响力的削弱,本文更利用投入产出 法测量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力。 信息化 信息制造业 信息服务业 通信设备 电子器件 电子元件 电子计算机 软件业 计算机服务业 信息传输服务业 生产 销售 服务 管理 财务 提高生产率 电子商务 物流体系 工业化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6 三、湖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通过在传统产业中融入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组织技 术变革,调整信息产业与工业的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完善以信息技术为 导向的产业链体系。如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引 入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物流体系得到改善,产品质量显著 提高,销售服务更为快捷,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增强。这些不 但提高了信息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湖南省通过几年实践,在传统产业领域成长起一批成绩斐然的龙头企业。如“中联 重科”和“三一重工”已是中国建设机械行业的领头羊,其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已趋成熟。 他们都注重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从而保证人才供给。 在新产品开发中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加速研发,并引进先进的物流体系是整个生产、销 售环节形成一体。他们都成功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和售 后服务中去。还有许多大型企业,自主组建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使内部管理信息与外部信息网络连接,搜集大量来自国内外市场的信息。 现在,湖南省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对传统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改造具有积极效应,对 信息技术的引用越来越主动,并积极创新。目前湖南省有 904 个国有、大型、中型企 业,其中是有科技活动的 504 个,有 R&D 活动的 400 个,所以,湖南省的科技活动企 业普及率达到了 100%。全省大型企业的科技项目经费总支出从 2000 年的 10.95 亿元 经过十年达到了 2009 年的 102.87 亿元 7。 2009 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有 874 个,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 4500.90 亿元,高新 技术产品增加值 1427.09 万元。其中电子信息技术企业 243 个,产品总产值 183.86 亿 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 64.93 亿元。而 2008 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867 个,高新技 术产品总产值 3529.86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增加值 1098.84 亿元.电子信息技术企业 只有 124 家,产品总产值 173.89 万元,产品增加值 49.38 亿元 8。从 2008 年与 2009 年 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湖南省的信息技术推广非常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7 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2010 8 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2009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7 四、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相关性分析 本节运用波拉特法 9信息化进行测算,从而对 2000-2009 年湖南信息化和工业化进 行相关性分析。马克尤里波拉特教授创立的经济结构法,又称波拉特法,其中心 思想是看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波拉特教授把信息产业划分为第一类信息部 门和第二类信息部门。第一类信息部门是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 第二类信息部门是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企业。由于本文将信息产业界定为信息制造 业和信息服务业两方面,所以相关性分析中也延续这个标准,将波拉特法中对两类信 息部门的划分修改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将这两大部门的年增加值综合后,看 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以这一数值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信 息化水平的高低。 其中,Xi是计算年湖南信息行业增加值,是计算年湖南工业增加值,是计 n Y n GDP 算年湖南国内生产总值。 我们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上2000-2009年的数据,按修正的波拉特法对全省的信息化 水平进行了测算。由于数据的获得受到限制本文将进行如下整改(见表1、表2):通 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的数据合并为通信设 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X1),仪器仪表及办公用品制造业(X2),电子 信息技术(X3);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修改为邮电通 信业(X4),金融保险业(X5),科研和综合技术产业(X6),信息传输、计 算机和软件业(X7)。具体数据见表3。表4是2000-2009年工业增加值(),表5是 n Y 2000-2009年GDP值。 将上述两大类七个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后,与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计算出2000-2009年湖南信息化指数,结果见表2。计算当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得出工业化指数,见表3。计算公式如下: 信息化指数= (1) n i i GDP x 7 1 工业化指数= (2) n n GDP Y 9 马克尤里波拉特,美国经济学家,著有信息经济一书,波拉特第一次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 并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8 根据数据整理(表 1-表 7)计算出信息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相关系数 R=0.935286。并将工业信息化指数和工业化指数绘成折线图(图 2),从图中也可以看出, 两者具有相关性。