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 方帽子店 施雁冰 会认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嚷”。 学习目标 1 2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 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 分。 3 体会方帽子店被淘汰,新帽子店受欢迎的 原因。 作者介绍 施雁冰,生于1928年,上海人。 1947年毕业于上海新陆师范。主要作品 有长篇小说初夏奏鸣曲,童话集 不要脚的朋友,短篇小说集外国蜡 烛和镀金戒指,作品集施雁冰作品 选,专著少年习作讲评,小学 生作文指导等。部分散文作品选入各 种选集。远去的云获1996年陈伯吹 儿童文学奖。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嚷 呢 n:毛呢 呢喃 ne:干吗呢 毛呢外套 rn:嚷嚷 别嚷嚷 rn:叫嚷 嚷叫 溜 li:溜缝 眼尖手溜 li:溜冰 溜之大吉 橱(橱柜) 厨(厨房) 形近字 蕉(香蕉) 焦(焦急) 橱柜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造句:橱窗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 假如:如果。 造句:假如明天不下雨,我一定去。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一般。形容人聚集得很多。 造句:国庆节夜晚,街上观灯的市民挨肩擦背,人山 人海。 密密麻麻:形容人或物又多又密的样子。 造句:纸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大吃一惊:形容很惊讶的样子。 造句:亮亮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 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造句:这个孩子急忙骑上车,一溜烟地向东追去。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造句: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应 接不暇。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喜欢(喜爱) 假如(倘若) 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改变( 转变) 反义词 舒服(难受) 奇怪(普通) 喜欢(讨厌) 人山人海(人迹罕至) 大吃一惊(泰然自若) 词语辨析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相同点:都可形容“某事引起轰动,出来 围观的人很多”。 不同点:“人山人海”形容聚集(在某处)的 人很多; “万人空巷”形容出动的人很多(里弄和小街 道的人全部走空)。 运用示例: 1.广场上( )。 2. 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 ), 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 知 讲述了一群孩子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 发明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受大家的欢迎,让之 前大家都习惯戴的方帽子变为“古董”的故事。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 是什么? 第一部分(110):写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不 舒服,做了圆帽子。 第二部分(1115):写大人们对圆帽子的看 法。 第三部分(1621):写新帽子取代了方帽 子。 1.学习第一部分。 (1)第2自然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用于列举的省略。表示还有很多顶帽子也是 方的。 课文解 读 (2)从第3自然段帽子店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 ? “从来都是做方帽子”说明他们一成不变,不知 变通,“方帽子才是好帽子”是他们一直以来对帽 子的看法,“不能改”更说明了他们不知变通的性 格。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戴方帽子并不舒服 ?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 ,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 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4)“舒服吗?真不舒服!”是一个什么句式? 设问句。自问“舒服吗”,自答“真不舒服”。 设 问 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 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正确地运用 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 ,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舒服吗?真不舒服!”就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作者自己提出问题,紧接着自己回答。这样既 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的思考 ,又能强调方帽子戴着并不舒服,才有了后文小 孩子们发明新帽子的事。 (5)小孩子们做出了什么形状的帽子? 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 2.学习第二部分。 (1)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大吃一惊? 