说明湖南信息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 表 1 波拉特信息部门 第一类信息部门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 第二类信息部门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企业 表 2 修正的波拉特信息部门 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 信息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 机及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X1) 仪器仪表及办公 用品制造业 (X2) 电子信息技术 (X3)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 信息服务业 邮电通信业 (X4) 金融保险业 (X5) 科研和综合技术 产业 (X6) 信息传输、计 算机和软件业 (X7) 表 3 2000-2009 年湖南信息产业年增加值亿元 Table3 value added of information department in Hunan in 2000-2009 年份 (n) X1X2 X3 X4X5X6 X7 200011.182.4120.11140.92140.717.3870.67 200113.112.8724.64134.16143.1617.9080.21 200214.523.11 4341 185.47145.63 1969 73.11 200315.723.2834.85234.23157.423.28101.51 200419.065.1046.98260.89104.0942.49127.09 200523.488.9537.83372.24123.3145.98178.68 200622.659.5732.72489.36184.7052.70237.11 200724.0212.8543.60628.25211.7460.50300.95 200837.2616.0249.38761.36334.32109.34240.72 200956.3839.5764.93890.99402.57128.80298.16 注: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9 表 4 2000-2009 年湖南省信息化指数 Table4 index of information in Hunan in 2000-2009 年份信息化指数年份信息化指数年份信息化指数 20000.11357820030.12237620060.135926 20010.10857520040.10735720070.135801 20020.11681020050.12139920080.134003 20090.144062 表 5 2000-2009 年湖南工业化指数 Table5 index of industry in Hunan in 2000-2009 年份工业化指数年份工业化指数年份湖南工业化指数 2000019067920060.276006 2001021947920070.302326 2002025030020080.309031 20090.325814 图 2 信息化与工业化指数相关性示意图 (二)投入产出分析 相关性分析说明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具有联系,但是,信息产业对工业部门的贡 献度却不能在其中体现,所以,本节依据信息化与工业化拉动效应的机理分析采用投 入产出法进行研究,量化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投入产出分析也称投入产出技术它从数量上考察经济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生产与 分配的线性关系。其基本数学模型是: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10 (3) i n j iji yxx 1 其中,(i,j=1,2,,n)是部门间的流量,既表示第 i 部门消耗第 j 部门的产 ij x 品数量,也表示第 I 部门分配给第 J 部门的产品数量,,(i=12,,n)分别表示第 i x i y i 部门的总产品及最终产品。模型表示每一个生产部门分配给各部门的生产消耗加上该 部门的最终产品等于它的总产品。 1.依存度分析 本文的依存度分析是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来分析信息产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 的相互依赖关系。为了深入分析数据和适应本文对信息化的界定,下面采用湖南省 2002 年 122 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由于数据较多,此处省去计算结果 陈列。直接消耗系数的公式为: (4),.,2 , 1,(nji x x a j ij ij 表示第 j 部门生产单位价值产品直接消耗第 i 部门的产品价值量。直接消耗系数 越大说明 j 部门对 i 部门的依存度越高。 分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结果: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依赖度高的 工业部门为: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0.276332)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0.061006) ,电 子元器件制造业(0.292726)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0.200799) ,其他电子计算机 设备制造业(0.196643) ,金融业(0.158653) ,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0.290884)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0.15616) ,钢压延加工业(0.104583) ;对信息制造业依赖度低的 工业部门有: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0.000011) ,汽车制造业(0.000018) ,通信设备 制造业(0.000019)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000033) ,通信设备制造业 (0.000001)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0.000001) ,卫生事业(0.000001) ,其 他非金属矿采选业(0.000003)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000022) 。 对信息服务业依赖度高的工业部门有:信息传输服务业(0.143883)金融业 (0.035816) 建筑业(0.022106)通信设备制造业(0.017964) 其他电气机械及器 械制造业(0.012414),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384185)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 (0.002871) ;对信息服务业依赖度低的工业部门有: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 (0.000001)钢压延加工业(0.000002)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0.000003)专用化学 产品制造业( 0.000004)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 0.000005)陶瓷制品制造业( 0.000009)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0.0000018)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对信息制造业依赖度最高的为本行业,如 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对本身的依存度高达 0.196643,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对本身的依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11 存度也非常高(0.15616) 。其他产业如金融业(0.158653) ,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 (0.290884)对信息制造业的依赖度都很高。这些结果说明信息制造业对工业的影响 范围还非常有限,仅限于信息产业内部,对其他工业如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000022)汽车制造业(0.000018)的影响都较小。2、对信息服务业依赖度最高的 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达到 0.384185,其次是信息传输服务业(0.143883) ,而文化、 体育用品制造业仅为 0.000006,其他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依赖现状也不高。 2.影响力系数分析 为了计算精确,此处采用 2002 年湖南省 42 部门投入产出表和 2002 年中国 42 部 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结果见附录表 A3、表 A4。 影响力系数 10是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 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经济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也越大。Fj 1 时,则表示第 j 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波及效果超过社会平 均水平,Fj = 1 时,则表示第 j 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波及效果等于社会平 均水平;当 Fj 1 时,则表示第 j 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波及效果低于社会 平均水平。