因为他从来只看见过方帽子,没有看见过圆帽 子,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2)“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 溜烟似的跑了”一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拾、戴”说明儿子舍不得圆帽子,十分喜欢 它;“一溜烟似的跑”说明儿子怕父亲再次扔掉圆 帽子,也表现了儿子对圆帽子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三部分。 (1)孩子们慢慢地长大后,又设计出了怎样的帽 子? 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宽边的香蕉形 的草帽,圆筒形的呢绒帽,碗形的布帽。 (2)你觉得方帽子为什么被取代了,变成了“ 古董”? 因为虽然方帽子年代久远,但是戴起来并不 舒服,所以会被各式各样的新帽子取代,变成“ 古董”。由此也能看出人们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改变老观点的。 1.表示创新的成语 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 独树一帜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2.形容变化的成语 日新月异 千变万化 焕然一新 物是人非 天翻地覆 变化莫测 拓展延伸 3.关于帽子的经典广告语 冬天出门,从头部暖起。 活泼轻爽的造型,使你人见人爱。 驱暑降温,凉风习习。 帽子是人们一直不敢去改变的东西,即使 知道戴着方帽子不舒服,也没有人想着去改变, 不敢尝试新事物。后来,孩子们发明了大家喜欢 的圆帽子,也最终被大家接受。所以,在以后的 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大家要想着用最好 的方法去解决,要学会创新,这样才能生活得更 好。 课堂小 结 结构图示 方帽子店 新帽子 流行原因 方帽子 一成 不变 迟早 会被 淘汰 促使 改变 方帽子才是 好帽子 一直都是方 帽子 缺陷:宽进不合适、冬 冷夏凉 原因:小孩子们喜欢各 式各样的帽子 形状:圆的、香蕉形 的、圆筒形的 特点:又漂亮又舒服 给下面句子中带颜色的词语换个词,使句子意 思不变。 街上人山人海。 人海如潮 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 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 大惊失色 当堂测试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不一定 是最好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好的出路。 课后习题 27 漏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 读写“莫非、厉害、粘胶”等词语。 学习目标 1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3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驴,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 ,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 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 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驴的形象似马,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 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旋 旋风 xun:旋风 旋皮 xun:回旋 旋转 喂(喂养) 畏(无畏) 贼(乌贼) 绒(呢绒) 形近字 莫(莫要) 摸(抚摸) 厉(厉害) 历(日历) 偏(偏爱) 扁(扁豆) 乌 贼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翻山越岭:翻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岭。形容长途跋 涉的艰辛。 造句:南极考察人员翻山越岭,克服种种困难,终 于到达了中山站。 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 造句:今天她没来,莫非又生病了不成?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 造句:这些年他走南闯北,说话办事老练多了。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造句:洞里阴森森的,叫人害怕。 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造句:最近工作特别忙,大家忙得晕头转向。 毛乎乎:状态词。形容毛密而多。 造句:猫咪毛乎乎的像一个肉球。 清醒:(头脑)清楚;明白。 造句:早晨起来,头脑特别清醒。 黑乎乎:形容颜色发黑。 造句:这个孩子两手油泥,黑乎乎的。 近义词 偷(窃) 窟窿( 孔洞 )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害怕(惧怕) 走南闯北(浪迹天涯) 厉害(剧烈) 昏头转向( 晕头转向) 终于(最终) 清醒(醒悟) 甘心(甘愿) 赶紧(赶忙) 惊恐(惊惧)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反义词 厉害(和谐) 走南闯北(足不出户) 害怕(勇敢) 清醒(恍惚) 安安稳稳(动荡不安) 词语辨析 害怕 惧怕 相同点:都含有“内心不安或发慌”的意 思。 不同点:“害怕”指产生和引起不安情绪,语义 较轻,多用于口语; “惧怕”含有感受到压力的意味,语义较重,具 有书面语色彩。 运用示例: 1.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 )战争。 2.“啊我好( )!”看见一只虫子,她惊呼 了起来。 惧怕 害怕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 整体感 知 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惦 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 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 对方是“漏”,摆脱对方之后,又双双返回,结果 被彼此吓昏了。