由此可知,影响力系数 Fj 越大,第 j 部门对工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公式如 下: Fj=/ (5) 1 ij n i b 1 n 11 ij nn ij b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 (1)湖南省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第一(1.550) ,说明湖南省信息制造业 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信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高。 信息服务业在的影响力系数排名靠后(0.843) ,排在 29 位,且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显 示出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2)在与中国信息产业影响力系数的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出,从排名上看,信 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通信设备、计 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湖南省与中国排名都是一致的,说明信息产 业在湖南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同。从系数上看湖南省 信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1.550)略低于中国(1.655)的,信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 (0.843)略高于中国(0.840) ,说明湖南省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是与全 国整体水平持平的。 10 匡浩,秦涛,陈宇超(2010):我国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科教导刊,2010 第五期.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12 3.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 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某产业感应度系数大于 1 时,说明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 用高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感受到的需求压力也大。公式如下: Ei=/ (6) 1 ij n j b 1 n 11 ij nn ij b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 (1)湖南省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系数(0.620)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且在各个经济部门中它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突出,排在第 22 位。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 济的感应度系数(1.211) ,排在第 14 位,从系数上看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与其他的 经济部门对比看出湖南省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较弱于其他部门。 (2)在与我国信息产业的感应度横向对比中看出,从排名上看,湖南省信息制 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低于全国信息制造业的作用水平。湖南省信息产业的感应 度系数排在第 22 位,而我国的是第 3 位,差距很大。湖南省信息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排 名 14,而中国是第 19 位,说明湖南省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强于我国总体 水平。从系数对比上看,湖南省信息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的 0.620,低于社会平均 水平,中国信息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是 2.512,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湖南省信息产业对国 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够强。但也说明湖南省信息制造业对省内经济的限制作用趋弱。 湖南省信息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是 1.210,中国的是 0.825 这一点是值得庆贺的,因为 湖南省的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对省内各部门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 (三)小结 信息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 R=0.935286,说明信息化与工业化具 有简单线性相关,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且工业对信息产业的感应存在时滞性。通 过分析湖南和中国 2002 投入产出表,研究工业部门对信息部门的依存度,信息产业对 工业发展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湖南省信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拉动效应与全国 水平是一致的,信息服务业对工业经济的推动效应要高于全国水平,信息制造业对工 业经济的推动效应低于全国水平。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13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本文对信息化进行重新界定,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信息化对工业化拉动效应 的机理分析表明信息化从技术和服务两方面对工业化施加影响,并产生内部交互影响 效应,形成信息化溢出。 2、用修正的波拉特法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证明湖南省信息化 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产业和工业部门之间存在内部联系。但这种联系存在 时滞性,工业部门对信息发展的感应并不是立即体现,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渗透吸收 才能在工业生产中体现。 3、依存度的分析发现湖南省工业部门对信息产业依赖度最高的是和信息产业相关 的工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对工业部门的影响范围并不广泛,大部分局限于信息制造业 内部,说明湖南省工业化过程中对信息产业的依赖度、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不够,信 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度还很有限。需要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信 息服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4、通过分析湖南省和中国 2002 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 数,并进行横向分析比较。湖南省信息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高于社会平均 水平,信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高。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并不 明显。湖南省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突出,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 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在各部门的对比中地位仍不突出。