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起因:贼和老虎惦记着小 胖驴。 第二部分(37):发展:老婆婆不怕狼和虎 ,只怕漏,让老虎和贼对“漏”产生了恐惧之情。 第三部分(818):高潮:老虎和贼互相以为 对方是“漏”,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事情。 第四部分(19、20):结局:小胖驴安然无事 ,老婆婆揭示“漏”为何物。 1.学习第一部分。 (1)第1自然段中提到“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 ”,其中“一个”是数量词,你还能想到“一个”什 么呢? 一个小孩、一个画家、一个鸡蛋、一个西 瓜、一个皮球、一个苹果 课文解 读 (2)老虎和贼都有什么特点? 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 ,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2.学习第二部分。 (1)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老虎和贼潜入老爷爷和老婆婆的家。 (2)老虎和贼是怎么潜入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家的 ? 老虎用爪在墙上抓,抓了个窟窿,钻进驴圈; 贼用手在屋顶上挖,挖了个窟窿,正想往下跳。 (3)第3自然段中说,“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 不敢出了”,此时他们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 老虎心想:“我好不容易才钻进驴圈,马上就 能吃到小胖驴了,可千万别被老爷爷和老婆婆发现 啊!要不,我就前功尽弃了!” 贼也想:“费了千辛万苦,终于可以偷这头小 胖驴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可千万别出来看啊,万一 发现我了,是要吃官司的呀!” (4)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比自己更大的凶 猛的野兽。 3.学习第三部分。 (1)老虎和贼害怕后都有什么表现?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从屋 顶跌下来,摔在虎背上。老虎吓得撒腿就往外跑。 (2)你喜欢第12自然段的描写吗?为什么? 示例:我喜欢这段的描写,老虎和贼以为摆脱 了“漏”,如释重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十分有趣。 (3)第16和17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16自然段写贼从山坡滚下去。第17自然段写老 虎也从山坡滚了下去。 (4)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贼和老虎都怕“漏”? 贼和老虎的心理活动:“漏又来了,这下 我可活不成了!” 对贼和老虎的动作描写: 贼“赶忙往树梢上爬 ,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 ,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 “赶紧逃跑”“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5)老虎和贼为什么“对看了一眼”就都吓昏 了? 老虎和贼浑身粘满泥水,已经看不出对方的 模样。 之前老虎和贼就误以为对方是“漏”,见识 过对方的厉害,吓怕了。 天黑,他们无法辨认对方。 3.学习第四部分。 阅读了这个部分之后,你知道“漏”是指什么 了吗? “漏”是指漏雨。 4.回顾全文,思考: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蒙蒙 小雨”到“雨越下越大”,有什么用意? 因为只有下雨天老婆婆才会提起“漏”;被雨 淋让贼和老虎决定回去偷驴;也只有下雨天老虎和 贼才会浑身粘满泥水,无法辨认对方。 1.关于老虎的成语 九牛二虎 狼吞虎咽 如虎添翼 狐假虎威 骑虎难下 虎头蛇尾 虎落平川 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拓展延伸 狐假虎威 2.关于老虎的成语故事 三人成虎 战国时庞(pn)恭(n)是魏国的大臣,魏王 派他与太子同去赵国做人质。 庞恭担心自己走后魏王不再信任他,于是在临行 前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向您 禀(bn)报,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恭接着问:“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有 老虎呢?” 魏王迟疑地说:“将信将疑。”、 庞恭紧接着问:“要是有第三个人呢?” 魏王说:“那我就相信了。” 庞恭担忧地说:“街市上本没有老虎,但如果三 个人都说那里有老虎,人们便信了。如今我陪太子 去邯(hn)郸(dn),那里与我们魏国都城大梁的距 离,比王宫离街市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的, 恐怕还不止三个人呢。所以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 论加以考察,不要轻易相信呀!” 魏王坦然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地 陪公子去吧。” 这个故事为我们带来了乐趣,老虎有点 憨,小偷有点呆,他们的故事令我们啼笑皆非。 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演绎了一个个经典 的民间故事,幽默诙谐,让人在莞尔一笑中体会 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体味到民间代代流传的故事 的独特趣味。 课堂小 结 结构图示 漏 高潮:老虎和贼以为对 方是“漏”而慌忙逃命 发展:老婆婆的一句怕 “漏”,让贼和老虎 都害怕 开端:交代故事的起 因老虎和贼惦 记着小胖驴 结局:老婆婆解释“漏” 为何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