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对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两化 融合”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对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强信息技术对新兴工业的支持力度。信息化 对工业化的传导效应主要体现为通过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工业部门对生产、销 售、管理、财务、服务产生交互式影响,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电子商务,完善物流 体系。从上文的分析中得知湖南省工业对信息化发展存在时滞性,这是不能避免的。 但是,我们必须尽力缩小这个时差,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所以,我们应首先在传统工 业部门中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服务体系等,加快物流速度,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其次,要重点突出湖南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筑 等工业支柱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使这些支柱成为推动该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导 湖南大学毕业论文 14 力量。 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奖励高新技术人才。信息化基 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立足点,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人才是关键。湖南省有 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极强的企业,所以,更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 展高新技术。使高新技术渗透到其他工业部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也是吸引人才的最 好手段,保证已有高科技人才不流失,吸引外来人才,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两化融 合”。 3、从政策上保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证提供公平公开的信息化发 展环境,有利于加快信息传输速度,降低交易费用。提出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福利制 度,提高其社会地位,保证高科技人才的供给。 结语 自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发展战略提出后,全国信 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的发展进程也逐渐加快,各地之间也展开了一场的激烈较量。 湖南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想要占得一席之地必须顺应趋势,积极发挥信息产业对工 业的拉动效应。研究湖南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工业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的程度,以及 信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力度是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系统等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特别是在支柱性工业部门进行改造,能充分利用企业已有资金、 技术等资源,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达到两化融合的要求,不仅效果显著,还能起到 示范性作用。改善研发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参与到高新技术的开发中,提高湖南省 的技术创新能力。相信在湖南省企业、科研部门、政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 两化融合战略能得到充分实践,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 湖南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拉动效应 15 参考文献 1 杨亚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及交互作用的制度结构安排J社会科学, 2003,(5):24-31. 2 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J.散装水泥,2003,(2):48-51. 3 李强,姜爱林.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初探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1): 54-56. 4 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极其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 2008,(6):90-95. 5 张劲.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J.天府新论,2010,(3): 36-39. 6 张玉波,谭雪清.MIE走向标准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4):75-76. 7 赵春梅.浅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J.中国信息界,2010,(12):25-27. 8 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9,(1):34-40. 9 彭鹏,朱鹏,周国华,韦晓辉.湖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 2002,(3):306-309. 10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C.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5:1-318. 11熊国经.江西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促进作用研究J.科技广场, 2008,(11):135-137. 12匡浩,秦涛,陈宇超.我国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科教导刊, 2010,(5):68-69. 13汪云林,付允,李丁.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8,27(5):120-123. 14王幸欣.广东省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基于200年投入产出表J.现代商贸 工业,20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建高效教育生态圈
- 民法典相伴一生课件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6策划(2025A1)(可编辑!)
- 河北省定兴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高效解题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突破模拟试题集
- 玩具公司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盐城小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玉簪花春季养护知识培训
- 2025年高端办公室装饰工程及智能照明系统安装合同
- 上海选调生面试题和考官用题本及答案21套
- 2025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让情绪有着落-2025年情绪营销8大趋势洞察报告
- 教师校园安全培训课件
- 头皮健康与头发生长关系的研究
- Odoo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北京车牌结婚过户协议书
- 赃款退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